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書法

從《釣臺的春晝》到《故都的秋》:看郁達夫散文的一隅

作者:由 郭付儀 發表于 書法時間:2018-07-21

我同大部分內地的同學一樣,第一篇也是唯一篇中學階段學習到郁達夫的文章是《故都的秋》。臺灣的情況我不瞭解,香港的同學應該學習過《釣臺的春晝》。這很有意思,我們在中學階段往往閱讀作家的成名作或者影響最大的作品,例子在此不一一列舉。郁達夫的散文成就很高,這一點是拙文重點探討的,但其成名作和代表作都是小說,許子東老師對此有笑談:“如果在中學階段讓大家都讀《沉淪》,那墮胎的人肯定增多。”。我必須承認,很長一段時間乃至今日仍有人把郁達夫的小說歸為“頹廢派”。郁達夫的散文則一直被文學批評界稱道,其遊記式的散文在現代散文中佔有一席之地。作者能力有限,拙文只分析其中的兩篇代表。

先從我後接觸的開始,《釣臺的春晝》是典型的遊記式散文,也是我看過的少有的沒有太多郁達夫小說影響的散文。你要是看《還鄉記》系列,你會慨嘆這完全是一個人的自怨自艾,還有標題黨喜歡的《燈蛾埋葬之夜》,斷斷續續的對話著實讓一般讀者難受。《釣臺的春晝》則好很多,僅遊記式的記述自己的富春遊覽。

從《釣臺的春晝》到《故都的秋》:看郁達夫散文的一隅

嚴子陵釣臺

郁達夫學經濟出身,腦子裡有數理邏輯。《釣臺的春晝》中的時空轉換合乎邏輯,地理位置交代的十分清晰,讀起來沒什麼困難。但也就是這遊記式的行文很有魅力:

路是從山的西北,盤曲而上,漸走漸高,半山一到,天也開朗了一點,桐廬縣市上的燈火,也星星可數了。更縱目向江心望去,富春江兩岸的船上和桐溪合流口停泊著的船尾船頭,也看得出一點一點的火來。走過半山,桐君觀裡的晚禱鐘鼓,似乎還沒有息盡,耳朵裡彷彿聽見了幾絲木魚鉦鈸的殘聲。走上山頂,先在半途遇著了一道道觀外圍的女牆,這女牆的柵門,卻已經掩上了。

“移步換景”,是遊記散文的特點。讀者跟隨著作者視角彷彿親臨富春兩岸,從星星燈火的桐廬市區,到富春江上的點點漁船,一片虛無縹緲之景配上木魚鉦鈸,其意境油然而生。作者沒有使用華麗的詞藻,沒有使用表現手法,僅僅將眼前所現之景娓娓道來,你也絕對沒有平淡之感。

如果說時空轉換各位認為顯得平常無奇,那長短句結合便是郁達夫散文的一大特色,這在之後的《故都的秋》中有十分明顯的體現。有人說郁達夫以古體詩成就最高,散文次之,小說最末。在我看來,郁達夫中散文融有了古體詩的特點和其韻味,這同樣在《故都的秋》中十分突出,此處選取釣臺一文中的一個片段:

清清的一條淺水,比前又窄了幾分,四圍的山包得格外的緊了,彷彿是前無去路的樣子。並且山容峻削,看去覺得格外的瘦格外的高。向夭上地下四圍看看,只寂寂的看不見一個人類。雙槳的搖響,到此似乎也不敢放肆了,鉤的一聲過後,要好半天才來一個幽幽的口響,靜,靜,靜,身邊水上,山下巖頭,只沈浸著太古的靜,死滅的靜,山峽裡連飛鳥的影子也看不見半隻。

我個人偏愛最後一句。“靜”字疊用,這看似多餘的描述乃“於無聲處聽驚雷”,為的是“太古的靜,死滅的靜”,乃至於“身邊水上,山下巖頭”皆“鳥絕也”,初讀便有柳公“千山鳥飛絕”之氣象。作者寫靜,誇張又合乎於情理之內,四個四字短語連用,一改前文寫山水慣用的長句。短句雖字少,但意象十分飽滿,釣台山上那寥寥無人之寂靜,嚴子陵故堂之幽靜,洪楊後歷史蹉跎之悲靜,化為了作者筆下的“靜,靜,靜”,氣象大千。

從《釣臺的春晝》再到《故都的秋》,我一直認為,教材編者看中郁達夫那麼多散文中這一獨篇肯定不是空穴來風,把他和朱自清的名篇《荷塘月色》放在一起也是別有洞天。我並不是說二者定要分出高下,而是覺得大家可以從我的比較中看出一些問題,也能更加體會到我在前文提到過的郁達夫式散文的特點。

《荷塘月色》比喻等修辭手法用的很多,文風絢爛,非常適合基礎薄弱者模仿背誦。文章第四段更是被很多文藝青年奉為圭璋: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嫋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裡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葉子本是肩並肩密密地挨著,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葉子底下是脈脈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而葉子卻更見風致了。”

乍一讀完你會覺得的畫面很美,技巧很多,可再看幾遍我就感到不舒服。修辭過於密集,而且給我一種刻意描摹而搜腸刮肚之感,讓我難以咀嚼消化,余光中曾就此處的用喻之密給出過點評:

“細讀之餘,當可發現這些譬喻大半浮泛,輕易,陰柔,在想象上都不出色。……在想象文學之中,明喻不一定不隱喻,可是隱喻的手法畢竟要曲折、含蓄一些。朱文之淺白,這也是一個原因。惟一的例外是以睡眼狀燈光的隱喻,但是並不精警,不美。”

—— 余光中《論朱自清的散文》

我無意貶低朱自清,也欣賞他那出色的文筆,只是我更傾向於郁達夫那種有條不紊的敘述,那種非濃妝而素裹的文辭。《故都的秋》寫景部分主要秋花,秋槐和秋蟬,我舉出一例各位可以細看:

早晨起來,泡一碗濃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聽得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從槐樹葉底,朝東細數著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靜對著像喇叭似的牽牛花(朝榮)的藍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夠感覺到十分的秋意。說到了牽牛花,我以為以藍色或白色者為佳,紫黑色次之,淡紅色最下。最好,還要在牽牛花底,叫長著幾根疏疏落落的尖細且長的秋草,使作陪襯。

這一段僅僅有一個不那麼像比喻的修辭,其他幾乎全是平鋪直敘,可境界我認為一點不輸夏夜的荷塘。雖說是散文,還是能瞧見郁達夫自述小說的影子。不同於一般散文寫景的客觀描述很多,郁達夫的自我表達明顯突出。一開始上一杯濃茶,給你一個座位,便跟你講一講故都的秋景。從天色到馴鴿,再到那一點“漏下來的日光”,一個“漏”字境界全出。郁達夫古體詩寫的好,煉字固然強。為什麼是漏?我們都知道,只有細小如沙之物才能漏,而秋日的日光本來就不強,再加上槐樹的茂葉的過濾,只能一絲一絲“漏”下來,“自然而然地也能夠感覺到十分的秋意”。最後說牽牛花,郁達夫沒寫什麼樣的像什麼,來一個華麗的排比,而是很自我的說我喜歡什麼,這突出魯迅說的郁達夫的率性與真。典型的郁達夫的散文技巧都有,目光的轉移,單詞長句的運用,將秋景盡收眼底。

從《釣臺的春晝》到《故都的秋》:看郁達夫散文的一隅

作者攝於17年秋

散文往往借景抒情,朱自清“這幾天心裡頗不寧靜”,郁達夫則一大段講自己對秋的見解,這裡不再列出。我只想給出那拍案叫絕,畫龍點睛之筆:

“南國之秋,當然也是有它的特異的地方的,比如廿四橋的明月,錢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涼霧,荔枝灣的殘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濃,回味不永。比起北國的秋來,正像是黃酒之與白乾,稀飯之與饃饃,鱸魚之與大蟹,黃犬之與駱駝。”

尤其是最後一句,更是妙不可言。作者想表達南國之秋不及北國,沒有過多的說不好,只給出“色彩不濃,回味不永”八字。可當你讀到“黃酒之與白乾,稀飯之與饃饃,鱸魚之與大蟹,黃犬之與駱駝。”,那種回味的比較只要你吃過喝過就知道。無需多言,你的味蕾已經告訴你哪種“回味無窮”。作者的比較你或許覺得俗化,卻生動直至內心,我覺得讀完後意猶未盡,還可以繼續想著到底是個什麼味道。

總的看來,《釣臺的春晝》和《故都的秋》雖講的東西完全不同,可從散文創作的層面看都是郁達夫的典型之作。郁達夫還有很多優秀的散文,因篇幅有限這裡不再舉出,我們依然可以從他散文的一隅看出,郁達夫真是一個“願把壽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換得一個三分之一的零頭”的性情中人,一個出色的散文家。

標簽: 郁達夫  散文  釣臺  春晝  故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