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攝影

顆粒分級解釋——固態避雷針下篇

作者:由 懶貓 發表于 攝影時間:2021-12-15

解釋一下顆粒分級:在快閃記憶體顆粒生產中,有兩道檢測工序,一整片晶圓上會刻印n多個小快閃記憶體晶片,在晶圓上的時候會進行一道檢測,對一個個小晶片挨個測試;測試通過後,進行切割、封裝成我們平常見的快閃記憶體顆粒樣子(黑乎乎的,那是外包裝),封裝完成後會再次進行一道檢測。兩道都透過是正片,第一道就被淘汰是黑片,到第二道的是白片。

顆粒分級解釋——固態避雷針下篇

正片(eTT——Effectively Tested),意思就是經過有效檢測的顆粒,晶圓廠會對顆粒進行檢測,透過兩道檢測工序後,合格的顆粒就打上自己的標,會註明廠商Logo、規格編碼等,然後再賣出去或者做原廠固態,這就是eTT(正片)的顆粒。

顆粒分級解釋——固態避雷針下篇

白片(Fail Out)顆粒,經過第一道檢測後,切割出來並封裝,封裝好了再進行一道廠商的測試,但是很不幸,白片是檢測不過關的產品。這些顆粒不是直接不能用,而是它們達不到原廠快閃記憶體的嚴苛要求。會打副廠標降低標準分級,作為降級片出售。這些裡有一些的可靠性還能用來做SSD,但是還有一大部分是不符合SSD要求的,只能用來做低檔的產品(隨身碟之類)。比如未透過鎂光原廠標準,會打副廠spectek的標(白底鏤空大S),其中-AS/-AL兩個等級的,還能將就用,可以造SSD。剩下的-AF/-AR之類的就完全沒什麼可靠性了,這些如果用來製造SSD了,可視為黑片。

顆粒分級解釋——固態避雷針下篇

顆粒分級解釋——固態避雷針下篇

黑片顆粒是在第一道檢測就被淘汰的部分,屬於廢品,快閃記憶體廠切走達標的那些後,不合格的直接不切走,還留在晶圓上。會以整片晶圓的形式流出到下游封裝廠,其中仍有部分是能點亮的。這些在原廠標準下有問題的die經過下游封裝廠測試、篩選,挑出其中將就還能再用的部分,切出來封裝成nand顆粒。這些是沒有任何質量保證的,下游封測廠只管當時能用,對使用壽命沒什麼要求。

顆粒分級解釋——固態避雷針下篇

黑片屬於生死由天定的東西,能用多久全看臉。

顆粒分級解釋——固態避雷針下篇

在原廠、黑片、白片這種分級明確的標準之外,還有一個”混沌領域“——uTT自封片(Untested未檢測的)。自封片是指原廠製作完成後不進行檢查,整片晶圓賣給合作廠商(包括不限於金士頓、威剛、群聯、江波龍)由這些廠商進行測試、分級、封裝,在這個分類裡,存在媲美原廠甚至更好的(特挑),也存在不合格產品。

顆粒分級解釋——固態避雷針下篇

NAND顆粒水深,一般消費者不會在意,有無良廠商就會用次品(白片)甚至不合格品(黑片)做SSD,取得低價優勢進行市場競爭。典型例子金泰克S300,用黑片打磨後印上原廠標誌,造假欺騙消費者。還有的廠商明晃晃的用黑片,反正沒幾個消費者拆開看,省一道打磨工序還能少花點錢。

顆粒分級解釋——固態避雷針下篇

買固態,請選購經過大佬們拆測,證實是原廠顆粒,並且效能不錯的產品。固態有價,資料無價。

標簽: 原廠  顆粒  黑片  封裝  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