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旅遊

住一樓帶花園的房子的實際體驗如何?

作者:由 超級奶爸 發表于 旅遊時間:2020-03-07

說到家裡有個院子,分享一個案例來自 @系園。一直沒見到很好的園林式設計和家的結合,直到今天的這個設計,竟然把家建成了一個園子,讓我看得熱淚盈眶。

住一樓帶花園的房子的實際體驗如何?

————————————————

房屋資訊:

座標:江蘇南京

面積:室內外各70㎡

費用:30w

|練宅記| 第一回:把家當個園子造

住一樓帶花園的房子的實際體驗如何?

/引子/

十年前,我十八歲,一個人離開北方,來到南京求學。除了知道自己進的是建築系,學的專業是設計,餘下的,一概不知。讀了幾年大學,且不說本事學得如何,倒是把江南之地走了個遍。蘇州和揚州去得最勤,因為那兒的私家園林最多,最討人喜歡。 待在園子裡,讓人渾身舒坦,又覺著處處精妙,難說得清原因,只能歎服老祖宗高明。從那時候開始,我就巴望著,有朝一日,能給自己造個園子。

住一樓帶花園的房子的實際體驗如何?

▲系園軸測圖

/園林觀念/

後來,我拜入師門,繼續深造。跟著師父做了不少事兒,也讀了不少書。講造園的,論書畫的,說詩文的,或是談美學的,但凡跟中國傳統文化有點兒關係,我都想拿來瞧瞧。事兒做了,書讀了,人通透了不少,對園林也就更著迷了。

住一樓帶花園的房子的實際體驗如何?

▲系園的院子

不是說,弄個小橋流水,來幾塊兒奇峰怪石,再編個十景八景,就叫園林。堆一座假山,得精通置陳佈勢,這是山水畫兒的要領。栽種花木,貴在疏密得宜,這是書法裡的講究。遊玩兒的路徑,非得抑揚頓挫,才能讓人盡興,這又是填詞作賦的招數。

住一樓帶花園的房子的實際體驗如何?

▲院子裡的平臺和假山

園林早就浸透到生活的每個角落,和中國人的各種愛好,都親密得不得了。說到底,園林是一種觀念。再往大了說,和文化有關,是老祖宗用了幾千年攢下來的。認知和審美以此為準則,喜歡什麼,討厭什麼,講究什麼,忌諱什麼,都受他影響。造園子,就是在這觀念下,造自己的生活,經營自己的世界。

/在家造園/

再後來,我有了自己的家——七十平米的房子,和一大一小兩個院子。惦記多年,終於得了機會,地方不大,但足夠造個園子。“心繫造園”是件幸福極了的事兒,所以我管自己的園子叫“系園”。

住一樓帶花園的房子的實際體驗如何?

▲改造前後示意圖

這兒本是一處老宅子。大院子朝南,小院子在西,閒置了好些年,至多堆些雜物。院子和屋子誰也不搭理誰,只借用臥房的一扇小門,勉強通著。從樓道入戶,見不著廳堂。一條走廊連著三間臥房,兩間大的在南邊,小的朝北。再加上一丁點兒大的廚衛,看上一眼,就能把整間屋子探個明白。

住一樓帶花園的房子的實際體驗如何?

▲改造前平面圖

住一樓帶花園的房子的實際體驗如何?

▲系園改造後平面圖

地方小不打緊,但不能讓人覺著到處堵得慌,看不見遠方,喘不過氣兒來。中國人造園子,並不執著於“實際的大小”,在乎的是“看上去大或是小”。 對於純粹的大,絕對的大,沒那麼迷戀。小有小的好處,小中可以見大,這樣的大,是中國人惦記的。比起事物的本性,其間的“關係”更加迷人,這正是“系園”的另一重含義。

住一樓帶花園的房子的實際體驗如何?

▲系園堂屋

想從小房子裡擠出一間大堂屋,並不容易。我相中了朝南的主臥,把陽臺也合併進來。連著院子的小門,換成了四扇通高的玻璃,可以單開一扇,也可以四扇全開。 地面向院子延出幾步,便有了一塊平臺。回家先到院子,進門兒就能瞧見,堂屋朝著院子敞開,努力向院子伸展。

住一樓帶花園的房子的實際體驗如何?

▲由堂屋望向八角門和書房

住一樓帶花園的房子的實際體驗如何?

▲由堂屋望向正院

堂屋裡原本有個櫥子,能掛上不少衣服,再放些雜物。我想把自己塞進去,把這兒改成一間書房。要有一整面牆做書架,還得有一把舒服的圈椅,看書想事兒的時候得被椅子包著,身子踏實了,腦袋才會靈光。 我喜歡架几案,放不下一整張,那就放半張。三件大傢俱把書房撐了個滿滿當當。書房足夠小,為的是把堂屋襯得大些。

住一樓帶花園的房子的實際體驗如何?

▲僅容一人坐下的書房

堂屋成了“系園”的中心,向南連著院子,向北接著內室。八角門是堂屋和內室的界線,小得不能再小,卻足夠高挑。邁過八角門,像是到了另一個園子。從滿是陽光的堂屋,沒入幽深的過廳,廚衛和餘下的兩間臥房再依次明亮起來。 一個簡單的明暗遊戲,給了內室應有的私密,撮合堂屋和院子走在一起。我用明和暗“欺騙”了自己,心甘情願地相信了眼睛,近處的被推遠了,小的也就變大了。

住一樓帶花園的房子的實際體驗如何?

▲連線各處過廳

住一樓帶花園的房子的實際體驗如何?

▲透過八角門望向堂屋

榨乾了屋子裡的油水兒,還不過癮,我又打起院子的主意。正院兒裡放了塊兒石頭,是前任屋主留下來的寶貝。背後有一面老牆,擱在今天沒人稀罕,多半是糊上水泥,刷白了事兒。古人叫他敗壁,從中悟得出山水。我趁機在牆上抹出遠山,襯著前面的孤峰,便有了一片山林。

住一樓帶花園的房子的實際體驗如何?

▲從敗壁裡悟山水

沿著敗壁向北,推開竹子門,就到了側院兒。茶棚很大,硬是把院子擠成了天井。這兒足夠幽深,像是山林裡的另一處洞天。再依著旱園水做的法子,平臺邊砌了坐凳,地面上鋪了磚瓦。園子裡該有的,就都有了。

住一樓帶花園的房子的實際體驗如何?

▲通向側院的路徑

作為主人,園子未必自己造,但主意得自己拿,好不好也只有自己說了算。買定離手,遠遠不夠。掏了錢,不操心,享不著清福。指望著裝修公司料理一切,事事都想到你心坎兒裡,除非是你肚子裡的蛔蟲。絞盡腦汁把園子造個大概齊,千萬別覺著功成名就,這只是開頭兒。 市面兒上的桌子凳子,還有櫃子和門,要麼太雍容,要麼太寒磣,便宜的質量不過關,貴的未必搭調。自己想出來的最滿意,大小也合適,找個手藝好的師傅是關鍵。再有興致,動手把燈也做了,能亮就成。花花草草不圖名貴,搬回家,就得悉心伺候著,別隨便糟踐東西。

住一樓帶花園的房子的實際體驗如何?

▲系園裡的燈

/日常還是奢侈/

放在以前,這是個奢侈的事兒。盡心竭力自不必說,有文化,有情趣,有本事,有工夫兒造園子的人,一抓一大把。可拿得出銀子的人,不算多。現在,更奢侈了。物質豐富極了,願意花錢的也大有人在。可文化斷了,情趣沒了,本事早就還給老祖宗了。至於工夫兒,都用來琢磨怎麼掙錢了。

住一樓帶花園的房子的實際體驗如何?

▲竹子門、假山和敗壁

不管是皇家的,還是私家的,園林終歸是家用的。我覺著,家用的該是日常的,而不是屬於少數人的奢侈品。最起碼,普通人得有追求的機會和能力。老祖宗留下的東西,有別於現在的生活,也料不到人心世道的變化。 所以,我們得做點兒什麼,讓傳統文化以合適的方式,迴歸現代生活。數典忘祖不可取,也萬萬不要把傳統文化,當成高深莫測的武功秘籍。寫點兒多數人看得懂的,算不上故弄玄虛。做點兒生活裡用得著的,總好過無病呻吟。

住一樓帶花園的房子的實際體驗如何?

▲茶棚與側院

“系園”是一次嘗試,試著把家當個園子造。心有所繫,時時惦記,再不起眼的機會,再小的地方,也總能造得出園子。造園兩年,我想了很多,也做了不少,一口氣說個透徹,著實太難。此篇權且作引,容我娓娓道來。

|練宅記|

第二回:和院子做朋友

住一樓帶花園的房子的實際體驗如何?

/市井裡的院子/

造園子,得找個合適的地方。擱在以前,叫“相地”,請個通曉陰陽的先生,把地勢高低探個清楚,風水吉凶瞧個明白。可對於尋常百姓人家,找塊兒現成的空地,造片園林,然後住下,確是消受不起。我和妻子合計著,宅子必是要有的,再求個院子,“系園”的條件也就算齊全了。

住一樓帶花園的房子的實際體驗如何?

▲俯瞰系園正院

花了大半年的時間,我們才尋著一處七十年代的老宅子。房子不大,院子倒不小,在市井邊兒上,卻並不吵鬧。院子是自家的清靜之地,沒有旁人攪擾。可推門兒出去,還是得有一片市井。“大隱住朝市,小隱入丘樊”,聽起來有點兒矯情,實際上誠懇極了。 看透世俗的人,會挑個與世隔絕的地兒,一頭扎進自己的世界裡,再也不出來。可看得更透些的人,卻願意迴歸市井。像清明上河圖裡畫的一樣,看看叫賣的販夫走卒,做個市井裡的平頭百姓。這麼說,院子當真要在市井裡為好。

住一樓帶花園的房子的實際體驗如何?

▲清明上河圖區域性(北宋 張擇端)

/正院和側院/

“系園”有兩個院子,挨在一起,光景卻大不相同。一正一側,一陽一陰,一個清朗,一個幽深。正院在南邊兒,進深不大,勝在敞亮。只在當中有一條水泥路,餘下的都是花木。因為久無人住,少了修剪打理,長勢瘋得不敢靠近。屋子前的臺階,窄到不能再窄,只是匆匆進去便罷,沒地方兒給人歇腳。用漏空花磚砌了院牆,比四面敞開好些,可院子裡的事兒,還是給人家瞧得清清楚楚。

住一樓帶花園的房子的實際體驗如何?

▲改造前的正院:漏空的院牆

住一樓帶花園的房子的實際體驗如何?

▲改造前的正院:長瘋的花木

側院躲在西北角兒,只有一扇小門能到,圖的是幽靜。院子上蓋了一片頂棚,為的是堆些雜物,後來不知怎麼,掀掉了一邊。地面用水泥抹了個遍,除了黴跡和苔蘚,見不著一點兒生機。朝著側院的兩扇窗戶,一扇掛了窗簾裝了百葉,另一扇乾脆用磚頭堵住了事兒。

住一樓帶花園的房子的實際體驗如何?

▲改造前的側院:掀掉一邊的頂棚

被人偷看總是不自在的。找幾捆毛竹,挑些粗細相仿的,截成一人高。中間穿了鐵絲,用紮帶綁在花磚上便是。 至於院門,把角鋼焊成框,中間加三兩條橫檔,竹子也能照樣兒綁上。有人說這叫日式,可我覺著,村野裡遍地都是的竹籬笆,算不得稀罕。把正院圍個結實,不讓旁人擾了清靜才是最要緊的。

住一樓帶花園的房子的實際體驗如何?

▲從平臺看向院牆:平臺、石頭和籬笆

住一樓帶花園的房子的實際體驗如何?

▲村野裡遍地都是的竹籬笆

住一樓帶花園的房子的實際體驗如何?

▲竹籬笆的綁法

前任屋主留了些石頭,仔細揀一揀,好生照看。主臥前的蠟梅動不得,夏天能遮了太陽,冬天能聞著花香,還給了臥室該有的私密。再留下一株櫻花,一棵紫薇,加上門口兒的金桂,一年到頭的花兒就都全了。 樹下和邊角先撒些草籽兒,日後栽花或是種菜,再慢慢兒琢磨。敲掉水泥,鋪上青磚,縫兒裡就能冒出點兒綠色。堂屋前還得砌個平臺,人能待住,正院便妥帖了。

住一樓帶花園的房子的實際體驗如何?

▲紫薇和假山

住一樓帶花園的房子的實際體驗如何?

▲正院的平臺和側院的竹門

側院的頂棚是拆是留,起先拿捏不準。後來覺著,缺口處落下的光亮,像極了一道天井。索性重做結構,乾乾淨淨留出一步寬的距離,最是爽快。 瓦間植草,再補種竹子一叢,天井就有了。側牆上的兩扇窗子,不能封上,也不能大搖大擺地露著。外罩兩塊兒木窗板,書房的平開,浴室的做成支摘。刷幾遍桐油,任雨淋日曬也無妨。把不想看的擋了,餘下的都是景緻。

住一樓帶花園的房子的實際體驗如何?

▲側院的天井

住一樓帶花園的房子的實際體驗如何?

▲茶棚是自家的“水簾洞” 做個茶棚,隔三差五請夥伴們來鬧一鬧,由著性子談天說地,豈不快活。既是棚子,就沒必要砌牆,或是封上玻璃。綁一排麻繩子,分得清內外就夠了。吊頂太過精緻,沒了野趣,不如裁幾塊兒布,一簾簾掛過去,到簷口再垂下。按妻子的說法,像是給自己造了個“水簾洞”。

/院子為伴/

在中國人的生活裡,家有院子再正常不過。房間圍著院子,長輩住正房,晚輩住廂房,出門兒就得見著自然。每天回家,叩開門先到院子,老天晴,院子也晴,老天雨,院子便雨。院子裡的天氣再不好,也不討人嫌,不過是自家的娃兒哭鬧罷了。

住一樓帶花園的房子的實際體驗如何?

▲推開門先到院子

逢年過節,屋裡裝不下兒孫滿堂的大家庭,就索性搬了桌凳,到院子裡,擺下酒宴款待賓朋。要種點兒菜,自己吃也行,送給親戚朋友也行。還要栽點兒花,家裡總會有人喜歡。最好再養些貓兒狗兒,能逗著玩兒,還能看家。

住一樓帶花園的房子的實際體驗如何?

▲貓和櫻花

“天棚魚缸石榴樹,先生肥狗胖丫頭。”這些事兒,稀鬆平常,擱在今天,哪兒也尋不著了。眼下的城裡人,對院子沒那麼稀罕,房子大點兒比什麼都強。恨不得,把院子裡能蓋的全蓋上,能封的都封上。 期待從院子裡得到的,不再是看不見摸不著的生活,而是可以馬上兌現的利益。只是可憐了孩子們,在封閉的高樓裡,不是拿著手機,就是抱著平板電腦。

住一樓帶花園的房子的實際體驗如何?

▲肥貓、籬笆和桂花

我是在外公家的四合院兒裡玩兒大的。整日瘋跑,從不喊累。躥房上樹,招貓逗狗,樣樣精通。寧可被母親抓了,在院子裡罰站,也不願意回屋讀書。妻子也一樣,從小在自家院子裡,拖著膠皮管子澆花,像個男孩兒一樣,趴在草叢裡捉螞蚱。 如今造了“系園”,我和妻子有個願望。盼望著自己的孩子,能像我們小時候一樣,在院子裡長大,和院子做朋友。

|練宅記|

第三回:堂屋櫥裡有書房

住一樓帶花園的房子的實際體驗如何?

/一間講究的屋子/

堂屋,聽起來就是間正兒八經的屋子。當中供著祖宗神位,上首坐著父母高堂。族裡的兒孫娶媳婦,大辦喜事兒,得在這兒拜堂。若是家中發了白事,在這兒停靈,便是靈堂。一輩子最重要的幾件事兒,都擱在了這兒。在的人,和不在了的人,相安無事地用著一間屋子,靠的是禮制。想想就知道,得有多少講究。

住一樓帶花園的房子的實際體驗如何?

▲江南傳統民居:堂屋中的禮制

住一樓帶花園的房子的實際體驗如何?

▲江南傳統民居:堂屋和院子的親密關係

可這麼重要的屋子,從來不關門,或者說能不關就不關。南方溼熱,索性連門都不要了。有的地方管堂屋叫“明間”,這意味著,堂屋裡的光線應該最好,最亮。以前沒有玻璃,窗子都是紙糊的,能透光,但有限。所以,堂屋和院子總是一起出現,關係親密,像極了一對夫妻。堂屋朝著院子,門得時常開啟,這是和自然有關的講究。

住一樓帶花園的房子的實際體驗如何?

▲系園的堂屋和平臺

住一樓帶花園的房子的實際體驗如何?

▲堂屋的門朝院子開啟

/把堂屋借給自然/

清代有個文人,有趣得很。夏天,蚊子多得不行。這位老兄,愣是把這些嗡嗡作響的小蟲,一股腦兒引到帳子裡,再噴點兒煙氣,就覺得自己看見了青雲白鶴。他叫沈復,後來,還把這事兒寫進了書裡,叫《浮生六記》。 這就是中國人眼裡的自然,不一定那麼科學,但得有人情味兒,可以想象,也可以把玩。蚊子都能放進帳子,把堂屋借給自然一起玩兒,便算不得什麼。

住一樓帶花園的房子的實際體驗如何?

▲系園剖面圖

我們接手的時候,“系園”還是間破舊的老宅子。有院子,沒堂屋,一條走廊串著三間臥室。朝著院子的門窗都裝上了防盜網,好像把家弄成籠子,才覺得安心。自然像個孩子,任性得緊,要麼荒得像廢墟,要麼瘋得像野地。 沒耐心伺候,不如把房子摟在懷裡不撒手。院子是院子,房子是房子,“三八線”劃得清清楚楚,各玩兒各的,誰也不佔誰的便宜。

住一樓帶花園的房子的實際體驗如何?

▲改造前:背靠著院子

住一樓帶花園的房子的實際體驗如何?

▲改造前:房子和院子的分離

老祖宗不供了,爹媽圍著孩子轉了,可再不濟,也得有個寬敞點兒的地方,招待親朋好友。就這麼著,我把挨著院子的臥室改成了堂屋。既然還叫堂屋,就得大大方方地朝著院子,而且抬腳就到。拐彎兒抹角兒地溜進去,不合適。 從鐵欄杆的縫兒裡偷偷瞧著,或者背對著,更不能接受。拆了防盜窗,砸了窗下牆,換了四扇玻璃門,從頂到地,都透亮了。趕上好天氣,就把四扇都開啟,“三八線”沒了,院子裡的自然,說來就來。至於灰塵和蚊蟲,可以多多包涵,也可以學學沈復,以此為樂。

住一樓帶花園的房子的實際體驗如何?

▲由臥室改成的堂屋

住一樓帶花園的房子的實際體驗如何?

▲系園堂屋

住一樓帶花園的房子的實際體驗如何?

▲堂屋裡的坐具

/一間沒那麼講究的屋子/

中國人講究奇多,可在書房裡少有鋪張。劉紹棠管自己的書房叫“蟈籠齋”,蟈蟈兒待的地方,能有多大。沈從文寫書的地兒叫“窄而黴齋”,想想就跟豪華不沾邊兒。八旬老漢陸游,新闢一間書房,只能放下一張桌子,就美得樂不可支,還要賦詩一首。 乾隆要什麼有什麼,可偏偏把八平米的“三希堂”當成寶貝,傳給了兒子,孫子,重孫子……到今天也沒變樣兒。書房是難得的個人世界,沒必要顯擺,小而易安。在這兒不談禮制,只由著性子。

住一樓帶花園的房子的實際體驗如何?

▲乾隆的三希堂

/櫥子裡的書房/

“系園”地方兒不大,處處都得精打細算。臥室改成了堂屋,留下個衣櫥沒派上用場。櫥子不算小,待得下一人有餘。索性自己鑽進去,蜷在角落裡,工作讀書琢磨事兒,正好補了書房的缺。以後也好給自己起個齋號,就叫“櫥裡齋”。

住一樓帶花園的房子的實際體驗如何?

▲改造中:拆空的櫥子

住一樓帶花園的房子的實際體驗如何?

▲改造中:櫥子裡的書房

書架要大,經常看的,想看還沒看的,或者是留著以後看的,都放在架子上。看不完不打緊,想看的時候沒有,最是難過。椅子要大,扶手和靠背把人圍個結實,才算舒坦。書讀得迷糊了,鑽進牛角尖兒了,歪頭就能打個盹兒,一覺醒來接著想個透徹。 桌子也要大,小書房裡放不下整張書案,就做成“半几案”。桌板的一頭兒架在几子上,另一半和書架接起來。再不行,伸出書房一截兒,也不礙事兒。至於我自己,剛好能坐下就夠了。

住一樓帶花園的房子的實際體驗如何?

▲書架、圈椅和半几案

書房再小,也得想盡辦法,開出一扇窗子。通風換氣自不必說,整天憋在個悶葫蘆裡,多靈光的腦袋也不聽使喚。窗外至少是個安靜的處所,要是街坊大媽天天躲在窗戶根兒下,嘮點兒家長裡短,屋裡的人不被逼瘋才怪。 最好對著自家院子,框出來的景緻便由得自己做主。有能耐的,找幾塊兒好石頭,疊一座假山,圖個幽靜。簡單點兒,種上一叢竹子,也能向東坡老先生聊表敬意。

住一樓帶花園的房子的實際體驗如何?

▲朝向側院的窗子

/講究還是不講究/

“系園”裡,堂屋最大,要說來一套明朝的傢俱,放幾個汝窯的瓷瓶兒,裝點門面,這事兒我想不通。可為了讓堂屋朝著院子,費心思,花銀子,我樂意至極。 書房最小,除了一屋子書,就是我自己。要是塞滿了名人字畫兒,一本像樣兒的書也沒有,那不叫書房,是庫房。說到底,不管是造園子,還是蓋房子,該講究的好好講究,不該講究的別硬要講究。放在面子上的,多數是為了顯擺,做在裡子上的,才算是講究。

住一樓帶花園的房子的實際體驗如何?

▲架子上的書

-end-

最後如果你也想要設計改造的話,私信回覆「

知乎改造

」就可以開始改造咯~

住一樓帶花園的房子的實際體驗如何?

標簽: 院子  堂屋  系園  書房  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