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書法

漢代度量衡的轉化——郝萬山

作者:由 常理 發表于 書法時間:2022-11-01

1。度量衡制

要用好《傷寒論》中的方劑還要注意它的藥物用量問題,論中用的是漢代的度量衡,和我們現代的不同,所以我們要考證漢代的度量衡。

其實這一點並不困難,班固的《漢書。律歷制》中記載說:千二百黍重十二銖,兩之為兩,十六兩為斤,三十斤為鈞,四鈞為石。就是說1200個黍米重12銖,兩個12銖是一兩。明確的指出了漢代的度量衡制度,用量單位和進位關係。單位應用了銖、兩、斤、鈞、石。石這裡讀shi,在後來讀dan,是個衡量單位。

但是現在要用黍米來推測漢代的度量衡肯定不準確,但是我們可以透過文物考察來準確的到結果。北京博物館裡有漢代司農銅權,是東漢國家最高的管理農業的行政部門,它所制定的標準的衡重器具,實際稱下來漢代的1斤=250g,漢代的1兩=15。625g,約等於15g。

容量單位,還是班固的《漢書。律歷制》中記載:千二百黍實其龠(yue),合之為合(讀ge),十合為升,十升為鬥,十鬥為斛。這是五個容量的計量單位。還是透過文物來考察它實際容量。結果是:1合=20ml 1升=200ml1鬥=2000ml。故麻黃湯每次服用8合,就是160ml,桂枝湯每次服用1升就是200ml,和現在的用量差不多。

《傷寒論》中還用到了度量,如五苓散說白飲和服方寸匕,麻子仁丸中說厚朴用1尺。那麼1寸和1尺究竟是多少呢?還是班固的《漢書。律歷制》中記載:一黍為分(這句不是原話),“十分為寸,十寸為尺,十尺為丈,十丈為引”所以分、寸、尺、丈、引是漢代關於度量的5個計量單位。進位關係都是十進位。從中國科學計量研究院收集的全國博物館所儲存的14把漢代尺子測量來看,1寸=2。3cm,1尺=23cm,三國大將關羽身高8尺,也就是184cm,相當於女排郎平的高度。

漢朝後是晉朝,晉朝在衡重的兩和銖之間加了分,6銖=1分4分=1兩。在《傷寒中》只有一個方子用了分,就是麻黃升麻湯,顯然在仲景時代是不會用分來最單位的,是後人在傳抄的時候進行了換算,或者這張方子不是仲景的方子。在《金匱要略》中出現了許多用分作為計量單位的方子,肯定是晉唐以後的人在抄寫時給改過的,不是張仲景原來的東西。當然有的方劑如三物白散,說桔梗三分,巴豆一分,貝母三分,這個分不是實際的衡重單位,而是藥物之間的劑量比例,是份的意思。四逆散中各十分也是一樣的意思。但是《金匱要略》中好幾張方子是用分作為計量單位。

從晉朝到宋朝,我國的度量衡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如1斤從200g上升到了600g左右,1升從200ml上升到1000ml,1尺從23cm上升到了33cm。在不到1000年的時間裡發生了這樣大的變化,為什麼呢?根據中國計量科學研究員他們的理解認為,在這個時期地主收租想多收一些,國家收稅想多收一些,於是有的地主偷偷的把鬥給擴大了,後來大家都這麼作,國家就和那重新制定度量衡了。但是到宋代以後一直到清代的庫平制,中國的度量衡制基本就穩定了下來。沒有隨意擴大,主要是我國的經濟發生了變化,地主收租,國家收稅不再單純的收糧食,而是收銀子或銀票,再改度量衡已經失去了意義,所以就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

晉、唐、宋的度量衡發生了變化但是,當時國家規定,醫藥和天文是關係到人命和國家興衰的大事,故度量衡均用舊制,其他行業用新制。孫思邈的《千金要方》王燾的《外臺秘要》它的藥物計量仍然保留的是漢制,宋朝以前的中藥書都是應用的漢制。宋朝在各方面都進行了改搞,包括中藥的服用方法,包括中藥劑量,宋朝應用煮散的方法,就是把藥物作成粗散,煮過後連藥渣一起吃,這是宋朝的獨特的服藥方法,如果連藥渣一起吃的話,藥量一定要減少,這樣它就用了宋朝當時的度量衡制,從衡重的方面來看,它用了斤、兩、錢、分、釐、毫。從宋代到清代,度量衡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故以後的方書基本用的是宋代這種度量衡制。因此說雖然度量衡在我國曆史上發生過很大的變化,但是在中醫藥方面確很簡單,就是宋朝以前是漢制,宋朝到解放前用的是宋制。

2。經方藥量的折算

如麻黃湯: 麻黃三兩 桂枝二兩 甘草一兩 杏仁七十枚(去皮尖)

折算過來就是:45g 30g 15g 28g

但是從麻黃湯的煎煮方法上來看:煮取二升半,溫服八合,所以是三次的治療量,如服藥發汗後,不再服用。那麼一次量就是15g、10g、5g、9g,和我們現在一次開的麻黃湯的用量是基本上一樣的。

再如桂枝湯:桂枝三兩 芍藥三兩 生薑三兩 甘草二兩 大棗十二枚

它也是三次治療量故折算為: 15g 15g 15g 10g 4枚

我們在換算的時候要記住兩點:一是漢代的一兩相當於現在的多少克,還要記住這個方子分幾次吃。如四逆湯等救急的方子是一次服用,而吳茱萸加生薑湯是分五次服用的,這樣摺合才能準確。

這樣記起來就有點麻煩,再告訴大家一個簡單的方法,就是你瞭解了當地的藥物用量習慣後,按照《傷寒論》的比例套用,比如:北京的桂枝常用量是10g,那麼麻黃湯的劑量就是:15g、10g、5g,如果它的桂枝常用量是6g,那麼麻黃湯的劑量就是:10g、6g、4g就可以了,這個方法是最簡便的。即符合的當地的用藥習慣,又符合經方的用量。

《傷寒論》中還有以容量和數量來計算的藥物。有的我們現在仍用容量來計量,如水。但是許多我們現在已經不再用容量來計量了,如半夏半升,粳米一升。那麼我們今天如何折算呢?可以先折算為現代的容量然後再稱重。比如說粳米一升,就用現在的粳米200ml進行稱重就是180g。粳米是旱地長的稻子,就是旱稻子。它和水稻是同科屬植物,但是在旱地生長。有些人在開白虎湯或白虎加人參湯的時候,藥房沒有粳米,他就告訴病人,回去抓把大米放進取。從理論上來講大米不能代替粳米,白虎湯證和白虎加人參湯證是熱盛傷津津液不足的證候,用粳米在這裡是養胃氣的,要用大米的話,它除了保胃氣的作用之外還有一點利尿作用,所以對於一個熱盛傷津的病人,嚴格的來說用大米是不科學的。半夏半升,我們用半夏100ml,今天稱重大概是50g。五味子半升大概是30g。麻子仁丸中的厚朴一尺,一尺當然是23cm,但是寬和厚沒有說,我們今天用中等的厚朴,就是寬3。5cm,長23cm,稱重大概是15g。五苓散用一方寸匕,就是用一個邊長是一寸的正方形藥勺來去這個散,我用一個2。3cm見方的紙板來取五苓散,稱重大概是5-6g。

用數量來計算的藥物,我們今天還有用數量來計算的如大棗等。但是這種方法已經不常用了,都改成了稱重的方法。如杏仁,我們不再數多少個杏仁,而是稱重。有人稱得杏仁100粒去皮尖是40g,桃仁100粒稱重是30g,枳實一枚是18g(中等大小),附子一枚20g,大的附子一枚25g,烏頭一枚大約是5g。還有個一錢匕,說法很多,沒有考察清楚,大概是1-1。5g。僅供參考。

《傷寒論》《金匱要略》經方(漢方)及其以前的方劑中:

漢1斤=今250g

漢1兩=今15。625g

漢1升=今200mL

如:漢1升半夏=今法半夏56g,京半夏58g

漢1升麥冬=今61g

漢1升火麻仁=今49g

漢1升五味子=今40g

漢1升吳茱萸=今31g

漢12枚大棗=36g

漢12枚梔子=20g

漢50枚杏仁=25g

案:此文為我發表在《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的論文,是討論經方的量值的,貼在這裡,歡迎討論。

試論漢唐時期的藥用衡制及量值

摘要:東漢至隋唐,藥用衡量單位採用斤、兩、分、銖制,與唐以後採用斤、兩、錢、字、分制不同。在量值上,隋唐時期通行大小兩套衡制,大兩是小兩的三倍,醫藥用小升小兩,小兩的量值與漢魏時期相同。經方中的一兩,摺合今制約13。8克。

關鍵詞:漢唐衡制;衡值;經方劑量

漢唐時期的藥用衡制關係及其量值,特別是漢方劑量古今的折算,是個長期困擾學界的問題。自明?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提出:“古今異制,古之一兩,今用一錢可也。”今天醫家在漢方劑量的折算上多因之,把仲景方的一兩折為3克①,更有主張折為1~1。6克者②。《上海中醫藥雜誌》1983年第12期發表柯雪帆等的《〈傷寒論〉和〈金匱要略〉中的藥物劑量問題》,折東漢一兩約15。6克。搞清漢方的真實劑量,對於澄清明清以來在漢方劑量上的錯誤認識,很好地繼承古代的文化遺產,特別是繼承以張仲景《傷寒論》為代表的漢方醫學成就,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認為,從新莽至唐末的的幾百年間,存在著一個相對穩定的藥秤衡制,這是漢唐醫家代代相傳,雖經多次朝代的變遷而沿用不變的藥用衡量單位,其衡值也是相對穩定的。漢唐時期的一兩摺合今制約13。8克。

一、自漢至唐,均採用斤、兩、分、銖制

從度量衡發展的歷史來看,漢代是我國度量衡的完善時期。《漢書?律曆志》首先明確了五量制,即銖、兩、斤、鈞、石。《律曆志》:“權者,銖、兩、斤、釣、石也,所以稱物平施知輕重也,本起於黃鐘之重。—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銖,兩之為兩,二十四銖為兩,十六兩為斤。二十斤為鈞,四鈞為石。”其衡量關係為:24銖 =1兩 16兩 =1斤 20斤 =1鈞 4鈞 =1石

其後,南朝梁著名醫家陶弘景(公元456~536年)在《本草經集註》中說:“古秤惟有銖兩,而無分名。今則以十黍為一銖,六銖為一分,四分成一兩,十六兩為一斤。雖有子谷秬黍之制,從來均之已久,正爾依此用之。”與《漢書?律曆志》所記載的衡制相比,有一個明顯的不同,就是陶弘景的藥秤在銖兩之間多了“分”,其衡量關係是:6銖 =1分 4分=1兩 16兩=1斤;其次,他提出了“分”這個衡量單位的起源,即“古秤惟有銖兩,而無分名”,“今”即南北朝時期才有“分”這個衡量單位。

斤、兩、分、銖制是不是起源於南北朝時期?東漢張仲景(約公元150~219年),在其《傷寒雜病論》中已經使用了陶弘景所說的斤、兩、分、銖制,如:《金匱要略》中“侯氏黑散”。比張仲景晚約一百多年的晉?葛洪(約公元283~363年)《肘後備急方》也使用這個衡制。

隋唐時期的醫家沿用漢魏的衡制,《外臺秘要》、《醫心方》引六朝、隋、唐醫家方皆採用斤、兩、分、銖制,孫思邈也如此。唐末宋初,衡制發生了變化,醫家逐漸採用新的斤、兩、錢、字、分制,如北宋?錢乙(約公元1035~1117年)的《小兒藥證直訣》,刊於北宋元豐年間(公元 1078~1085年)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都出現了漢唐時期沒有的衡量單位“錢”、“字”。那麼,張仲景方使用斤、兩、分、銖制,是不是現今所見最古的例證呢?東漢早期漢墓出土的《武威漢代醫簡》中相對完整的方計36個,除了用斤、兩、升等衡量、容量單位外,大量用到了“分”,如簡42~43:麻黃三十分 大黃十五分 厚朴、石膏、苦參各六分 烏喙、付子各二分,凡七物皆並冶這裡的“分”是估量單位“份”③,還是衡量單位,尚需研究。

二、漢唐時期醫方中的一兩相當於13。8克

隋唐藥用衡量單位沿用舊制不變,其量值是不是也隨著朝代的變遷,而是漢魏的二倍三倍呢?從蘇敬、孫思邈、李時珍到今天的醫家,一直對這個問題有爭議。我們認為,自漢至唐,藥用衡量單位未變;如從新莽始建國(公元9年)起,至唐末昭宗天祐年(公元904年),其間近900年藥用單位的量值,也未發生明顯的變化。我們從以下幾方面來說明:

1、南朝依古制,隋唐通行兩套衡制,醫藥用小升小兩

《隋書?律曆志》在講到衡量時指出:“梁陳依古稱,齊以古稱一斤八兩為一斤。”“梁陳依古稱”這句話很重要,郭正忠指出,李淳風提到的“梁陳”,應泛指南朝的宋齊梁陳。“既雲‘梁陳依古’,其’梁陳’之前的宋齊,自必更為‘依古’。”④也就是說,南朝衡制已發生了變化,而藥秤則依陶弘景古秤。

隋唐時期衡量的量值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但藥秤沿用古制不變,通行大小兩套衡制。在社會上通行大斤大兩的時候,小斤小兩即古藥秤在金銀玉帛及合湯藥中運用,兩者並行不悖。《舊唐書》卷48“食貨上”:“權衡:以秬黍中者百黍之重為銖,二十四銖為兩,三兩為大兩,十六兩為斤。……合湯藥及冠冕,制用小升小兩,自餘公私用大升大兩。”《通典》、《唐六典》、《唐會要》等書也明確記載醫藥用小升小兩,其餘公私用大升大兩,大小衡制之比是三比一,即大兩的一兩是小兩的三兩。孫思邈(公元581~682)《備急千金要方》:“隋人以三兩為一兩,今依四分為一兩稱(秤)為定。”孫思邈是生活在隋代和唐高宗時期的醫家,他指出,隋人已通行大兩,其大小兩之比為三比一,他開方用藥“依四分為一兩稱(秤)為定”,即依陶弘景以來醫家共用的斤、兩、分、銖制,亦即小升小兩。

2、唐代醫家對藥量的標註

唐代醫家王燾於天寶十一年(752)完成的《外臺秘要》卷31烏麻地黃酒方:六月六日曲四升 忘斯油麻六鬥五升 生地黃四鬥,前三味並用大斗大升 丹參 生石斛 牛膝 杜仲 萆薢 生薑各二斤 人參八兩,以上並藥秤秤之。在“代茶新飲方”,中,要求將“右十四味並揀擇,取州土堅實上者,刮削如法,然後稱大斤兩”這裡提到了“大斗大升”、“藥秤秤之”、“秤大斤兩”。為什麼要特別標出來呢,因為合湯藥用藥秤,藥量皆為小升鬥,小斤兩,若需用通行的大斤大兩,則需標出。

3、宋代醫家對古方劑量的註解

大約以唐末宋初為界,前後的醫家開方用藥使用的衡制及量值都有很大的差別。漢唐時期用斤、兩、分、銖制,宋元以來使用斤、兩、錢、字、分制。前者用的是小兩,唐末宋初以後用的是相當隋唐時期的大兩,兩者相差約三倍,所以唐以後的醫家讀古方時多對劑量加以註釋,以示古今的不同。這也從另一個方面證明了隋唐醫家用小升小兩。如:龐安時(約公元1042~1099年)《傷寒總病論》:“按古之三兩,準今一兩。古之三升,今之一升。”成書於北宋元祐四年(公元1089年),朱肱《類證活人書》:“古之三兩,即今之一兩也;二兩即今之六錢半也。古之三升,即今之一升也。”李時珍《本草綱目》卷一《陶隱居名醫別錄合藥分劑法則》引金?李杲曰:“六銖為一分,即二錢半也。二十四銖為一兩。古云三兩,即今之一兩;雲二兩,即今之六錢半也。”這些醫家非常準確的解釋了古今衡量的演變,漢唐時期 4分等於1兩,唐以後 10錢等於1兩,古今衡制相換算,則 4分 =10錢,一分等於二錢半。宋之一兩約等於漢唐之三兩,六錢半乘以三,即朱肱所謂“二兩即今之六錢半也”。

4、自然科學史家的考證

盧嘉錫主編,丘光明等著《中國古代科技史?度量衡卷》對漢唐時期各代的衡量值考證結論如下⑤:

朝代 斤 升 兩

新莽 245克 200毫升 15。3克

東漢 222克 200毫升 13。875克

曹魏 220克 200毫升 13。75克

晉 220克 200毫升 13。75克

隋 660克 600毫升 大:41。25克

小: 13。75克

唐 662~672克 600毫升 大: 41。4~42克

小: 13。8~14克

宋 661克 41。3克

從上表可以看出,漢魏至隋唐時期一兩的衡值,沒有大的變化,與文獻所記隋唐沿用舊制相符。西漢到唐,一兩的平均值是 14。05克,新莽一兩最大,為15。3克,與最小的13。75克相比,相差1。55克。考慮到經方出自東漢,則東漢與隋唐只有0。025克的細微差別,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漢唐時期的一兩折為13。8克應符合實際。

三、經方藥量的比較及藥與水的比例

1、唐代醫家用經方藥量與仲景同

隋唐醫家用的是小升小兩,劑量和漢魏時期沒有大的不同。孫思邈《千金翼方》所錄《傷寒論》方和張仲景使用的劑量基本一樣⑥。這可以有兩種解釋:一是孫思邈認為古今劑量一樣,毋須改動,完全可供當前臨床實踐用;一是古今劑量雖不一樣,但為了存古,不能改動。我們認為是前者而不是後者。醫家所錄方劑是供臨床使用的,如果劑量不能作臨床使用而不作任何交代,那是不可想象的。唐以後,藥用衡制及量值都有很大的變化,所以,宋元的醫家,在供臨床使用的方書中錄用張仲景方的時候,基本上是兩種情況:一是交代古今劑量的不同,而後直接錄用漢方,如明?許宏《金鏡內臺方議》:“傷寒方中,乃古分兩,與今不同,詳載之。銖:曰銖,二十四銖為一兩。兩:曰兩,古之三兩為今一兩。分:曰一分者,即今之二錢半也。”他交代了古今劑量的不同之後,照原劑量錄用仲景方而不加改動。徐靈胎在《傷寒論類方》交代了古今劑量的不同之後,也照原劑量錄用仲景方而不加改動⑦。而陳修園等醫家在書中未交代古今劑量的不同,則按當時的用量改動仲景方的藥量⑧。

2、一兩折 13。8克,藥和水的比例恰當

分析漢唐醫家湯方藥量與水的關係,說明漢唐藥用一兩折今約 13。8克,藥量與水的比例關係是合理的。從《千金翼方》中隨便抽一湯方看其藥量和水的比例。防風湯八味計19兩,“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為三服”。小兩小升則:13。8克×19 = 262克 水1800毫升,藥水比例合理;如是大兩則一副藥798克,藥量太大,不合理。王燾《外臺秘要》卷十五載南朝宋齊間醫家深師的防風茯苓湯方,七味計21兩,“以水一斗,煮取三升,絞去滓,分三服”。小兩小升則藥水為:290克,2000毫升;大兩則882克。該方人參三兩,如是大兩,則每天需人參120克,無理。

隋唐藥秤沿古制,近900年間藥用衡值基本不變這個結論,不僅要經得起唐人方子的檢驗,重要的是,還要經得起張仲景方的檢驗,也就是說,藥量和水的比例要恰當,劑量要合理。我們看《傷寒論》中桂枝湯方:前四味藥計11兩,13。8克×11 = 152克。柯雪帆先生測十二枚大棗約30克⑨,則總量為182克,水1400毫升,煮取600毫升,藥水之比約1:8,是合理的。如將藥量增加一倍,水則太少,或象今天把一兩折為3克,則水又太多。葛根湯共七味藥,前六味計 16兩,13。8克×16 =221克,加大棗 11枚約 25克,總計246克,水一斗煮麻黃用去二升,八升水為1600毫升,煮取600毫升,藥水之比約 1:7。

綜上所述,漢唐時期的藥用單位及量值,歷經數百年而沒有明顯的變化,自宋開始,採用新的衡制,到了元明,醫家在用經方時,藥量較仲景已有很大的變動。今天,醫家則依據自己的醫療實踐改動經方的藥量,隨意性太大。如果能準確地確定漢方的劑量,分析古今劑量不同的原因,從而形成相對穩定的經方用量,對中醫藥的現代化及走向國際,無疑有重要意義。

① 李培生主編。傷寒論講義。長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86。326

② 王伊命。為古方權量正本清源。北京中醫學院學報,1986,(2)

③ 甘肅省博物館。武威漢代醫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75。1

④郭正忠。三至十四世紀中國的權衡度量。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5

⑤盧嘉錫主編,丘光明等。中國古代科技史:度量衡卷。北京:科學出版社,

⑥個別方與現今通行的宋本不同,疑為依據的版本不同或有訛誤

⑦ 李鐵君校注。清?徐靈胎。傷寒論類方。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1984。2

⑧ 陳竹友校注。陳修園。傷寒真方歌括。福州: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1984

⑨ 柯雪帆。現代中醫藥應用與研究大系:傷寒與金匱。上海:上海中醫藥大學出版社,1995。141

標簽: 醫家  劑量  衡制  度量衡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