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繪畫

央企被要求重啟“退地令”,大限已近

作者:由 貝姐 發表于 繪畫時間:2019-06-27

央企被要求重啟“退地令”,大限已近

【這是雪貝財經的第

100

篇原創文章】

央企,地產之縛

作者:周閃閃

編輯:貝姐

說好了15天,

你一拖十年。

2019年的整個春天,張沉都往返在北京東三環的寫字樓和西三環的大院,他經營著一家已具規模的房地產諮詢公司。

在剛剛過去的二季度,張沉生意興隆,等待他撮合交易的賣家兩個手都數不過來。

他會給有誠意的潛在買家列出一份越來越長的清單,這些資產基本類似:遍佈全國、產權複雜的央企地產專案。

找到願意展開實質談判的買家並不容易。畢竟,便宜的資金已不容易得來。更頭疼的是,這些地塊大多產證並不明晰,纏纏繞繞的債務難以理順。

但是,留給賣家處理這些資產的時間卻已不多。

2018年年初,一項已擱置九年的央企地產”清退令”被要求有實質性推進,並擬定了明確的時間表。

如今,大限已近。

2010年3月,在“兩會”結束後的第一天,三家央企同一天在北京製造了三個“地王”。

5天后,震怒下的國資委第一任主任李榮融不得不啟動了他卸任前的最後一項重要工作:讓絕大多數的央企退出房地產業務。

“老老實實幹你的本行、幹實業,不要東張西望!”

這家機構列出了78家不以房地產為主業的央企,要求這些企業加快調整重組,在完成企業自有土地開發和已實施專案等階段性工作後退出房地產業務。

在當時,這項雷厲風行、聲勢浩大的工程還給出了確定的時間表:15天內必須擬定退出方案。

但是,5個月後,李榮融卸任。時至今日,除了中石化、中石油、遠洋集團等不到十家央企已完成了實質性退出。

其餘的,一步不落的陪伴中國房地產走過了黃金十年。

在中國的房地產圈子,李振所掌舵的房企在圈子裡有一個響亮的名號:

“錢莊”

今年4月,他把散落在世界的高管們都緊急召集到了一座北方城市,包下了一家奢華酒店的一整層,開了三天的會。

如賭徒般,李振的大半生起起伏伏,但這個決定事關這家企業的命運,他不能輕易拍板。

央企被要求重啟“退地令”,大限已近

去年夏天,一位級別較高的官員找到了他,希望他能接下一家已經積重難返國資房企,以盤活資產並化解後者規模龐大的債務。

當時,李振手頭正好有一筆涉資百億的交易,這位官員的請託被暫時擱置。今年春節後,這位官員再次請託,他開始深入評估此事。

為了表達誠意,他很快就掏出了10億資金出借給這家企業,以避免後者一筆債券陷入違約。

要完成這筆世紀交易,李振首先要完成的是理清一種千絲萬縷、持久經年的複雜債務局面,並對每一宗地塊都重新評估價值。

因為他發現,數目不少的地塊開發價值甚至都不及拿地價,且多數都是商業用地,而這家國資企業起初之所以拿下這些地塊更多的是配合政府的城市規劃。

同時,這家企業有8000名員工,李振還被希望能接下其中的4000名,且在兩年內不予裁撤。

好訊息也是有的,比如這家房企也持有一些優質地塊,雖然是商業用地性質,但他已得到承諾,部分有更改為住宅用地的空間。

另外一個好訊息是,地方政府也承諾出面引入涉及這筆交易的融資機構,一家總部位於深圳的金融機構已經開始參與協商。

開完三天的內部會開完後,李振的團隊給出了初略的對價:將達千億元。

他只有一個月的時間來做完盡調,接或者不接很快也將揭曉。

在黃金十年裡,沒有人甘心錯過。

於是,一些做菸草的去拿地,做軍工的也去拿地,做石油石化的也去拿地,。

因為,拿到就是賺到。

如今,當市場拐彎時,那些“敢於高價”拿下的地都成了負擔,要出讓一個專案比買下一塊地難多了。

因為,背後纏纏繞繞的債務,似乎每一處都是“冰山只露尖尖角”。

比如,從2016年決心剝離地產業務的中航工業至今仍無法徹底清理,除了少數優質資產順利剝離給保利地產,剩下的甚至都難以找到願意深入洽談的買家。

央企被要求重啟“退地令”,大限已近

這些體量龐大的地塊大多由中央劃撥,長期以來名義上歸屬於中航國際或中航地產,而實際產證不全,在交易中甚至都無法提供基本的賬目。

但是,長年累月中,中航還不得不承擔折舊和攤銷。

在一個黃沙漫天的週末,張沉接到了一位小型央企地產業務負責人的電話,對方催問他是否能幫忙搭線,請李振出手來接盤前者的一宗地塊。

在一番資訊溝通後,兩人一言不合起了爭執。

張沉壓低聲音質問電話那頭:

“你早幹嘛去了?!”,狠狠摁掉了電話。

果然,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文中張沉、李振為化名)

標簽: 央企  李振  張沉  地塊  這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