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收藏

紅山文化玉器鑑定基礎知識講解

作者:由 川西野馬 發表于 收藏時間:2020-04-24

紅山文化玉器鑑定基礎知識講解

紅山文化玉器鑑定基礎知識講解

1,自然界的一些礦物有殺菌、驅蟲、防腐的作用,古人以為它們有驅妖辟邪的功效,將它們置於墓葬和居所裡。因此,有一些紅山文化玉器被赤鐵礦、硃砂、雄黃等礦物粉末包裹或浸染,透過放大鏡甚至肉眼就可以看到器物表面或縫隙中殘留的礦物顆粒,在水化合以及弱酸作用下,致色離子由表及裡漸進、深入地滲入紅山文化玉器內部,顏色絢爛奪目。考古發現,距今兩萬年前的山頂洞人就將大量的赤鐵礦粉末撒在山洞中,也因審美的需要,將石灰岩製成的珠子染成紅色。我國戰國和漢代的大型墓葬中,經常有大量的硃砂以及被硃砂染得鮮紅的紅山文化玉器,如越王墓。

2,將紅山文化玉器用鐵屑拌在一起,然後用熱臘淬之,放置十幾天後埋入地下,經數月後取出。經過埋藏,玉的表面會被鐵屑鏽所蝕,出現了桔皮紋,紋中雜有土斑和深紅色的鐵鏽,俗稱“叩鏽”。

3,考古發現證明:紅山文化玉器超過一百多年就會產生沁色,所以出土紅山文化玉器幾乎都有沁色,很少例外。紅山文化玉器受沁雖說需經百年以上才能形成,但由於入土之後所處壤質有別,時間長短不同,玉質不同,受沁程度也會有所不同:南方地溼,紅山文化玉器易受沁變質;北方較乾燥,受沁較淺,或有歷經數千年不受沁者。

4,紅山文化玉器作為一項主流收藏品種,歷來為收藏愛好者青睞有加。在古代紅山文化玉器收藏過程中,真偽鑑定始終是無法迴避的重要環節。如何掌握古代紅山文化玉器的鑑定方法,是每個紅山文化玉器收藏愛好者的必修課題。古人說:術業有專攻,聞道有先後,如是而已。今天我們就來談一談古代紅山文化玉器的鑑定。

5,面對近年出現的高 級仿品,過去和現在的一些鑑定紅山文化玉器的方法已不能適應,我們不能停留在原有的鑑定理論上,要從客觀實際出發,針對仿品的不同特點進行科學研究,深入市場,不斷總結實踐經驗,進行科學、客觀、全面的分析鑑定,而不是依靠帶有主觀性的推理、考證、猜測去鑑定真偽。有些專家帶有強烈的傳統舊有觀念,以先入為主、保守僵化的思想去考證真偽,這是不可取的。

6,目前一般人有一種觀念,認為玉料優劣和程度可以用來判斷使用者身分的高低,但在實際上的研究卻困難。由出土資料可知,玉料的好壞和身分的高低並無直接關聯,卻與使用目的或功能緊密結合。上好的白黃玉料多作為墓主人身上的佩飾,至於青碧色玉料則做為其它葬具的原料來源。同一墓中同時出土質地差異極大的紅山文化玉器,說明有關玉料等級的研究,應該首重於功能的判斷,而非使用者身份的高低。

7,因為紅山文化玉器是手工加工而成,由於用力不均,加工面會有很多細小的面組成,會凹凸不平,所以迎光看時,會有不同的反光。

標簽: 紅山  玉器  文化  鑑定  玉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