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書法

裝修建材行業的前世今生及未來

作者:由 做設計的逗比 發表于 書法時間:2018-09-11

很早之前就有寫這個東西的一個打算,一直以來沒太多的時間,平時事情也比較多;二來多年未動過筆,本來曾經高考作文好歹能及格,現在動動筆發現還真有點難度。現在只能我只能流水賬般把心中的一些想法記錄下來,談不上看法。

裝飾裝修行業什麼時候興起的我不是太瞭解,上網查了一下也沒找到,應該說是一直都有,以前應該是比較小眾化,比較以前比較講究的只是工裝,大面積進入家裝行業應該是房改之後,以前都是分配房屋,居住要求不高,簡單的刷白,地面都是水泥地。房改之後生活品質慢慢提高,對居住的環境有了新的認知,曾經的大白牆,水泥地,擺傢俱慢慢被淘汰 了,反正我進入這個行業的時候行業內的方方面面已經趨於成熟,體系也基本完整。

本人現居湖北某地,號稱湖北第二大城市,當然房價不低,不然對不起湖北第二大城市的稱號。本人從05年進入本行業也算走南闖北。各地都差不多,行業的發展和體系都差不多,模式也雷同,各地都差不多大同小異。最初幾年都是半包居多,所謂的半包都是含一部分材料,而大件的材料就是所謂的主材都是由業主自己購買,而所謂的主材就是比較大件的比較好買的材料(具體細節就不過多敘述了),以前有公司做清包的,就是單單隻提供工人師傅。曾經人工工價便宜,師傅也多,比現在好找,並且還比較聽話,所以裝飾公司也是相對簡單,基本就是設計師加上業務員,而業務員的做業務方式只是簡單的守小區,採取守株待兔的方式。工地這塊量不大的情況下都是由老闆自己帶,很多以前開裝飾公司的都是做工地出身,多了就採取發包制,有專案經理去具體負責工地大小事務,公司統一規定材料及工藝標準。由公司去配備監理監督實施,並且裝飾公司的規模不算大,一般在200到300平左右,裝修也不算豪華,員工工資不高,我記得我06年出來的時候底薪不到一千塊,業務員也差不多,剛畢業在長三角呆了幾年,10年左右回的老家。

剛回老家其實市場也還可以,裝修公司都在寫字樓,建材市場屬於街邊店的形式。剛回老家的時候基本都做半包,一個單的單值在3到6萬左右,那時候正經的裝飾公司是不做全包的,所以材料商和設計師合作都比較融洽,該給的給,該請吃飯的請吃飯,絕不含糊。記得是11年下半年吧,隨著幾大建材市場的規範化,所謂的規範化就是原來的街邊店拆遷了,然後建材商家被統一收編,幾乎全部搬進了規範化的建材市場,統一管理,當然隨之而來的就是整個行業成本的上漲,這裡分幾塊,房租的上漲,競爭加劇伴隨著員工工資上漲,第二年歐亞達進駐,慢慢的整個行業開始轉型。

曾經,作為裝飾公司來說,每日材料商的拜訪時絡繹不絕,從那時開始,漸漸來拜訪的少了。由於材料商扎堆,材料商自己也成立了自己的聯盟,簡單來說就是不同品類的材料商相互帶客戶,綁在一起做生意,一起做活動。起初這種聯盟的形式是商家老闆之間自行組織,自己領導,最開始出現的時候,做活動的效果還是不錯,畢竟這種玩法比較新穎,客戶接受度比較高,每次做活動,客戶的到場量還比較大。

當然作為曾經行業前端的裝飾公司來說,這種格局在慢慢發生改變,到公司拜訪的材料商漸漸少了。畢竟以前業主先定的裝飾公司,再定材料,現在隨著材料商理念的升級,不再存在前端與後端,大家同一戰線,誰出手快誰就佔得先機。有一點忘記講了,以前裝飾公司所接觸的客戶源透過守小區,打電話,然後在人流量大的地方做展會來吸引客戶源。而作為後期的材料市場率先做出改變,採取報團取暖,合作共贏,再透過廣告宣傳去吸引一部分客戶先定材料再定裝修,這種聯盟的形式最好的時代就是兩年的時間。兩年黃金期已過,聯盟的形式再次出現改變,由商家老闆聘請第三方作為監督方來進行聯盟活動,我的理解是,作為老闆,礙於情面,有些規則不好實施的太嚴厲,而由第三方來實施懲罰。最開始的懲罰還只是簡單的做俯臥撐,跑步,下蹲,然後吃苦瓜,喝大瓶可樂,到後期的時候直接冰桶挑戰都搬上來了。本人是比較討厭做的太過,大家都是掙錢打工的,該有的懲罰我認,有些東西太過了。活動做多了,不僅僅業主覺得不再有吸引力,而做外員工本身來說,這些年人員的流失也是非常嚴重,很多曾經從事這個行業的直接轉行,有業績要求和任務要求大家都是可以理解 的,動不動做活動的時候還是多重處罰,並且活動是長年累月的做,一場接著一場的做。活動的形式也是千篇一律,賣卡賣卡,前期賣客戶,中期賣朋友,後期賣親戚,最後自己賣,再難也得賣,不然懲罰就來了,所以這些年建材裝修行業堪比保險行業了。

到了2015年的時候,某全國連鎖家居整裝公司進入本市,開創了本市家居行業的一種全新模式,號稱一站式裝修,整裝模式,拎包入住。 第一年出現的時候,整個市場還好,第二年開始,全包型公司就遍地開花,大小型公司紛紛效仿,外地連鎖公司也大量入駐。整個裝修市場進行了一場更大的洗牌,這種洗牌是從裡到外的,以前的裝飾公司相對比較簡單,面積200到300平左右,現在沒個千把平都不好意思,因為畢竟是全包,需要各種主材的展廳,不同風格的樣板展示。後來忽然間發現,公司的規模越做越大,價格反而越來越低,並且公司員工的分工也越來越細緻。傳統的裝飾公司只要市場部,設計部,工程部,而現在直接市場部細分到網銷,電話營銷,外拓,工程部拆分為質檢施工,同時設計部設計師只能漸漸弱化,很多東西都是格式化的東西,也就是說設計師漸漸朝營銷上面去發展,曾經市場部客戶帶進來然後設計師去溝通方案與報價,現在因為很多是套餐和格式化的東西,設計方面的東西越來越少,有公司已經是直接由市場部收取定金,然後再交由設計師,這裡面也說明了公司的方向再以品牌和營銷為主,這就是整個思路的轉變。很多東西有原來的個性化逐漸的像模式化與選單化轉變。就是朝著點菜模式再發展。

全包模式的蓬勃發展必然會損害一部分主材商的利益,畢竟同樣一樣東西,做批發和零售所含的利潤空間是不一樣的,而這一部分差價對普通的消費者來說沒什麼關係,甚至消費者付出的代價更大,原因大家懂的。材料商的經營模式從做聯盟開始,一直沒做太大的改變,一直都是聯盟活動,賣卡賣卡,而全包公司的出現促使一部分材料商與家裝公司合作,經營全包,這種全包模式時間也不長。2018年4月一紙檔案再次做出改變,檔案大致是這樣的,從2019年開始,湖北省所有新建房屋採取全裝修和精裝修,毛坯房即將退出市場,政策出了之後,所有在這個行業生存的人都在考慮自己的出路。沒多久,某全國知名連鎖型的全包型公司跑路了,據說在本市捲款千萬,至於為什麼跑路,無外乎高估了這個行業的利潤,利潤不高,但是帶來的現金流不低,傳統的裝修模式賺取的利潤是從材料,工價以及服務的利潤,而有的公司不僅僅賺取的這一部分利潤,更多的是用這一部分錢去賺錢,當這一部分錢被套牢,資金鍊斷裂,顯而易見只有跑路這一條路了。所以在18年上半年連續不斷爆出了裝飾公司跑路就是這個道理。

從全裝房政策出來之後,裝修建材市場進入另一個洗牌期,未來大家怎麼生存,圈裡面的人都在討論。首先,全包公司基本生存空間基本沒有了,他們做的事,開發商全部做完了,全裝修房和精裝房,所缺的只是一部分個性定製的部分,這樣很大一批的材料商和裝飾公司轉型去做全屋定製,軟裝,畢竟全裝和精裝不含衣櫃窗簾桌布,這些東西又是入住所不可缺的。再者,拿到手裡的房子從上到下,整個小區一個樣,這樣怎麼去與眾不同,對於條件比較好的業主來說,無所謂,我買的只是地段,拆了重來,對於普通的工薪階層來說,只能在顏色和擺件上去做文章,大的結構不做改動。

裝修建材市場經過了這些年的發展已經非常的成熟,現在出的政策目前無法評論是否正確,只能從自身去考慮,我相信政策也是會變的,目前的精裝房政策只是推高了房價而已,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該花的錢一分沒少,甚至比以前花的錢更多,所謂2000一平的裝修,然後入住的時候自己再花差不多1000一平去定製衣櫃鞋櫃軟裝,實際是推高了整個成本,並且造成了資源的二次浪費。

以後這個市場怎麼去走,會往什麼方向去發展,現在看不到,也摸不透,現在能做到的只能去提前改變,避免被市場所淘汰。以後具體怎麼樣,大家可以探討下。

文筆有限,歡迎大家討論,不喜勿噴

T��T���Z

標簽: 裝修  材料  公司  裝飾  全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