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書法

經絡的現代科學概念

作者:由 jyds123 發表于 書法時間:2020-01-08

經絡的現代科學概念

劉裡遠

北京師範大學生物系 100876

經絡是什麼?或者說經絡的實質是什麼?要一下回答清楚這些問題是不可能的,因為經絡是一個龐大的體系,只能一步一步地用可靠的研究工作來回答。經絡研究已經歷了相當的歷程,應該有一個比較成熟的科學性的概念了。作者經過十多年的動物和人體實驗研究及文獻研究,新著《古典經絡學和現代經絡學》,提出了一個比較完善的科學的經絡概念,茲簡介如下。

一、經絡定義

最先在馬王堆《帛書》裡只有脈字,在《靈樞。經脈篇》中繼十二經脈之後出現了十五絡脈,絡脈是經脈的細小分支,後世都以經絡代替經脈和絡脈。這一概念的演化為:

脈——經脈、絡脈——經絡

從這一過程可以看到,本來指的就是脈,包括大小粗細長短不同的脈,現在使用的經絡二字已完全看不出與脈的關係,在研究經絡的實質時自然掩蓋了“脈”這一最重的基本內涵,把研究工作引入了歧途。

用“脈”字很容易使人想到人體中的脈首先是脈管、血脈、血管,無論是古人還是今人,都應該這麼想,因為“脈”字所表達的意義在人體及動物中都是顯而易見的血管,儘管“脈”裡所包含的可能不只是血管,但它首先是血脈,古人不可能不顧顯而易見的血脈,再用“脈”字去命名其它的類似脈樣的東西。

二、經絡實質

古人脈的概念應建立於三個基本事實,一是肉眼看見像脈樣形狀的東西,二是感覺到像血在脈中流動樣的東西,三是用手觸控到脈樣體徵。根據這些基於古典認識論的分析可以得出關於脈的兩方面內容:

1。血行途脈屬於脈 全身體表和體內肉眼可見的怕有動靜脈血管,包括充盈時可見、空虛時不可見的某些體表靜脈。

2。氣行路徑屬於脈 循經感傳途徑、內氣執行途徑、異樣感覺走行途徑屬於非血脈。

接下來的問題就是:

1。血管是經絡的組成部分,有經絡樣的功能嗎?比如除執行血液外還可接受針刺、傳遞資訊。血管透過血管壁的交感傳入和交感反射功能,實現接受和傳佈資訊的作用,血管在這方面的作用並沒有引起現代醫學生物學科學工作者的足夠重視,而古人較多地採用了刺激血管的方法來調節機體的植物神經機能,是值得我們大力研究的新課題,並不意味著經絡就是血管便無事可作了。

2。面板中有氣行的客觀途徑嗎?這種途徑與經絡的功能有關嗎?比如接受針刺、傳遞資訊。作者發現的縱形面板帶現象,使面板在縱形方向上可分為兩種型別相交替的多條緻密帶和疏鬆帶,在這些帶上分佈有豐富的兒茶酚胺類物質和特殊的末梢神經網路,針刺可以使面板釋放兒茶酚胺類物質和毛囊釋放多糖物質,這些物質可以調製神經網路,針刺訊號可以在末梢神經網路中傳佈,其中包括複雜的交感反射和脊髓灰質結構訊號整合。

其實現在再回頭來理解經絡的問題,如下圖所示,會變得非常簡單明朗,經絡的作用是行氣血的,這已是常識性概念,氣血者,氣與血,《內經》中多次強調氣和血是各行其道的,經絡必然是兩類,一類是行氣的,另一類是行血的,行血的是血脈無疑,行氣的還不太清楚。經絡所行之氣是衛氣,衛氣是行於外的,一是血脈之外,一是身體之外,面板必然是其最重要的途徑,《內經》中衛氣的執行首先就是在面板中。從經絡的起源考查,一是感覺上的氣行途徑,即感覺傳導途徑,如刺激產生的感傳和氣功態下激發的內氣執行;一是看見的血行途徑,就是體內和體表的血管。

三、經絡與血管

1。所有的體表靜脈都是絡脈,十五別絡的別出之處皆有相應的體表靜脈支,刺血絡刺脈出血都是指刺淺表靜脈出血。所有的較明顯的體表靜脈皆包括在絡脈之中(《靈樞。經脈篇》)。

2。手太陰肺脈和手心主心包絡之脈的屈折走行與其下的動脈完全一致(《靈樞。經脈篇》)。

3。三經獨動皆指其下動脈搏動(《靈樞。動輸篇》)。

4。衝脈為血之海,是指胸腹到足的腹主動脈、股動脈、脛後動脈、足底動脈和足背動脈。

5。足陽明胃經從頭到足全程都有動脈相伴或以動脈為其走行的標誌,如大迎動脈、耳前動脈、人迎動脈、臍旁動脈、氣街動脈等。

6。足少陽膽經在頭部的眾多分支裡,其下皆有動脈分支,各支在耳下的注入處正是頸動脈的分支處。

7。大禁二十五之穴位於腋下動脈天府下五寸,肱動脈最淺表處,刺破必大出血而死或重傷。

8。五輸穴井滎輸經合的意義按照順行逆數之理,代表動脈的大小和分合。所出為井者,指趾端血管最小之末梢;所溜為滎者,流經手指足趾上時血管細小,血流慢而弱;所注為輸者,手掌足掌血管末端分支注入較大的血管,進入深處,透過腕、踝關節,這是經脈的第一次會合;所行為經者,血管在小腿和前臂部的經脈通行,經過一段較長的路程;所入為合者,前臂血管在肘關節處合併為深處的肱動脈,小腿動脈在膝關節處合併為深處的股動脈,這是經脈的第二次會合(《靈樞。九針十二原篇》)。

9。足陽明胃經與足太陰脾經、足少陽膽經與足厥陰經都經過腹下氣街動脈處,其深處是從腹主動脈分出的髂外動脈,這是下肢經脈的第三次會合。足少陰腎經與足太陽膀胱經從盆腔後上行,很像該處的髂內動脈。

10。許多經脈都經過鎖骨上窩,顯得特別“擁擠”,與該處的血管類似,非常密集,《內經》中沒以進入體內的具體解剖指徵,很可能就是進入鎖骨上窩處的血管。

11。肺系、心繫指的是進出心肺的大血管。

12。腸繫膜動靜脈、腎門動靜脈、肝門動靜脈是經脈進出的重要依據。

作為血管的經脈,在手掌和足背進行了第一次會合,在肘膝關節處進行了第二次會合,在下腹部盆腔,還可能在胸上部鎖骨上窩進行了第三次會合,位於胸腹腔內脊柱前的大動脈和大靜脈是所有經脈的公共通道。由此可見,作為血管的經脈,主要遵循血管的走行,在四肢遠端與《靈樞。經脈篇》所述基本一致,四肢近端第二次會合後只有部分一致,在胸腹內完全是公共通道—主動脈和靜脈,缺乏獨立的路徑。

過去我們在理解血管與經絡的關係時,注重於血管內流動的血液,而忽略了血管壁的經絡樣作用。因此,靠針刺血管的微量出血來調節機體功能變得不可思議,從而有意將經絡與血管分割開業。

血管壁主要受交感神經節後纖維的支配,其末梢釋放去甲腎上腺素使血管收縮,交感節前纖維來源於延髓縮血管中樞和脊髓側角交感神經元,支配血管的交感神經在到達血管之前,進行了大量的組合、交叉,交感神經的興奮效應往往是全身性的和整體性的,來源於區域性的刺激常常引起廣泛的效慶,因此針刺體表血管或深部的血管,透過交感傳入纖維傳到脊髓的側角及延髓,產生交感反射的範圍比刺激範圍大得多,有時甚至是全身性的,交感神經的活動必然能起到調節植物神經功能的作用。當然,這只是建立於目前所知的關於交感反射知識上的針刺作用機制,實際上血管本身的感受和反射功能要複雜得多,比如,血管壁上除腎上腺素能末梢外,還有膽鹼能末梢,後者如何起作用還不太清楚。總之,在確立了血管是經絡的概念後,需要對血管的感受和反射調節機制進行深入細緻的研究。

四、《經絡與面板》 面板中存在經絡嗎?因浮而淺者皆絡脈,因此,面板存在大量的絡脈,即體表靜脈。在區別開血管之後經脈主要應位於面板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理解:

1。面板中必然存在經脈 在經脈循行的許多部位,只有面板和骨骼,經脈只能走行於面板中,如頭皮部的督脈、足太陽經、足少陽經及頭前的足陽明經,胸前正中的任脈,脛骨內側面的足厥陰經,手指和足趾上的經脈等等。

2。衛氣循經走行於面板中 衛氣從手三陽經和足三陽經而下,自陰經返回,衛氣從衛外的角度來說,應當是走行面板中,衛氣的病理反應如腠理開汗出、毫毛豎立等也是面板的反應。衛氣還可行於分肉之間,應當是與分肉間血管伴行。衛氣的功能方面有溫分肉的作用,分肉源於分肉之間,經脈伏行分肉之間,分肉主要是肌肉,因此衛氣還與肌肉有關係,也即非血管的經絡與肌肉可能有一定的關係,但絕不是主流。

3。各經氣血多少都可從面板區分出來,視其皮部統計表理之粗細顏色可知各經的氣血多少(《靈樞。骨度篇》)。

4。循經感傳只能位於面板中 用電針在井穴的刺激主要作用於區域性面板,用炎柴頭壓迫穴位的作用也主要是作用於面板,產生的感傳按受試者所述有的在深部,有的在淺表,有的在面板與皮下組織器官之間,面板有瘢痕者可從側面或下面繞過瘢痕。這些現象除說明循經感傳 走行於面板之中外,還走行於深部,實際上這是不可能的,因為深部的肌肉、肌間結締組織和內臟器官不具有產生像感傳那樣感覺的機能。人體內部器官主要是疼痛感,沒有人感覺到自己的胃腸在運動、肌肉在收縮、心臟在跳動、肺在擴張,且內部疼痛感的定位也是透過體表面板來實現的。用毛筆刷面板很容易產生感傳樣的感覺,但在肌肉裡找不到什麼辦法可摸擬出感傳樣的感覺。總之,循經感傳的感覺只能來源於面板中,至於位置的深淺是由於感覺不是產生於表皮上的外部刺激,而是真皮中的內部刺激,其性質不明確,定位不清楚,因此,感覺是多種多樣,線路是模糊的。

5。針刺必然刺激面板 在大鼠和家兔足三里穴處所作的大量針刺鎮痛實驗表明,只有給面板足夠的刺激才能產生良好的效果,有時在臨床工作中注重對面板進行刺激,針刺效應比通常的刺法好得多。

6。可見經絡現象位於面板中 循經面板病當然是位於面板中,而且是在表皮和真皮中。經絡敏感者伴隨感傳的循經出汗現象、循經充血貧血出血現象、循經皮疹現象等都表明循經感傳的過程中在面板中發生了一系列的生理病理陽性反應。

7。面板縱形區帶屬性 在《內經》中將面板分為十二皮部,“皮者脈之部也”,即縱形的面板區帶是經脈及絡脈所在的部位。實驗研究表明面板在縱形方向上可區分出交替存在的緻密帶和疏鬆帶,在體橫切面板後表現為水腫明顯的隆起帶和水腫不明顯的凹陷帶,凹陷帶即經脈走行的部位,經絡也和神經血管一樣應走行於體表低凹之處,免受壓迫。

8。經線上面板內注射α受體和M受體阻斷劑可以阻斷人體的循經感傳和動物的針刺效應;面板內注射示蹤劑後,α受體和M受體在毛囊鞘膜和毛囊周圍都有大量的分佈;針刺可使面板釋放大量的兒茶酚胺物質,也可使毛囊釋放多糖物質。在毛囊周圍尤其是經線的毛囊周圍還分佈著豐富的去甲腎上腺素等兒茶酚胺物質;拔除經線毛囊可能阻斷針刺效應。

9。實驗表明面板中存在特殊的以毛囊為中心的神經網路閉合迴路,區域性刺激的訊號可沿面板神經末梢橫向擴布傳導,可能是感傳的機制作經絡訊號傳遞的機制。

10。蟾蜍存在面板線狀機械敏感點及敏感點連線。

綜上所述,面板中的經絡就是《內經》中的衛氣循經執行途徑,是面板中以毛囊為中心的神經末梢閉合迴路為基礎的訊號橫向傳遞方式,其中涉及多種植物神經受體,特別是交感釋放和交感反射機制。

在明確了血管性的經絡和非血管性的經絡之後,對經絡的概念有必要進行修訂,以更恰當地反應其真實的內涵。對於血管性的經絡來說,用經絡脈比只用經絡更貼切,對於非血管性經絡來說以經絡帶表示,區別於血脈的空心結構和物質傳導,體現面板帶屬性及神經內分泌物訊號傳遞作用。經絡脈和經絡帶概括了古典經絡學的物質和資訊傳遞作用,反應了氣血的營養和調整機能。結合對經絡的發現、功能和實質,用下面的等式簡單表示出來:

經絡=行氣=感知的氣行途徑=感知的經絡=面板帶=經絡帶

經絡=行血=看見的血行途徑=看見的經絡=血管系=經絡脈

四、循經感傳的產生機制

1。面板神經末梢網路橫向傳導作用 面板中的神經纖維形成數量極其巨大的纖維末梢,一條神經纖維的末梢間形成複雜的多級多層立體閉合環路網路,不同神經纖維的末梢網路間透過細纖維聯結起來,這樣,某一點的刺激除沿經典的感覺傳入途徑傳入中樞外,還可以在末梢網路中橫向傳導,在一定條件下可以傳導較遠的距離,即感覺橫向傳導。正常人叩擊面板後區域性擴散的麻木感可能就是這種神經末梢環路的作用。

2。中樞交感反射作用 面板真皮層中的某些部位分佈有豐富的交感神經纖維和大量的兒茶酚胺類物質,這些部位多在經脈循行線上,針刺必然引起交感反射,由於交感反射的範圍廣而彌散,除刺激區域性釋放兒茶酚胺類物質外,還有遠隔部位及內臟的釋放效應。這是一個在經典生理學中已知的機制,加上兒茶酚胺類物質在經脈線上的特異分佈,交感反射結果具有經絡樣的線狀表現,為針刺後兒茶酚胺類物質的釋放包括循經釋放提供了一種可能的機制,作為針刺的結果,將引起內臟機能的改變

3。內分泌接力作用 針刺面板可以釋放一些內分泌因子或激素,已知的有去甲腎上腺素和腎上腺素,可能還有乙醯膽鹼及尚未分析出來的重要成分。除針刺附近有釋放外,遠離針刺部位的經線上也有釋放,具有循經的可能性;除針刺過程中有釋放外,針刺結束後一段時間裡也有釋放,其數量可以比針刺過程中還高。遠離針刺部位為何可以釋放大量的體液物質,除上面講的交感反射作用外,區域性的作用也很重要,因為壓迫、切斷經線面板或阻斷區域性經線α、M受體後,感傳和針刺效應都可以被阻斷,說明經線面板內相鄰部位間的直接作用是必要的和重要的。針刺點釋放的物質可在組織中有限地有序擴散,作用於鄰近的組織細胞,產生類似的釋放反應,後者再作用 於其鄰近部位,如此形成一種接力過程或連鎖反應,將訊號傳導下去。這一過程中可能包括神經網路的參與。

經典的生理學研究早已知道面板中去甲腎上腺素和乙醯膽鹼的釋放會引起感覺閾的升高,產生麻木感及鎮痛作用,這與循經感傳時的面板麻木帶、感覺遲鈍帶及痛覺降低帶是一致的。乙醯膽鹼可引起汗腺分泌及血管擴張,去甲腎上腺素的作用主要引起血管收縮,腎上腺素的作用即可引起血管收縮,也可能引起血管擴張,這與伴隨循經感傳出現的面板紅線、白線、出血、出汗等現象是一致的,關於這些植物神經效應只能從內分泌因子或激素類體液物質的作用中考慮。

上面的三種機制應是相互聯絡的,神經末梢環路網路會受到體液因子如去甲腎上腺素、腎上腺素、乙醯膽鹼的調節和控制,其具體作用機制目前還是生理學中的疑點和難點。一些體液因子本身也可以產生感覺,目前所熟知的是引起疼痛感和癢感。體液因子的釋放可以是區域性神經網路的活動所致,或是透過中樞的交感反射所致,還可以是直接的作用。將這三種因素在面板中密切聯絡起來的是某些毛囊,毛囊有豐富的神經網路,面板的神經網路將不同的毛囊聯絡在一起,毛囊直接接受交感神經的支配,毛囊周圍有大量的兒茶酚胺物質,毛囊中有乙醯膽鹼作用的M受體和兒茶酚胺類作用的α受體,感受針刺的主要感受器在毛囊上,一方面興奮毛囊的神經引起向中傳導,產生交感反射,另一方面釋放多糖類物質到周圍組織中,產生某種還不清楚的永續性作用。針刺後毛囊周圍釋放的體液物質也作用於毛囊,產生不同於一般機械或溫度刺激的興奮和感覺。毛囊神經網路興奮及周圍釋放的體液物質將從一個毛囊擴充套件到與之相聯的許多毛囊,這些毛囊可能發生與刺激處毛囊類似的反應,產生類似的興奮,再進一步影響更遠處的毛囊,以一種類似接力或連鎖的方式將訊號傳導下去各處毛囊的興奮都可傳入中樞,使訊號得到放大。對於傳導方向的問題,目前可以限制其途徑的有經線面板凹陷帶中豐富的神經網路、兒茶酚胺類物質在經線凹陷帶上的大量分佈、體液物質的縱向擴散特徵和毛囊縱向排列及神經聯絡特徵。

總之,機械刺激引起交感釋放,交感反射引起交感釋放,內分泌因子引起交感釋放,交感遞質興奮感覺末梢,這種過程可以透過中樞實現,也可能在面板就可實現,作者將循經感傳簡單描述為發生在面板中的神經內分泌連鎖反應,其諸多細節問題還需在進一步實驗中明確。

標簽: 經絡  面板  血管  毛囊  針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