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書法

一級註冊結構工程師備考總結經驗(含各科分析及複習分享)

作者:由 海斯彼 發表于 書法時間:2021-12-30

【本人情況】

今年30,畢業7年,前4年在某國企大院、後3年在某地產設計院做設計,一直在做設計工作。之前沒有複習過二注,基礎比較差,規範有些都不齊全,接觸到的專案多半也是混凝土高層等。

2020年決定要開始複習,報名某源考試班,複習五個月,最後得分45分,26+19。

2021年決定再戰,報名某清考試班,複習六個月,最後54分低分飄過,32+22。

【談註冊考試】

“註冊考試不合理”“沒準哪天就不幹設計”“有證也不能證明什麼”“掛證也越來越不值錢”…上面的藉口每個人都有,也都是事實,但是我覺得只要你還作為一名結構工程師的時候,就應該努力最早地考過註冊考試。當然有證確實證明不了設計能力,但是你連本專業的註冊考試都過不了,拿什麼去向別人證明你的優秀呢。另外對於年輕工程師,複習專業考試是熟悉規範最好的途徑,強烈推薦!

對於一注結構考試的變化也是很明顯的。最近幾年重點主科(混凝土、鋼結構、地基和高層)比重越來越大。因為考試的真題越來越多,為了和之前的原題有所區別,所以各個主科要不是知識點更寬泛要不就是題目中坑越來越多,已經很少有直接考察必考考點的題目了。總體來講考試還是越來越難的。

【備考須知】

之前自己備考前,看過一些分享帖子,寫的很嚇人,說大半年都要閉關學習,不能有娛樂,天天刷題。自己經歷過有體會了,說的也對,說的也不對。我覺得必要的放鬆和娛樂還是可以的,但是肯定要保持長期的學習狀態,要貢獻出幾個月的晚上、週末和十一假期。

決心

決心是第一位的,如果你是抱著試試看的、複習試試這類的想法,我覺得就沒必要浪費時間和精力。必須是自己覺得我要透過考試、我要努力大半年拿到證書,這樣的才可能有機會考過。

毅力

毅力是最重要的,一個歷經六個月的複習,你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事情。比如家庭事情、工作事情、複習困難、身體疲憊以及外部誘惑等等,沒有毅力堅持下來,分分鐘都會放棄掉。

踏實及正確評估自己實力

這點我覺得也很重要,複習考試最重要的就是自己踏實做題,是不是完全掌握了只有自己才能體會。並不是做了多少題就厲害,重要的還是做題質量。當你讀題干時,馬上就能意識到題目的考點以及坑點,那就差不多掌握了。

【考試時間】

十月中下旬的週日。

上午8:00~12:00,題目包括:16道混凝土+16道鋼結構+7道砌體+1道木結構。

下午14:00~18:00,題目包括:17道地基基礎+17道高層+6道橋樑。

【科目特點】

整體來講,上午題目型別較單一,計算量大;下午題目型別較雜,坑多,計算量小。我感覺上午比下午容易得分,自己的分數也是靠上午分高才勉強透過的。

混凝土

相對而言,混凝土部分的題目特點就是考題型別較單一,考點比較明確,但是計算量較大。

其中承載能力極限計算最為重要,大概每年都有5道以上,再加上裂縫、撓度、加固計算、荷載計算以及相關概念題,組成了混凝土部分的16道題目。因為此部分知識點都是基礎知識,所以很難變著花樣考你,主要還是考察混凝土概念和計算能力。近年來為了增加難度,題目中增加了結構力學的佔比,這個值得關注。總體來講,混凝土部分只要多練習計算,難度還是適中的。

鋼結構

有可能是自己做鋼結構相關工程不多的緣故,從始至終對鋼結構就比較發怵。而且近年來隨著鋼結構重要性的提高,考試中的比例也越來越重,2020年已經由14道提高到16道,難度也提高不少,已經不像過去都是基本的直來直去題目。

受彎、軸心受壓、壓彎構件的強度和穩定計算、連線計算這都是必考的,這部分計算量雖大,但只要注意幾個經常考的坑,相對來講也不算太難。其他經常考的比如組合梁計算、塑性調幅、效能化設計、鋼結構抗震概念等也是經常考的。自我感覺,鋼結構題目可能是最容易又可能是最難的,往後整體來講鋼結構只可能越來越難,比如2021年就首次考到了格構式的相關計算。

砌體結構+木結構

因為現實中砌體和木結構的專案越來越少,所以此部分在考試中的比重也越來越低,已經從之前的10+2變成現在的7+1。而且此部分是註冊考試裡最簡單的題目,出題老師也覺得沒必要在這邊變花樣,所以題目非常單一,一定要在最短時間拿下這部分分數。

砌體像是高厚比、受壓承載力、區域性承載力、抗震承載力、組合砌體及梁的計算,木結構只有概念或是軸心受壓計算。這些考點每年都是換著考,計算量也一般,只要花點時間就能提分的部分。

地基基礎

最大特點就是考點雜,因為地基基礎重點就是三本規範:《地基基礎規範》、《樁基規範》、《地基處理規範》,所以每本規範就是四五道題,但是複習點很多,坑也不少,每次感覺就是我都會,但是就是錯的多……

其中必考的重點也是有不少。《地規》:地基承載力、擴充套件基礎和筏板相關計算、沉降、穩定性、試驗等;《樁基》:單樁承載力、樁沉降等;《地基處理》:每年選一種地基處理計算。另外邊坡最近也是每年有一道。地基基礎題目經常有些生僻考點,自己也不太熟悉的知識,而必考點也經常會和其他一些類似抗震、液化等知識一起考察。我們能做的就是儘量把基礎題、必考點要做對。

高層

高層有可能是我們最熟悉的部分,也是坑最多的部分,如果你不對抗震等級、內力調整有著清楚的概念,那是很難做對的。對學習好的工程師來說,有些題就是很簡單,對於不太會的工程師來講,即使計算量小,但可能你連題都讀不懂。

抗震等級、內力調整這是必須會的,而且結合特一級、複雜高層這些自己是要整體總結的,要不很亂的。其他結構分析相關計算(位移角、彈塑性等)、效能化設計、高鋼規、二道防線調整以及高層概念題都是經常考察的。

橋樑

現在只有6道,這部分可以戰略弱化,但並不是放棄。可以最後一個月時候抽時間把真題做一遍,把一些主要考點做會,其他的就是聽天由命,能做對幾道是幾道吧,沒必要花大時間複習橋樑。

影響線計算、荷載組合(汽車荷載)、裂縫計算、預應力相關計算等。但是2021年考試一個重點都沒考,都是些沒見過的考點,很傷。

【總體各科難度】

高層≈地基基礎>鋼結構>混凝土>砌體木結構,橋樑隨意。

【各科目標】

混凝土12/16,鋼結構12/16,砌體木結構6/8,上午30分。

地基基礎12/17,高層12/17,橋樑3/6,下午27分,總共57分。

【複習分享】

複習時間

如果基礎較差、對規範比較生疏,建議從四五月開始,先兩個月熟悉遍相關規範,七月一定要開始做真題,最後一個月整理真題、梳理知識體系、查缺補漏。至少我覺得對於現在的註冊考試,除非基礎非常好或是天才,靠一兩個月的突擊透過的可能性不大。

規範筆記

最重要的就是規範記好筆記。因為考試時候時間十分緊張,加上你的緊張,千萬不要抱希望在考場上能找到條。平時學習時候一定要把容易錯的點或是關聯的點都記在邊上(不要太亂),考場上直接就可以用到或是指導你能做對那種,考試的時間非常寶貴!

網課作用

本人報過市面上比較火爆的某源、某清的影片課程。總體感覺首先不要迷信課程的力量,透過=20%課程+70%努力+10%運氣。主要還是需要自己做題熟悉知識點,千萬不要覺得報了課就可以了。因為網課上課的質量難以保證,很難一直注意力集中在聽課,而且沒有做題,這樣的聽課效果約等於零。網課的作用主要還是督促學習和劃清重點的作用。有些網課課程很多,反而不見得效果好,因為戰線拉的長,而且就是把規範念一遍,根本沒有重點可講。

習題選擇

之前做過蘭定均和張慶芳的書和模擬題,感覺很不推薦。首先書就太厚,很浪費時間,而且題目出的有些太偏或是計算量太難了,與真題相差甚遠。我建議還是主要以真題為主,特別是剛開始要做下真題,感受下計算量和考點,也要反覆的做真題,加上自己的整理才算是做到位。

多總結多梳理

只有自己理解記住的才是自己的知識,這裡我建議做真題時候可以自己整理考點,慢慢就能感受到每科的考點分佈或是考題在各年間變化。而且錯題總結也是非常重要的!知道錯在哪下次不要再錯是最重要的。

做題計時

特別是到了最後兩個月,不計時的做題都是無效的。因為註冊考試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在規定時間內做對題目。四個小時40道題,每道題6分鐘,這個時間是很緊張的。除去那些少量可以一步做出來的題(首先你還得瞬間找到規範出處),讀題1。5min,思考1min,計算3min,這就是剛剛好。如果計算出來的結果在答案中找不到,從前開始檢查,那就估計10min以上。這在考試當中是很忌諱,有可能這道題做不出來還會牽扯到別的題目沒時間做。所以平時提高計算速度和計算準確性是非常有必要的!

建議平時做題一定要計時!考試前應該8小時模擬考試過兩次以上。平時沒有大塊時間,至少要分科目計時,比如一個小時四十分鐘做完混凝土的16道題。

考場抉擇

複習時候我們都希望每道題都能做對,但是考場上必須懂得取捨。上下午各4個小時,總共80道計算題的考試,強度非常大,有考過的同學一定深有體會。自我感覺考到下午三四點時候明顯體力不行,腦子運轉也比上午差了很多,考完像脫層皮。

所以考試時候一定要有對時間的紀律性,要不很容易為了一兩道題就影響正常考試。我的安排:上午:8:00~8:30砌體木結構,8:30~10:10混凝土,10:10~11:50鋼結構;下午:14:00~14:30橋樑,14:30~16:10地基基礎,16:10~17:50高層。當然計劃是計劃,臨場會有很多變數,就像今年考試橋樑題目過難,自己也耽誤了不少時間,導致下午考的不好。

【祝福】

當你查到分數超過48分時,一定能感到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至少以後再也不會因為註冊考試而煩心,十一假期再也不用因為複習而不能出去玩,再也不用每到八月報名就開始憂慮。加油!努力!諸位!

標簽: 考試  題目  計算  複習  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