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農業

他大半生都在做骨木鑲嵌,唯一的心願就是這門手藝能為人所知

作者:由 文木 發表于 農業時間:2018-01-08

鑲嵌圖怎麼製作

他大半生都在做骨木鑲嵌,唯一的心願就是這門手藝能為人所知

整個臺屏長約一米,寬約60釐米,從高山上採茶,用人工挑、牛背裝、馬車拉,到做茶、開茶館、品茶,用船運、人工挑著去賣茶的整個過程。

經過40多年的沉澱,這門手藝在甘金雲的手中不斷綻放異彩。

光亮的木器上呈現出精美的書法、山水花鳥、風土人情,堪稱精美絕倫。

他大半生都在做骨木鑲嵌,唯一的心願就是這門手藝能為人所知

那麼問題來了,

此刻你心中認為這應該是怎麼做成的?

繪畫、貼畫、雕刻亦或是其他?

他大半生都在做骨木鑲嵌,唯一的心願就是這門手藝能為人所知

,階層骨木鑲嵌立現

“窗門開開地板房,

白骨嵌鋃大眠床

。”這後一句說的是一種用

骨木鑲嵌

手藝製作的睡床。

他大半生都在做骨木鑲嵌,唯一的心願就是這門手藝能為人所知

“人活一世,半世在床。”

在過去的婚嫁喜事中,最重視的是床,

家境富庶的寧波人給兒子娶媳婦,必備骨木鑲嵌的木床,

講究一點的還會做千工床——製作需要耗費近千個工時才能完工而得名,做工精美複雜,用料豪奢,在古代非普通百姓所能享受。

他大半生都在做骨木鑲嵌,唯一的心願就是這門手藝能為人所知

(▲明清千工床)

骨木鑲嵌常以黃楊、花梨、紫檀、紅木等名貴木料為基底,將牛骨、貝殼、螺鈿等自然物料鑲嵌形成圖案,做工考究,集雕刻、鑲嵌於一身,顯得華麗又氣派。它們出現在有錢人家的床、幾、衣箱、門窗、屏風、茶盤上,成了一種身份的象徵。

然而鴉片戰爭卻影響了骨木鑲嵌的命運,五口通商以後,這個行業極具衰落,往日的熱鬧景象不復存在。1974年,寧波工藝美術廠到甘金雲的老家——慈城鎮新聯村,設了加工點,一批對骨木鑲嵌還有感情的老藝人在努力維護它的存在。

他大半生都在做骨木鑲嵌,唯一的心願就是這門手藝能為人所知

17歲的甘金雲,剛剛初中畢業。那個時候家裡人跟大多數人想法一樣,只想著他學門手藝傍身,沒想到他真的喜歡上了骨木鑲嵌,這一做就是40幾年。

當學徒那會,甘金雲從白木花鳥雕刻、山水人物雕刻到紅木雕刻,用了三年時間,在完全能勝任普通木雕工作之後,他開始學習骨木鑲嵌。《西湖十景》是甘金雲首個骨木鑲嵌作品,那是和幾個基礎比較好的人一起做的,每人一個小圖案,眼子小,活難做。正是因為這個難度大的作品,為他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1988年,工藝美術廠解散了,懷著對這門手藝的炙熱情感,甘金雲建立了“寧波江北慈城甘雨民間工藝坊”,自己招收、指導學徒來進行骨木鑲嵌的製作和傳承。人數最多的那一年作坊裡有30多人,就這樣活來不及做的時候他連續三天三夜沒睡覺。

盛名之下清苦自知

骨木鑲嵌作品好看,但,活難做。

畫底稿、鋸骨、鑿木、鑲嵌、細刻,每一道工序都容不得一點含糊。

他大半生都在做骨木鑲嵌,唯一的心願就是這門手藝能為人所知

(▲

畫底稿)

●畫底稿:

將要鑲嵌的圖案先設計好,再畫出來。隨之選好木頭器物,鑲嵌的材料,工具。

他大半生都在做骨木鑲嵌,唯一的心願就是這門手藝能為人所知

▲鋸骨

他大半生都在做骨木鑲嵌,唯一的心願就是這門手藝能為人所知

▲鋸骨

●鋸骨 :

將畫好的圖案割出來貼在骨貝上,沿線將一個個圖案用鋼絲鋸鋸出來,貼到需要鑲嵌的木頭器物上。

一個個精美的圖案,在他粗糙的雙手下被切割出來。

他大半生都在做骨木鑲嵌,唯一的心願就是這門手藝能為人所知

(▲

挖槽

●挖槽:

用針沿著貼在木器上的骨貝圖案線條,刻畫出需要被剔除的部分,用鑿子將其挖出。

他大半生都在做骨木鑲嵌,唯一的心願就是這門手藝能為人所知

(▲

貼骨片

他大半生都在做骨木鑲嵌,唯一的心願就是這門手藝能為人所知

(▲貼骨片)

●貼骨片:

用特殊的膠水和鑿子一起,將骨貝鑲嵌進挖空了的圖案中,牢固之後將高於器物表面的部分用磨砂紙磨去。

他大半生都在做骨木鑲嵌,唯一的心願就是這門手藝能為人所知

▲細刻

●細刻:

在鑲嵌完成的骨貝上,用刻刀刻畫出樹葉、翅膀、眼睛等小細節,然後上漆。

經過這幾個步驟,一件作品的骨木鑲嵌才算大致完成,其中有一點點小的差錯,都可能導致整個工期被拉長。簡單的作品得十天半個月,難度大一點的需要一年多。在骨片上刻畫,每下一鑿,起碼要用上提30斤重物的力氣。下刀略偏,人物衣褶就歪了,松樹、亭子就斷了。

他大半生都在做骨木鑲嵌,唯一的心願就是這門手藝能為人所知

▲成品

而這些不僅要有紮實的美術功底,要做到細如髮絲而不斷,更多的是耐心和韌性。甘金雲常一坐就是十多個小時,其中的清苦只有自己知道。幾十年過去了,以前一起當學徒的80多位師兄弟,因為耐不住寂寞和枯燥乏味的生活都早已改行。而甘金雲,還在堅守。憑藉精湛的手藝,他也由此成為

骨木鑲嵌這項浙江省非遺專案的傳承人

嵌入內心的傳承之骨

2010年,有個上海人從網上看到了甘金雲的報道,與同伴一起開車來到寧波,當時買走了10套掛屏。此後,每年都來。

2017年,甘金雲的骨木鑲嵌並未被淡忘。

慕名到甘金雲工作室求購骨木鑲嵌的很多人欣賞他的手藝,他從心底裡感到高興,甘金雲覺得自己一生的追求沒有白費。但有一個遺憾,像骨鑲到木裡一樣,嵌在他的心裡。

他大半生都在做骨木鑲嵌,唯一的心願就是這門手藝能為人所知

學手藝的苦,我都不怕,

我最大的遺憾是,現在的年輕人都不認識它,不知道它的美……

淡淡的語氣,落寞的背影深深地刻出了他的心酸。

為此,他一直努力地尋找接班人。此外還得一直琢磨設計這件事。他說,像他這代民間手藝人,多數只會按圖索驥,設計和創新能力薄弱,很難往老手藝裡注入現代味。而這也是決定這項手藝的關鍵。現在流行私人定製,骨木鑲嵌也可以突破題材,量身設計產品。甘金雲接到的第一筆私人定製,是給一家高檔餐廳製作掛屏。

大半生都在做骨木鑲嵌,甘金雲希望這門手藝為人所知、繼而發揚光大。

……………………

圖文:網路;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文木家】

標簽: 鑲嵌  骨木  甘金雲  手藝  圖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