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書法

《巴黎,19世紀的首都》導讀

作者:由 史祭之 發表于 書法時間:2021-02-15

背景介紹不看可以直接看正文。

1934年,

瓦爾特·本雅明

在紐約開始了他的研究計劃。1940年,本雅明自殺辭世,留下了這部不朽的著作。

本書原名為《

巴黎拱廊

》,但若你通讀全書,就會意識到它遠遠不止於此。事實上,這本書刻畫了

第二帝國

後期巴黎的全貌。

這個全貌,並非是作者站在時代的制高點上,高屋建瓴得來的。而是以一個煢獨貧弱的無產者視角,觀察而來的,因此顯得更加真實動人。

本雅明選擇了

波德萊爾

作為他在19世紀的耳目,一個最敏感,也最為困苦的詩人。

以下為正文

”每一個現代人都活在幻想裡。”

請記住這句話,這是本書的唯一核心。

作者在書中一共提及了多個意象,每一個都指向這一核心,我在此摘取幾個主要的來梳理一下。

一、拱廊

拱廊是第一種將鋼鐵與玻璃結合起來的建築藝術,它在建築史上的意義,不亞於古希臘用大理石代替了磚頭和木頭。

《巴黎,19世紀的首都》導讀

人們最先以拱廊為商業場所,後來

傅立葉

在他設想的烏托邦中,將拱廊幻想為未來的居所,甚至擴大為“

拱廊之城

”。

這裡的傅立葉正是那個馬克思所批判的空想社會主義者。

傅立葉的拱廊意象中,體現著集體意識的邏輯:

當新的生產力還被舊的生產關係束縛著,當新的經濟基礎還被舊的上層建築統治著時,集體意識就也是新舊交融的。

集體意識中新生的部分渴望擺脫這種束縛,所以他們懷有一種矯枉過正的努力,要疏遠所有舊的東西。

但在新的東西出現前,沒有人知道那會是什麼樣的。所以在物質生活層面,他們基於最新的技術幻想未來;在制度層面,他們選擇回溯最原始的過去,因為受盡了階級社會的痛苦,所以他們覺得原始的無階級社會才是最幸福的。

最新的技術,即“拱廊”;最原始的過去,即“烏托邦”。

每一個時代都夢想著下一個時代。 ——米詩萊《未來!未來!》

作者引用了這一句話,指出人們永遠活在對下一個時代的幻想中。

而模糊的記憶就是人們所夢想的未來。

二、世界博覽會

1798年,為振興在大革命中遭到重創的國民經濟,法國政府主持了第一場世界博覽會。

進入19世紀上半葉,巴黎舉行了多次規模盛大的世博會,經過

奧斯曼男爵

的大規模改造,這座城市已經有了現代大都市的雛形。

《巴黎,19世紀的首都》導讀

世界博覽會是商品拜物教者的朝聖之地,它將商品的使用價值棄為敝履,而使商品的交換價值大放異彩。

商品戴上王冠,周圍環繞著娛樂之光。人們享受著商品對自己的異化和對他人的異化,聽憑娛樂擺佈。

在商品

拜物教

的戰車中,輿論是“馭手”,商品是“主將”,時尚是“戎右”,娛樂是“飛奔的馬”。

人們在輿論的趨使下病態地追求娛樂,而在商品至上的世界中,娛樂自己的唯一方式就是購買商品,人們給商品披上時尚的外衣,從而使越來越多的人加入進來。

這種行為天然與有機的生命相對立,它把人高尚的心靈與無機世界耦合在一起,使之屈服於無生命世界的色誘,這種

戀物癖

是商品世界的生命神經。

現代人天生患有這種疾病,整個社會沉醉在對商品的無限力量的幻想中。

三、居室

工業文明的發展顛覆了舊有的生產方式。

對於私人而言,生活居所第一次與工作場所對立起來。

殘酷的生產競爭擊碎了人們對現代文明的幻想,不願意面對現實的人們急需從居室中透過幻覺獲得營養:他需要建構自己的私人環境。

對於私人來說,居室的幻境就是整個世界。在那裡他可以組建家庭,休養生息。而居室之外都是異己的存在。

人們因而產生出對居室的無盡嚮往,這種對居室的幻想逐漸包裹了整個社會。

四、街壘

隨著居民的湧入,城市變得擁擠不堪。

聚集的人群給予了人民巨大的力量,正如盧梭在《社會契約論》中提出的觀點:“人民在城市中聚集的速度,和專制者的軍隊在軍營中集結的速度一樣快。”

大革命期間,人們紛紛在街道中,用鵝卵石壘砌起石牆,這種石牆後來被稱之為街壘。

《巴黎,19世紀的首都》導讀

街壘的出現使抵抗者有了反抗之力,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也為了經濟發展,奧斯曼男爵主持了著名的巴黎城市改造計劃。

奧斯曼的城市規劃理想,是放眼望去,視野開闊的通衢大道。這將使反抗者再難以修建起街壘,也使軍隊能以最短距離到達工人住宅區。

這種通衢大道的審美,在某個大洋彼岸的國家尤為推崇。

但在

巴黎公社

期間,街壘重新佇立接頭,比以前更堅固,更高大,足有兩層樓高。

挫敗他們的陰謀,啊,共和國,向這些邪惡者展現,你巨大的

美杜莎

面孔,四周交織著紅色的閃電。 ——《巴黎兩個月》

這種通衢大道的幻想,最終徹底破滅了。

五、葡萄酒和拾垃圾者

面對飄忽不定的未來,每個人都多多少少,模糊地反抗著社會。

拾荒者也是如此,事實上,他們是在戰鬥中老去的,對生存的戰鬥。

他們在自己的地面上時時遭遇警方密探,他只能在夢中幻想著對他們頤氣指使。

他發出偉大的誓言,頒佈崇高的法律;要把壞人打倒,要救助受害者的事業;在那華蓋般高懸的蒼穹下;他陶醉於自己大智大勇的氣概。 ——《拾垃圾者的酒》

《巴黎,19世紀的首都》導讀

酒精成為了拾荒者入夢的工具,政府也樂見其成。

當時有一種被稱為“城關酒”的免稅酒,價格低廉而劣質。

人們懷著自豪與挑釁的心情來炫耀自己對這種酒的享受,他們常常喝個半醉,卻裝成酊酩大醉的樣子,因為這是他們能夠獲得的唯一享受。

葡萄酒讓被剝奪者沉醉於未來複仇的美夢中,他們夢醒以後,往往疲憊不堪,而再提不起反抗的鬥志了。

這種美夢一代一代,一直做到了今天。

標簽: 拱廊  幻想  商品  居室  街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