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歷史

地學人居生態 | ⑧四川盆地的地質地理環境與人居環境(下)——四川盆地人地關係演進

作者:由 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 發表于 歷史時間:2019-01-03

地學·人居·生態

在2018年8月第十四期地景沙龍“人居·地學·生態”上,許多地學界的老專家與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心得與體會。沙龍交流只是一個開始,我們藉此總結了會上專家的發言,並與地學所近年來的研究成果彙集整理,以系列文章的形式展示出來,以期引起大家的討論,推動學科間交流。

地學人居生態 | ⑧四川盆地的地質地理環境與人居環境(下)——四川盆地人地關係演進

文/ 範曉,四川省地礦局、四川省旅遊地學研究會

01 不同族源的先民遷入四川盆地

與古代的巴蜀文明

四川與重慶向稱巴蜀,巴、蜀之差異,源於史前時期來自不同區域、族源不同的先民進入四川盆地後,

在盆地西部和東部發展起來的不同古文明

以成都平原為根基的古蜀先民,源自岷江上游的古羌族群。古羌人的一部分東出岷山進入成都平原,成為了古蜀人的祖先。

古代文明的擴充套件在這裡由西向東逐漸推進

。岷江上游茂縣發現的營盤山遺址,距今5500-5000年;成都平原目前發現的最早的什邡桂圓橋遺址,距今5000-4600年;之後,是距今4500-4000年的寶墩文化遺址,距今4000-3200年的三星堆文化;距今3200-2600年的十二橋(金沙)文化遺址,由此也大致勾畫出古蜀國發生與演化的軌跡。

巴人起源於鄂西南的清江流域,後來進入四川盆地東部,並擴充套件到東起巫山,北達漢中,西接蜀國,南至黔北的廣大區域,並主要分佈於川東平行嶺谷、川中丘陵(圖4)。巴人的特點是

勇猛善戰、剛強耐勞、能歌善舞

。史書稱:“巴師勇銳,歌舞以凌殷人”、“天性勁勇,銳氣喜舞,所謂巴渝舞也”。

地學人居生態 | ⑧四川盆地的地質地理環境與人居環境(下)——四川盆地人地關係演進

圖4 古代巴蜀示意圖(據童恩正)

秦朝在統一中國的過程中,南下四川盆地,滅掉了巴蜀古國,但巴人族群的後裔歷代仍有特殊稱謂,例如秦漢時期的賨、濮、板楯蠻;南北朝的僚;唐代的南平僚;宋代的渝州蠻等等,

他們在與華夏族群融合的過程中,相當長的時間內仍保留了自己的獨特文化和部族組織

,並使這一地區的漢族文化烙下了鮮明的巴文化印記。

02 成都平原:從蠻荒卑溼之地到天府之國

成都平原是由近幾十萬年以來,

龍門山的出山河流帶來的泥沙卵石沉積物堆積而成

,其中較早期的沉積物因為地殼抬升,多在盆地邊緣成為臺地,河床兩側是正在堆積的沖積扇。

成都平原並非從來就是天府之國

,史前的成都平原叢林密佈、湖沼遍野,最初並不適合人類居住,

經過由古湖沼到沖積平原的自然演變,以及古蜀先民的拓荒墾殖

,才奠定了後來農耕沃野的根基。

據地理學家竺可楨對中國近五千年來氣候變遷的研究,在距今約五千年至三千年的時期,年平均溫度要高於現在2℃左右,當時,陝西關中、河南一帶有竹鼠、麞和水牛等熱帶和亞熱帶的動物分佈,竹類廣泛分佈於黃河流域。成都平原所在的四川盆地,年平均氣溫還要高於黃河流域,從成都平原出土的大量烏木(陰沉木)來看,

樹幹規模很大,且樹木種類豐富,當時的植被似具有溼地雨林的特徵。

上述這段歷史上的氣候溫暖期,

也正是古蜀人由岷山進入成都平原發展的重要時期

。在三星堆、金沙遺址中,均出土了大量象牙,有學者認為,這些象牙是由成都平原以外的地區交易輸入而來,但從氣候及地理環境看,當時成都平原亦有可能存在野象。成都與郫縣間,有鎮名犀浦,這也使人聯想到溼地沼澤中犀牛出沒的場景。成都天府廣場曾出土過石犀,可能是作為鎮水之物及崇拜的圖騰,也許證明成都平原確實存在過犀牛(圖5)。古代文獻的記述似乎也有旁證,《山海經·中山經》:“岷山,江水出焉,… …其獸多犀、象,多夔牛”; 《國語·楚語》:“巴浦之犀、犛、兕、象,其可盡乎?”

地學人居生態 | ⑧四川盆地的地質地理環境與人居環境(下)——四川盆地人地關係演進

圖5 成都天府廣場出土的石犀

古蜀先民初入成都平原,首先要考慮的並不是自流灌溉,而是洪澇的威脅。所以才會有望帝杜宇治水無力,禪讓帝位於叢帝開明的故事。史書的記載表明,玉壘山-寶瓶口的開鑿始於古蜀叢帝開明,其初衷主要是導洪分流。例如,《蜀王本紀》(漢·楊雄):“時玉(壘)山出水,若堯之洪水,望帝不能治,使鱉靈決玉山,民得安處”;《華陽國志·蜀志》(晉·常璩):“會有水災。其相開明,決玉壘山以除水害”;《水經注》(北魏·酈道元):“江水又東別為沱,開明氏之所鑿也”。早期的治理洪水,正是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發端,李冰在此基礎上才開創了自流灌溉的都江堰。

成都平原是由岷江、西河、斜江、南河、湔江、石亭江、綿遠河等多條河流,在龍門山前形成的沖積扇聯合而成,平原北達綿竹漢旺,南至彭山江口,東以龍泉山為屏障。因為岷江是最大的主幹河流,所以它對成都平原沖積扇的貢獻最大,以年徑流量為例,岷江為138億立方米,而其它河流總共也才約30億立方米。

從地勢來看,成都平原是長江上游支流的一個“高位”盆地,是一個坡降較大的扇狀傾斜平原,海拔範圍大約從450米到750米。以都江堰到成都主城區為例,直線距離約50公里,海拔由約750米降至500米,高差竟有250米,坡降大約在8‰至3‰,這給自流灌溉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條件。所以都江堰能夠借地勢,依水勢,以自然調節為主導,將岷江稍加撥弄,便水旱從人,又幾乎不露人工斧痕。

地學人居生態 | ⑧四川盆地的地質地理環境與人居環境(下)——四川盆地人地關係演進

成都平原(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魚嘴、玉壘山、寶瓶口、飛沙堰的天然地貌形勢,讓

四六分水、自然調節

成為可能。岷江在出山口處,因河床突然拓寬,流速減緩,大量的砂礫停積下來,形成了魚嘴這樣的沙洲,將岷江一分為二,左為內江,右為外江。內江左岸玉壘山至伏龍觀一線剛好是河流凹岸,易受江流沖刷,岩石峭壁逼峙,因此這一線的內江河床原本就深於外江。

如果寶瓶口未通,受山勢所迫,內江只能緊貼玉壘山,由北向南流經飛沙堰再入外江。寶瓶口開鑿後,因內江河床深於外江,平水和枯水期,

內江進水自然會多些,分水可佔六成,保證了灌區用水

;而洪水期,由於多餘的水量可透過飛沙堰排回外江,又使內江進水能基本保持恆定,

使灌區免於水患,內江分水這時總體只佔四成

,這種自然調節的地利條件,並非處處可得。

地學人居生態 | ⑧四川盆地的地質地理環境與人居環境(下)——四川盆地人地關係演進

都江堰

除了都江堰之外,類似的水利工程幾乎出現在龍門山山前所有河流的出山口,

它們同樣歷史悠久,同樣對成都平原的富饒貢獻良多。

例如,石亭江出山口始建於秦代的朱李火堰、湔江出山口始建於西漢的

湔江堰

、綿遠河出山口始建於明代的

官宋硼堰

、蒲江入岷江處始建於西漢的

通濟堰

等等。

地學人居生態 | ⑧四川盆地的地質地理環境與人居環境(下)——四川盆地人地關係演進

成都平原與水利工程位置圖

成都平原歷史上以水稻耕種為主,也許因為灌渠密如蛛網,引水灌田多為分散勞作,所以形成了

以林盤為特徵的分散式村落

。一戶或多戶形成小院落,房前屋後多栽種竹林,是為林盤。

它與北方以旱作農耕為主而形成的大型村落有明顯不同

和一般平原上的聚落分佈類似,成都平原縣級及縣級以上的聚落分佈,近似等間距的網路狀,但因為是坡度較大的扇狀平原,這些聚落又分別有平行沖積扇等高線排列、以及沿岷江主沖積扇軸線排列的趨勢,

成都這個中心聚落恰在主沖積扇的軸線上

(圖6)。

地學人居生態 | ⑧四川盆地的地質地理環境與人居環境(下)——四川盆地人地關係演進

成都平原縣級及縣級以上的聚落與地貌的關係

頭圖為編輯自加,來源於Pixabay;其餘圖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