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動漫

話題|只想忽略尖銳的情節,看看不同的七月與安生

作者:由 愛上捲髮棒的刺蝟 發表于 動漫時間:2023-01-07

話題|只想忽略尖銳的情節,看看不同的七月與安生

電影版《七月與安生》的英文名是soulmate(靈魂伴侶)。

相比國內的一些青春片,我個人更喜歡這樣的故事。

關於一個人的靈魂中兩個面彼此對抗與和解的故事。

不侷限於青春裡的愛情故事和各種撕逼情節,

更多的是透過人物引發讀者思考人性本身。

或許在這樣的故事裡,

大多數人可以透過七月與安生,

找到那個內心渴望自由卻又表面安生的影子。

“13 歲”奏響了青春序曲的第一個音符。

七月與安生從踏入中學校門的一刻起,

便宿命般地成為了朋友。

她們一個恬靜如水、一個張揚似火,

性格截然不同、卻又互相吸引。

話題|只想忽略尖銳的情節,看看不同的七月與安生

少年的友情就像一隻蝴蝶一樣絢麗而盲目。

隨著長大,對於愛情、友情、未來,

她們開始有了不同的選擇。

七月希望一直守住平淡安穩的生活,

安生選擇成全流浪四方找尋自由!

或許是因為宿命,

生命變成了一場洶湧的情慾和罪惡感的漫無盡期的放逐。

我承認電影非常好,不過也存在太多尖銳的情節和巨大的邏輯問題,

像是為了電影而存在,

我忍不住問到:

電影裡既然蘇家明最終選擇了七月,

那為什麼結婚當天還要消失呢?

七月生產後安然無恙,

為何又突然產後大出血死於27歲,

這個劇情的存在是為了迎合安生27歲的要死去的想法嗎?

作為沒有血緣關係的閨蜜居然可以簽字負責,

而且她去世的訊息傳不到逃婚的蘇家明耳朵裡。

李安生沒結婚,

孩子是怎麼上戶口的?

面對電影中的這些漏洞、不協調的畫面,

只能強行忽略,

同時開啟原著小說,

看看不同的七月與安生。

小說的結局是:

安生懷了家明的孩子,於難產死去。

七月與家明收養了這個孩子,

取名為小安,代表著新的安生。

之後兩人過著平淡的生活,再沒有要孩子。

相比之下,電影的結局似乎更耐人尋味,

七月死在了安生口中27歲要死去的想法上,

而在安生代筆的小說《七月與安生》中,

兩人“交換”了人生:

七月四處流浪,尋找自由;

安生尋得“老趙”這個歸宿,

過上了一個溫暖小家的平淡生活。

好吧,就當最後的結局是七月浪跡天涯,

我始終希望好姑娘理應過上更好的生活!

話題|只想忽略尖銳的情節,看看不同的七月與安生

安生說:七月,總有一天,我會擺脫掉所有的束縛去更遠的地方。

七月說:我手裡擁有的東西太多,所以我放不掉。

七月有很多東西,但是她無法給安生。

安生什麼都沒有,始終卻無法得到。

也許一切都是很短暫的,

一切都無法在最美好的時刻凝固。

曾經許諾要一直踩著對方的影子,

永不分開的友情,也會“相愛相殺”。

即使最後也只有彼此。

不過現實生活中的友情才不會那麼狗血,

有些人走著走著就散了,

不是因為一個男生、或是一個包,

而是我們內在的某些東西發生了改變。

我們背對著背,越走越遠,

去不同的地方、認識不同的人、

發生著各自的故事。

就像七月想的:

她突然發現她和安生之間真的已經有了一條很寬很寬的河,

她知道站在河對岸的還是安生,

可是她已經跨不過去。

所以七月早知道要分別,但她不揭穿。

18歲,知道男朋友和閨蜜相互喜歡了,

她假裝不知道,因為既不想失去男朋友,也不想失去閨蜜。

23歲,撞破了男朋友和閨蜜有可能同居在一起,

她和閨蜜鎖在衛生間將情緒發洩出來,穿戴整齊的出門。

七月把內心的波濤洶湧全部掩蓋在一個的乖乖女形象之下。

只想小心翼翼的守護著擁有的一切。

話題|只想忽略尖銳的情節,看看不同的七月與安生

「有時候不知道真相,不瞭解本質的人,是快樂的。而能夠假裝不知道真相,不瞭解本質的人,卻是幸福的。」

我不同意小說裡的後一句話,

大多數人都是例外,並不是真正的幸福。

七月恬靜下的大膽、安生浪蕩下的軟弱,

都是赤裸裸的真相。

她們終究會撕下面具,

重新作出選擇,

只是需要時間罷了!

七月與安生,其實是一個人。

是一個人的兩個靈魂,

在彼此的對抗與和解。

就像原著作者慶山所說:

這個故事

表達人對自身生命狀態的覺知、掙扎與探尋。

而並非一個簡單的愛情故事。

(原創,感興趣的話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側耳傾聽的小宇宙#)

標簽: 安生  七月  閨蜜  友情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