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書法

如何模仿古文翻譯腔?

作者:由 王梓源LeoWang 發表于 書法時間:2021-05-05

沙瑞金問祁同偉:“我與趙立春書記相比,誰的政績更好?”

祁同偉說:“您政績太好,立春同志怎能有您好呢?”

沙瑞金又問李達康:“我和趙立春誰的政績好?”

李達康說:“淮南的柑橘,要嘗過才知道是否甘甜;和田的原石,要剖開才知道是否是美玉。現在您剛剛上任還沒展開工作,就問誰的政績更好,我怎麼能夠知道呢?”

沙瑞金說:“我聽說,淮南的柑橘若是種在淮北,就只能結出又苦又澀的枳;和田的美玉如果不在西北的沙漠,便會失去它的光澤。現在我初來漢東,這裡的情況又怎能與我之前待的地方相同呢?如果不瞭解漢東的情況,又怎能稱為一個明智的領導呢?”

李達康說:“您說的太正確了。明洪武年間,朱元璋廢丞相和中書省,每件事都要親力親為,從不在8點以後起床,從不在12點之前睡覺,奏摺不批閱完就不結束工作,這才有了大明的強盛、經濟的發展、百姓的安居樂業啊!您今天的行為,恰恰是連朱元璋也不能夠比擬的。這樣的精神,即使是上古的堯、舜,也不過如此了,立春同志又怎能夠與之相比呢?”

沙瑞金很高興,稱讚了李達康。

祁同偉回家後,向老師高育良講述了事情的經過,並問道:“我和李達康,誰的政治覺悟更好?”

高育良訓斥道:“同偉,你竟然如此糊塗!秦國之所以強盛,不正是因為秦能夠擁有崑山的美玉、隨侯的明珠、和氏的美璧嗎?可是這些奇異珍寶,沒有一樣是產自秦國的。而秦之所以能統一天下,也正是因為秦孝公任用了商鞅、莊襄王任用了呂不韋、始皇帝任用了李斯,這些賢能的人沒有一位出生在秦國,卻能為秦所用,這難道不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道理嗎?明史本是我的專長,李達康卻能借鑑過去並拿捏自如,這正是貫徹了秦的精神啊!而你每天在我的身邊耳濡目染,卻連半句明史都講不出來。這正說明,

你在政治上,和李達康相比,相差的太遠了!

祁同偉認可了高育良的話,說:“申不害說‘享有天下卻不縱情享樂,這就把天下當成了桎梏’。現在李達康重視群眾關係而輕視政商關係,重視政績而輕視利益,高舉理想旗幟而摒棄個人願望,這恐怕是申不害所不齒的吧,可以稱之為嚴重的謬誤啊!況且韓非子曾說,‘對方有聖明的人施政,對我們來說是很憂慮的一件事’,如今李達康深得民心,又與沙瑞金的關係那麼好,人稱‘沙李配’。這對我們漢大幫是不利的。”

高育良說:“你只知道其中之一,卻不知其中之二,這可以說是用小的燭光,去照耀皓亮的明月了。堯之所以能享有天下,是因為他的宮殿只高三尺,房梁都不裝飾,茅草也不修整,即使是乞丐,住的條件也不過如此了!更何況他冬天只披鹿皮,夏天只穿葛衣,用土罐吃飯,用土缽喝水,即使是奴隸,待遇也不會比這更差了!這正是他深得民心的原因啊!現在李達康過著簡樸的生活,喜歡的東西不會去買,看上的女人不會去睡,想得到的利益也不會去爭取,這難道不正是沙瑞金所欣賞的嗎?韓非子曾說,‘遊說最難的地方,在於瞭解遊說物件的心思是否與自己的思想相符合’,李達康這樣做,恰恰符合聖人的做法,又與沙瑞金心意相通,因此沙瑞金才會贊同他的看法。而你又怎麼能指責他呢?”

祁同偉大哭道:“我的命運,難道要像他們一樣悲慘嗎?禹治水,疏通了九河,拯救了黎民,可以說是天下的大英雄了吧!可是禹卻連大腿上的白肉、小腿上的毛都掉光了,手腳長滿了厚厚的繭,臉和眼睛都漆黑如土,最後死在荒郊野外,只好葬在會稽。李達康雖然比不上禹的功績,生活狀況卻也不比禹更好;而我為了緝毒身中三槍,即使比不上李達康的功績,下場也不會比李達康更好,

這豈不是說明,英雄在權力面前是工具嗎?

高育良大怒,扔掉了手中的杯子,呵斥道:“你這樣鄙陋的人,怎麼能造福於民呢?正好老檢察長陳岩石同志家裡有片菜地,

那裡的土我今早剛翻過,你就去他家種地吧!

祁同偉哀嚎說:“為什麼這樣苛求於我呢?商鞅對秦有功而死於車裂,伍子胥對吳有功而被賜死,為何天下的君主都不珍惜英雄呢?現在您也讓我去種地了,這真是天下英雄共同的遭遇啊!”

高育良厲聲說道:“這怎麼能說是苛求呢?古人說,農業是興邦的根本。勾踐因為發展農業,積累了滅吳的資本;劉秀因為務農,成就了劉家的富裕;劉備因為種韭菜,磨礪了他的心志。所以成大事要有資本,有資本首先要有志氣,有志氣首先要種地。更何況韓非子說過,‘慈母會教出敗家的孩子,而嚴厲的家庭沒有不遜的奴僕’。只有種地才能艱苦,艱苦後才能立志,立志後才能奮發圖強,進而成就大業,造福百姓。你想成就大事,就必須種地。去吧!”

於是,祁同偉就去陳岩石家裡種地了。

太史公說:“祁同偉本是農村種地的土娃,因為學習勤奮考上了漢東大學,又因身體力行而成為廳長,可以說是顯赫一時了。可是他為了自己的慾望而費心鑽營,為了升遷而欺騙百姓,為了美女而背叛妻子,屢教不改,結果回到了最初的模樣,又去種地了,真是可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