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文化

阿里衝浪

作者:由 IT老友記 發表于 文化時間:2022-10-27

​​文 | 吳筱鳳

“不盡狂瀾走滄海,一拳天與壓潮頭”

5月15日,在中國網際網路市值榜首輪流“坐莊”的阿里和騰訊雙雙公佈財報,而在增速上,阿里不出意外地再一次領跑了。

根據財報資料顯示,阿里巴巴2019財年營收3768。44億元,第四季度營收945億元,同比增長51%;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偽234億元,在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阿里巴巴第四季度淨利潤為201億元,同比增長42%。(2019財年為2018。4。1-2019。3。31,以下部分資料採取2019自然年換算)

誰說大象不能跳舞?號稱全球網際網路企業中一大經濟體的阿里巴巴,能夠在營收和淨利潤上保持40%以上的增長,可謂一大“奇蹟”。

然而,資料的光環似乎掩蓋阿里的險境。在網際網路進入下半場的比拼中,阿里似乎已經做好了探索和突圍的準備,在變革浪潮中直掛雲帆濟滄海。

水大魚大

水大魚大,這一氣質在阿里新一季度和全年財報中展露無遺。這裡需要重點強調阿里最新財報中的幾大關鍵資料。

首先是使用者資料的增長及變化。

阿里財報資料顯示,中國零售商城年活躍使用者達6。54億,比截至2018年12月31日的12個月增加1800萬,值得注意的是,其在移動端的月活躍使用者達到7。21億,比2018年12月增加2200萬。

相當於在過去一年裡,阿里電商的新增使用者數量超過1億,另外,據介紹這一部分的新增使用者有77%來自下沉市場,截至3月底,比去年同期增長1。02億。

第一感覺便是,阿里這一資料的氣質直接粉碎“拼多多威脅論”。

除了使用者資料,2019年第一季度阿里平臺上活躍賣家的增速出現下滑,但較去年同期的資料相比淨增1。02億人,增長還是看得見的。

其次,阿里在核心電商業務上作為移動經濟的一大動能並沒有減速。

資料顯示,2019財年,阿里在中國的零售電商業務GMV達5。73萬億。這個數字相當於2018年中國GDP的6。4%,相當於2018年全國社會商品零售總額的15。7%,在實物商品交易總額中(剔除未付款訂單)的增速是25%,其中天貓、淘寶兩大陣地分別增長了31%、19%。

根據此增長速度,財報披露阿里預計2020財年GMV將達1萬億美元。

阿里衝浪

阿里衝浪

阿里衝浪

阿里衝浪

阿里GMV、使用者、營收、活躍買家、移動端MAU等趨勢圖

使用者和業務資料的增長主要原動力在哪裡?從阿里的收入結構圖中一目瞭然。

根據財報資料圖表可以清晰地看到,最近三年阿里的核心電商業務對整體的收入貢獻率最高,其營收佔比不降反升,根據地歌網計算,其貢獻率從73%提高到86%。

2019年第一季度,阿里電商業務營收788。94億元。值得關注的是菜鳥季度營收38。6億元,同比增長35%;本地生活服務季度營收52。7億元;雲計算、數字娛樂季度營收分別為77。3億元和56。7億元。其中,核心電商業務佔到總營收的85。8%,同比增長1。2%。雲計算、創新業及其他兩大版塊佔比在個位數,資料與娛樂版塊業務有所提升,但是整體來看不顯著。

顯然,阿里核心電商業務仍然是增長的主引擎。在履帶戰略的設計中,其他板塊業務還在“培育”期,此為第三關鍵點。

另外,第四點需要指出的是,處在培育期的其他業務的虧損也比較明顯。

首當其衝的是,阿里在數字與娛樂版塊的持續輸血。

根據財報顯示,2019財年,阿里在數字與娛樂版塊,經調整後EBITA虧損為157。96億元,2018財年為虧損83。05億元。

由於版權的稀缺性,這一塊註定是燒錢的主兒,其中,優酷是最主要的部分,阿里近年來對優酷的扶持力度仍在逐年增加,對於劇集、版權的重視程度也加劇了成本的投入。

另外,阿里雲的虧損也持續加大,2019財年,阿里雲計算版塊經調整後EBITA虧損為11。58億元,而2018財年為虧損7。99億元。

不過,雲計算業務仍在虧損,但其高速的增長態勢,以及在國內雲服務市場的份額佔比,表明歷經十年的堅持和積累,看到的是前途的一片光明。

如果沒有龐大的資金作為支撐,帝國的夢不是隨隨便便擁有的。

在虧損上,阿里在創新業務方面,2019財年經調整後虧損為59。71億元,而2018財年為虧損29。96億元。對此,阿里方面解釋稱,虧損是由於對天貓精靈等新業務的投資,以及在技術研究和創新方面的投資。

阿里衝浪

阿里衝浪

阿里衝浪

阿里雲計算、數字與娛樂業務、營收結構等資料圖

對於阿里來說,過去一年阿里在餓了麼討伐美團點評的戰役中,砸下的真金白銀都號稱是百億級別的資金。

整體而言,擁有如此規模的今天的阿里,能夠在使用者、營收、利潤等方面保持增速實屬不易,這背後其實是阿里多年來業務規模帶來的積澱及戰略定力。

然而,即便是阿里這樣的巨無霸級別的選手,在變革的浪潮裡,一旦模式出現缺口便有力量奔湧而來瓦解之。

暗流湧動

越是強大的暗流,水平面越顯得平靜。

或許阿里這條大魚擁有足夠強大的吞吐能力,具備有相當程度的控場能力,因而,連續很多個季度以來,阿里的財報資料都能亮瞎人眼。然而,商場如戰場,強大的暗流其實從未停止過侵襲。

在過去的一年多時間裡,在阿里的“勢力範圍”點爆了兩場再明顯不過的戰役:一是,在電商戰場中,阿里調轉炮口與拼多多的正面對決;二是,在生活服務戰場中,餓了麼&口碑與美團點評的巔峰競賽。

一方面,拼多多憑藉兩把匕首——下沉市場和微信生態,硬是在阿里的眼皮底下崛起了。在不到三年的時間裡,拼多多挖走了超過3億的使用者,並且這些使用者群均是阿里的“空白地帶”,匕首劃過,肉疼。更疼的是,和阿里系隔絕的微信社交富礦。

另一方面,阿里一直覬覦的高頻剛需的生活服務領域,美團點評在王興穩健“農村包圍城市”的狼性地推戰略中,率先奪得第一市佔比的寶座。而阿里只能是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自營的路走不通,轉而95億美元搶親餓了麼,在買買買地慣性中寄希望於餓了麼&口碑,在生活服務這塊心頭肉上有所作為。

實際上,不難看出阿里在這兩場戰役中均蘊含一大真理——流量。某種程度而言,阿里財報的高增離不開這些陣地的追逐。

在PC時代,可以毫不諱言,中國電商唯阿里執牛耳,阿里也因此建構了自己的金城湯池。

支付寶作為首個第三方支付工具,在PC時代佔據了超過90%以上的市場份額,緊隨其後的付款方式才是銀行卡、財付通以及其它方式。在物流方面,由於有海量訂單的驅動,毋容置疑,平臺對物流標準的建構有足夠的話語權;此外,關於使用者評價體系、商戶管理體系、代運營、資料分析等電商運營鏈條,阿里無一例外地開拓性推進。

直到今天,阿里標準在行業依然受用。

然而,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阿里模式的穿透力近乎失靈。地歌網在《阿里缺口》一文中有提到穿透力。

穿透力是什麼?科學的解釋是能量外化穿透物質與輻射外界的能力,其有名的公式是E=mc²。通俗點說,就是本身具備勢能而導致的一種自然之力,它一般都能強大到突破所有既有的力量。

很多事物都具備穿透力,即營造了自身的勢能之後,但後來者往往更加猛烈,從而迅速穿透了前者之力。

移聯網的來臨,讓PC的世界瞬間失去了穿透力,不管你曾經在PC的世界建構了什麼樣的穿透力,人們更多地在手機上處理一切。

看似構築高牆堅壁的阿里,很不幸即是在PC時代建構了自己的穿透力,10多年的突圍廝殺並未能很好地迎接移動網際網路這一穿透力的到來。

眾所周知,阿里完美地錯失了移動網際網路的“黃金時代”,正因如此,阿里也錯過了具備穿透力的根本動因。

正因如此,帶著移聯網基因出生的拼多多,透過遊戲式的玩法,在微信生態中調動使用者的即時性購買的慾望,從而實現裂變,當然這其中也離不開低價爆款的邏輯。美團同樣如此,成功地在地推這一關鍵點上進行了突圍。

值得注意的是,拼多多、美團等都是騰訊系的“兒子、孫子”輩兒,真正系統和系統對抗,標準和標準的對決選手神龍見首不見尾。

那就是騰訊。

其中,阿里面臨的挑戰不是一星半點,而是一場決定命運的巔峰對戰。

時空競賽

“商業是一場持久戰,一開始比拼的是靈感、勇猛和運氣,接下來比拼的是堅忍、格局和理性。”吳曉波在《水大魚大》中如是說。

如果單從時間線來考慮,作為一大移動經濟體的阿里巴巴,無論是公佈的最新財報資料還是其整體的動能,阿里無疑是偉大的。

如果單從空間的維度看,阿里直面的現實是——四方來犯。

唯有憑藉足夠強的資本和生態協同的能力,擁抱變化,積極快跑。否則,在這一空間中,阿里的“失勢”並非聳人聽聞。

以時間為橫座標,空間為縱座標,阿里要進行的是去掉昔日王者的氣概,來一場時空相配的競賽。

不難發現,近幾年,阿里很努力,入股B站、扶持哈囉出行,加速佈局盒馬鮮生、改造大潤發等在新零售、大文娛等各條線上快馬揚鞭,加速推進。

其背後最重要的一條線,就是流量,或者說是移聯網維度下的使用者。以淘寶和支付寶形成了天量使用者,在短短几年中間,被微信輕鬆帶走。

因為,迄今為止,阿里依然未能很好地撬動老年人群體,以及四五六線下沉群體,線上下場景中,支付寶雖然很早發力,只可惜並未狂飆突進,留下了大量的空白。

而使用者量的不足至今依然是阿里之痛。其最有可能的穿透力長板未能迅速完成,在移聯網來臨之際,留下了大量的機會,給了後來人力量。

另外,需要提及的是對於102年企業定位的阿里而言,看局看勢的戰略光芒一直閃現。尤其是在組織管理能力上。

從2003年開始,阿里對每一個崗位都實施了接班人培訓計劃,把文化、價值觀以及團隊合作納入每個同事的業績考核。

2009年,阿里成立十週年時,為了確保阿里文化未來的傳承,正式啟動了合夥人制度建設。

2012年,阿里開始實施阿里領導層年輕化的整體換代升級準備工作。同時,為了更好地平衡集團整體戰略的延續性、穩定性,以及提高執行管理指令的快速反應能力和創新能力,阿里集團成立了戰略決策委員會(董事長擔任主席)和執行管理委員會(CEO擔任主席)。

2015年可謂具有標誌性的一年,一大批老阿里人開始交棒,號稱史上最大規模的管理層更替。自從2015年5月10日起,陸兆禧將卸任阿里集團CEO一職,出任集團董事會副主席。王堅、邵曉鋒、曾鳴和王帥,也將把日常管理權移交給培養出來的70後管理團隊,轉而專注於戰略、人才培養、文化建設和傳承。

隨著馬雲的交棒,阿里巴巴進入張勇時代。

1972年出生的張勇接棒,一定程度上標誌者阿里將全面由70後掌控“兵權”。張勇背後有一批70後猛將,B2B的吳敏芝、淘寶系的張建鋒(行癲)、阿里雲的胡曉明(孫權)、菜鳥的童文紅、移動網際網路的俞永福,還有身經百戰、坐鎮中場的姜鵬(三豐)、戴珊(蘇荃)、吳泳銘(東邪)、蔣芳。

經過這幾年的努力,阿里巴巴管理層中,70後的管理人員佔45%,80後佔52%,而60後只佔3%,還有3000名優秀的90後人才加入了阿里巴巴集團。

阿里也正式進入了史上最重要的衝刺階段。

最近幾年,阿里不可謂不努力。2017年阿里走出股價的陰霾,如今市值超過4500億美元。在過去的幾年中,阿里拼發力。在新零售的落地中,阿里集結了銀泰、三江購物、蘇寧、百聯集團、大潤發、高鑫零售等陸軍盟友,而且還孵化了盒馬鮮生,同時,隨著天貓小店、智慧門店落地,在多場景的覆蓋上,其各方面的資料又打出了一個顯著增量。

如今,在核心電商業務戰場的守勢中,80後的蔣凡接過統管淘寶、天貓的陣局,迎戰各方敵人。

在接管天貓之後,這位“新官”的第一把火便重啟了十年前的倚天劍——聚划算。一邊向上遊產業鏈進擊,一邊集合淘搶購、天天特賣以三合一之力成為一個升級的全營銷平臺,前後端系統,希望在爆款上打出一個搶奪下沉以及更多人群的面來。

如果沒有拼多多,在電商戰場上馳騁多年的阿里可以按照自己的步伐從容地去調整、變革,不過,外部的倒逼換來的加速度地迭代升級,阿里需要在時空的交匯處找到最恰當的相交點。

這注定是一場硬戰。

“如果把阿里巴巴看成是一條河裡的魚,我們是在順流而不是逆流,因為這些長期的現實趨勢因素是阿里巴巴繼續發展的推動力。”蔡崇信在財報分析師會議上如此做答。

志之所驅,不可阻擋,我們不能辜負這個時代,阿里也不能。​​​​

標簽: 阿里  電商  財報  2019  營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