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收藏

我從小不愛讀書,怎麼才能讓自己真心愛上讀書?是出於本心本能的願意去看,不是出於壓力面子等的被迫的去看?

作者:由 陳昆廷 發表于 收藏時間:2023-01-06

我從小不愛讀書,怎麼才能讓自己真心愛上讀書?是出於本心本能的願意去看,不是出於壓力面子等的被迫的去看?陳昆廷2023-01-06 01:03:16

總之感興趣的書多看看,不愛看的書(即使知道是好書)總是拖著不看。相對於書,更喜歡看影片(就同一個資訊來說) 怎麼才能讓自己內心上更愛看書(就像男人愛美女一般出於本心)?

我從小不愛讀書,怎麼才能讓自己真心愛上讀書?是出於本心本能的願意去看,不是出於壓力面子等的被迫的去看?2018-06-11 16:14:13

“愛讀書”這件事,絕對可以後天培養的,不管小時候愛不愛讀,都沒有關係。只要想改變,學習一些方法,誰都可以愛讀書的。 我剛看了一本書,叫做《極致閱讀手冊》,書裡就透過最前沿的腦科學、心理學、行為經濟學等多種理論、故事、實驗資料,告訴我們:我們每個人都擁有相似的思想和行動之源的大腦,會讀書不是天賦,愛讀書也不是天生的習慣,有許多的方法和技巧,人人都能學得會,只要多加練習,誰都可以變成愛讀書的人。

我從小不愛讀書,怎麼才能讓自己真心愛上讀書?是出於本心本能的願意去看,不是出於壓力面子等的被迫的去看?

這本書的作者,高榮成,被稱為韓國版“羅胖”,是一位職業讀書人,也是作家、閱讀寫作推廣人,兒童教育專家。我很樂意分享他的主要觀點,以及幫助訓練愛讀書的9種方法,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首先,在開始學習之前,先打破“我的大腦不適合讀書”這面思維的牆,突破自我認知

有一種測試,可以幫助我們發現自己的思維定式,是成長型思維,還是定式型思維。成長型思維的人更傾向於去尋求有效的策略來解決問題,而定式型思維的人會習慣於自我設限。

高榮成自己曾經就是一個“定式型思維”的人,給自己設定“1年讀50本書的目標”總也完不成,還對自己失望不已。這時為了讓自己好受點,就產生了“我沒有讀書的大腦”這樣的想法,以讓自己的內心“自我合理化”。這恐怕也是大多數秉持這種觀點的人的“通病”吧。

後來他打破了界限,調整了想法為“不給自己設界限,只要腳踏實地地努力,看似不可能的事情也能做到。”居然慢慢讓自己變成了“成長型思維”的人,將失敗看成是變得更好的過程,結果每年讀書量更是遠遠超過了50本。

根據德韋克教授“腦的可塑性”原理:

每個人都可以透過改變自我認知,成為“成長型思維”的人。而這種思維模式正是開展讀書活動的關鍵。

好的思維模式建立了,在讀書的路上,就算成功了一半。

二.想擁有讀書家的大腦,讓我們用以下9種方法多加練習吧

1. 多讀

“多讀”雖然沒有一個確定的標準,但是根據“馬奇諾防線”理論,“多讀”的數量可以定在1年50本書。事實上,只要開始行動,保持正念,這並不難做到。高榮成還給大家提供了一些Tips,幫助大家更好地完成這個目標。

讓自己固定在讀書環境中

從“系讀”開始,即先確定自己喜歡的某一領域或主題,分類深入地讀書

在讀書習慣養成之前,儘量不要挑戰超過400頁以上的書

2. 泛讀

泛讀,就是不限於某一主題或題材,廣泛多樣地閱讀。

泛讀可以帶給我們3種變化:

讓我們更加具有批判思維

更有創造力

讓我們變得更謙遜,更具有世界視野

3. 慢讀

早期兒童往往是模仿父母的讀書行為而開始閱讀的。有愛和陪伴的親子閱讀會讓孩子開啟閱讀的大門,他們讀到的不僅僅是書,更是一份愛,這份愛引導著孩子繼續他們的讀書行為。 孩子會反反覆覆地讀一本書,不厭其煩地要求父母講很多遍,在慢讀的過程裡完成認知和思考。

高榮成在《極致閱讀手冊》這本書裡,為我們總結了

高效的6段式慢讀法

選擇慢讀書籍,小學生最好選擇語言表達豐富的國內小說,首選文學經典。

反覆閱讀,最少讀3遍

派生閱讀,讀與慢讀書籍主題相近的其他圖書

按章節概述,這個可以鍛鍊把握核心的能力

按章節寫下自己的思考(這個有點像我們說的拆書)

寫文章

4.觀讀

福爾摩斯說:“你是在看,而我是在觀察。”觀讀就是一種幫助我們去發現的閱讀方式。

可以是在讀書過程中吸收作者的觀點,就好比是用作者的視角去看世界;

也可以帶著一定的觀點閱讀,在讀書中找到共鳴,或者發現不同。 我們想著某一概念時,會更快地捕捉到與之相關的資訊。 比如,有實驗表明,飢餓的人讀到“蛋糕”等食物類的詞彙時,敏感度更高。而發現不同,可以幫助我們思考,甚至批判。這也是一種成長。

5. 再讀

日本歷史文化評論家松岡正剛說過:“讀書不讀第二遍,不算是讀書家”。對於一本書來說,讀者永遠是陌生的。因為當你讀完一遍以後,你已經不再是過去的你了,就像是一場“自我時間的旅行”,每一次都會有不同的收穫。

我年輕的時候讀《紅樓夢》時,最喜歡寶釵,就討厭一出場就酸溜溜哭啼啼的林黛玉了,但是當我到了現在這個年齡,再讀《紅樓夢》,感染我的反而是真性情的黛玉。

高榮成推薦了“三一定律”,即讀三本新書,然後重讀一本經典名作。不妨試一試。

6. 筆讀

這有點像是我們常說的“筆記讀書法”。邊讀邊在書上劃線、貼標籤、做標註,甚至讀完以後做思維導圖,或者寫文章。我想到日本的奧野宣之寫過一本《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的筆記讀書法》,算是更詳細的做法了。總之,跟隨讀書記錄下來的閱讀備忘錄,是積累下來的寶貴素材,會幫我們催生新的靈感。高榮成寫的書裡面,幾乎都有受到自己前面寫的書的影響,他的讀書備忘錄給了他作家身份繼續前行的動力。

7. 朗讀

央視《朗讀者》這個節目火的時候,掀起一股朗讀熱。朗讀給文字賦予了靈魂,把讀書活動將視覺和聽覺、感知等結合在了一起。朗讀,還是“壞文章的終結者”。我們寫完文章,自己大聲朗讀一遍,就可以找到默讀所難以發現的問題。

高榮成在這一部分也提到讀書小組的必要性,大家把讀的書,用語言講述、討論,一起朗讀書中優美的段落,這種社會性的抱團讀書活動本身也是幫助我們更加熱愛讀書的好方法。

8. 難讀

正是因為大腦有可塑性,多讀書就會有讀書的大腦,總上網就會有上網的大腦。記憶力、詞彙量,包括自制力都可以成為讀書活動的前提。今天跟朋友聊天時,朋友在講最近播放的影視劇集,我發現我都不知道。兒子告訴她說“我媽媽愛讀書,不愛看電視”。我才意識到,我這兩年恢復讀書,越讀越喜歡,越讀越發現有更多的好書要讀,竟然完全放棄了我曾經喜歡的電視劇和綜藝節目了。如果開始就以“讀書難”給自己設限的話,恐怕就很難開始了。

當然,如果幫助自己解決“難讀”的破壞因素,消除那些搶奪讀書時間的誘惑,可以試試“規避電視”。我一個朋友培養了兩位酷愛讀書的兒子,她介紹經驗時曾經說過,“我們家沒有電視。”

9. 掩讀

這是指的合上書之後的讀書。

一個含義是“超越閱讀”,將讀書內化的過程,在讀書後經過自我思考,透過寫作,聊天、演講等方式向他人傳遞書中的思想,屬於輸出式的學習。

另一個含義是“跳出閱讀”,指的合上書後的閒暇時光。高榮成提到一個“讀書後睡覺”的方法,讓睡眠甚至是夢境幫助我們將讀到的資訊進行整合,也許還會產生新奇的點子呢。蘇格拉底就曾經說過:“閒暇是所有財富中最好的財富”。

最後,不管用多讀、泛讀、慢讀、再讀、筆讀、朗讀等上述辦法中的哪一個,請選擇一個最適合您的,馬上行動,並且,儘量堅持下去,相信您一定可以有所改變的。

我從小不愛讀書,怎麼才能讓自己真心愛上讀書?是出於本心本能的願意去看,不是出於壓力面子等的被迫的去看?2014-02-22 20:42:27

看書一般有兩點動力,一是喜歡,二是需求,前者是內驅,後者是外驅。

喜歡看書,這很好理解,有些人腦補能力強,理解能力強,所以看書更容易看出書裡的名堂,看的更有意思,更有畫面感,就跟看電視劇似的。

根據需求去看書,那就看你的需求有多強烈了,你在做某行業的工作,需要了解相關的專業技術,你不喜歡也得去看這方面的書,這是出於需求,請問你有需求的工作或者任務不懂而要看書學習嗎?

————————

你可以先嚐試看點短文,比如知乎上的各種長篇文回答,對於書本來說,一萬字的回答就頂多算個短文了,還看看一些人的部落格啊,看看豆瓣裡的文章啊,先培養你對文字的興趣。

短文可以從你喜歡的事情看起,你喜歡看電影?多看看電影評論。你喜歡玩遊戲?可以看看一些遊戲評測和玩家感想。你失戀了?看看別人的戀愛故事也為自己找找安慰。

這是培養你的內驅

——————————

在聚會上看到朋友說話談笑風生,在面試時看到別的應聘者說話字字珠璣,看到別人談戀愛時說的話又甜蜜又不顯得肉麻,羨慕人家?那是別人在後面看了許多的書,也許各方面的都有,才能脫口成章,如果你羨慕,那你就去為了這個目標去看書,去增加自己的內涵,這並不是單純的為了讓你有面子,這就是一種交際能力啊,是能力就要透過學習才能獲得。

這是刺激你的外驅。

——————————————

如果你搖搖頭說我沒什麼興趣可談,我也不覺得有什麼需求,

那至少從我的觀點看來

內驅上,你是一個興趣蒼白的人,對工作或者生活沒有太大的熱情

外驅上,你是一個還沒有追求的人,也可能從未受過打擊。

那這就是一個心態問題了

以上

我從小不愛讀書,怎麼才能讓自己真心愛上讀書?是出於本心本能的願意去看,不是出於壓力面子等的被迫的去看?2014-02-22 19:54:10

不勉強吧!

標簽: 讀書  思維  榮成  閱讀  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