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書法

普覺國尊碑銘並序 『王羲之』集字

作者:由 名花流主 發表于 書法時間:2019-07-06

『高麗國→華山→(禪宗→)曹溪宗→麟角寺→迦智山』下『普覺國尊』碑銘並序

參見『李能和』《朝鮮佛教通史·下編》、『王羲之』集字《普覺國師碑銘帖》

宣授“朝列大夫”、遙授“翰林直學士、正獻大夫、密直司、左承旨、國學大司成

(教導“世子”or貴族子弟的官職)

、文翰侍講學士”,充“史館修撰官、知制誥、知版圖司事、世子右諭善太夫”,賜“紫金魚袋”,臣,『閔漬』奉

(高麗第25任王|忠烈王|王昛)

勅,撰:

夫淸鏡濁金,元非二物;渾波湛水,同出一源。

“基本”同而“末”異者,在乎“磨”與“不磨”,“動”與“不動”耳。

諸佛眾生,性亦如是。

但以迷悟為別,孰雲“愚、智”有種?

以“至愚”望“大覺”

(最愚笨的資質,希望獲得大覺悟)

,勢絕霄壤

(情勢窮盡,就像天、地相隔一樣,不可能實現)

及乎一

(念)

回機

(然而,不刻意費心思,想要得到“覺悟”)

,便同“本覺”

(反而就能渾然天成地領悟“自性清淨”)

(=禪宗“一念回機,便同本得。起心即乖,動念即錯!”)

自『迦葉』微笑

(『摩訶迦葉』=『佛陀』十大弟子之一,付“法藏”第一祖。『南宋|禪宗→臨濟宗→楊岐派|普濟和尚』《五燈會元·七佛·釋迦牟尼佛·卷1》:『世尊』(釋迦牟尼佛)於『靈山』會上,拈花示眾。是時,眾皆默然,唯『迦葉尊者』破顏微笑。『世尊』(釋迦牟尼佛)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

、『達磨』

(『菩提達摩』,中國禪宗初祖)

西來,燈燈相續,直至於今者,皆以此也!

(佛法)

其心、得其髓,回慧日於“虞淵”

(=隅谷,中國傳說中太陽落下的地方)

,曜神光於“桑域”

(故國,此指太陽昇起的地方。《山海經·海外東經》:『湯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齒』北。)

者,惟我“國尊”

(普覺和尚|金一然)

有焉!

(普覺)

國尊”,諱『

(金)

見明』,字『晦然』。後,易名『

(金)

一然』。

(普覺和尚|金一然)

俗姓『金』氏,『慶州→章山郡』人

(韓國→慶尚北道→慶山郡)

也。

(普覺和尚|金一然)

“考”

(亡父)

諱『彥弼』,不仕。以『師』

(普覺和尚|金一然)

故,贈“左僕射”。

(普覺和尚|金一然)

(bǐ,亡母)

『李氏』,封『樂浪郡夫人』。

初,

(普覺和尚|金一然)

母夢“日輪”入屋,光射於腹者,凡三夜,因而有娠。

(1206年,『高麗第21任王|熙宗|王韺』三年、『南宋寧宗|趙擴』“開禧二年”、『西夏襄宗|李安全』“應天元年”、『高麗熙宗|王韺』二年、『金章宗|完顏璟』“泰和六年”)

“泰和”丙寅

(年)

,六月辛酉

(陽曆|公曆7月18日)

,誕焉。

(金一然)

生而俊邁,儀表端嚴,豐準

(高挺鼻子)

方口,牛行虎視。

(金一然)

少有“出塵志”

(出家學佛的志願)

,年甫九歲

(1214年,『高麗第23任王|高宗|王㬚』二年、『金宣宗|完顏珣』“貞祐二年”、『西夏神宗|李遵頊』“光定四年”、『南宋寧宗|趙擴』“嘉定七年”、『蒙古汗國|成吉思汗』九年)

,往依『海陽

(海陽道=全羅南道)

→無量寺』

(韓國→光州市)

(金一然)

始就學,而聰警絕倫。

有時,

(金一然)

危坐盡夕

(徹夜禪定、端坐)

,人異之

(人們覺得他很神異)

(1219年,『高麗第23任王|高宗|王㬚』七年、『蒙古汗國|成吉思汗』十四年、『南宋寧宗|趙擴』“嘉定十二年”、『金宣宗|完顏珣』“興定三年”)

“興定”己卯

(年)

(14歲的『普覺和尚|金一然』)

就『陳田

(寺)

』“長老”『大雄

(和尚)

』,剃度、受“具

(具足戒)

”。

於是,

(普覺和尚|金一然)

遊歷禪肆

(禪院、寺廟)

,聲價藉甚。

時輩推為“

(禪門)

九山”

(『朝鮮半島|新羅→王氏高麗』佛教→禪宗9個宗派:實相山派、迦智山派、曦陽山派、桐裡山派、鳳林山派、聖住山派、闍崛山派、獅子山派、須彌山派)

“四選”之首。

(1227年,『高麗第23任王|高宗|王㬚』十五年、『蒙古汗國|成吉思汗』二十二年、『金哀宗|完顏守緒』“正大四年”、『西夏末帝|南平王|李睍(xiàn)』“寶義二年”、『南宋理宗|趙昀』“寶慶三年”)

丁亥

(年)

冬,

(22歲的『普覺和尚|金一然』)

赴選“佛場”

(=“禪科”=“僧人科舉考試”,考中就可授予“禪師、大禪師、重大師、三重大師”等僧階)

,登“上上科”。

厥後,

(普覺和尚|金一然)

“寄錫”

(寄存錫杖=暫住、寄居)

(韓國→慶尚北道→大丘市→琵瑟山)

『包山→寶幢庵』,心存“禪觀”。

(1236年,『高麗第23任王|高宗|王㬚』二十四年、『南宋理宗|趙昀』“端平三年”、『蒙古大汗|窩闊臺』八年)

丙申

(年)

秋,有兵亂。

『師』

(31歲的『普覺和尚|金一然』)

欲避地,因念“文殊五字咒”,以期感應。

忽於壁間,『文殊

(菩薩)

』現身,曰:“『無住』北。”

明年

(1237年,『高麗第23任王|高宗|王㬚』二十五年、『南宋理宗|趙昀』“嘉熙元年”、『蒙古大汗|窩闊臺』九年)

夏,

(32歲的『普覺和尚|金一然』)

復居是山

(包山,韓國→慶尚北道→大丘市→琵瑟山)

『妙門庵』。

(妙門)

庵』之北,有“蘭若”

(寺廟)

,曰『無住

(寺)

』,『師』

(普覺和尚|金一然)

乃悟前記。

(普覺和尚|金一然)

住是庵

(妙門庵)

時,常以“生界不減、佛界不增”之語參究之。

一日,

(普覺和尚|金一然)

豁然有悟,謂人曰:“吾今日,乃知“三界”

(眾生所居的“欲界、色界、無色界”)

如幻夢,見大地,無纖毫礙。”

(1237年,『高麗第23任王|高宗|王㬚』二十五年、『南宋理宗|趙昀』“嘉熙元年”、『蒙古大汗|窩闊臺』九年)

是年

(『普覺和尚|金一然』32歲)

,批授“三重大師”。

(1246年,『高麗第23任王|高宗|王㬚』三十四年、『南宋理宗|趙昀』“淳祐六年”、『蒙古大汗|貴由』元年)

丙辰

(年)

(41歲的『普覺和尚|金一然』)

加“禪師”。

(1249年,『高麗第23任王|高宗|王㬚』三十七年、『南宋理宗|趙昀』“淳祐九年”、『蒙古汗國|斡兀立·海迷失』稱制二年)

己酉

(年)

,『鄭』“相國”『晏』舍『南海』私第,為

(佛)

社,曰『定林

(寺)

』,請『師』

(普覺和尚|金一然)

主之。

(1259年,『高麗第23任王|高宗|王㬚』四十七年、『南宋理宗|趙昀』“開慶元年”、『蒙古大汗|蒙哥』九年)

己未

(年)

(54歲的『普覺和尚|金一然』)

加“大禪師”。

(1261年,『高麗第24任王|元宗|王禃』二年、『南宋理宗|趙昀』“景定二年”、『元世祖|忽必烈』“中統二年”)

“中統”辛酉

(年)

(56歲的『普覺和尚|金一然』)

承詔,赴『京』

(開京,朝鮮→開城市)

,住『禪月社』,開堂,遙嗣『牧牛和尚』。

(1264年,『高麗第24任王|元宗|王禃』五年、『南宋理宗|趙昀』“景定五年”、『元世祖|忽必烈』)

“至元元年”秋,

(59歲的『普覺和尚|金一然』)

累請南還

(慶州)

,寓居『吾魚寺』。

未幾,『仁弘

(寺)

』“社主”『萬恢

(和尚)

』讓『師』

(普覺和尚|金一然)

主席,學儷雲臻。

(1268年,『高麗第24任王|元宗|王禃』九年、『南宋度宗|趙禥』“鹹淳四年”、『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五年”)

戊辰

(年)

夏,有朝旨,集“禪教”

(佛教禪宗)

名德

(名僧)

一百員,設“《大藏

(經)

》落成會”於『雲海寺』,請『師』

(普覺和尚|金一然)

主盟。

(63歲的『普覺和尚|金一然』)

晝讀金文,夜談宗趣。

諸家所疑,『師』

(普覺和尚|金一然)

皆剖釋如流,精義入神。故,無不敬服。

『師』

(普覺和尚|金一然)

主『仁弘

(寺)

』十一年

(1267→1277年)

是寺

(仁弘寺)

,創構既遠,殿宇皆頹圮,又且湫隘。

『師』

(普覺和尚|金一然)

並重新恢廓之。

(普覺和尚|金一然)

乃奏於朝,改號

(『仁弘寺』為)

『仁興

(寺)

』,“宸書”

(『高麗第24任王|元宗|王禃』親筆)

(匾)

額,以賜之。

(普覺和尚|金一然)

又於『包山』

(韓國→慶尚北道→大丘市→琵瑟山)

東麓,重葺『湧泉寺』,為『佛日社』。

『上』

(高麗第25任王|忠烈王|王昛,1274→1298年,1298→1308年在位)

即祚四年,

(1277年,『南宋端宗|趙昰』“景炎二年”、『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四年”)

丁丑

(年)

,詔

(72歲的『普覺和尚|金一然』)

住『雲門寺』

(韓國→慶尚北道→清道郡)

,大闡“玄風”

(佛教風尚)

『上』

(高麗第25任王|忠烈王|王昛)

日深傾注,以詩寄

(普覺和尚|金一然)

雲:

密傳何必更摳衣,

金地遙招亦是奇,

欲乞璉公邀闕下,

師何長戀白雲枝?

(1281年,『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八年”、『高麗第25任王|忠烈王|王昛』八年)

辛巳

(年)

夏,因東征,

(高麗第25任王|忠烈王|王昛)

駕幸『東都』

(韓國→慶尚北道→慶州市)

,詔『師』

(76歲的『普覺和尚|金一然』)

赴“行在”

(君王臨時駐蹕的地方)

(普覺和尚|金一然)

至,

(高麗第25任王|忠烈王|王昛)

疏請升座,倍生崇敬。

因取『師』

(普覺和尚|金一然)

“佛日結社”文,題押入社。

明年

(1282年,『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九年”、『高麗第25任王|忠烈王|王昛』九年)

秋,

(高麗第25任王|忠烈王|王昛)

遣“近侍”“將作尹”『金頵』,齎詔,迎

(77歲的『普覺和尚|金一然』)

(宮)

闕下,請於大殿“說禪”

(宣講禪宗佛法)

(高麗第25任王|忠烈王|王昛)

喜溢龍顏,敕“有司”

(有關部門)

,館

(普覺和尚|金一然)

於『廣明寺』。

(普覺和尚|金一然)

(廣明寺)

院日,夜半,有人立“方丈”

(=“方丈室、丈室、函丈、正堂、堂頭”,一丈四方的屋子,指代寺廟“住持”的屋子)

外,曰:「善來者。」三

(次)

視之,無有也。

(1282年,『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九年”、『高麗第25任王|忠烈王|王昛』九年)

冬十二月,

(高麗第25任王|忠烈王|王昛)

乘輿親訪

(普覺和尚|金一然)

,諮問法要

(佛法要旨)

明年

(1283年,『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二十年”、『高麗第25任王|忠烈王|王昛』十年)

春,『上』

(高麗第25任王|忠烈王|王昛)

謂群臣曰:

「我

(王氏高麗)

先王,皆得“釋門”

(佛門)

德大者為“王師”,德又大者,為“國師”。在否,德獨無?!可乎?

今,『雲門

(寺)

和尚』

(78歲的『普覺和尚|金一然』)

,道尊德盛,人所共仰,豈宜“寡人”獨蒙慈澤,當與

(高麗)

一國共之!」

於是,

(高麗第25任王|忠烈王|王昛)

遣“右承旨”『廉承益』,奉“綸旨”

(國王的簡便文書)

,請行

(王氏高麗)

闔國“尊師之禮”。

『師』

(78歲的『普覺和尚|金一然』)

上表,固讓。

『上』

(高麗第25任王|忠烈王|王昛)

復遣使,牢請,至三,仍命“上將軍”『羅裕』等,冊

(78歲的『普覺和尚|金一然』)

為“國尊”,號“圓徑衝照”

(“徑”宜作“鏡”)

(封)

訖,

(1283年,『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二十年”、『高麗第25任王|忠烈王|王昛』十年)

四月辛卯

(陽曆|公曆5月5日)

,迎

(普覺和尚|金一然)

入“大內”。

(高麗第25任王|忠烈王|王昛)

躬率百僚,行“摳衣禮”

(提起衣襟,表示恭敬。摳衣趨隅=提起衣襟,走到角落坐下=見尊長時的禮貌。)

改“國師”為“國尊”者,為避“大朝”

(中國|元)

“國師”之號也。

『師』

(普覺和尚|金一然)

素不樂『京輦』

(『王氏高麗』首都『開京』,朝鮮→開城市)

,又以母老,乞還“舊山”。

『師』

(普覺和尚|金一然)

辭意甚切。

『上』

(高麗第25任王|忠烈王|王昛)

重違其志

(難以違反其心意,勉強聽從)

,而允之,命“近侍”“佐郎”『黃守命』,護行

(普覺和尚|金一然)

下山寧親

(探親、省親)

朝野嘆其稀有。

明年

(1284年,『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二十一年”、『高麗第25任王|忠烈王|王昛』十一年)

(普覺和尚|金一然)

母卒,年九十六。

是年

(1284年,『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二十一年”、『高麗第25任王|忠烈王|王昛』十一年)

,朝廷以

(韓國→慶尚北道→軍威郡→古老面→華北里)

『麟角寺』

(642年,『唐太宗|李世民』“貞觀十六年”、『新羅第27任王|善德女王|金德曼』十一年,『新羅佛教→華嚴宗』初祖『義湘法師』所創,韓國第374號史蹟)

(79歲的『普覺和尚|金一然』)

下安之寺,敕“近侍”『金龍劍』修葺之。

又納土田百餘頃,以賁

(bì,裝飾)(普覺和尚|金一然)

常住。

『師』

(普覺和尚|金一然)

(韓國→慶尚北道→軍威郡→古老面→華北里)

『麟角

(寺)

』,再闢

(2次召開)

(禪宗)

九山門都會”。

叢林之盛,近古未曾有也!

(1289年,『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二十六年”、『高麗第25任王|忠烈王|王昛』十六年)

己丑

(年)

六月,

(84歲的『普覺和尚|金一然』)

示疾。

(1289年,『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二十六年”)

七月七日

(陽曆|公曆7月25日)

(普覺和尚|金一然)

手寫《上“大內”書》。

(普覺和尚|金一然)

又命“侍者”作書,寄“相國”『廉』公,告以“長往”

(自己去世、死亡的訊息)

(普覺和尚|金一然)

因與諸“禪老”

(禪宗和尚)

,問答移晷

(guǐ,日影移動,=過了一段時間)

是夜,有“長星”,大尺圍,隕於“方丈”

(=“方丈室、丈室、函丈、正堂、堂頭”,一丈四方的屋子,指代寺廟“住持”的屋子)

後。

翌日

(1289年,『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二十六年”七月八日)

,乙酉

(陽曆|公曆7月26日)

(普覺和尚|金一然)

晨起,興浴而坐,謂眾曰:「今日,吾當行矣,不是重日耶?」

(眾和尚)

雲:「不是。」

(普覺和尚|金一然)

曰:「然則,可矣。」

(普覺和尚|金一然)

令僧撾“法鼓”。

『師』

(普覺和尚|金一然)

至『善法堂』前,踞“禪床”,封印寶,命“掌選別監”『金成固』重封。

畢,

(普覺和尚|金一然)

謂曰:「適值“天使”

(國王使臣)

來,見老僧

(我『普覺和尚|金一然』)

末後事。」

有僧出問:「『釋尊』

(釋迦牟尼佛)

示滅於『鶴林』

(『釋迦牟尼佛』在兩棵“娑羅樹”間“入滅”,樹葉變白,像白鶴群棲,∴稱“鶴林”)

,“和尚”

(你『普覺和尚|金一然』)

皈真於『麟嶺』

(韓國→慶尚北道→軍威郡→古老面→華北里→麟角寺)

,未審相去多少?」

『師』

(普覺和尚|金一然)

拈拄杖,卓一下,雲:「相去多少?」

(有一個和尚)

進雲:「伊麼則,今古應無墮,分明在目前。」

『師』

(普覺和尚|金一然)

又卓一下,雲:「分明在目前?」

(又有一個和尚)

進雲:「“三角麒麟”入海中,空餘片月波心出。」

『師』

(普覺和尚|金一然)

雲:「他日歸來,且與“上人”重弄一場。」

又有僧問:「“和尚”

(你『普覺和尚|金一然』)

百年後,所須何物?」

『師』

(普覺和尚|金一然)

雲:「只這個。」

(又有一個和尚)

進雲:「重與君王造個無縫塔樣,又且何妨?」

『師』

(普覺和尚|金一然)

雲:「什麼處去來?」

(又有一個和尚)

進雲:「也須問過。」

『師』

(普覺和尚|金一然)

雲:「知是般事,便休。」

又有僧問:「“和尚”

(你『普覺和尚|金一然』)

“在世”如“無世”,視“身”如“無身”,何妨住世,轉“大法輪”?」

『師』

(普覺和尚|金一然)

雲:「隨處作佛事。」

問答罷,『師』

(普覺和尚|金一然)

雲:「諸“禪德”

(禪師、和尚)

,日日報之,“痛癢”底

(底=的)

、“不痛癢”底

(底=的)

,模糊未辨。」

(普覺和尚|金一然)

乃拈拄杖,卓一下,雲:「這個是“痛”底。」

(普覺和尚|金一然)

又卓一下,雲:「這個是“不痛”底。」

(普覺和尚|金一然)

又卓一下,雲:「這個是“痛”底?是“不痛”底?

(你們)

試辨看。」

『普覺和尚|金一然』臨死前和眾僧對話的禪機,參見(宋|道原和尚)《景德傳燈錄1卷8》:

(中國→浙江省東南)『溫州』『佛嶴和尚』,尋常見人來,以拄杖卓地,雲:「『前佛』也恁麼,『後佛』也恁麼。」

僧問:『正“恁麼”(如此、這樣)時作“麼生”(什麼生活)?』

『師』(佛嶴和尚)畫一“圓相”(頭頂有圓輪光圈的佛像)。

僧作女人拜。

『師』(佛嶴和尚)乃打之。

僧問:「如何是佛法大意?」

『師』(佛嶴和尚)雲:「賊也!賊也!」

僧問:「如何是異類?」

『師』(佛嶴和尚)敲碗,雲:「花奴,花奴,吃飯來!」

(普覺和尚|金一然)

便下座,歸“方丈”

(=“方丈室、丈室、函丈、正堂、堂頭”,一丈四方的屋子,指代寺廟“住持”的屋子)

(普覺和尚|金一然)

又坐“小禪床”,言笑自若。

俄頃,

(普覺和尚|金一然)

手結“金剛印”

(一種佛教手印)

,泊然“示滅”。

有“五色光”,起“方丈”

(=“方丈室、丈室、函丈、正堂、堂頭”,一丈四方的屋子,指代寺廟“住持”的屋子)

後,直如“幢”

(刻有佛名或經咒的石柱)

。其端,煜煜如炎火。

(五色光)

上有“白雲”,如蓋,指天而去。

時,秋暑方熾,

(『普覺和尚|金一然』的屍體)

顏貌鮮白,肢體瑩澤,屈伸如生。遠近觀者如堵。

(1289年,『高麗第25任王|忠烈王|王昛』十六年、『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二十六年”七月)

丁亥

(陽曆|公曆7月28日)

,闍維

(梵語,指人死後火化)

,拾

(普覺和尚|金一然)

靈骨,置於“禪室”中。

“門人”

(弟子)

(普覺和尚|金一然)

遺狀、印寶,乘傳以聞。

『上』

(高麗第25任王|忠烈王|王昛)

震悼,遣“判觀候署事”『令倜』展

(普覺和尚|金一然)

“飾終之禮”

(喪葬禮儀)

(高麗第25任王|忠烈王|王昛)

又命“按廉使”監護

(普覺和尚|金一然)

喪事。

(高麗第25任王|忠烈王|王昛)

乃降制,

(賜予『普覺和尚|金一然』)

諡曰“普覺”,塔曰“靜照

(塔)

”。

(1289年,『高麗第25任王|忠烈王|王昛』十六年、『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二十六年”)

十月辛酉

(陽曆|公曆10月30日)

(造)

塔於『

(麟角)

寺』之東崗。

(普覺和尚|金一然)

享年八十四,臘

(此指“戒臘”,=“比丘”受“具足戒”後的年數。另有“法臘”,=“沙彌”剃度出家後的年數。每年結夏安居的最後一天,即農曆七月十五日,是“受歲之日”。自此,計為“一法歲”)

七十一。

『師』

(普覺和尚|金一然)

為人,言無戲謔,性無緣飾,以真情遇物。處眾,若獨;居尊,若卑。

(普覺和尚|金一然)

於學,不由師訓,自然通曉。

(普覺和尚|金一然)

既“入道”

(學佛)

,穩實而縱之以“無礙辯”。

至古人之機緣語句,盤根錯節、渦旋波險處,

(普覺和尚|金一然)

扶剔疏鑑,恢恢焉,遊刃有餘。

(普覺和尚|金一然)

又於禪悅之餘,再閱藏經。

窮究諸家章疏,旁涉儒書,兼貫百家,而隨方利物,妙用縱橫。

凡五十年間,

(普覺和尚|金一然)

為法道稱首。

(普覺和尚|金一然)

隨所住處,

(人們)

皆爭景慕,唯以未參

(普覺和尚|金一然)

堂下為恥。

雖魁傑自負者,但受

(普覺和尚|金一然)

遺芳餘潤,則莫不心醉而自失焉。

(普覺和尚|金一然)

養母純孝,慕『睦州』『陳尊宿』之風,自號“睦庵”。

(普覺和尚|金一然)

年及耄期

(高齡)

,聰明不少衰

(耳聰目明,毫不衰退)

,教人不倦,非“至德、真慈”,孰能如是乎?

初,

(『高麗第25任王|忠烈王|王昛』近侍)

(金)

龍劍』之來

(修葺『麟角寺』)

也,『馬山驛』吏

(小吏)

夢人曰:

「明日,當有“天使”修『曇無竭菩薩』

(此指『普覺和尚|金一然』是『曇無竭菩薩』轉世)

住處

(此指『麟角寺』)

,行過此!」

明日,

(使臣『金龍劍』)

果至

(馬山驛)

以『師』

(普覺和尚|金一然)

之“行己利人”觀之,是夢,豈虛也哉?

(普覺和尚|金一然)

其餘異跡、奇夢頗多,恐涉語怪,故略之。

『師』

(普覺和尚|金一然)

之所著,有《語錄》二卷、偈頌雜著三卷。

其所編修,有重編《曹洞五位》二卷、《祖派圖》二卷、《大藏須知錄》三卷、《諸乘法數》七卷、《祖庭事苑》三十卷、《禪門拈頌事苑》三十卷等百餘卷,行於世。

【《三國遺事》亦系『師』(普覺和尚|金一然)著,而此(處)不及。】

(普覺和尚|金一然)

“門人”、『雲門寺』“住持、大禪師”『清玢

(和尚)

』狀『師』

(普覺和尚|金一然)

之行

(生平事蹟)

,聞於『上』

(高麗第25任王|忠烈王|王昛)

『上』

(高麗第25任王|忠烈王|王昛)

令臣

(閔漬)

撰辭。

(閔漬)

學識荒淺,不足以光揚至德。故,過延數年。

請既不已,命亦難忤。

(我『閔漬』)

謹為之序,而銘之曰:

勝幡西振,舌覆大千。唯是法印,密付單傳。

竺乾列宿,中夏五葉。世隔人同,光光相接。

曺溪一派,東浸扶桑。孕生智日,我師克昌。

去聖逾遠,世道交喪。不有至人,群生安仰。

惟師之出,本為利他。學窮內外,機應萬差。

曉了諸家,搜玄索妙。剖釋眾疑,如鏡斯照。

禪林虎嘯,教誨龍吟。颷起雲合,學侶駸駸。

拔陷拯淪,玄功蓋代。五十年間,被人推戴。

上將請益,思共元元。冊為國尊,尊中又尊。

寶藏當街,慈航當渡。窮子始歸。迷津爭赴

長星忽墜,法棟已摧。去來由己,其去何催?

真空不空,妙有非有。絕跡離名,然後可久。

上命既迫,臣無以辭。把龜毛筆,書沒字碑。

劫火洞燒,山河皆燼。此碑獨存,斯文不磷!

(1295年,『高麗第25任王|忠烈王|王昛』二十二年、『元成宗|鐵穆耳』)

“元貞元年”,乙未

(年)

,八月日

(陽曆|公曆9月11日→10月9日)

(普覺和尚|金一然)

門人、“沙門”『竹虛』奉勅,集『

(東)

晉』“右

(軍)

將軍”『王羲之』書。

(普覺和尚|金一然)

門人、“內願堂”兼“住持”、“通奧真靜大禪師”『淸玢

(和尚)

』立石。

標簽: 普覺  金一然  和尚  任王  高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