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書法

SQL 建表查詢最佳化有哪些小技巧?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書法時間:2021-09-13

SQL 建表查詢最佳化有哪些小技巧?石臻臻的雜貨鋪2022-03-21 11:03:03

很多大資料計算都是用 SQL 實現的,跑得慢時就要去最佳化 SQL,但常常碰到讓人乾瞪眼的情況。 比如,儲存過程中有三條大概形如這樣的語句執行得很慢:

select a,b,sum(x) from T group by a,b where …;

select c,d,max(y) from T group by c,d where …;

select a,c,avg(y),min(z) from T group by a,c where …;

這裡的 T 是個有數億行的巨大表,要分別按三種方式分組,分組的結果集都不大。

分組運算要遍歷資料表,這三句 SQL 就要把這個大表遍歷三次,對數億行資料遍歷一次的時間就不短,何況三遍。 這種分組運算中,相對於遍歷硬碟的時間,CPU 計算時間幾乎可以忽略。如果可以在一次遍歷中把多種分組彙總都計算出來,雖然 CPU 計算量並沒有變少,但能大幅減少硬碟讀取資料量,就能成倍提速了。 如果 SQL 支援類似這樣的語法:

from T —— 資料來自 T 表

select a,b,sum(x) group by a,b where … —— 遍歷中的第一種分組

select c,d,max(y) group by c,d where … —— 遍歷中的第二種分組

select a,c,avg(y),min(z) group by a,c where …; —— 遍歷中的第三種分組

能一次返回多個結果集,那就可以大幅提高效能了。

可惜, SQL 沒有這種語法,寫不出這樣的語句,只能用個變通的辦法,就是用 group a,b,c,d 的寫法先算出更細緻的分組結果集,但要先存成一個臨時表,才能進一步用 SQL 計算出目標結果。SQL 大致如下:

create table T_temp as select a,b,c,d,

sum(case when … then x else 0 end) sumx,

max(case when … then y else null end) maxy,

sum(case when … then y else 0 end) sumy,

count(case when … then 1 else null end) county,

min(case when … then z else null end) minz

group by a,b,c,d;

select a,b,sum(sumx) from T_temp group by a,b where …;

select c,d,max(maxy) from T_temp group by c,d where …;

select a,c,sum(sumy)/sum(county),min(minz) from T_temp group by a,c where …;

這樣只要遍歷一次了,但要把不同的 WHERE 條件轉到前面的 case when 裡,程式碼複雜很多,也會加大計算量。而且,計算臨時表時分組欄位的個數變得很多,結果集就有可能很大,最後還對這個臨時表做多次遍歷,計算效能也快不了。大結果集分組計算還要硬碟快取,本身效能也很差。

還可以用儲存過程的資料庫遊標把資料一條一條 fetch 出來計算,但這要全自己實現一遍 WHERE 和 GROUP 的動作了,寫起來太繁瑣不說,資料庫遊標遍歷資料的效能只會更差! 只能乾瞪眼! TopN 運算同樣會遇到這種無奈。舉個例子,用 Oracle 的 SQL 寫 top5 大致是這樣的:

select * from (select x from T order by x desc) where rownum<=5

表 T 有 10 億條資料,從 SQL 語句來看,是將全部資料大排序後取出前 5 名,剩下的排序結果就沒用了!大排序成本很高,資料量很大記憶體裝不下,會出現多次硬碟資料倒換,計算效能會非常差!

避免大排序並不難,在記憶體中保持一個 5 條記錄的小集合,遍歷資料時,將已經計算過的資料前 5 名儲存在這個小集合中,取到的新資料如果比當前的第 5 名大,則插入進去並丟掉現在的第 5 名,如果比當前的第 5 名要小,則不做動作。這樣做,只要對 10 億條資料遍歷一次即可,而且記憶體佔用很小,運算效能會大幅提升。 這種演算法本質上是把 TopN 也看作與求和、計數一樣的聚合運算了,只不過返回的是集合而不是單值。SQL 要是能寫成這樣:select top(x,5) from T 就能避免大排序了。 然而非常遺憾,SQL 沒有顯式的集合資料型別,聚合函式只能返回單值,寫不出這種語句! 不過好在全集的 TopN 比較簡單,雖然 SQL 寫成那樣,資料庫卻通常會在工程上做最佳化,採用上述方法而避免大排序。所以 Oracle 算那條 SQL 並不慢。 但是,如果 TopN 的情況複雜了,用到子查詢中或者和 JOIN 混到一起的時候,最佳化引擎通常就不管用了。比如要在分組後計算每組的 TopN,用 SQL 寫出來都有點困難。Oracle 的 SQL 寫出來是這樣

select * from

(select y,x,row_number() over (partition by y order by x desc) rn from T)

where rn<=5

這時候,資料庫的最佳化引擎就暈了,不會再採用上面說的把 TopN 理解成聚合運算的辦法。只能去做排序了,結果運算速度陡降!

假如 SQL 的分組 TopN 能這樣寫:

select y,top(x,5) from T group by y

把 top 看成和 sum 一樣的聚合函式,這不僅更易讀,而且也很容易高速運算。 可惜,不行。 還是乾瞪眼! 關聯計算也是很常見的情況。以訂單和多個表關聯後做過濾計算為例,SQL 大體是這個樣子:

select o。oid,o。orderdate,o。amount

from orders o

left join city ci on o。cityid = ci。cityid

left join shipper sh on o。shid=sh。shid

left join employee e on o。eid=e。eid

left join supplier su on o。suid=su。suid

where ci。state=‘New York’

and e。title = ‘manager’

and 。。。

訂單表有幾千萬資料,城市、運貨商、僱員、供應商等表資料量都不大。過濾條件欄位可能會來自於這些表,而且是前端傳引數到後臺的,會動態變化。

SQL 一般採用 HASH JOIN 演算法實現這些關聯,要計算 HASH 值並做比較。每次只能解析一個 JOIN,有 N 個 JOIN 要執行 N 遍動作,每次關聯後都需要保持中間結果供下一輪使用,計算過程複雜,資料也會被遍歷多次,計算效能不好。 通常,這些關聯的程式碼表都很小,可以先讀入記憶體。如果將訂單表中的各個關聯欄位預先做序號化處理,比如將僱員編號欄位值轉換為對應僱員表記錄的序號。那麼計算時,就可以用僱員編號欄位值(也就是僱員表序號),直接取記憶體中僱員表對應位置的記錄,效能比 HASH JOIN 快很多,而且只需將訂單表遍歷一次即可,速度提升會非常明顯! 也就是能把 SQL 寫成下面的樣子:

select o。oid,o。orderdate,o。amount

from orders o

left join city c on o。cid = c。# —— 訂單表的城市編號透過序號 #關聯城市表

left join shipper sh on o。shid=sh。# —— 訂單表運貨商號透過序號 #關聯運貨商表

left join employee e on o。eid=e。# —— 訂單表的僱員編號透過序號 #關聯僱員表

left join supplier su on o。suid=su。# —— 訂單表供應商號透過序號 #關聯供應商表

where ci。state=‘New York’

and e。title = ‘manager’

and 。。。

可惜的是,SQL 使用了無序集合概念,即使這些編號已經序號化了,資料庫也無法利用這個特點,不能在對應的關聯表這些無序集合上使用序號快速定位的機制,只能使用索引查詢,而且資料庫並不知道編號被序號化了,仍然會去計算 HASH 值和比對,效能還是很差!

有好辦法也實施不了,只能再次乾瞪眼! 還有高併發帳戶查詢,這個運算倒是很簡單:

select id,amt,tdate,… from T

where id=‘10100’

and tdate>= to_date(‘2021-01-10’, ‘yyyy-MM-dd’)

and tdate

and …

在 T 表的幾億條歷史資料中,快速找到某個帳戶的幾條到幾千條明細,SQL 寫出來並不複雜,難點是大併發時響應速度要達到秒級甚至更快。為了提高查詢響應速度,一般都會對 T 表的 id 欄位建索引:

create index index_T_1 on T(id)

在資料庫中,用索引查詢單個帳戶的速度很快,但併發很多時就會明顯變慢。原因還是上面提到的 SQL 無序理論基礎,總資料量很大,無法全讀入記憶體,而資料庫不能保證同一帳戶的資料在物理上是連續存放的。硬碟有最小讀取單位,在讀不連續資料時,會取出很多無關內容,查詢就會變慢。高併發訪問的每個查詢都慢一點,總體效能就會很差了。在非常重視體驗的當下,誰敢讓使用者等待十秒以上?!

容易想到的辦法是,把幾億資料預先按照帳戶排序,保證同一帳戶的資料連續儲存,查詢時從硬碟上讀出的資料塊幾乎都是目標值,效能就會得到大幅提升。 但是,採用 SQL 體系的關係資料庫並沒有這個意識,不會強制保證資料儲存的物理次序!這個問題不是 SQL 語法造成的,但也和 SQL 的理論基礎相關,在關係資料庫中還是沒法實現這些演算法。 那咋辦?只能乾瞪眼嗎? 不能再用 SQL 和關係資料庫了,要使用別的計算引擎。 開源的集算器 SPL 基於創新的理論基礎,支援更多的資料型別和運算,能夠描述上述場景中的新演算法。用簡單便捷的 SPL 寫程式碼,在短時間內能大幅提高計算效能! 上面這些問題用 SPL 寫出來的程式碼樣例如下:

一次遍歷計算多種分組

SQL 建表查詢最佳化有哪些小技巧?

用聚合的方式計算 Top5

全集 Top5(多執行緒平行計算)

SQL 建表查詢最佳化有哪些小技巧?

分組 Top5(多執行緒平行計算)

SQL 建表查詢最佳化有哪些小技巧?

用序號做關聯的 SPL 程式碼:

系統初始化

SQL 建表查詢最佳化有哪些小技巧?

查詢

SQL 建表查詢最佳化有哪些小技巧?

高併發帳戶查詢的 SPL 程式碼:

資料預處理,有序儲存

SQL 建表查詢最佳化有哪些小技巧?

帳戶查詢

SQL 建表查詢最佳化有哪些小技巧?

除了這些簡單例子,SPL 還能實現更多高效能演算法,比如有序歸併實現訂單和明細之間的關聯、預關聯技術實現多維分析中的多層維表關聯、位儲存技術實現上千個標籤統計、布林集合技術實現多個列舉值過濾條件的查詢提速、時序分組技術實現複雜的漏斗分析等等。

正在為 SQL 效能最佳化頭疼的小夥伴們,來和我們一起探討吧:

SQL 建表查詢最佳化有哪些小技巧?

SPL下載地址

http://

c。raqsoft。com。cn/articl

e/1595816810031

SPL開源地址

https://

github。com/SPLWare/esPr

oc

文末送書

參與方式:點贊+收藏+評論本文之後 私聊石臻臻(vx: szzdzhp)暗號:10 (因為是石臻臻日常撒書第10期)

博主透過好友之後,會將大家拉到一個小群裡面,憑運氣抽獎 為了讓中獎率限制在25%,會限制參與人數。

贈送書籍: 《資料結構和演算法基礎》

SQL 建表查詢最佳化有哪些小技巧?

SQL 建表查詢最佳化有哪些小技巧?

標簽: SQL  select  遍歷  分組  w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