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書法

在古代,結婚也是件麻煩事

作者:由 柒柒趣味故事 發表于 書法時間:2020-02-13

結婚向來是件麻煩事。現在的人為了房子、車子、彩禮錢發愁。可若是生活在古代,你想結一門像樣的親事,不僅需要過硬的家底,還要有過硬的身體素質。

婚禮原先寫做“

昏禮

”,是因為古代一般在黃昏時期舉行婚宴。《儀禮·士昏禮》是我國現存最早的記載婚姻禮節的文獻。

婚禮者,將合兩姓之好,上以事宗廟而下以繼後世也,故君子重之。

周朝的婚禮共有六個步驟: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和親迎,簡稱“

六禮

”。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古代大多屬於包辦婚姻,直到近代新文化運動興起,自由戀愛才成為主流。男子到了適婚年齡之後,他的父母就要開始為他物色合適的物件。男方父母若有意與某家結親,便會遣派使者上門求婚,即為

納采

。接下來是問名,使者需手持大雁,向女方父母詢問女子的生辰八字。大雁是一種候鳥,南棲北宿向來準時,象徵著男女雙方誠實守信。它與狼一樣,雌雄一配而終,象徵著男女雙方堅貞不渝、白首偕老。漢代以後,納采禮不僅限於大雁,還可以是羊、鹿等代表祥瑞的動物。

在古代,結婚也是件麻煩事

使者回來後,將女方的生辰八字交給男方父母。再由他們拿去祖廟占卜,若男女雙方八字相合,便又派遣使者去報喜,叫做“

納吉”

。納吉的時候仍然需要行“奠雁禮”,使者提著大雁再次敲響女方的門,與女方家長商量訂婚的相關事宜,並把男方的生辰八字交給女方。世人為這個過程取了個文雅的名字:

換鸞書

三日之內,若女方家長沒有提出異議,男方就可以派遣使者去

納徵

。說得通俗點,就是下聘。聘禮中一般有“帛五兩、鹿皮二”等貴重的物品,後來金銀珠寶慢慢加入彩禮範疇。

完聘後進入到

請期

環節,由男方父母選定宜親日期,再次遣派使者持雁上門拜訪。通知女方家長,雙方都贊成,婚禮的前期工作才算完結。

在古代,結婚也是件麻煩事

最後是

親迎

。首先,新郎需要去父母的臥室敬酒,奉父命前往女方家中迎親。女方父母早早地等在門外,新郎親自持雁,分別朝著門口、臺階、碑前行拱手禮。這三處是古時觀測日影及豎石栓畜牲的地方,因此備受人們敬重。行完禮,女方父母與新郎說些客套話,互相攙扶著走入堂中。這時,新郎得跪拜行禮,向岳父岳母獻上手中大雁,方才能夠迎出新娘。

兩人走下臺階,新郎隔著紅布將新娘送入車中,自己則騎著高頭大馬走在前頭。新娘的馬車要繞三圈,此時新郎已在門外等候。接下來的場景,便是我們熟知的拜天地、送洞房。喝合巹酒是最後一項婚姻禮節。巹是葫蘆的代稱,被分成了兩半,合巹亦是為了討個好彩頭,預示著新人同心同德,相互扶持。

在古代,結婚也是件麻煩事

昏禮者,禮之本也。從上面這些繁縟的禮節中,我們可以看出古代對於婚姻的重視程度。但因其過於繁瑣,到了後代,人們慢慢省去了問名和請期兩個環節,將其分別歸入納采和納徵中。《朱子家禮》直接將納吉省去,只留下了三禮。三禮也就成為明朝百姓迎娶時的禮節。清朝時期進一步簡化,人們僅看重納采和親迎兩禮,另加女家鋪房一禮。

現在,社會上開始提倡婚喪從簡,但依然有不少人為了彩禮、婚宴而發愁,這其中不乏有古代婚姻禮節的影響。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寫得不錯的話,記得點贊關注哦。你的認可是我繼續更文的最大動力。謝謝大家!

標簽: 女方  納采  使者  新郎  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