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書法

觀《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有感

作者:由 小蔎 發表于 書法時間:2019-02-01

看到此處,也算是大概明白了編劇想要表達的主要觀點了,我們總是囿於顧廷燁、盛明蘭、齊衡三人之間的愛恨情仇(居老師的路人粉,真心覺得小公爺演技一直線上,尤其是小明媚的小表情。),總是覺得正午陽光想要傳遞一張家國大義,可是我們為什麼不能帶著一種全新的視角去看《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呢?或許它想傳遞的就是一種很簡單的育兒經驗對於孩子以後成長的影響呢?一如《虎媽貓爸》想要傳達的育兒經驗,不過《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其實也將不同的育兒觀帶給孩子們的影響放了出來,不同的選擇,不同的結果。人生沒有後悔藥。

我覺得編劇還是怕大家抓不住重點,於是多次透過劇中人物的口說出了:“父母之愛子,則為其計深遠。”

開場第一幕就是因為明蘭強出頭害死了自己的親生母親。衛娘子用自己是生命告訴小明蘭活著比什麼都重要,她送明蘭李娘子鎮守娘子關就是在無形之中告訴小明蘭,女人在這個世界上活著不容易,但是卻不可以因為不容易而去依附於誰,只有依靠自己才能一輩子寵辱不驚。

後來,明蘭一直謹記衛娘子的遺訓,一直裝傻賣痴不過是為了艱難求生,再到後來祖母讓他做管家也是為她鋪後路,一來她終將不會是誰的妾室,二來她成為別人正妻要管理家務的時候也不至於方寸大亂。其實她祖母為她選的每一條路都是為她以後在這個世界上活的稍微容易一些而已。

再後來導演和編劇為了突出父母的選擇對兒女生活的影響,父母的觀念對兒女觀念對影響也是十分巨大的。將盛淑蘭普通的簽字畫押,改成她咬破手指去畫押,我覺得甚好(我覺得此處就像一篇文章的文眼一樣,缺了便如死魚眼睛一樣讓人索然無味)。

我覺得淑蘭的父母看到孫秀才那麼無恥就應該早下決斷,適當的“斷舍離”比一味的退讓遷就更能提高兒女的幸福感。

相信很多人對於白蓮花的代表人物林小娘恨之入骨,嘲諷至極。但是我還是對她有一點點的好感就是看到她為了墨蘭所謂的前途,寧願讓自己日日欺騙的盛紘看到自己丑惡嘴臉,在等到墨蘭可以如願嫁入梁家時的喜極而泣,看到她為自己的一雙兒女贊下的家當,聽著她說:“就是這些我也得給你哥哥留點。”時,我對這個表裡不一的女人產生了點惻隱之心,原來這個女人還有這樣柔情的一面,原來這個善於偽裝的女人還有一份對於兒女的赤子之心。

誠然林小娘的育兒之道確實會把孩子們教歪,也正是受了林小娘的影響墨蘭在梁家的日子並不好過。父母之愛子,則為其計深遠,林小娘的處心積慮不過是希望墨蘭以後可以過的幸福一點,不必像她這樣的委身別人做妾,也不希望墨蘭如她幼時一樣受經濟上的苦難,可是短淺的目光卻害了墨蘭的一生,我揣測如果她看到日後的墨蘭過的那麼淒涼,她一定會悔不當初。

林小娘這個人不如衛娘子睿智,也沒有衛娘子的韌勁和心性,更沒有衛娘子的遠見,所以她交給兒女的不過如何抓住眼前的蠅頭小利,所以我們不難發現父母的見識和眼光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孩子的發展空間。(私心裡比較喜歡衛娘子,因為她代表了一種獨立人格。)

再說盛明蘭對顧廷燁說的那些為蓉姐兒的未來著想的話,以及顧廷燁真的為了蓉姐兒的未來去拼搏,去規劃。對昌哥兒的找尋也是因為他怕昌哥兒跟著朱曼娘學壞,透過這些事我覺得我看出來顧廷燁這個人對於兒女的愛也是為其計深遠。

最讓人可恨的小秦氏也是為了自己的兒子能夠襲爵,她對顧府每個人的態度其實最根本的原因也是想為自己的兒子顧廷煒計深遠,但是她不如小公爺的母親剛毅正直,才會生出那麼多毒計害人,歸根究底她和林小娘是一類人,看似有大智慧其實卻被自己的小聰明耽誤了一生。

既然提到了小公爺的母親,就來說說她的選擇對齊衡的影響吧,如果她在得知齊衡屬意於明蘭並且同意了這門親事,總有一天她會發現自己的兒子其實眼光還挺好的,自己的兒子也會幸福美滿的過完這一生,可惜一步錯步步錯,由於她對門戶和嫡庶的偏見,使得自己的兒子在人間煉獄裡走了一遭,自己最後也丟了最為看中的臉面,兒子也因為痛失愛人而內心悽苦的過完了一生。

但是小公爺的母親還是教了齊衡做人應該有的傲骨和正直,比如他在求娶明蘭時並沒有用陰謀詭計,而是正面對抗自己的母親,這樣的人最低出也不會算計人,所以小公爺的妻子雖然得不到他的愛,但他也絕對不會成為一個沒有擔當的渣男。

再說說顧廷燁的大哥顧廷煜決定把爵位給顧廷燁其實歸根究底也是為了他的女兒嫻姐兒,他看到小秦氏對於顧廷燁的捧殺,他了解他這個姨母兼繼母在得到爵位之後會將自己的女兒棄置不顧,所以他只能選擇臨終託孤將自己的妻子和女兒交給顧廷燁,不論結果如何這個病怏怏的父親的人物算是立起來了,至此我對這個人也稍稍有點改觀了。(雖然改觀了可是他卻掛了。)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父母不同的選擇會給孩子帶來不同的人生,但是人生只有一次,就像賭博買定離手,餘下的禍福自有子女去接受,所以做父母的更是要時刻謹記萬不可把小聰明當成大智慧教給自己的子女,否則禍福難料。

最後用一句話來總結全文:父母之愛子,則為其計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