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書法

《美的歷程》——李澤厚著 讀書筆記

作者:由 海鹽先生 發表于 書法時間:2017-08-03

最開始借到這本書,是本著提升個人審美能力為目的,因為本人的審美品味一直為周遭朋友所詬病,但是翻開書以後發現這不是一個提升審美的書甚至跟一般審美的概念還不太一樣,而是從介紹歷史開始的書,特別是最開始講先秦之前的圖騰文化,我並不是很感興趣,所以書就被暫時打入了冷宮,重新翻閱一是因為閒來無書,二是書的主人開始催我還了,好吧,重新拾起,越往後讀越讓我覺得,應該早點讀啊,應該買來收藏啊的感慨……

我無法給這個書定論,你說講審美吧,一切的論述都是基於歷史的演變而進行著,歷史論述的篇幅還不少;你說講歷史吧,這裡沒有血腥的戰場和典故,有的是依託歷史闡述的不同時期人們對於藝術的不同追求而造成的不同結果;但是這樣的視角和論述,從歷史,文學,藝術,哲學四個維度結合來看,所以如果想了解歷史我覺得這是個不錯的切入點,如果想了解文學藝術這個結合歷史的闡述我覺得更為全面,而哲學的思辨,不論是作者還是論述還是例項,貫穿始終。

書的目錄來看一共分為十個章節:從遠古時代(新舊石器時代)龍飛鳳舞的圖騰——夏商周時代的青銅器——先秦理性精神的儒道,詩經,建築——楚漢工藝,賦——魏晉思辨氣質的駢體和佛文化的雕塑——初唐佛教文化雕塑——中晚唐詩詞——宋的山水畫,詞曲——明清小說,戲曲……

從這個脈絡看來我們似乎很清晰的瞭解到了各個時代,文人騷客門的藝術追求以及造詣,我必須要在這裡就先謝謝作者,給我描繪了很清晰的文學藝術進展;

在脈絡清晰的同時,基本上每一個論述都是從歷史角度引出,並驗證得出結論;

新舊石器時代,夏商周屬於人類啟蒙時期,一切神話根本還是來自於人們日常的生活,而藝術創作也是基於農業生產需要演變而來的,所以這一時期的藝術發展,應該主要是來源於生活,服務於生活,實用性偏強,

從先秦到楚漢,社會動盪,一方面人類文學藝術啟蒙,類似於詩經的賦比興,諸子百家,到後期魏晉南北朝曹氏三傑,以及引入印度的佛教,除了文人思辨性強是由於社會的動盪,人們渴求和平這一角度來論述出當時作品的特性。從石窟的佛像雕刻偏猙獰,重背景,佛身極高大等來看,統治者需要佛教理論來調和民眾對於和平的祈求,同時佛教也迎合了人民對於動盪的厭倦以及希冀平和的生活。

來到魏晉後期初唐,重點論述了佛教這一文化由印度逐漸被本土化的過程。在初唐部分,佛學和儒學融合,從佛像的雕刻,佛教的教義,以及統治者的推崇都不難看出。

唐朝算是中國歷史上比教繁榮和穩定的一個朝代,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作者從唐詩入手,結合杜詩,顏字,韓文,大量論述一個朝代的詩,字和雜文,在這裡特別感觸深的是對於李白,杜甫,張若虛這三個作品,是我認為說李白是詩仙,杜甫是詩聖,《春江花月夜》一首冠蓋全唐最好的解釋,作者認為,李白的師是狂傲灑脫,非一般人能所及,而杜甫確是為後世開創了寫詩的標準化模式或者說設立了一個寫詩的標準,就好像有人說海菲茲是神越聽越覺得無法企及但是奧伊斯特拉赫確是神人,至少還在人的範疇。後面的顏字,韓文也同一樣,為後世開創了一種標準高,顏真卿的楷書,韓愈的雜文,這一刻其實我還是很感謝當年高中時期教材的編寫者,基本上入選的都是經典,只是現在才發現而已。然後單說《春江花月夜》,在看中國詩詞大會的時候。立波老師說這是一首冠蓋全唐的師,並不是很能理解,現在看來也不為過,這首詩除了基本的詩詞技巧以外,更重要的是意境。王國維《人間詞話》中對於詞的意境十分推崇。其實詩也如此,張若虛的這首詩勝在引發了人對於自己,自然,宇宙三者之間的思考,如此看來,從意境說,這在當時甚至是中國古代歷史上,也確數一二了。

隨著唐的沒落就來到了宋的山水畫,詞曲,此處我個人對山水是沒有太大的愛好和興趣的,不過作者的一觀點倒是可以拿來借鑑,山水的經歷應該是三重境界,從南宋到北宋到元,應該是無我之境到有我之境到由山水到重水墨。詞曲後期我會王國維的《人間詞話》讀後感中論述,這裡不贅述。

然後就是到了明清的小說,戲曲,版畫一類,突出反映了近代人們對於表達的要求更直白,立意的弱化,直接導向任性最本質的,現實生活。

梳理完全書以後呢,我覺得我暫時還是評論不了這本書,根本原因在於,個人歷史積澱不夠,所以全聽作者教導了。

但是在這裡我想留幾個問題給我自己,希望透過不斷的閱讀和學習來加深自己的認識和思考:

1,時至今日,為什麼大家依然會對唐詩宋詞最為推崇,我想很多人閱讀過甚至是背誦過不少唐詩宋詞,但是看完紅樓夢的的人屈指可數,會被楚辭的更是寥寥無幾,那麼從文學藝術來看為什麼不是最早也不是最近而是中間的唐宋呢?

2、如果是歷史的分分合合是造成文學藝術傾向性明顯的,那麼有一句話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如此迴圈,為什麼文學藝術不是迴圈的流行呢?而是不斷地推陳出新?

3、當今的時代的美是什麼?我們是在什麼樣的歷史環境?而現在我們又推崇的是什麼樣的美學?而我們現在有這方面的成就有哪些?或者說有沒有?

標簽: 論述  歷史  文學藝術  審美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