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農業

想請問如何在婚姻中修行呢?

作者:由 Michelle0221 發表于 農業時間:2023-01-08

想請問如何在婚姻中修行呢?Michelle02212023-01-08 14:01:14

老公/妻子不贊同也不排斥的婚姻情況下如何精進修行呢?

想請問如何在婚姻中修行呢?2016-05-01 11:23:01

把藥師七如來名號,各抄寫一萬遍,你的配偶就信佛了。

想請問如何在婚姻中修行呢?2018-11-13 16:10:34

一切唯心造《甘露門》

選自《白馬入蘆花——透過禪語悟人生》 (細川景一著・1987。7。禪文化研究所出版)

在盂蘭盆節(鬼節)的時候,各寺院都要修行施餓鬼會(其起源於釋迦牟尼在世之時,其弟子阿難得其傳授供養之法,誦陀羅尼經“若能施飲食予餓鬼,非但不落此道,且能得諸鬼神加持,延年益壽”,給餓鬼即有貪婪之心的人佈施食物)。這時,眾僧以獨特的韻律唱經之中就有“施餓鬼——甘露門”。其開頭是: 若人慾了之,三世一切佛 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如果人想要知道三世一切佛,就應觀法界之性,一切唯心造。(如果要知佛心,就應將宇宙諸法的本性只視作心造)。 “一切”是指所有的現象和存在。我們周圍所有的存在現象都只不過是“心”的作用,是“心”產生出來的。即所有的存在只不過是由心反應出來的,除卻心以外,什麼都不存在。 曾有一個年輕武士問白隱禪師是否有地獄。白隱看了一眼,劈頭蓋臉給他一頓臭罵:“你看起來像是一個出色的武士,可年紀輕輕就問有沒有地獄,真不象話!”最後還罵那武士是不忠之臣,不孝之子,膽小鬼。那年輕武士一開始因為對方是大名鼎鼎的高僧,還咬牙忍著,但最後終於忍耐不住,拔刀就要砍白隱。白隱和尚巧妙躲閃,但最終被年輕武士追上,就在刀落之際,白隱厲聲喝到:“那就是地獄!” 聞聽此言,年輕武士馬上清醒過來,連聲稱是。剛才凶神惡煞的樣子也恢復了平靜,甚至露出了笑容。“我知道了,我確實知道了地獄之所在。”於是白隱也若無其事似地微笑著說:“那還是極樂世界!” 地獄也好,極樂世界也好,都存在於心中,是心產生出來的。 有無、得失、善惡、美醜、愛憎,這一切相對而迥異的看法都是心產生的結果。正因為有了相對的世界,所以才有了爭鬥、有了煩惱、有了迷茫。 如果超然地認為法界一切唯心造,自然而然,所有的對立就消失了,就能擁有一顆真如之心。就應該說是知道了佛心。 《信心銘》裡有言道:“至道無難,唯嫌揀擇,但莫憎愛,洞然明白”。確實如此,要理解“一切唯心造”很容易,但是要達觀,洞然明白“一切唯心造”卻並不容易。

——————————————————————————————————————

風吹不動天邊月 雪壓難摧澗底松《普燈錄》

選自《白馬入蘆花——透過禪語悟人生》 (細川景一著・1987。7。禪文化研究所出版)

大風一起,塵土飛揚,草木低頭,天空也霎時雲飛霧散。只有那天上的明月,任憑風吹,巋然不動,悠然高懸。 大雪一降,周圍的樹木不堪重負,或是枝折,或是樹倒,唯有平日曆經風霜的“澗底松”昂然挺拔。她對雪毫不畏懼,依然保持著鮮亮的綠色,發出松籟之音。 “風吹不動天邊月,雪壓難摧澗底松”是以月和松為喻,告訴我們無論遇到什麼情況,信念都要毫不動搖,遇到任何困難,意志都要堅定不移,這是非常重要的。 我在二十多年前曾聽過科學評論家、駒澤大學教授丹羽小彌太講授的生物學課程。先生身材矮小,卻很乾練,講課非常認真,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十四年前,先生因患口底癌動了大手術,取下頜骨,植入鋼絲替代骨頭,並移植身體其他部位的面板做成人工頜骨。經過長期與病魔鬥爭,先生終於又回到了講臺。但是癌症並沒有就此罷休,到處轉移,結果不斷地反覆著住院、手術、出院的過程。作為一個科學家,先生對病因瞭如指掌,在絕望和痛苦中冷靜地面對自己,發表了頑強與癌症抗爭的記錄。 “開臂欲欠伸,嘴張腮舌疼;咬牙來阻止,不覺淚盈盈。”(欠伸せんに顋は痛し舌痛し噛み殺しては涙するかな) 先生的驚人鬥志讓人噓唏不已。遺憾的是,1983年9月28日終於走完了最後的人生。三天後的《朝日新聞》“天聲人語”專欄發表了悼文。 與病抗爭的記錄對他來說卻是一件極其艱難的工作。只要一陷入思考,臉部的下半部就會發僵,痛苦難耐。左肩上被割去面板的地方留下了醒目的疤痕,左臂不能完全抬起,不能和右臂保持平衡,所以寫一會兒就累。 因為過度消瘦,坐的時間一長就疼痛僵硬,每天只能攝取流食的身體難負重荷。在惡劣的條件下,寫作等於蠶食自己的身體。經管如此仍然筆耕不輟,不正是因為丹羽先生有一雙“科學家的眼睛”嗎?身患癌症,接受手術,在受到癌細胞轉移的威脅中頑強地聲活,這些不正是他想透過凝視自己的心靈和身體來驗證一個科學家的人生模式嗎?(1983年10月1日 朝日新聞) 生命不息,戰鬥不止,丹羽先生的悲壯人生正是“風吹不動天邊月,雪壓難摧澗底松”的境界。

————————————————————-

青山原不動 白雲自去來《五燈會元》

選自《白馬入蘆花——透過禪語悟人生》 (細川景一著1987。7禪文化研究所出版)

就在兩三天前,有了一次從新幹線的車窗看到富士山的機會。富士山的全貌清楚地展現在眼前,在八合目附近,有白雲飄忽繚繞,被廣袤雄偉的山麓原野所壓倒。正如“青山原不動,白雲自去來”。

說是“青山”,實際未必是青山,什麼山都一樣,不管是颳風還是下雨,山都是泰然自若,巋然不動。

白雲不知何處湧出,不管山有多高,它也不會被遮斷,飄忽東西、飄忽左右,上下來去自由,山則悠然而不動。如果把前後兩句顛倒過來,“白雲自去來,青山原不動”,可能意思會更加清楚。

不論何時、何地,不論做什麼事情,心都不要為萬緣萬境(世間永珍)所左右,而要像山一樣堅定不移,泰然自若。

我願在別人的眼中是個好人!

我願別人不要把我往壞裡想!

我不知何時變得光彩奪目!

我不知何時變得茫然自失!

我是那麼在意別人的目光,!

為什麼會這樣地

在意別人的目光?

忘記是在哪兒讀過的這一段詩。

曾聽說過這樣一個有趣的小故事。

農夫父子幹完了活,牽著馬走在回家的路上。有過往行人議論他們父子。“這倆人真夠傻的,馬背上空著,誰騎了上去,就不用走得那麼累了嘛。”兒子聽了覺得有理,就讓父親騎了上去,自己牽著韁繩繼續快步往前走。這時前面又來了一個行人,擦身而過時自言自語:“真可憐,這兒子也一定很累了。”騎在馬上的父親聽到後連忙跳下馬來,硬是把不肯騎馬的兒子推到了馬背上,自己牽過了韁繩。又走了一會兒,過來了幾個行人,他們看到這對父子,不禁吃驚:“讓老父親走路,自己年紀輕輕卻騎在馬背上悠哉遊哉,天底下竟有如此不孝之子?”兒子聽了慚愧地從馬背上跳了下來。父子倆商量,為了堵住別人的嘴,這回兩人親熱地一起騎到馬背上。他們想這回該沒人指責了吧?卻沒想到,很快就遭到了更猛烈的痛罵:“這倆個大男人也太殘忍了,竟然都騎在馬上,也不可憐可憐那匹馬!”父子倆不知如何是好,又經過商量,最後兩人抬著馬回了家。人們見狀,先是仰天驚愕,繼而是捧腹倒地……。

“青山原不動,白雲自去來”,是值得我們細細品味的句子。

————————————————————-

只在此山中 雲深不知處《唐詩選》

選自《枯木再生花——透過禪語悟人生》 (細川景一著2000。11禪文化研究所出版)

中國唐代詩人賈島(779~843)有一首題為《訪隱者不遇》的詩。

松下問童子,

言師採藥去。

只在此山中,

雲深不知處。

松樹下有一童子,就問他“隱者(仙人)到哪兒去了?”童子答道:“老師採藥去了。”肯定就在這座山裡,但是雲遮霧罩,根本不知道在哪兒。

要參透“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這句詩,有必要翻查一下《無門關》第四十七則“兜率三關”。 兜率悅和尚。設三關問學者。“撥草參玄,只圖見性。即今上人性在甚處……”

“撥草參玄”意為披荊斬棘,翻山越嶺,行走各國,尋訪名師。上人是對僧的尊稱,但在這裡是“你”的意思。

兜率和尚(1044~1091)常常為沙門設下三關讓他們修行。

這第一關,就是尖銳的提問:“修行者遍歷四方不是為了遊山玩水,而是為了拜訪各地名師見性,即看取自己的佛心佛性。那麼現在,你的佛性到底在哪裡呢?”

按佛教的說法,人無論誰都有成為悟者(開悟之人)、成佛的可能性,這種潛藏的普遍也是基本的人性,即稱之為佛性。佛性實際上也就是純粹的人性。而且這種佛性不僅人有,所有存在的事物,包括草、木、鳥、動物、石頭,甚至垃圾都有。禪不僅把它作為一種知識加以瞭解,問題更在於真參實證,即能否將它拿來使其變成自己的東西。

所以需要一聲喝破“那麼,如今你的佛性在哪裡?”

沙門為追求佛性而每天實參苦修,但卻往往求之不得。這是為什麼呢?並不是因為佛性遠不可及。佛性本就在最近的自己的心裡。只是因為追求時卻又在左盼右顧,就像今天的我們一樣。

古人把這種狀態說成是“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這裡所說的雲即指我們的迷惘、煩惱、妄想。明明就在我們面前的東西,卻因為有云遮擋而看不到。

鼬鼠、蜥蜴、豪豬等動物的生存能力(佛性)極強,人類也有所不及,常常使我們發出“了不起”“不得了”之類的慨嘆。兒童文學家椋鳩十(1906~1987)曾經懇切地對孩子們說:“每個人都生來就具有某一特長的地方。你,你,還有你,肯定都有的。只是我不知道是什麼。雖然我不知道是什麼,但你們每個人肯定都有各自的出色之處。”

這個出色之處不是要靠學習、要靠什麼人來教才能得到的。“人都有各自的出色之處。為了激發那個能力,人們學習,讀書,感動,在這個過程中,能力會自然地噴發出來。這時你才感慨“自己原來竟有如此能力!”(參照1988年3月25日《中外日報》)只不過是你在學習、讀書的過程中,才注意到了自身本來就具有的出色能力而已。

我們都具有可能成佛的佛心、佛性,但我們並未注意到,總是徘徊、猶豫。這正是“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的狀態。

————————————————————————————————

春入千林處處花 秋沉萬水家家月 《葛藤集》

選自《白馬入蘆花——透過禪語悟人生》 (細川景一著1987。7禪文化研究所出版)

“處處”也好,“家家”也好,都不是說某個地方,而是說“所有的地方”。只要寒冷的冬天結束,到了春天,明媚的春光就會不分貧富大小、公平無私地灑滿“千林”即所有的地方,催生嫩芽,綻放鮮花。同樣,到了秋天,明月皓然當空輝映“萬水”,無論是茫茫大海,還是滔滔江河,或是漫漫湖泊,甚至小小的水盆中也會倒映月影。在這裡,明月不依任何人取捨選擇的意志,一致平等地映出它自己的影姿。

“春入千林處處花 秋沉萬水家家月”的詩句是借大自然的活動來比喻佛的慈悲公平無私、廣大無邊。

佛的慈悲不是別人的事,而是我們自己體諒同情的心。我們總是容易因老少、男女、美醜、賢愚、貧富、大小等的差異而加以區別地對待事物。其實我們應該像春天的陽光和秋天的明月那樣,超越千差萬異的差別,無論對誰都同樣地施以愛心。

前些日子《每日新聞》上有一篇題為《希望推廣代筆考試》的報道,講的是福岡縣立稻葉高中一位患腦癱的少年由人代筆參加考試並取得合格的事情。

這位少年的名字叫山本宣弘。宣弘在出生後七個月時,因為脖子直不起來,多次去醫院診治,被醫院診斷為患有腦癱。他在四肢行動不便、飲食和大小便都需人護理、語言交流有障礙的狀態下度過了中學生活。坐在輪椅上的宣弘身邊總是陪伴著他的母親,上課時母親和他並排坐著代他作筆記,到考試的時候,就在有老師監考的單間裡由宣弘口授、母親代筆答卷。

宣弘學習刻苦認真。他用嘴叼著畫筆繪畫,趴在地上用抹布擦地的樣子使同學們很感動。每天都會有幾位同學抬著他上下樓梯。馬拉松比賽時,健步的同學們會推著他的輪椅參賽。休學旅行時,他們母子也一起參加。

過了不久,不協調的感覺就沒有了,差別意識也徹底地消除了。對於宣弘真正的朋友也就是他的同學們來說,宣弘就是一位“很平常”的朋友。因此同學們認為他和大家一起升入高中是理所當然的。

但在今年1月份,在向校方詢問有關宣弘升學考試一事時,卻以“由人代筆考試有欠公正”為由遭到校方拒絕。宣弘“想上高中”這一理所當然的願望和“為什麼只有宣弘不能上高中”的心情打動了同學,也打動了學生會。於是一場簽名運動開始了,並發展成為了全城的運動。宣弘要求用口述方式接受考試的願望最後終於得以實現。(1986年4月12日)

細想起來,這次運動就是因“宣弘君和我們大家都是一樣的,為什麼只有他不能參加考試呢?”這樣一個質樸的疑問引起的。

在被人們說成是文明發展、經濟複雜、社會等級化、人性缺失的現代社會中,“都是一樣的,為什麼?”這種認識,難道不正是我們應該追尋的嗎? “都是一樣的,為什麼?”這種認識其實不正是”春入千林處處花 秋沉萬水家家月”嗎?

————————————————————————————

不落因果 不昧因果《無門關》

選自《枯木又逢春——透過禪語悟人生》 (細川景一著・2000。11禪文化研究所出版)

《無門關》第二則裡有“百丈野狐”的公案。

百丈和尚,凡參次有一老人,常隨眾聽法。眾人退,老人亦退。忽一日不退,師遂問,“面前立者復是何人?” 老人云:“諾某甲非人也,於過去迦葉佛時,曾住此山。因學人問,大修行底人,還落因果,也無。某甲對雲:‘不落因果!’五百年墮野狐身。今請和尚代一轉語,貴脫野狐。遂問:“大修行底人,還落因果,也無?” 師雲:“不昧因果!” 老人於言下大悟。……。

“迦葉佛”是過去七佛中的第六佛。所謂“一轉語”是隻一句便脫迷而悟的話。“不昧”是不曖昧,不弄虛作假。

百丈懷海禪師(720-814)在講壇上面向修行僧說法時,總有一個老人安靜地坐在後面聽法。

說法後,老人總和修行僧們一起離開。但有一次,老人沒有離開留下了。百丈和尚覺得很奇怪,問到:“你到底是誰?”

老人回答說:“我不是人。很久以前,在迦葉佛時代是這個寺的住持。有一次,一個修行者問我:“不斷修行,大徹大悟的人到底受不受因果報應呢?”我馬上回答:‘不受因果報應。’正因為這個回答,我墮入500世(500次轉世)的狐狸道,無法脫身。請您大發慈悲,代我做一正確的回答。”

老人恭恭敬敬請法:“大修行人還落因果否?”

百丈和尚馬上答道“不昧因果(對因果不曖昧,不弄虛作假)。”

老人當下大悟,超脫狐身。

老人為什麼回答“不落因果”而墮野狐之身,而聞“不昧因果”能脫野狐之身呢?

在佛教中,產生事情的直接原因為“因”,間接原因即附加於“因”之上的事情、條件為“緣”,由此產生的結果為“果”。在此過程中,由“因”而“果”的力量為“業”。例如有一粒豆的種子,這是“因”,耕田、播種、澆水、施肥,這些叫做“緣”,發芽結果,這就是“果”。“緣”是否到位,與“果”關係甚大。即使是惡因,但如有良緣,就能得到善果。良因如果加上惡緣,就會得出惡果。而且,果也不會終於果,果還會成為因,加上緣又生出果。

這不單單是豆的種子問題。我們的存在都遵照這一法則。我們一件一件的善行或是惡行累積起來就形成了我們的現在。而且這還沒完,那些行為都會成為“因”,當然又會形成“果”,這就是“因果報應”。

大修行人絕不可能免於“因果報應”,也就是說因為不是“不落因果”,所以老人墮入野狐之身。

那麼百丈和尚回答的“不昧因果”是什麼呢?

處於“因果報應”之中又超越它,在“因果”中又不受制於其狀態,一語道破就是“不昧因果”。

在百丈和尚的“眼”裡,既沒有墮入野狐身這回事,也沒有脫野狐身這回事。“因”只是一時之位,“果”也是一時之位,這就是全部的存在。野狐就是野狐,是絕對的存在。

老人因為執著於因果報應而又妄想不受因果報應,想辦法要脫離野狐之身,而五百世都不得解脫。聽聞百丈和尚一語道破“不昧因果”,悟到野狐就是野狐之時,反而能脫五百世野狐之身。

有一個關於一休禪師的有意思的故事。

在一次旅途中,一休求宿於一農家。這時附近傳來一陣悲泣聲,詢問其由,得知因為那家主人亡故。禪師很同情,於是特意佈施。家人一邊哭泣致謝,一邊傾訴自己的煩惱:“我家很窮,只有一點點田地,養不活七口人。因此,明知不好,丈夫還是去捕魚狩獵,這才得以填飽肚子。丈夫得病後很為此事煩惱,認為是犯了殺生之罪所以才得了這個病。他非常煩惱死後是否能進入極樂世界。”

禪師開導說,只要懺悔了自己的罪業就行了,肯定能進入極樂世界。可是那家人還是不能首肯。於是禪師說“如果你們實在擔心殺生罪孽,那我就給你畫一個極樂世界的保證書吧”。於是在一張紙上寫上幾筆,認真摺好放在逝者胸前,“這樣肯定就能進入極樂世界了”,說完就離開了。

因為一休禪師是當時有名的大德,所以那家人以為他一定寫了什麼難得的話,結果偷偷一看發現是一首狂歌。

造孽如有須彌般

閻王如何記得過

若殺生罪孽有如須彌山那麼多,以至不能去極樂世界,閻王肯定也有漏記的時候,所以放心吧。

我們既然活著,就一定因何種“因緣”而造“業”,因此要受“果”。

太受制於“業”就不能活下去。想開了,坦然地面對“業”,承認它就是自己的責任。

農夫的苦惱是“不落因果”,一休禪師說“閻王也有漏記的時候,放心吧”,是“不昧因果”。

古來人們將沒有真正悟達禪境卻自以為因果者,稱作“野狐禪”, 蓋由此公案而來。

————————————————————————————

安禪不必須山水 滅卻心頭火自涼《碧巖錄》

選自《白馬入蘆花——透過禪語悟人生》 (細川景一著1987。7禪文化研究所出版)

此詩句出自中國後梁時代詩人杜荀鶴的《夏日題悟空上人院》。

三伏閉門披一衲,

兼無松竹蔭房廊。

安禪不必須山水,

滅得心中火自涼。

—— 在夏日的酷暑中,悟空上人依然身著一件破袈裟,規規矩矩地坐禪。周圍沒有一棵松,也沒有一竿竹,無處避暑,完全如在火焰中。如此情景,似乎坐禪沒必要去尋求寂靜的山林或水邊。而上人卻能夠滅卻心頭超越寒暑,似乎酷暑也不會煩其心,炎熱也其樂融融。——

這裡特意將詩的後二句摘取出來。但是使這詩句聞名的卻是山梨縣鹽山惠林寺的快川紹喜禪師。因“風林火山”而著名的甲斐的武田信玄曾師從快川禪師習禪。後來在武田家被織田信長滅亡,快川禪師在武田家殉身。

信長襲擊快川所居的惠林寺,放火焚燒寺院,把快川及百餘僧眾逼到山門樓上,信長又在山門周圍堆上柴薪從四面點起火來。大火立刻熊熊燃起,眾僧人在猛烈大火中毅然赴死。

在被烈火包圍中,禪師向弟子們講的最後的話就是誦出了這二句詩。

“安禪”與坐禪的意思相同。要想專心地坐禪,自然希望有山林水邊這樣安靜的環境。但是正如大德寺(京都紫野)的開山祖師大燈國師曾吟誦過的那樣:

坐禪於四條五條橋上,見行人如深山林木。

如果經過長年的修行磨鍊,即便是在喧鬧的都市也能靜心坐禪。應該說,坐禪必須要做到即使在紛雜喧鬧中也能入定。

“心頭”說的是拘泥於事物的分別心(煩惱)。“滅卻”則是把這些心中的煩惱、雜念去掉。也就是說,如果能夠斷然拋卻分別心而歸於無心,那麼噪音也好,酷熱也好,毫無所謂。只要堅定了自己,不為即將焚燬自己的火焰和恐懼所紛擾,火也覺得涼爽。

火當然還是熱的,但能夠欣然、安靜、豁達地接受它的熱,這種心境則表現為“涼”。

禪就是培養人接受初始的心,並不會出現讓人在火中還感覺冷的奇蹟。

————————————————————————————-

——————————————————————-

花無心招蝶 蝶無心尋花《道德經》

引自《枯木再生花——透過禪語悟人生》 (細川景一著2000。11禪文化研究所出版)

不需爛漫開放的萬朵櫻花,只要在草從裡不為人知地開著的一朵小野花便足已;也不需色彩斑斕的漂亮蝴蝶,哪怕是一隻髒兮兮的小蝴蝶也好。

一朵花上,兩三隻蝴蝶在嬉戲。雖然這種風景隨處可見,但我們往往對此視而不見。良寬禪師卻抓住了此情此景,把這無心相遇的真實吟誦了出來。

花並沒有想要招引蝴蝶,而蝴蝶也並沒有想去尋花。但是,它們意外地邂逅,自然地相逢了。

我們的人生實際是就是一連串的相逢。與父母相逢,與兄弟姐妹相逢,與朋友相逢,與丈夫相逢,與妻子相逢,與孩子相逢。還有與苦事、樂事、悲事、各種各樣的事相逢。

這些相逢都是偶然的嗎?僅說成是偶然恐怕不夠。是宿命嗎?說成是宿命也不盡然。

那麼,到底是什麼呢?全都是因緣法則。是在最初有的因上緣起了作用的結果。結果並不以結果而終,它又成為因,再加上某種緣又出來新的結果。因緣結果,迴圈往復。在佛教裡,這就叫作因緣法則。

比方說這裡有一粒豆子的種子,這是因。耕田、播種、澆水、施肥,這是緣。發芽結子,則是果。緣的作用情況如何對果有極大影響。即便是惡因,加以良緣也可得善果,反之良因加惡緣也會得惡果。這就是佛教的因果律,而決不是宿命論。因有緣花開、因有緣蝶舞,花與蝶是因緣相逢。

我們的相逢也是順從了因緣法則的結果。有一條看不見的線在牽著我們相逢,只是這條線我們看不見而已。希望我們都能謙虛地覺悟到,我們是依法則生存、不,是法則讓我們生存的。我們應該充分地活用這種相逢度過人生。

抱起孩子的時候,

不由地擔心起孩子的將來;

我的眼睛,

已經被淚水悄然沁滿,

孩子啊,父母別無所求,

只希望你一生遇到好人!

(引自佛教詩人 坂村真民《相逢》

——————————————————————————-

庭前柏樹子《無門關》

選自《枯木又逢春——透過禪語悟人生》 (細川景一著・2000。11。禪文化研究所出版)

這是《無門關》第三十七則裡的故事。一僧問趙州和尚:“如何是祖師西來意?(達摩祖師千里迢迢從印度來中國的旨意是什麼?)”說來是為了傳授禪,所以這個問題是在問什麼是“禪”、什麼是“佛”、什麼是“悟”。

對此,趙州和尚斷言答道:“庭前柏樹子。”

此處的“子”是助詞,沒有任何意思。所謂“柏樹”不是日本所稱的“柏”(日文漢字寫“柏”,中文意為“槲樹”),是叫做“園柏”的植物,這種樹,在無數樹枝的周圍環繞著類似柏樹的樹葉,生長力很強,冬夏顏色不變,四季常青,樹幹類似日本扁柏呈紅色,豎條紋非常漂亮。趙州和尚居住的“觀音院”亦稱“柏林寺”,寺內柏樹蒼蒼,非常繁茂。上述問答就發生於此。

“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庭前柏樹子。”

趙州和尚到底想說什麼呢?

他並不僅僅是在山川草木悉皆成佛,即看到的、聽到的、存在的一切都是佛的世界這個意義上回答“庭前柏樹子。”

《趙州錄》裡還有後續的故事。

僧繼續問道:“和尚莫將境示人?(我在問何謂禪,師父莫不是以外境示人)”

趙州和尚雲:“我不將境示人(我絕不拿外境示人)。”

於是,僧再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趙州和尚儼然答道:“庭前柏樹子。”

此僧的提問設立在“心”與“境”對立之上。但是趙州和尚所要表達的是,心境一體,心境一如,禪師的心中不存在境。庭前柏樹子僅僅只是庭前有柏樹。趙州和尚想表達的是,不要去管什麼祖師西來意、什麼禪、什麼佛、什麼悟,截斷妄執就能達到天地間柏樹子的絕對境地。

這是一種即使是釋迦佛、達摩也不能察覺,不能絲毫分別的、徹底的“無心”之心。

後來妙心寺的開山祖師關山國師簡評道:“柏樹子話有賊機。”也就是說,這個公案裡有可怕的盜賊一樣的作用,它含有不僅我們迄今積累的名譽財產,而且要從根兒上祛除執著分別之心以及一切妄想煩惱的玄機。

日本黃檗宗的開山祖師隱元禪師(1592-1673)在江戶時代從中國明朝回國後,在日本的禪道場挑起說法論爭,遍訪各地,當時也到了京都妙心寺,和當時的山主愚堂和尚有過一場問答。

“我想拜讀一下開山祖師關山國師的語錄。”

“開山祖師沒有語錄。”

“沒有語錄,何以叫開山。”

“開山祖師沒有語錄,但有‘柏樹子話有賊機’的話語。”

隱元禪師聞聽此言,不禁全身一震:“這一句勝過千百萬語錄”,馬上頂禮膜拜。

讓隱元禪師大驚的正是這句“有賊機”。

————————————————————————————

百花春至為誰開《碧巖錄》

選自《枯木又逢春——透過禪語悟人生》 (細川景一著,2000。11。禪文化研究所出版)

這是《碧巖錄》第五則“雪峰盡大地”公案頌文裡的語句。即使隆冬時節寒風呼嘯,但只要一陣春風吹來,一望無際的荒原就會遍地長出嫩芽,披上綠裝,百花齊放。梅花、桃花、櫻花、牡丹、杜鵑花等,猶如百花爭豔。但只為賞花而大擺酒宴,唱歌跳舞,狂歡作樂,那就太對不起花兒了。這千姿百態的花朵在向我們傳達著很重要的事理。

江戶時代的漢學者佐藤一齋曾說過這樣的話。

看月,觀清氣,不在圓欠晴翳間。看花,觀生意,存紅紫香臭之外。(《言志四錄》)

觀月是觀其清新之氣,而非觀其陰晴圓缺之形狀;賞花是賞其生機勃勃的花之心,而非賞其紅色、紫色以及香氣那些外在的東西。

也就是應該學花的生命,花的心。

“百花春至為誰開。”百花到底為誰而開呢?誰也不為,什麼也不為,沒有任何企圖,只是在天地間全身心地綻放自己的生命。

百花一味盛開,她教給我們生活方式,給我們以勇氣,以安慰,以愉悅。但是她們絲毫沒有居功自傲,多麼偉大啊。

說到花,小島昭安先生曾在其著作中介紹過一個感人的小故事。

有一天,我走過淺草的一個幼兒園門前時,一個小女孩兒拿著枯萎的花兒跑到幼兒園角落的垃圾堆那兒。

我無意中看到那個小女孩兒大聲說:“小花花兒,謝謝你。”然後扔了下去。我不由心一動,叫住小女孩兒問:“小朋友,你總是說謝謝以後再扔掉小花兒嗎?”

小女孩兒深深地點了一下頭:“是呀,我媽媽總這麼做的。因為花兒開得這麼美,讓大家高興,所以扔的時候要對她說聲謝謝。”(參考總持寺出版部出版《心靈的耕耘》)

孩子懂得“花的生命”、“花的心”,她是懂得“花為誰開”的孩子。

想請問如何在婚姻中修行呢?2017-06-30 03:46:47

修行的終極目標本來就是讓人升起出離心並且永不墮三惡道,大部分人跟隨自己的各種慾望活下去也並不節制的話往生後投生三惡道的可能性比持戒修行的大(即使持戒也有破戒的可能),對物質和肉體慾望的追求本身就會引導人去造下各種惡業,這是沒法避免的事,只有造業大小的區別。雖然前面有個回答裡沒有正面抨擊修行生活,她的核心思想是做好配偶該做該盡的義務,其餘的不管”但個人還是多少感覺到了她對修行的不屑一顧和不支援,所以為啥許多居士就建議最好找物件找個同是修行的人作為伴侶,夫妻雙方溝通起來有共識,更能互相理解,找個不信的人做伴侶真的像她的回答中說的除非讓對方看到修行給現實中帶來了好處,否則即使嘴上不說,心裡還是不樂意另一半做這些在他們眼中影響俗世生活的“勞什子”功課,如果僅僅因為念經拜佛就引起對方不滿的話,肯定是你在家中某些重要的責任沒做好或者你在配偶眼中不夠滿意,如果你在俗世的成就能碾壓配偶,早晚時即使當著對方的面唸佛拜佛他/她敢說個不字?當然如果盡好了丈夫或妻子的責任,只要是真愛你的人,會選擇理解並支援的,如果即使你個人做的很好,對方僅僅因為你修行就表達不滿,那說明對方比較自私,並不能說你修行就不對。既然做在家居士,當好一個紅塵中人是首要的,因為有許多因緣未了,這輩子好的壞的善的惡的業報總要去受,儘量別再造新的惡業了,雖然不持戒不出家,但修行人還是要有修行人的覺悟吧,否則修什麼行呢

標簽: 修行  因果  和尚  禪師  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