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書法

(專業討論)我理想的“市域軌道交通”是什麼樣子--簡述市域軌道交通面臨的幾個複雜問題

作者:由 或許問心臟 發表于 書法時間:2022-12-30

近一段時間以來,各方面都明確的開始重視了“市域鐵路”,“市郊鐵路”,“市域軌道交通”這樣的概念,不少地方也湧現出了一批市域鐵路專案。

然而,上級曾經明確的表示“市域鐵路既不能修成高鐵,也不能修成地鐵”,很多地方上馬的名義上是“市域鐵路”,但實際上,卻是和地鐵沒什麼區別。

筆者自己早些時候也乘坐過溫州市域鐵路,乘坐的感受,和地鐵幾乎沒有啥區別,只是大半的路線都在地上,感覺,更像是輕軌罷了。

(專業討論)我理想的“市域軌道交通”是什麼樣子--簡述市域軌道交通面臨的幾個複雜問題

(專業討論)我理想的“市域軌道交通”是什麼樣子--簡述市域軌道交通面臨的幾個複雜問題

(專業討論)我理想的“市域軌道交通”是什麼樣子--簡述市域軌道交通面臨的幾個複雜問題

(專業討論)我理想的“市域軌道交通”是什麼樣子--簡述市域軌道交通面臨的幾個複雜問題

筆者乘坐溫州市域軌道交通的直觀感覺是:等車時間長,列車速度沒有預想的快(宛如地鐵般的速度),客流量真的是慘兮兮。

這些表象的背後呢,暴露了目前市域軌道交通有如下幾個問題:

1。線路盲目追求“高大上”各方面向地鐵輕軌看齊,反而尾大不掉,喪失靈活性。

例如,有的市域軌道交通甚至採用鐵路級別的的供電制式,供電網壓大於25kv,事實上,把市域軌道交通建造成了地鐵甚至是火車,預算高,施工難度大,佔地多不說,靈活性還查,維護成本也高。

所以反而導致了,線路走向不能靠近市中心人口密集區(因為佔地原因)不方便群眾出行,還沒有客流,沒有客流,車次就少,車次少,等待時間就長,等待時間長,越沒人願意坐,從而形成了惡性迴圈。

這裡同樣可以距離溫州市域軌道交通,從新區到新區,雖然可以以所謂的“新城區開發”,“未來城市發展需要”來洗地挽尊。但是客流量的稀少,主城區內多數群眾沒有享受到軌道交通出行的便捷,是無可爭議的事實!

2。行車速度不高,不分快慢車,長距離反而不如私家車,高速大巴車快。

我們以溫州市域鐵路和南京地鐵中的“S”開頭的各線路為例。這些線路,實際的區間執行速度,大致只有80km/h上下,基本上不比正常的地鐵列車快到哪裡去,甚至和地鐵就差不多。再加上各站停車,實際上的執行速度就更低了,我們發現,從南京的機場到南京南站,反而不如自己開車快,這是不正常的。

而我們都知道,市域軌道交通的定位就是,連線城市,城鎮,縣城,交通樞紐(如機場火車站)以及工業區旅遊區等等。這些連線,註定了市域鐵路,市域軌道交通的服務里程要長於我們傳統意義上的地鐵。過慢的速度相對於其他交通方式而言,則會失去優勢,不足以吸引更多的客流,從而依舊產生了惡性迴圈!

3。好大喜功,貪大圖全。車型選擇上盲目追求“大”,“領先”。線路修建上盲目照搬地鐵標準,都要搞“地下化”,美其名曰為了市容,實際上是要面子不要裡子,白白多花了老百姓的錢,建造費用高不說,維護成本也高!

例如很多的市域軌道交通,明明沒有那麼大的客流量,非要選擇地鐵A型車,結果搞得車上客流稀稀拉拉,只能拉大發車間隔,導致群眾乘車嚴重不便。再例如有些地方點市域軌道交通,包括地鐵,明明地面道路寬闊,空間充裕,為了所謂的“市容”,所謂的“城市天際線”,非要搞地下化,非要把車站和線路修在地下,成倍的增加了建築施工的費用,和後期執行維護的成本,搞得很多地方尤其是中小城市負債累累,入不敷出,甚至連欠債的利息都還不上。

上述三個問題,其實根本的來說,不是技術問題,歸根到底,是建設思想和思路問題。

那麼,市域軌道交通還面臨哪些複雜的問題呢?

1。客流量的驟變,峰谷客流差距過大。

市域軌道交通的職責和使命,當然也包含了提供遠郊區到城市核心區域的通勤任務,由於我國的“新城”大多淪為了“睡城”沒有產城合一。軌道交通只能適應這個客觀局面。

這導致了,早晚高峰客流量爆炸,平峰時段由於“宅”文化的興起,外賣快遞網購等的極大普及,人們的市內,郊區出行需求客觀減少,所以在平峰時段,客流量驟降。這一升一降,極容易造成運營上的虧損。這也就是我在前面第一個提到線路盲目追求高大上,靈活性差的問題的原因。靈活性差,必然導致鉅額虧損。

2。定製巴士的興起對於市域軌道交通的挑戰。

目前來講,雖然網際網路巨頭入主定製巴士市場的努力暫時是失敗的(由於我國對於營運大客車的嚴格管理的政策原因),但是,隨著公路客執行業越來越難做,放開這塊市場,允許搞定製化路線的營運客車,是必然趨勢。

要想對抗這個趨勢,唯一的辦法,就是提高市域軌道交通的營運速度和行車組織能力,這也是我提到的第二個問題,列車速度過慢,長距離市郊執行,反而沒有大巴和私家車快,這樣是不應該的,長遠來看也是不利的。

3。換乘的困難,與城市內的地鐵等軌道交通的相容互補難。

一些地方的市域軌道交通,直接粗暴的在地鐵的郊區底站接入地鐵網路,以為可以刺激大量乘客換乘,殊不知,由於地鐵普遍停站太多,速度很慢,諸多的乘客,寧願選擇其他交通方式“一站直達”也不願意走很長的換乘通道屢次換乘。

說完了這些問題,我想來談一談,我理想中的市域軌道交通是什麼樣子。

1。線路:

參照輕軌的國標,線路採用1435mm標準軌距鋼軌道,曲線最小半徑50米,困難25米,允許千分之60以內的坡度,原則上均為高架,個別地段入地,最大允許速度120km/h。但是訊號上參考國鐵標準,採用四顯示自動閉塞。線路允許的最小發車間隔不大於2分鐘。

2。車輛:

同樣參照輕軌國標,車輛最大寬度約2660mm,可以採用膠輪,半膠輪的輪制。

(專業討論)我理想的“市域軌道交通”是什麼樣子--簡述市域軌道交通面臨的幾個複雜問題

輕軌制式車身輕,窄,成本低

但是有所不同的是,我希望市域軌道交通的車輛是,短車廂(車廂長度基本上等同於公交車長度),靈活編組(編組最大長度8-10節,最小可以做3。4節),大速度(最大營運速度120km/h)。主要的特點是,輕便,靈活,速度快。利用長編組而不是大軸重或者是寬車身來實現大運量。這樣的話,根據編組的不同,運量可大可小,靈活調整,既可以適應高峰時段的運輸,又可以在平峰時段保持小編組大密度開行,吸引更多原來選擇客車,公交車,計程車出行的乘客選擇市域軌道交通。

(專業討論)我理想的“市域軌道交通”是什麼樣子--簡述市域軌道交通面臨的幾個複雜問題

重聯後可以形成大編組,早晚高峰開行

(專業討論)我理想的“市域軌道交通”是什麼樣子--簡述市域軌道交通面臨的幾個複雜問題

同時,由於市域軌道交通站間間距大,也給提速創造了條件,我希望列車的車速能夠達到100km/h以上到120km/h,快啟快停,甚至使用半膠輪膠輪實現這樣的目標。

3。車站

車站佈局可以參考國鐵雙線鐵路車站,4股股道,兩座站臺,兩條正線之間也設定轉折岔道,方便必要時列車轉線執行,車站儘可能整體高架,和線路一樣(市區內若沒有地方,則還是按照既有輕軌國標辦理)。

站臺到發線長度滿足10節車廂列車停靠。車站道岔號數大於18號,透過道岔進入側線速度小於60km/h大於45km/h,這樣,列車既可以站內停車,也可以越站不停。由於站內設定了側線,在執行組織上,還可以同時開行大站快車和普通車。

4。車輛段和折返線路

車輛段的位置,儘可能位於線路的靠中央位置,方便靈活的調整列車開行節奏,隨時根據突發需要增加運力。

同時,每2到4座車站,設定“人”字型列車折返線路,方便隨時調整列車交路,根據線路上區域性客流變化隨時調整線路不同區段內的發車頻率。

5。既獨立成網,又能與既有的地鐵線路相連。

市域軌道交通應當有屬於自己的獨立地位,應當具備直通舊城區核心區的線路位置,而不是作為簡單的“地鐵延長線”例如像北京地鐵八通線那樣,我認為這樣是不合適的。市域軌道交通,應當實現方便旅客從遠郊區直達城市核心區域的能力。盲目的做地鐵的“延長線”只會使得既有地鐵的客流壓力越來越大。

例如,市域軌道交通線路,在近郊換乘樞紐(例如北京的四惠東,上海的虹橋站,南京的馬群站,南京南站)與地鐵實現設站換乘後,其線路應當積極向市區儘可能靠核心的區域延伸,但是沿途應當控制設站的密度,依然堅持5公里以上的站間距。

比如說,句容到南京的市域城際線路,在馬群站相交於2號線後,應當積極向市區內延伸,但是不需要密集設站,比如說,寧句城際應當出馬群站後,往西(市區方向)延伸,繼續上跨,在沿著後標營路設定後標營站後,沿著瑞金路入城,在7路公交車底站位置設定瑞金路站,之後設常府園站交於3號線,再設新街口站南站區,站址位於戶部街洪武路交叉口東側一點點,該站本身為2股線1座站臺,一股為備用存車線,一股為“人”字型線路折返線,同時也靠站臺上下乘客。(馬群,後標營,常府街站不設側線,雙站臺雙股道,和一般地鐵一致,如同既有的馬群站)

除了必要出口外,專門修築一條地下人行通道,下穿洪武路,羊皮巷,中山南路,與地鐵一號線新街口站站臺相連,方便換乘,同時完善新街口地下商圈。

這樣的話,市郊列車就可以直接抵達市中心,真正的實現了市郊列車的功用,而需要由馬群直達新街口的人,也可以換乘市郊列車,不再需要乘坐2號線,也分擔了部分地鐵的壓力。

由於我設想的市域軌道交通(市郊列車)參照輕軌國標的樣式,所以,佔地面積小,可以方便高架(橋墩子只佔用一股車道的空間),入城段也可以實現全程高架,這樣極大的節約了建設成本。

以上這些,就是我理想的市域軌道交通應有的樣子。成本低,靈活度高,速度快,更加的便民利民,容易大量的興建,讓更多群眾享受到軌道交通帶來的便利和舒適。

標簽: 市域  軌道交通  地鐵  線路  列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