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體育

你知道與親人、生人、熟人的處事法則嗎?

作者:由 小魁 發表于 體育時間:2022-07-07

——————————

拿捏好親情、友情疏親、遠近的相處關係,

需要我們轉換一下思維。

一個人看待事情的角度,決定了他人生的高度。

偶得一位前輩對親情、友情的“十二字”處事法則:

親人要生,生人要熟,熟人要親。

精彩絕倫,悟透了受益一生!

你知道與親人、生人、熟人的處事法則嗎?

1/ 親 人 要 生

——————————

親情,是人世間不求回報的關愛。

親情,如雨露,讓人學會愛和感恩。

既然親情如此純潔,那麼親人之間,是不是就可以沒有原則的,想怎麼相處就怎麼相處呢?

親人要生,這裡的“生”,不是親人間形同陌路,而是要有一種“距離”感,應該包含兩層意思:

一是不論是什麼親人,除非必須居住在一起,否則,在相處時間上和生活空間上,要保持“距離”,要“生”。

二是不論是什麼親人,也不論是否居住在一起,在相處時的言語上,要體現“尊重,”要“生”。

現實生活當中,不論何種親情關係,特別是婆婆與兒媳、丈母孃與女婿,如果小夫妻又都是獨生子女,那“生”的意義就更顯重要。

我有個以前單位的同事,2018年他女兒出嫁時,邀我參加了婚禮。

一年後,在參加另外一個同事兒子的婚禮時,又見到他,詢問他女兒的情況,無意中分享了他的“親人要生”的家庭趣事:

女兒結婚後,不是跟男方父母生活在一起,他跟女兒女婿約定,沒有特殊情況,一個週末去婆婆家,下一個週末回“孃家”。

這樣,每半個月分別跟雙方父母見一次面,其餘的時間完全屬於小夫妻倆。

女婿的父母也完全贊同。

之後,女兒女婿很珍惜,甚至渴望,每一週跟雙方父母的相處時間,可謂相敬如賓。

在女兒婚後半年時間內,他們兩個家庭,以孩子家為中心,把房子都換到一個小區裡,為日後雙方父母幫忙照看孩子,以及小兩口照顧父母,打下很好的基礎。

真的是把熱湯從這家端到那家,都不會涼的“一碗熱湯的距離”,很標準,也很經典。

現在女兒也有了自己的孩子,三個家庭隔一段時間就聚會一次,其樂融融。

很是羨慕同事有這樣的情商。

在我們身邊,有多少婆媳不和、女婿不好的故事?親人“不生”是主要原因。

親人當“生”相處,親情方能久遠。

親人要生,體現的是,把持住親情關係的大智慧。

你知道與親人、生人、熟人的處事法則嗎?

2/ 生 人 要 熟

——————————

一個人生存在現代社會,每天都會在自己特定領域,增加社會交往的頻率,必然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陌生人。

走出家門,電梯裡會遇到陌生的鄰居。大街上會遇到陌生的路人和清潔工人。工作時會去拜訪陌生的客戶,也會接待來訪的陌生客人。

過去的社會是一個熟人的社會,彼此都很熟悉,但太僵化,社會流動受限。

現在的社會是一個陌生人的社會,人們可以自由行動,社會資源可以自由組合。

生人要熟,就是,陌生人之間,如果用熟人的方式去交往,不僅會碰撞出很多意想不到的火花,也許還是組合社會資源的重要途徑。

說一個我和我的一個客戶的故事:

2016年春天,我到北京辦事,在高鐵列車上遇到一個大男孩,我倆座位挨著,儘管只有三十多分鐘的路程,還是很想與他聊聊。

我扭頭,微笑輕聲問:去北京辦事,還是遊玩兒?

他稍微臉一紅,答我:去看我女朋友。

我笑著看著他:異地戀愛,是很辛苦的啊。

他也笑了笑:這是一段特殊經歷啊,火車票見證感情。

我倆你一言我一語地聊了起來。他和女友都是哈爾濱人,在天津讀大學,畢業後,他在天津一家高科技公司工作,女友暫時在北京上班。在短短三十多分鐘的時間裡,聊得挺多,也聊得很愉快。

列車到了北京,我們彼此留了電話,說以後常聯絡。就此作別。

之後,回到天津,我們真的經常聯絡,常常小聚,成了無話不談的朋友。再後來,他女友從北京回到天津,他也從原來公司辭職,與女友共同創業成立了自己的高科技公司。

而他公司的產品,恰好需要我公司生產的包裝物,於是,就有了第一次生意上的合作。

現在,他公司不但發展得非常迅速,也很良性,員工近百人,成為天津區域行業內排行前三名的佼佼者。他也成了我公司銷售額佔據前三位的一個“大客戶”。

機緣巧合,我把在江蘇常州一個戰友的企業引薦給他,最終又成了他的“大客戶”。

在現代社會,陌生人以熟人的方式相處,可以用很多方法去嘗試。

但是,生人要熟,將陌生人轉化成熟人的過程,體現的是融入社會、適應社會的現代思維。

你知道與親人、生人、熟人的處事法則嗎?

3/ 熟 人 要 親

——————————

與熟人相處,是社會學學科的一個內容。

把熟人處成親人般的關係,不只是一門行為藝術,更是一種生活境界。這種境界會讓我們在充滿樂趣中,享受生活。

我清楚的記得一件事,至今還是很感慨。

2021年夏天,清晨上班,我乘電梯去車庫,電梯停在九樓。跟我乘同一側電梯,住在九樓的女主人,是一個五歲男孩的寶媽,乘電梯經常遇見,彼此也熟。打過招呼後,我發現跟在寶媽身後,除了男孩還跟進來一個與男孩年齡相當的女孩。從穿的服裝看,顯然是相同幼兒園的統一“校服”。

在我好奇的詢問下,寶媽笑著告訴我:女孩是她同樓層鄰居的孩子,與她兒子在幼兒園同班,女孩爸爸出差不在家,媽媽單位今天臨時有事,需要提前上班,沒有時間送孩子,一大早就把女兒送到我家,託我幫忙送一送。“哈哈,我本來就喜歡女孩,就當是送自己的兩個孩子了,一手牽著一個,您看多好啊!”

寶媽爽朗的笑聲,也感染了我。清晨,也讓我擁有了一份愉悅心境。

這件事,我常常跟家人、朋友提起。

每個人對“熟人要親”的理解會有不同,但“遠親不如近鄰”應該是其內涵之一,毋庸置疑。

你知道與親人、生人、熟人的處事法則嗎?

“親人要生,生人要熟,熟人要親”。

哲理式的闡述了親情、友情的處事法則。

能理解,不易。能做到,就更不易。

我們,有了物質才能生存。

我們,有了理想才談得上生活。

腳步不能達到的地方,可以讓我們的眼光達到。

眼光不能達到的地方,那就讓我們的精神達到。

貪婪點兒,讓我們的腳步、眼光、精神,都能達到。

——————————

標簽: 親情  親人  相處  熟人  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