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書法

皇、帝、王的區別和使用?

作者:由 箱神大人 發表于 書法時間:2020-09-07

最早的時候,皇、帝、王、公都有具體對應的含義,不過後來因為秦始皇覺得自己太碉炸天,一般的規矩比不上他自己的偉大,所以就自創了“始皇帝”,從此亂套。

本想展開講講,後來發現有個帖子已經講的比較詳細了,轉載過來。

【轉載】 秦始皇為什麼不叫秦始帝,皇和帝到底哪個大?-騰訊網

世界文明之上,中國向來被稱其為禮儀之邦,“禮”之一字也是由來已久。在古代,最講究規矩,禮儀之類,就連我們印象之中常常連用的皇帝兩字,其實都是分開的。因為皇,帝兩個字其含義是有差別的。那既然兩者的含義各不相同,並不是一個東西,那這兩者到底誰大呢?

在古代,什麼人用什麼稱號這是很嚴肅的一件事情,甚至有嚴格的大小規定,仔細的遵循著這一套制度。而在秦始皇自稱為始皇帝,將皇與帝連用之後,這些規矩就都亂套了。

在秦始皇以前,人間最高的稱呼不是“皇”,也不是“帝”,而是王。有人說,歷史明明就用三皇五帝來尊稱古代的八位共主,在你這最高的稱呼,怎麼就變成“王”了。這個說法沒有錯,當然我也沒有錯,我說的是人間這個範圍。而最古老的八位共主,是昇天之後才被後人尊稱“皇”與“帝”。“皇”與“帝”這是隻有先祖和神明才能使用的稱號。

人間最高稱號就是“王”,例如秦朝以前周朝的開創者周文王,周武王等等,均是以“王”來做字尾的。除非昇天死了,否則人在人間能使用的最高稱號也就是“王”。比如春秋時代,各國實力都比周天子要強盛,但名義上都是人家的臣子所以叫“公”。

例如秦穆公,齊桓公,宋襄公之類。而在楚國的楚莊王,因為和周朝疏遠又擅自稱王,所以被其他霸主都視為蠻夷。在秦始皇以前,稱號具有不同的意義,不能隨便使用。

秦始皇消滅六國,再次天下統一之後,認為稱王不夠霸氣,稱皇太過庸俗,稱帝又不好聽更重要的是這三個稱號單用都沒有辦法彰顯出自己功蓋三皇五帝, 於是大手一揮,咱造一個。就將“皇”“帝”兩字連起來,稱自己為始皇帝,這相當於自封為神,對外宣稱自己是人間之神一樣。

在當時這其實是一件挺不要臉的事情。從這裡開了頭,以後很多人也就沒心理負擔的沿用了這個稱號。在現代沒那麼多規矩,皇帝早死光了,封建禮制也早完了(完的好)。現在怎麼說也自由。說了這麼多“皇”和“帝”到底哪個更大呢?

“皇”就是大,始。使用它意味著使用者是某一事物的源頭或者某個領域的開拓者,例如秦始皇一統天下,建立中央封建制國家秦朝,這是開創性的,所以稱他為秦始皇。

“帝”通“締”,是締造的意思,也就是某一領域的極致。

簡單點說,從三皇五帝也能看出來,皇是開創者,帝是發揚光大的繼承者,皇要比帝大。當然上述均是以人間和秦始皇來作為劃分標準。如果追本溯源,“皇”和“帝”都是神明的稱呼,均是天的代表,是無法比較大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