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書法

唐詩宋詞故事:孟浩然的出世及歸隱之路

作者:由 燈花物語 發表于 書法時間:2020-03-04

文/楊關慶

這個春節“躲疫”,在家追劇,看《慶餘年》,突然就想到,若我穿越到大唐,神會孟浩然的話,我會問他什麼問題呢?

你是一個心甘情願的隱者嗎?我也許會這樣問他。

唐詩宋詞故事:孟浩然的出世及歸隱之路

孟浩然以山水田園詩聞名於世,寫下了如《過故人莊》《春曉》等著名的詩歌,被尊為山水田園詩派的大家。然而,最初,他是不想隱逸山林的。他生活在政治清明的盛唐,在少時即立下了讀書習劍、濟世報國之志。公元714年,他25歲了,從這一年起,他用了十年時間,在漢水、長江一帶遊覽名山大川,結交朋友,拜謁達官名流,尋求進身的時機。但一直到公元729年、也就是他40歲時,才趕赴長安參加科舉考試。同時代的高適“二十解書劍,西遊長安城”,王維17歲時就到了長安,成為一名遊子,“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可見,孟浩然出世的確比較晚了。

為何出世如此之晚?

有人說孟浩然出身書香門第,生活無虞,並且家鄉的山水美麗的讓人幾乎窒息,這些羈絆了他出世的腳步。孟浩然自己的解釋是“苦學三十載,閉門江漢陰”,獨自苦學,為應舉做準備長達三十年。孟浩然的出世之志還是比較強烈的。

孟浩然40歲那年,到長安考進士,卻落榜了。那時,在長安,他認識了比他小十餘歲的王維,成為忘年交。孟浩然落第後,王維不忍孟大哥就此埋沒,張羅著為孟浩然舉辦詩會,竭力向達官權貴推薦老孟的詩作。一天,王維在單位正值班呢,孟浩然去找他聊天。此時,突然王維的老闆、唐玄宗大駕光臨,布衣不宜見天子,孟浩然就躲了起來。王維正有向朝廷舉薦孟浩然之意,皇帝來了,這真是天賜良機啊,就急忙把孟浩然叫出來拜見玄宗。玄宗早聞孟浩然的詩名,就問最近寫了什麼好詩沒有啊?久居鄉野的孟浩然不知道皇帝翻臉如翻書,也沒有見風識舵的本事,脫口而出道:“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他意思是說自己沒考上進士,不料,玄宗聽了卻感覺不舒服,這不是在諷刺我無知人之明嗎?就冷哼一聲,拂袖而去。自然,這是一段野史,無從考證真偽,但後來孟浩然終生不被朝廷所用,倒是真的。

唐詩宋詞故事:孟浩然的出世及歸隱之路

從此,孟浩然就告別了長安,重回到了寄情山水田園的生活之中。 臨離開長安時,孟浩然贈詩一首給王維,題為《留別王維》: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歸。

欲尋芳草去,惜與故人違。

當路誰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應守寂寞,還掩故園扉。

老孟這是幾個意思呢?

其一,我一個落第士子,門前車馬稀,在長安有什麼好待的呢?我還是回家吧。

其二,我要歸隱故鄉了,可是我捨不得離開老朋友。

其三,誰瞭解我的心事呢,只有王維你,天下懂我的人太少了。

其四,歸隱是我唯一能走的道路。

老孟這首詩酸氣沖天,似是要決心“還掩故園扉”了,實則他仍心有不甘。他44歲那年,重遊長安,想得到時任丞相的張九齡的舉薦,寫了一首干謁詩《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洞庭湖水浩浩蕩蕩、氣勢壯觀。我想渡過湖去,卻沒有舟楫。生逢聖明之世,卻閒居無事,真不甘心啊!這是正式向張丞相表明心事,說明自己願意出仕求官。在此詩中,孟浩然引用了《淮南子·說林訓》中“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的古語,但用出了新意:張丞相啊,您在那裡垂釣呢,我卻不能為您效力,只有徒然表示欽羨之情罷了。孟浩然的自薦之意,躍然詩中。

唐詩宋詞故事:孟浩然的出世及歸隱之路

我不知道張九齡是怎麼迴應孟浩然的,只知道老孟後來又寫了一首《早寒有懷》,其中末句雲:“迷津欲有問,平海夕漫漫。”“迷津欲有問”,是用《論語·微子》中的典故,孔子使子路問津(渡口),隱者長沮、桀溺不說津的所在,反而嘲諷孔子棲棲遑遑,奔走四方,四處引薦自己。這是隱居與從政的衝突。孟浩然此時境況和孔子極為相似,如“平海夕漫漫”一樣前途渺茫。

科舉不中,卻又“欲濟無舟楫”,彷徨數載後,孟浩然便永別長安,徹底迴歸了山水田園。

其實,孟浩然在骨子裡還是有隱士思想的。他的家鄉襄陽是個山水鍾秀的好地方,水有北澗,山有鹿門山。孟浩然的家就在襄陽城外,北澗之南,他曾經有詩句雲:“釣竿垂北澗,樵唱入南軒。”在北澗釣魚,砍柴樵夫的歌聲飛入南軒,這是多麼怡然自得的田園生活啊。這和晉代陶淵明“種豆南山下,悠然見南山”有異曲同工之妙。

襄陽的鹿門山很有名氣,東漢時有個名士龐德公,為了躲避荊州刺史劉表的禮聘,他帶著妻子來到鹿門山,採藥不返,這在《後漢書》裡有記載。孟浩然曾說“昔聞龐德公,採藥遂不返”,後來他也學習龐德公到鹿門山做了隱士。“人隨沙岸向江村,餘亦乘舟歸鹿門”,這兩句詩出自孟浩然的《夜歸鹿門歌》,有後人推測,既是“夜歸”,說明家在鹿門。孟家原本是在襄陽城外、北澗之南的,也許是隱士龐德公把孟浩然吸引到了鹿門山。別人沿著沙岸回江村了,孟浩然呢,卻是乘著小舟迴歸鹿門山,可見,他成為了與世人截然不同的隱者。

唐詩宋詞故事:孟浩然的出世及歸隱之路

歸隱故鄉,寄情山水的孟浩然,卻聲名在外,收穫了一大批粉絲。

“復憶襄陽孟浩然,清詩句句盡堪傳”,詩聖杜甫稱讚他人格清正,詩格清樸。無獨有偶,詩魔白居易也說:“楚水碧巖巖,漢水碧湯湯。秀氣結成象,孟氏之文章。”白居易用兩個“碧”字,明贊襄陽的山水清碧,實誇孟浩然做人的清正、做詩的清秀。 “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詩仙李白對老孟更是尊崇有加。詩佛王維在孟浩然去世時,情深意長地寫詩悼亡:“故人不可見,漢水日東流。借問襄陽老,江山空蔡州。”

把後人尊奉的詩聖、詩魔、詩仙、詩佛一併收為粉絲,老孟的魅力之大,“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也。

千百年後,我們品味孟浩然的詩歌和事蹟之時,或許會想,長安失去了孟浩然,是長安的不幸,卻是中國文學的大幸,是我等後輩讀者的大幸。

只可惜我沒有穿越的本事,就以此文獻給孟襄陽吧。

標簽: 孟浩然  王維  老孟  鹿門山  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