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文化

真題中頻繁出現的考點:謠言與網路謠言,一文讓你掌握謠言相關內容

作者:由 貓哥新傳考研 發表于 文化時間:2022-11-15

一、謠言及網路謠言的含義

1.謠言的定義

“謠”有兩方面的意思:一是指不用樂器伴奏的歌唱。《詩經·魏風·園有桃》裡有“心之憂矣,我歌且謠”的記載。這種意義上的“謠”,具有民間性、自由性、隨意性的特點。二是指沒有根據的傳聞或憑空捏造的假話。這是第一種意義的引申。“謠言”一詞始見於漢代,《後漢書·杜詩傳贊》載:“詩守南楚,民作謠言。”這裡的“謠言”有歌謠、讚頌的意思。《後漢書·劉焉傳》中也記載道:“在政煩憂,謠言遠聞。”這裡的“謠言”有詆譭、誹謗的意思。而在《後漢書·蔡邕傳》則載東漢有“三公謠言奏事”制度。這裡的“謠言”既可以是頌讚,也可以是誹謗。可見,在我國古代,“謠言”一詞是中性的。而現代意義上的謠言,則往往被賦予貶義。作為現代意義上的謠言,在中國古代稱之為“謠諑”,始見於屈原的《離騷》:“眾女嫉餘之峨眉兮,謠諑謂餘以善淫。”這裡“謠諑”中的“謠”指毀的意思,“諑”指譖的意思。

2.網路謠言的含義

從本質上來說,網路謠言是一種資訊交流的過程。網路謠言是謠言的一種新的特殊形式,它是透過網路媒介而生成並進行傳播的謠言。從當前網路謠言的內容來看,既有針對公民個人的誹謗,也有針對公共事件的捏造,具有隱蔽性、炒作性、攻擊性、報復性、宣洩性、誘惑性、強迫性等特點。網際網路的出現為謠言的擴散提供了比過去更加便利的條件,與一般謠言相比,網路謠言的傳播範圍更為廣泛,出現跨國、跨洲、跨語言和種族的超大規模傳播奇景;傳播速度更為迅速,監管者常常還來不及採取有效應對措施就已呈氾濫之勢;傳播途徑多樣,常見如入口網站、聊天室、貼吧、即時通訊工具、微博、電子郵件、手機簡訊等;可控性降低,造謠者的非實名身份和傳謠者的渠道多樣性都使控制謠言傳播的難度加大,從而可能導致謠言的負面社會效應和社會影響被放大,進而引起人們態度的轉變或情緒的波動。

3.網路謠言的分類

網路謠言的型別是多種多樣的,從不同的角度可以有多種分法。

從內容上可分為政治謠言、經濟謠言、軍事謠言、社會生活謠言和自然現象謠言。政治謠言是有關政治生活的謠言。它是政治權力和政治利益鬥爭的產物,往往是為了某種政治需要而有意捏造,是對有關政治人物或政治集團的攻擊和誹謗。經濟謠言則是有關經濟生活的謠言。它往往與經濟利益有關,會直接導致經濟上的得益或失利。軍事謠言是有關軍事生活和軍事行動的謠言。戰爭年代軍事謠言往往此起彼伏。自然現象謠言主要與自然界的特殊現象和宇宙神秘現象有關。比如最常見的外星人謠言。又如因某些異常天氣現象而謠傳某地要發生自然災害等謠言。

從目的上可分為有意捏造的和無意訛傳的。有意捏造的謠言往往是製造者出於某種利益驅動,針對具體目標和物件炮製出來的。而無意訛傳的謠言則是由於訊息在傳遞過程中因種種原因,出現遺漏、顛倒或錯誤,甚至被傳播者進行了任意的增補以自圓其說,這樣由虛構、聯想和誇張產生的不正確傳播,極容易成為謠言的來源。

從後果上可分為有害謠言和無害謠言。謠言是一種政治和社會現象,是以特殊形式表現出來的社會輿情,是民眾評價活動的否定形式。在某些時候,社會謠言能幫助表達民意和了解輿情。

二、網路謠言的形成機理

網路謠言作為一種未經證實的資訊,本質上說是沒有生命力的資訊。然而,網路謠言在很多情況下卻具有比真實資訊更多的發育機會、更快的傳播速度、更廣的傳播範圍和更大的現實影響。為認知這種“悖論”現象,需釐清網路謠言的形成機理。只有掌握了謠言的規律,才有可能找到切實有效的治理之策,構建起應對網路謠言的長效機制。

(一)資訊缺位與民眾謠言傳播心理

謠言的形成和傳播並非無章可循。奧爾波特和波斯特曼在《謠言心理學》中指出了謠言產生的兩個基本條件:第一,故事的主題必須對傳謠者和聽謠者有某種重要性;第二,真實的事實必須用某種模糊性掩蓋起來。謠言的強度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表達:R=i×a R(Rumor)指謠言,i(important)指重要性,a(ambiguous)指曖昧性。用文字來表達這一公式,意為謠言的流量同問題對當事人的重要性和有關其命題的證據的曖昧性的積成比例。這個公式可以作這樣更進一步的解釋:既然是“積”,只要重要性和曖昧性有一方是零,謠言就無從發生。如果問題對人們不重要,無論狀況多麼曖昧,流言也不會流傳。同樣,問題再重要,但狀況不模糊,流言也不會廣泛傳播。

(二)外部環境的變化與民眾不安全感

在日益複雜的現代社會,公眾越來越無安全感、信任感,正如《謠言的內幕》作者羅斯諾所說,謠言是“夾雜了個人對世界的主觀臆測的公眾資訊”,“表達了試圖認知生存環境的人們的憂慮和困惑”。謠言取決於環境。突發事件發生之後,環境的變動一旦具有危機性,就會引起社會成員的危機感。認知的侷限與誤差,對突發事態模糊前景的主觀臆斷與揣測,對事件夢幻般的聯想及捏造一旦符合人們的臆測,謠言便會產生。公眾不僅會模仿、跟從他人做出類似行為,也會促使或推動別人做出類似行為,這為“從眾行為”提供了發育的空間或機會。我國社會進入轉型期以來,一部分人由於各種原因和壓力,常常用懷疑的眼光來感知一切,更容易以個體的切身感受或想象而不是以理性的心態來對資訊作出判斷,這些情緒往往是謠言製造和大規模擴散的社會心理基礎。一般而言,網民對於網路資訊尤其是謠言資訊的辨別能力越強,網路謠言傳播的空間就越小。

但是一些謠言往往依存於一些突發的重大公共事件,如地震、瘟疫等災難性事件。這些事件往往和網民有著重大的利害關係,導致相當一部分網民心理承受能力被削弱,恐慌、焦慮的情緒在網民中蔓延,如果權威性的信缺失或者模糊,必然導致網民對網路謠言等“小道訊息”的依賴程度增加,對網路謠言的可信度的辨別能力下降。更多的網民抱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心態來對待網路謠言。謠言在某種程度上符合人們的心理,表達了他們的願望。

(三)謠言披上“科學外衣”與民眾科學素養整體偏低

歷史上許多謠言的形成,都是基於對科學的無知。但是隨著科技的進步、科學知識的普及,這類謠言已經逐漸失去存在的土壤。而如今更多的謠言則往往是打著“科學”的旗號,利用普通群眾科學知識有限、對科學盲目崇拜等心理來實現的。近些年來,伴隨著一些破壞性較強的海嘯、地震、火山爆發等的發生,一些宿命論者將災害的原因歸結為太陽風暴、流星雨等正常天文現象。這些誇大其詞的言論由國外傳入國內,經網路、手機簡訊等渠道進一步放大,在社會上造成了非常惡劣的影響。另一方面,科技進步得太快,使人們的知識顯得欠缺,以致在某些問題上缺乏獨立判斷,也不能分辨出到底是真是假。

(四)社會公信力危機與民眾的不信任感

社會公信力危機表現在多個方面,如公眾對作為資訊權威釋出機關的不信任,對具有專門知識的專家不信任及對他人不信任等。社會公信力弱化是諸多原因造成的,如政府部門或專家在一些事件上釋出訊息或作出預測不準確,或政府部門或專家出於社會安定考慮而有意掩蓋真實訊息等,其失當行為在公眾心理留下了深刻印記,從而造成公眾的不信任感日益增強。而在社會缺乏公信力環境下,公眾往往無所適從,於是有人表現出寧願相信“小道訊息也不相信官方釋出的權威訊息”,或寧願相信“民間傳言,也不願相信專家的話語”。在這種“逆反化”認知或心理下,越是“小道訊息”或“民間流言”往往越有市場或傳播空間。

(五)媒體失範與謠言綁架真相

網路作為開放的網狀傳播系統,傳播主體多元,傳播路徑豐富,而我國目前在網路管理機制上還不完善,往往缺少像傳統媒體一樣的“把關人”,更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散佈負面的輿論,矇蔽廣大群眾的認知,具有很大的危險性和破壞性。出現這種情況,既有網路的複雜因素,也有網際網路站不落實法定責任和義務的因素。作為資訊釋出載體的網站,有責任發揮謠言過濾器的功能,必須承擔保障自身平臺所釋出資訊真實性的責任。

長期以來,我國的廣播、電視、報紙等傳統媒體承擔著權威資訊釋出者的角色,並因此在受眾中擁有很高的信任度。但近年來,隨著網際網路等新媒體的發展,傳統媒體在輿論監督的速度和程度上越來越顯得力不從心,其輿論監督的主導地位日益受到挑戰。對於一些民眾關心的熱點問題,當網路媒體形成浩大的聲勢時,一些傳統媒體置之不理、視而不見,一直失語,直到網路媒體將事情攪成一團渾水,引發眾怒時,才匆忙出來闢謠。在資訊渠道多樣化的今天,對傳統媒體進行封堵,只會讓網路和社會上各種傳言更加盛行,引起公眾更大猜疑和不滿。

此外,現階段傳統媒體也將關注的目光投向網際網路,不只建立傳統媒體的網路電子版,也從網路中選取有關新聞進行轉發,一些傳統媒體在釋出言論時也出現不負責任的現象,未經證實的網路資訊常常被任意地引用和轉載,大眾傳媒有意無意成為謊言、謠言、傳言的流行渠道和放大工具。當一個謠言被廣泛轉載時,特別是在可信度比較高的大眾傳媒上被轉載,民眾心裡對這則謠言的信任度和認可度就會直線上升。這種連帶的影響力,使民眾對網路謠言更加深信不疑,導致網路謠言超越網際網路範疇而產生更加廣泛的社會負面影響。

三、網路謠言的傳導機制——網路謠言的傳者和受者

1.造謠者

謠言生成的起點始於謠言的製造者,謠言通常是由一些有著清醒的自我意識的傳播者故意製造的。在某個社會公共事件發生後,人們出於公平正義、利益訴求以及對事件真相的渴求,會更加關注事件的始末。此時,某些個人為某種個人目的在網路上惡意製造並散佈謠言,以期獲得廣泛而又強大的公眾網路輿論關注,使得部分公眾產生偏激情緒,從而造成網路甚至現實社會的失序狀態。從我國的網路謠言現狀看,造謠者既有外部力量支援下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的所謂異議人士,也有基於個人或機構利益需要的虛假資訊釋出者;既有仇視國家和社會的恐怖謠言製造者,也有僅僅處於發洩個人不滿的攻擊而貶損他人名譽的無聊者。製造謠言為了掀起輿論狂潮,影響大眾的心理。透過製造輿論,使人們對某個人、某個團體或某種事態產生一定的態度,從而操縱傳謠者的思想行為。

2.傳謠者

當今社會快節奏的生活使得不關心真偽的圍觀與跟風成了時髦。有的網民不明真相或為了吸引關注,轉發相關謠言,有的網民熱衷於與他人分享所謂“小道訊息”,又相信法不責眾,因此便放心、踴躍地到處轉帖、廣而告之,有的網民看到網上謠言,明知漏洞百出、可能性極小,但仍然懷著極大的好奇,在微部落格上打聽、求證,參與起鬨,有的甚至以獵奇、娛樂的態度來製造或傳播謠言,使得謠言的無意識傳播和非理性傳播大行其道。特別是一些網路名人,其粉絲數量眾多,一條微博“廣播”訊息,有數百萬甚至上千萬的聽眾,雖本人也許無心傳謠,客觀上卻起到了傳謠的效果。很多時候,謠言的傳播是由流瀑效應和群體極化導致的。

3.行動者

寬泛地解讀可認為所有參與謠言釋出、傳播或模仿的人都屬於行動者,為避免混淆,這裡的行動者主要指在接受了謠言並確信謠言所指事件會發生而採取相應行動的群體或個人。行動者可能是謠言受害者,也可能是間接傳播者,因為行動者採取行動會驚動鄰人或“偶遇”的陌生人,行動者會透過行為這一介質來傳播謠言。在社會生活遭到人為或自然力的破壞,出現環境危機的情況下,一些觀點相同的人開始就共同關心的問題聚集在一起,形成一個群體,互通情報,交流不安,即社會底層群眾的自發活動取代了上層組織的資訊傳播功能,使得重大突發事件謠言在傳播的過程中極易產生群體極化現象。所謂“群體極化效應指當想法相似的人聚在一起的時候,他們最後得出的結論會比交談之的想法更加極端”。當重大突發事件謠言在意見相似的相關利益群體中傳播時,起初會形成關於謠言的“輿論漩渦”。

隨著謠言在群體中的進一步擴散,在“意見領袖”的引導下,群體意見逐漸向一端傾斜,他們最後得出的結論會比交談之前的想法更加極端。偏頗吸收“指人們以一種有偏見的方式來吸收和消化資訊。那些已經接受虛假謠言的人不會輕易放棄相信謠言,特別是當人們對這種信仰有著強烈的情感依賴時,謠言就更加不容易被放棄。在這種情況下,要驅逐人們頭腦中的固有想法,簡直困難至極。即便是把事實真相呈現在人們面前,他們也很難相信”。

網路謠言之所以流傳,在於人們不知道它是假的,即使官方闢謠後,人們仍不相信它是假的,並認為這個訊息很重要。大多數行動者的行為動力是避免受到傷害,即“避害心理”;也有些行動者採取行為則是為引起關注或謀求利益,即“乘火打劫”意識;另外,還有些行動者是在從眾心理作用下而採取行動,其動力是“別人做什麼,我也要做什麼”。

參考文獻:

1謝耕耘:《中國社會輿情與危機管理報告(2011)》,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 年,

2晉雅芬:《兩個輿論場如何“跑贏”謠言?》,《中國新聞出版報》2011年8

3楊慧瓊;《從個體記憶到集體記憶:論謠言研究之路徑發展》,《國際新聞界》

4姜勝洪,《網路謠言的形成、傳導與輿情引導機制》,《重慶社會科學》

5孫燕;《謠言風暴:災難事件後的網路輿論危機現象研究》,《新聞與傳播研究》

標簽: 謠言  網路  傳播  行動者  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