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農業

如何科學治未病?

作者:由 塞外營州之文水 發表于 農業時間:2022-07-11

如何科學治未病?塞外營州之文水2022-07-11 14:50:48

如何科學治未病?2022-06-30 22:19:40

中醫“治未病”理論主要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變、愈後防復”三大主題。

一、未病先防,治在未病之先。也就是說人們在沒有患病的時候,要積極預防疾病的發生。中醫以“正氣記憶體,邪不可幹”的論述強調重視體質的內在因素,一方面提出“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和“精神內守,病安從來”的養生之道。另一方面要求人們“順應天時,天人合一”,積極消除致病因素,避免或減少它對人體的侵害,就可保證不發病或雖病亦不重。未病先防正是與現代“預防為主”的新醫學模式相吻合。它包含著調養精神、體格鍛鍊、合理飲食、適時養生、科學用藥等豐富內容。

二、既病防變,治在發病之初。也就是說在患病以後,要積極採取措施預防疾病加重。一般來說,疾病的轉變是由表入裡,由輕變重,由簡單到複雜的過程,因此,在防治疾病的過程中必須掌握疾病的發生、發展規律及其轉變途徑,做到早期診斷,有效治療,治在疾病發作加重之先。

三、除邪務盡,使病癒防復。所謂“愈後防復”,就是指在病癒或病情穩定之後,要注意預防復發,時刻掌握健康的“主動權”。一般病人初愈後,大多虛弱,這就要求在康復醫療中,做到除邪務盡。針對患者氣血衰少,津液虧虛,脾腎不足,血瘀痰阻等病理特點,採取綜合措施,促使臟腑組織功能儘快恢復正常,達到邪盡病癒,病不復發的目的。

中醫有“治未病”的理論與實踐。但許多人並不清楚中醫“治未病”的具體內容,有人望文生義,有濫用藥物“治未病”乃至養生的傾向,因此有必要梳理中醫“治未病”的概念併為其“正名”。

古人所說的“治未病”是特有所指的,並不是教人無病服藥以強身防病。這源於他們對“疾”和“病”的認識。《說文解字》認為“疾”是指小病;而“病”特指那些危重的疾病。早期“治未病”的含義是治“疾”防“病”。即早治小病,預防大病,目的是及早治療,防微杜漸。

《黃帝內經》也強調:“病已成而後藥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意思是說病情加重再去治療,就如同口渴了才想起打井,該上戰場了才想起要鑄造兵器一樣,那是來不及的。大家耳熟能詳的扁鵲見蔡桓公的故事,清晰地描述了蔡桓公病情從“疾”向“病”的發展過程。扁鵲先言“君有疾在腠理”,後言“君之病在肌膚,君子病在腸胃”,亦即由“疾”轉“病”,由淺入深,先期要“治已疾而未病”。最後,蔡桓公“病”重而入骨髓,扁鵲自知“病”已難治而遁逃。《抱朴子》:“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是對“治未病”的準確解讀。

“是藥三分毒”,“藥以治病,因毒為能”。服用任何藥物,有病,病受之;無病,人受之。因為“雖甘草、人參之類,誤用皆是毒藥”。可見中醫“治未病”,不是指投藥於無疾之人而預防,深層次的意思是告誡人們:未染疾不可濫用藥!

當然,中醫有“人有所苦謂之病”的疾病觀。但是,因勞累導致的身體疲憊,因心情不暢導致情緒不好,或因飽食終日,無所事事而百無聊賴等,現代醫學檢查可能未見異常,但都可稱為“苦”。中醫臨床每天要面對各種以“苦”為主訴的患者,此時西醫理化檢查可能未發現異常,在中醫看來是有“疾”或者有“病”,當然需要診治甚至服藥。

古人在瘟疫流行時也服藥預防,這和“治未病”有相近之處,可以看作是特殊時期的特殊方法,雖有提高人體正氣之意,但重點還是針對特定的“傳染源”。張仲景“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以及葉天士“務在先安未受邪之地”等發揮,是對《內經》“治未病”理論的豐富完善與發展,這還是定位在疾病層面。只有完整準確地把握中醫精髓,才能更好地發揮中醫藥優勢。

如何科學治未病?

標簽: 治未病  中醫  未病  疾病  蔡桓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