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書法

漢人拓荒蒙古的先驅:明朝豐州板升城簡史

作者:由 數學老師 發表于 書法時間:2020-06-14

作者:數學老師

訂正:歷史心發現

“黃河百害,唯富一套”,古人的說法,顯示出河套地區的富饒。河套一帶,地勢平坦,土壤肥沃,但降水量稀少,因此遠自秦漢時代起,居民已在這裡開鑿溝渠,引黃河河水灌溉。

漢人拓荒蒙古的先驅:明朝豐州板升城簡史

然而,前套和後套都處於400毫米等雨線以外,由耕地、草原和荒灘相間組成,更適宜農牧結合的生產,而非集約化的開墾。(西套銀川平原雖然也處於400毫米等雨線以外,但平原開闊,黃河水流平緩,灌溉條件好)

自秦漢開始,對於河套地區的過度農業開發,造成了嚴重的植被破壞、水土流失,使大片土地成為沙漠。到明代時,烏蘭布和沙漠、庫布齊沙漠和毛烏素沙地均已成型,令河套地區與陝北之間被隔斷了聯絡。如果從山西北上經營河套,一則缺乏河道依託,二則補給聯絡線路完全暴露在大草原上蒙古鐵騎的威脅下。

漢人拓荒蒙古的先驅:明朝豐州板升城簡史

因此,明初雖然一度在今呼和浩特市托克托縣的位置設立了東勝衛,但很快便內遷。終明一朝,在前後套地區沒有軍事力量的駐紮,明朝強盛時透過燒荒、搜套手段武力驅逐河套地區的蒙古人來維持對前後套的控制。

前後套地區地理形勢

前後套黃河一線,北面是險峻的陰山,南面是茫茫沙漠,可供開墾的宜耕地少之又少。不過豐州(即呼和浩特)所在的黃河支流大黑河流域水土破壞卻較輕,大黑河是黃河水系流經河套平原最大的支流,流域土質黝黑肥沃,在明代因土默特部而得名土默川。

漢人拓荒蒙古的先驅:明朝豐州板升城簡史

明後期嘉靖、隆慶年間,蒙古草原是一代雄主,土默特部首領俺答汗稱霸

漢人拓荒蒙古的先驅:明朝豐州板升城簡史

土默特部領袖俺答汗

由於放牧獲得的食物供應常常不足,蒙古人其實也會進行一些農業生產,成吉思汗就專門設立了“阿姆其”機構,負責農業生產和糧食徵收。但蒙古人的耕作技術遠不及漢人,農業經營也是非常粗放的,“其耕種,惟籍天不籍人,春種秋斂,廣種薄收”。

漢人的北遷

俺答汗崛起之後,為了擴大糧食來源,利用大黑河流域的地理環境,廣泛在土默川地區招誘漢人農民,耕種土地,使得土默特部不僅糧食自給,還有大量存糧用於控制蒙古其他各部。農業的發展,彌補了畜牧經濟的脆弱性。

當時明朝人口已經多達一億,內地不少地區人口飽和,土地兼併嚴重。所謂不患寡而患不均,難免有人遭受不公而生活貧苦,承受嚴重賦役無以為生。當時豐州一帶稱作“板升”,有漢人五萬在此經營農業。考慮到明朝龐大的人口基數,這個數目並不算高,不能以偏概全認為明代百姓普遍民不聊生,想要逃到蒙古境內。

漢人拓荒蒙古的先驅:明朝豐州板升城簡史

豐州板升城

板升漢人的來源包括:因衛所制破壞而生存艱難逃亡計程車卒、起義失敗的白蓮教徒、因貧困而流亡出塞的漢族邊境貧民,及被蒙古統治者擄掠回的漢族軍民等。大部分學者認為,在板升城勞動的漢人主要來自擄掠,他們才是板升的主要勞動力。

起初為了招徠流亡,俺答汗採取了輕徭薄賦的政策,“歲種地不過(納)粟一束,草數束,別無差役”,提高了漢人的生產積極性,原本的草原地帶出現了“開良田千頃”、“村連數百”的景象。

漢人拓荒蒙古的先驅:明朝豐州板升城簡史

土默特部勢力範圍

1546年四月,“俺答阿不孩及兀慎娘子建磚塔城,用牛二犋,耕城約五六頃,所種皆谷、黍、薥、秫、糜子……”“磚塔”即呼和浩特萬部華嚴經塔(白塔),磚塔城就應該是古豐州城。阿勒坦汗在這裡耕種是一次象徵性活動,希望透過此舉表明他開發農業的決心,起到率先垂範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稻穀之外,土默特所種的糜子、秫(高粱)等都是耐旱耐瘠抗寒的作物,但產量較低,顯示出塞北地區農業的很大侷限性。

漢人拓荒蒙古的先驅:明朝豐州板升城簡史

豐州古城遺址

在俺答招誘漢人之初,由於其輕徭薄賦的政策,土默川一帶的漢民應當生活是較為過得去的。正如《塞上謠》所傳誦的那樣:“人言塞上苦,儂言塞上樂……時雨既降沙草肥,丁男釋甲操鋤犁。夫耕婦織朝復暮,蓽門雞犬皆相依。”

但從文獻各方面的記載可以看出,輕徭薄賦絕沒有長久地實行。投靠俺答成為其謀主的白蓮教首領趙全、丘富等人廣泛圈佔土地、積累穀物,成為大地主,而俺答在內的蒙古貴族屢次對明王朝發動征戰,消耗極大,也不得不一次次加重對板升底層漢人百姓的剝削。

“其(嘉靖)四十五年……三月,(趙)全與自馨、彥文、天麒等,遣漢人採大木十圍以上,復起朝殿及寢殿,凡七重,東南建倉房凡三重,城上起滴水樓五重,會畫工繪龍鳳五彩,豔甚。”1566年,趙全等人為俺答在板升城中修建宮殿,極為華麗,消耗民役之重,自不待言。

漢人拓荒蒙古的先驅:明朝豐州板升城簡史

漢人流民帶動了土默川一帶的經濟發展

在漢人百姓的篳路藍縷、慘淡經營下,蒙古地區的農業和手工業都有了長足的進步,畜產品加工、農產品加工、衣帽鞋都能自己完成。“甲冑以鐵為之,或明或暗,制與中國同,最為堅固,矢不能入”“弓用鋪筋,矢用鐵鏃、尤精強”,俺答遂得以組建有大量精銳部隊,甚至數量可觀具裝騎兵的軍隊入侵明朝。

但入侵明朝絕非廣大板升漢人的意願,也只有上層少數首領人物才能從中獲得利益。長期的對明戰爭使得板升城的漢民生活逐漸困苦,“人人皆思歸家,但恐達賊追殺而不敢逃也”。不斷有漢人在明朝招引下回歸內地。緊鄰豐州川的宣府、大同、山西三鎮,嘉靖三十七年招降一千六百四十人,四十一年招降一千八百有奇,四十二年招降一千九百八十人,四十三年招降七百二十九人。俺答不得不令白蓮教首領趙全加強對板升漢人的人身控制。

進入隆慶年間,世界性的小冰期初步開始,土默川地區連續發生嚴重的水旱災害,脆弱的塞外農業經濟遭到巨大打擊,農民生活越發困苦,“其瘦弱之形,窮困之態,邊人共憐之”。越來越多的漢人向南逃歸。而俺答由於長期對明作戰,消耗不及回報,也最終選擇封貢於明,將趙全等人送交明朝處死。

明廷在俺答封貢之後,對於漢人進入蒙地問題採取了靈活的態度,一方面招回願意還鄉的漢族百姓,另一方面也允許貧困衣食無著的流民投奔土默特蒙古謀生。由於此時土默特蒙古已經是明朝的盟國,漢人進入其國屯墾不至於與故國對抗,加上明蒙休戰之後蒙古統治者減弱了對漢族農民的剝削,以及隆慶末萬曆初小冰期出現了一個短暫的緩解,到萬曆初年,進入土默川屯墾的漢人百姓又達到十萬之眾。

漢人拓荒蒙古的先驅:明朝豐州板升城簡史

中亞手抄本上的阿勒坦汗

隆慶六年(1571年),俺答汗修建庫庫哈屯城(即當代呼和浩特的前身),其華麗更在大板升城之上,“具有奇麗八座樓閣之城,有精工修造玉宇宮殿”,板升建築又登上了一個新高峰,為加強明蒙關係,俺答汗特請明帝為之命名,明廷賜名“歸化”、歸化城成為了蒙漢民族友好的象徵。

雖然豐州板升城周邊的農業經濟有其脆弱性,但明後期大量漢人在此的屯墾,證明將漢地農業擴充套件到內蒙古地區是可行的。當然,由於土默特部衰落後蒙古草原的動亂,滿清征服蒙古帶來的殺伐,以及明末小冰期的越發加劇,導致明末清初豐州等地的漢人開墾民損耗殆盡。

清朝時期的政策

但清王朝為了與準噶爾作戰,又重新在呼和浩特一帶進行屯田,以支援西域戰事。隨著清王朝在人口激增的壓力下逐步放開蒙禁,漢人大量進入土默川地區在內的漠南各地進行屯墾,數量漸漸與內蒙古的蒙古人相當。

清王朝透過授予蒙古人以高漢人一等的政治地位,使得蒙人安於清朝的統治,因此減少了邊防投入,並得以在土默川地區進行屯墾,這與滿洲的少數民族特性有關,是漢人王朝無法做到的。然而內蒙古之所以最終留在中國,仍是因為其漢人數量多於蒙人之故。

清末蒙古族王公殘酷壓迫漢族農民引發金丹道起義,起義軍憑藉火器打得蒙古馬隊抱頭鼠竄,最後清王朝派出精銳部隊才將其鎮壓。這足以證明火器技術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進入蒙地的漢人可以完全不需要中央政府支援,憑著自己的力量就能反客為主,保護屯墾區免受蒙古騎兵的侵襲;亦即假設是漢人王朝繼承明朝,也當在17世紀開始人口大爆炸的大流下,透過漢人屯墾蒙地而拿下內蒙古。這是歷史發展的另一種可能。

小結

無論如何,明後期豐州板升城的農業建設,雖然由蒙古統治者發起,卻體現出漢人對於內蒙屯墾的嘗試,成為後世漢人大規模開墾蒙地的先聲,其意義不容低估。

參考資料:《板升與俺答汗時期土默川地區的開發》

《嘉靖隆慶間板升自然災害及其與“俺答封貢”的關係——呼和浩特白塔明代題記探討之二》

標簽: 漢人  板升  土默川  豐州  土默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