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旅遊

《南粵古驛道》紀錄片策劃

作者:由 愛創作的小貓咪 發表于 旅遊時間:2019-11-07

《南粵古驛道》紀錄片策劃

一.紀錄片背景

南粵古驛道作為中華民族留下的藝術瑰寶,給後人留下豐厚的藝術文化。古驛道原指古代的官道和民道,是歷史上用於傳遞文書、運輸物資、人員往來的通道,其承載著一個地方的歷史文化文明史。南粵古驛道是廣東境內的古驛道,它自內地至嶺南,由嶺南而港口,經港口於內地,是中原地區與海外貿易的文化交通樞紐,也是中華民族文化輸送必經之路。

目前廣東省現存南粵古驛道233條,總長710餘公里,透過現代化技術發現的有135條,經過歷史資料考證,秦漢、隋唐、宋元、明清時期都有遺蹟。而古驛道沿線現存古道、古亭、古橋等文物古蹟共906處,現代新發現的就有430處。據瞭解,粵東、粵西、粵北的古驛道佔了全省的80%。南粵古驛道兩側各5公里範圍內覆蓋貧困村數量為1320個,約佔全省2277個貧困村總數的60%。

2018年,廣東省以打造全省11條南粵古驛道重點線路和推動南粵古驛道文化之旅為重點,進一步推動古驛道的修復作用。結合十九大鄉村振興的戰略,試圖透過文化旅遊的形式帶動周邊的貧困村落的經濟發展,以此來提高原居住民的文化生活水平,實現以道興村的戰略佈局。

透過對南粵古驛道藝術文化的傳承和保護,進一步拓展傳統文化的路徑和方法。將文化精髓推崇出去,實現光大民族的偉大夢想。

鑑於此,本期末將製作一期有關南粵古驛道的微紀錄片,準備從古驛道與鄉村之間的關係入手,向人們介紹南粵古驛道上鄉村的發展與衰落。

二.紀錄片主題

南粵古驛道文化與思想的重生(村道共生)

三、解說詞

(一)

古驛道的誕生-源於生存的本能

“自然之道,適者生存”古代的人們為了生存,建造起防寒防暑、防野獸侵害的居住地,為了解決溫飽問題,狩獵、捕魚、採集成為日常獲取食物的途徑。但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人們的生存方式逐漸發生改變,主要為種植業和畜牧業。多數遊牧民族逐水草而居,而中原內陸卻截然不同,主要是依據地形地貌和交通形成了依山傍水的村落。

遠在中國的南嶺以南,存在這樣一群村落。它們或隱居在群山峻嶺間,或修築在懸崖峭壁旁,歷經數代傳承,默默無聞地生活著。萬物皆有共性,這些村落都有著一個共同的特徵,大都沿著南粵古驛道周圍分佈,一條條散落在嶺南大地上的古驛道串聯起來,多彩而又繁榮,象徵著當時驛道旁村民生活的現狀。

(二)古驛道依村而居,帶經濟之繁華

古驛道原指古代的官道和民道,是歷史上用於傳遞文書、運輸物資、人員往來的通道。從宋朝始,驛道上便有一種郵寄方式稱為“急遞鋪”,專門用來傳遞官府的文書,採用步行接力傳遞的方式,時速加快,可日行五百餘里。這種郵寄方式在元朝被廣泛應用後,為了方便驛站與驛站之間,每隔約5公里的地方,設立一個小村落,大約四十戶人家,這裡住著步行的信差,每個人的身上都繫著數個小鈴鐺,以便下一個信差聽到鈴響而有所準備。古驛道對村落的影響極大,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村民的經濟水平,帶動當地繁華昌盛。當時驛道的建立和發展,會伴隨著村落的誕生。最早的村落居民一部分為當時的信差。他們採用工作制體系落戶機制,共榮共生的合作模式,讓古驛道沉澱了豐厚的文化底蘊。

素有“廣東第一巷”之稱的珠璣巷便是位於南粵古驛道的梅關古道上,距離大庾嶺約2。5公里,離古時縣城最近,正是南來北往的過客路途歇腳的好去處。明、清時期,路過珠璣巷的客商、挑夫日有數千,往來的人員熙熙攘攘,談笑風生,大有一派繁榮之景象。

當時奉命修建梅關古道的張九齡也許沒有想到,這條連線古代中原與兩廣地區的道路承載著一千多年來的使命,為後人帶來興旺的時代。

(三)古驛道後期發展

直到1936年,粵漢鐵路完成修築後開始通車。梅關古道連著古道上的珠璣巷也開始慢慢淡出了人們的視線,而嶺南大地上其他的驛道也隨著交通方式的改變和郵驛系統的改進漸漸不再為人所知,退出人們的視線。

弘揚中華民族之傳統,將傳統民俗文化帶到全世界。2012年,南雄市珠璣巷被評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在古代它是中原和江南地區通往嶺南古驛道上的一個商業中轉站,而現在它是集旅遊、懷舊、思鄉、敬祖於一體的綜合旅遊景區,每年觀光的遊客可達百萬人次以上,以旅遊的方式帶動了周圍地區鄉村的發展。

總有一些文化被人遺忘,總有一些事蹟正在慢慢淡忘。據廣東省出示的資料表明,粵東、粵西、粵北的古驛道佔了全省的80%。南粵古驛道兩側各5公里範圍內覆蓋貧困村數量為1320個,約佔全省2277個貧困村總數的60%。

逐漸被人遺忘的古驛道,正在一步步消失殆盡。一個個衰落的鄉村渴望快速發展,歷史留下的輝煌,是要靠我們的雙手去振興。以道興村和以村見道的繁華,指日可待!

標簽: 驛道  南粵  村落  文化  貧困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