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旅遊

還帶寺(又名香山寺)

作者:由 QUEST 發表于 旅遊時間:2020-01-14

香山寺廟叫什麼名字

還帶寺,還帶禪寺,始建於唐朝,唐之前稱香山寺。位於香山咀,北靠香山,南臨太湖之濱,東鄰胥口鎮。乘公交車58、69、691於還帶寺站下,往回走幾分鐘,看到左邊有一路口,即香山咀。站在路口即可看到高大宏偉的藏經樓,往裡走至少還有500米即到。《香山小志》載:“還帶庵在香山咀,唐裴晉公有香山寺還帶故事藉以命名。”裴度是唐代元和、長慶年間(即806年、821年)人,是唐憲宗皇帝的宰相 。在年輕時,裴度家境貧窮。一日到香山寺遊玩、順帶拜拜菩薩,不意間在地上拾到三條極為貴重的犀玉帶,他等到天色已晚,仍不見失主。第二天,他又去香山寺尋訪失主,終於物歸原主,還謝絕失主的任何酬謝。事後,裴度在唐貞元五年(789)考中進士,官運逐步高升,任宰相,督師破蔡州、平濰西。晚年辭官居洛陽。裴度不忘香山寺菩薩靈護,把寺重新修葺一新,香山寺從此改為“還帶寺”。民國元老李根源於民國四年仲春(1915)遊還帶寺,題“還帶觀潮”碑刻的亭子如今就在“帝釋天立”殿前面。歷史上的香山寺香火鼎盛,在江南一帶頗具影響。

歷代以來,寺時廢時興。香山寺原址在現繞城西南線收費站位置,1996年拆遷至今天的位置。當時以“香山娘娘”為主祀名義向政府申請重建香山寺,得到批准。由現今的當家人(人稱仙人阿爹),籌措第一筆重建資金約40萬元,建起了“帝釋天主”、“圓通殿”、“居士唸佛堂”,還帶寺(又名香山寺)基本成形。2003年開始重建,經多方化緣,籌措善款於2004年1月建成還帶寺第一期工程“娘娘殿”(365平方)。八月份,完成二期工程的1100平方“地藏殿”和160平方的天王殿。2008年9月底,大雄寶殿(1300平方)及殿內佛像全部完成。現已頗具規模,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樓呈南北走向,大雄寶殿兩側配殿,東側為伽藍殿、五福殿,西側為三聖殿、祖師殿,娘娘殿、地藏殿、大悲樓均已完成。新落成的藏經樓高四十八米、五層。一樓法堂內供奉一尊長十六點八米、高四點五米,重三百八十噸的漢白玉臥佛。大雄寶殿為仿江南晚清式建築,飛簷翹角,門前及四周砌金山石欄杆,地面亦用金山石鋪就。大雄寶殿前有七座金山石製作的佛塔,還為裴度專門製作了全身雕像,以茲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