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旅遊

中國人以漢人自稱,中國的文字叫漢字,中國的語言叫漢語,中國的服飾叫漢服的說法正確嗎?

作者:由 臨溪主人 發表于 旅遊時間:2020-08-26

評論有驚喜,我們可以看下遲飛是怎麼死不承認自己錯誤的。

一上來就看到 @遲飛 在大放厥詞,我們來欣賞一下這不學無術的神論

原連結:

https://www。

zhihu。com/question/4153

86712/answer/1428275509

其實韓國首都首爾原本就叫“漢城”,就是以漢為尊的意思

,它立志追隨漢人,向化輸誠,漢文明就是他們的燈塔,他們的方向,明亡了也做個小中華。

然而當下是美帝駐兵韓國,中國對外文化輸出不力,貴華夏賤夷狄的文明優越感徹底沒了。韓國這小跟班再提“漢”就感到顏面無光,漢不能保護它,還成了被羞辱的物件——你崇拜美帝燈塔就行了,那個沒用的“漢”還高舉著幹嘛呢?

人家掙扎了一番“歷史傳統”,最終還是以“漢”為恥。把“漢城”改了,成了“首爾”。從

文化底層不認漢人是老大了——別告訴子孫我曾經追隨過你!徹底脫粉了。

可悲的是,中國政府並沒有堅持“漢城”的稱謂,似乎這跟自己真沒關係似的,也叫首爾了。看來是真不想做老大了。

遲飛不懂朝鮮半島漢江漢城的得名由來和歷史

,就出來大放厥詞,著實給我整樂了。

一。朝鮮半島漢江漢城從何得名?

首先跟漢文化基本沒啥關係。

說法一:

韓語中漢字“漢”“韓”的寫法完全一樣,皆記作“한 ”,其發音也都為“han”。而“han”這個音,是韓語固有詞,在古韓語中有“大”“一”“多”“光明”之意。漢字傳入半島後,雖然漢字“韓”無這些意思,但由於發音相類,

所以就被古韓人用來標記“han”這個音

。而“漢”與“韓”發音也相同,考諸文字起源,“漢”也有“國之大水”的意思,所以後來“漢”在半島也衍生出了“大”的含義,並被古代韓國人用來命名半島的那條大江——漢江。

但這種說法,在學術界也並不佔主流。

說法二:

《朝鮮世宗實錄·地理志·江原道》江陵條載:(屬縣)羽溪縣,本高句麗羽谷縣,新羅改今名,為三陟郡領縣。高麗顯宗戊午,移屬溟州任內,本朝因之。別號玉堂。名山曰五臺。【在府西。山五峰環列,大小均敵,山以是得名。西臺之下水精庵側檻,泉湧出,色味勝常,其重亦然。曰於筒水,即金剛淵,為漢水之源。春秋令所在官行祭。漢水雖受眾流之聚而於筒為中泠,色味不變,若中國之揚子江,漢之得名以此。】

按照朝鮮王朝官方史書《朝鮮世宗實錄》說法

,半島漢江源頭叫“於筒水”,

因為這條河流“受眾流之聚而於筒為中泠,色味不變,若中國之揚子江”才得名漢江。

一般認為,《世宗實錄》的這條記載來源於朝鮮大儒權近的《西臺水精庵重創記》(1401):

江原交界有大山,五峰並峙,小大均敵而環列,世號為五臺山。中曰地爐,東曰滿月,南曰麒麟,西曰長嶺,而北為象王,遂有五類聖眾常住之說,為浮屠者盛稱之,於吾儒為無稽,茲不復詳。西臺之下,有檻泉湧出,色味勝常,其重亦然,曰於筒水,西流數百里而為漢江以入於海。漢雖受眾流之聚,而於筒為中泠,色味不變,若中國之有揚子江,漢之得名以此。於筒之源有菴,曰水精。

那麼問題來了,什麼叫“水精”?晉代楊泉《物理論》言:“漢,水之精也。“中泠,又叫中泠泉,是揚子江流域的一口泉水,位於現在的鎮江。結合這些概念,很明顯,是在指水質優良。

這口泉水的得名,大概隋代才出現,到唐代才宣告漸顯。因此,半島史書把漢江得名的上限追溯到公元前6年,是不合實際的。結合5-6世紀在半島上出現的“北漢山郡”,學者姚詩聰將漢江得名下限定於5世紀末之前。

簡而言之,半島漢江的得名,更應該來源於漢江源頭水質精良。而漢城的古名漢陽,則因其位於漢江之北得名。無論是哪種說法,都跟“漢文化”沒啥關係。遲飛所謂的“以漢為尊”,不過是他一廂情願罷了。

二.如果韓國人以“漢”為恥,為什麼不把漢江、漢城大學的名字給改了,只改個首爾?

1。現在的首爾在高麗王朝時期叫漢陽(한양)

2。李成桂建立朝鮮王朝後,遷都於此,並改名“漢城(한성,Han-Seong)府”

3。日本吞併韓國後,將當地改名“京城(경성)府”

4。日本戰敗,韓國光復後,美軍政廳第106號令將當地定名為“서울”,漢字譯名則一直沿用其古稱“漢城”。

附《美軍政廳第106號令》全文:

在朝鮮美國陸軍司令部軍政廳

法令第一〇六號

서울特別市의設定

第一條 京畿道管轄로부터서울市의分離

서울市를京畿道管轄로부터分離함

第二條 特別市의設定

서울市는朝鮮의首都로써特別市로함, 서울市는道와同等한職能及許可權이有함

第三條 本令의目的을達成키為한移管

從前서울市에關한京畿道의諸般職能許可權及記錄은서울市에移管함, 京畿道職員中서울市에關한事務를擔當한者는人事行政處의推薦에依하야法에規定된方法으로서울市에移任함, 人事行政處는이에關하야豫히京畿道知事及서울市長과協議함을要함, 京畿道의經費及基金中서울市에關한 部分은財務部司計局長의指示에依하야法에規定된方法으로서울市에移管함, 司計局長은이에關하야豫히京畿道知事及서울市長과協議함을要함

第四條 서울市의管轄區域

서울市는現在의區劃에따라八區로構成함

鍾路區

中區

麻浦區

城東區

西大門區

東大門區

龍山區

永登浦區

第五條 施行期日

本令은公佈後十日에效力이生함

一九四六年九月十八日

“서울(Seoul)”,在諺文中是“京城”“首都”的意思,不但很早就存在這個詞的用法,最重要是這個是韓語中的固有詞,不是漢字詞,也就說一開始就沒有其對應的漢字。

但是問題來了。90年代中韓建交後,兩國經濟文化交流越來越頻繁。如果仍然使用“漢城(한성)”來對譯“서울”,那真的“漢城”咋辦?要知道,韓國不但有首爾大學,還有漢城大學。如果對此不加以區分,會造成極大的資訊混亂。

韓國方面才在2005年正式把“서울(Seoul)”的漢字名定義為“首爾”。笑。

沒想到他就這水平~~~就這?就這!這也好意思提馬克思?難道馬克思教他這麼張口就來了?

標簽: 漢江  漢城  京畿道  得名  首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