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農業

暴飲暴食不只是貪吃那麼簡單

作者:由 田雪 發表于 農業時間:2022-11-17

無論是微博、知乎還是公眾號,都有朋友私信我求助暴飲暴食的問題。

有的是感覺自己總嘴饞,想知道為什麼。也有的是感覺自己暴食有些嚴重,也越吃越胖,想求助。

暴飲暴食不只是貪吃那麼簡單

仔細瞭解後發現,這當中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居多,偶爾也會有30+正處於職場焦灼期的朋友。

往小了說,貪吃了點,沒什麼大事兒。

但往大了說,是非常危險的疾病訊號燈,不能坐視不管。

那麼,今天就想帶著大家一起梳理下與「

暴飲暴食

」相關的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到正走在邊緣、或深陷其中的朋友。

認識暴飲暴食

首先,我們需要將偶爾貪吃,與帶來嚴重併發症的

暴食症

神經性厭食症

劃一條分界線。

美國精神學會對「暴食症」的定義:

有反覆發作的暴食症狀,

並伴隨強烈的沮喪感。

在進食時通常感覺失去控制

,進食大量食物。

進食速度比平時快得多、

一直吃到感覺不舒服為止

、當生理上覺得不餓時也會進食大量食物。

因為吃得多,覺得難堪而單獨進食,

暴食之後會厭惡自己、表現出抑鬱、內疚和明顯的悲痛。

如果在暴食的基礎上,

還會採取不恰當補償措施以防止體重增加

,比如催吐、使用瀉藥、過度運動等等,便是屬於

神經性厭食症

的範疇了。

暴飲暴食不只是貪吃那麼簡單

暴食症、神經性厭食症,

已經不僅僅是營養問題,更是心理和精神狀態的問題了

,嚴重的可能會危及生命。

如果你偶爾會暴飲暴食,並把它當作一個緩解壓力的方式,就一定要格外留意。

享用美食無可厚非,但暴飲暴食的行為逐步淪陷的話,

不僅會引發嚴重的心理問題,還可能會催生各種生理上的併發症。

暴飲暴食不只是貪吃那麼簡單

暴食加重胃腸負擔,也是促進肥胖以及與肥胖有關的各種心血管疾病的高風險因素。

而催吐時,混合在食物中的胃酸會在催吐的過程中,腐蝕食管和牙齒,引起併發症。

暴飲暴食不只是貪吃那麼簡單

世界衛生組織對14個國家的調查發現,暴食症在全球的發生率約為1.4%。發病的平均年齡約為23歲。

在國內,暴食症多發生在年輕的成年人群、女性群體、大學生群體以及職場人中。

遠離暴飲暴食

如果你有暴飲暴食的行為,我們需要改善它直至康復,直至可以正常攝入、享受食物。

但令人沮喪的是,

康復並不在一瞬間,而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很難有神奇的藥丸或妙招,一次性將我們拉出泥潭。

暴飲暴食不只是貪吃那麼簡單

今天的文章,希望能達到以下作用:

如果還沒到暴食症那麼嚴重,要馬上警醒自己,爭取全身而退。

若已經是暴食症患者,此刻要建立信心,當你意識到自己已經處於疾病狀態,那便已經在康復的過程中了。

我們要深刻挖掘究竟是哪個環節出了狀況,針對性解決,成功率會更高。

那麼,我們一起來看看,引發暴飲暴食,究竟有哪些高風險因素。

01、為了減肥而節食

苗條、纖細

”依然是目前社會主流的審美趨勢。

但每個人的體型基礎不同,並不是人人都能達到纖瘦的標準。

從基因和生理學上來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標準體重模型。

暴飲暴食不只是貪吃那麼簡單

你是否會因為僅僅吃了一塊蛋糕,接下來很長時間都會感到十分自責?

別人是否總會說:“你不胖呀!我看著都有些太瘦了!”而自己仍然覺得:“哎呀,我胖死了!” 甚至會為自己的身材而感到羞愧。

如果你對自己的身材有著錯誤的期待和評估,

很可能會強迫自己減肥。

當身體已經低於理想體重,想要減肥就會非常困難,很容易促使你採取節食等不科學的減肥方法,以達成目的。

而長期不健康的節食減肥方法,不僅無效,

反而容易因為食慾總是無法得到滿足而引發暴飲暴食的問題。

有不少研究證實,過分節食,是暴食症的顯著性預測因子。

應對方法:

1。 努力調整對美的認知,請專業人員協助自己從生理上分析適宜的體重標準。

2。 把自己很愛吃,但吃完會有強烈負罪感的食物列個清單,每週允許自己適量吃一份。

3。 詳細記錄自己的飲食,做到外部監控,努力讓自己的食量處於合理範圍內。

02、長期處於高壓力狀態下

工作、生活、人際關係等等緯度,是否給你帶來了很多壓力?

如果你剛好對這些負面的情緒耐受度較低,

就容易將暴飲暴食作為緩解消極情緒的一種手段。

暴飲暴食不只是貪吃那麼簡單

對很多人來說,暴飲暴食其實是一種應對壓力的“解決方案”。

相較於暴飲暴食會帶來的精神與生理上的傷害,那些生活裡的負面情緒,更讓TA們感到恐懼。

暴飲暴食後,有些人的消極情緒會減少,但有些人的負面情緒反而會增加,這可能是因為,

在暴食後TA們覺得沒能控制住自己,而產生了羞愧情緒。

研究發現,57%的暴食者被診斷為“食物成癮”,

並且這些人有較高的抑鬱、負性情緒、情緒失調以及較低的自尊。

應對方法:

1。 思考、挖掘究竟是什麼具體的事情讓自己想要逃避,針對性的補充相關領域的知識,拓寬認知,減少因為未知而帶來的恐懼。

2。 學習科學的休息和壓力管理辦法,比如冥想、瑜伽,努力讓自己在壓力崩潰的邊緣止步。

3。 找到值得信任的朋友,或者諮詢師,從外部幫助自己。

03、那些未知的不可控因素

我們需要承認的是,不是所有狀況都可以被我們全面掌控。

有很多相關研究發現,基因、幼年時期的家庭餵養習慣,也是成年後發展成暴飲暴食習慣的誘因。

暴飲暴食不只是貪吃那麼簡單

一項研究表明,肥胖的暴食者更有可能攜帶OPRM1 G等位基因,而沒有暴食行為的肥胖參與者在該等位基因上沒有更多的表達。

而Taq A1等位基因的存在,也可導致一種多巴胺受體減少30%-40%,導致多巴胺的表達減少。

多巴胺的分泌讓人感到滿足與快樂,

而多巴胺水平的降低,會讓人覺得怎麼吃都無法滿足,從而導致暴飲暴食。

暴飲暴食不只是貪吃那麼簡單

所謂不良的餵養習慣,主要是當子女表現出正確的行為時,父母會用食物給予獎勵,反之則用剝奪食物作為錯誤行為的懲罰。

這在很多研究中被稱作:

工具性餵養。

兒童期被父母工具性餵養的成年人,會把食物當作解決問題的工具,更有可能會暴飲暴食。

應對方法:

1。 瞭解是改變的第一步,如果你的暴飲暴食來的毫無緣由,不如讓自己心態更輕鬆一點,把自己的暴飲暴食問題告訴身邊的人,請外力協助,減少暴飲暴食的發生頻率。

2。 逐步恢復合理搭配的飲食結構,讓自己的身體避免因此產生更多自我損耗,從而引發和疊加上述與壓力、自尊心等等相關的暴食行為。

總的說來,想要從根本上解決暴飲暴食的狀況,我們要清晰的為自己設立一個起點、一個終點。

【起點】:

是自己的問題原點,只有找到它,才能從正確的角度出發,將自己從泥潭一步步拉出。

【終點】:

是健康的飲食模式,讓自己時刻有參照物,知道進步的方向在哪裡。

為大家理一下211飲食法的基礎結構,無論你現在是否會暴飲暴食,參照它修正自己的飲食結構,都會從健康角度獲益。

暴飲暴食不只是貪吃那麼簡單

平時的飲食,能達到80%較為健康,就已經很不錯了,

適當的享受自己最愛的那些美食,一點都不罪過。

暴飲暴食的緣由雖然不同,但結果都伴隨痛苦。

願我們每個人都能遠離進食障礙,

能更輕鬆的享受人世間這眾多美好的食物。

參考文獻:

[1]。呂振勇,鄭盼盼,Todd Jackson。暴食症的影響因素及其機制[J]。心理科學進展,2016,24(01):55-65。

[2]。謝揚曦。 《進食障礙和肥胖症》(節選)翻譯實踐報告[D]。重慶師範大學,2014。

[3]。顧景範《現代臨床營養學》第二版

[4]。蘭迪·E。麥凱布《暴食症康復指南》

[5]SPEED M S, JEFSEN O H。 Investigating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body fat and depression via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J]。 2019, 9(1): 184-193。

[6]SMITH D G, ROBBINS T W。 The Neurobiological Underpinnings of Obesity and Binge Eating: A Rationale for Adopting the Food Addiction Model [J]。 Biol Psychiatry, 2013, 73(9): 804-10。

標簽: 暴食  暴飲暴食  自己  食物  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