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旅遊

那些投資基金的有多少人賺到錢了?

作者:由 快樂的小貓咪 發表于 旅遊時間:2018-02-10

那些投資基金的有多少人賺到錢了?米多多2021-03-05 10:55:38

先說結論:其實大部分人都沒賺到錢。

簡單舉幾個資料用來佐證:

資料1:

那些投資基金的有多少人賺到錢了?

那些投資基金的有多少人賺到錢了?

嘉實增長最為歷史上最牛逼的TOP基金,2003-2015年末,淨值增長高達12。64倍,平均年化收率為23。28%。

也就是說,只要長期拿著,傻子都能賺錢。

那些投資基金的有多少人賺到錢了?

但事實的結果卻不是這樣,根據報告顯示,即便是買中了這樣的大牛基,仍然有31。4%的人在虧錢。

盈利2倍以上的人不足2%,98%的人其實並沒有賺到很多。

資料2:

我們再看一份2018年天弘基金的報告。

那些投資基金的有多少人賺到錢了?

公開披露顯示,2015-2018年期間,購買天弘基金虧損人群比例高達52%,收益破5%的使用者數僅為23%,也就是說大多數人都買了個寂寞。

除此之外,

基金業協會也曾釋出過近20年的基金資料,“近20年來,投資者透過持有基金平均實際收益率趨近於0,甚至虧損。“

為什麼基金如此賺錢的情況下,基民還在虧錢呢?

因為很多人根本沒搞懂基金賺錢的本質!!!

你是否是看到最近1個月市場火爆才買的XX基金?

或者是聽朋友、親戚、同學、物件說能賺錢,才打算買基金?

再或者是學了點基礎知識,想試試手,先買點基金玩玩?

如果你屬於以上的情況,

我很遺憾地通知你,你大機率會賠錢!

為什麼?

因為屁股決定腦袋!

你根本都不知道基金運作的本質,怎麼可能奢望利用它賺錢!

這也是九成以上投資新手入場就自帶的毛病。

這類人往往只想快速暴富,但從不鑽研其中原理,虧得稀裡糊塗,賺得也稀裡糊塗……

在漲跌波動中漸漸地開始著急上火,每天想著去盯盤、看漲跌、預測下一分鐘的走勢。

就是希望能把握所謂“機遇”。

這是本末倒置!只看表象而戳不透本質,永遠和收益無緣!

01

散戶買基金為什麼不賺錢?

從表面看,股市幾乎是一個零門檻的交易遊戲。年滿18歲公民即可參與,沒有學歷限制、不需要筆答面試、沒有外貌要求,只要有一個股票賬戶,就能快速交易,似乎非常的簡單。

但這個遊戲的另一面卻是殘酷血腥的,七負二平一盈利的機率並不是憑空編造的,想要成為真正的獲利者本質上要跨過極高的壁壘才能得以實現。

基金作為一種分散投資工具,買一隻基金,就相當於同時投資了不同的金融產品。

大部分基金都會同時買入股票、債券、短期銀行存款等不同的產品,比例不同而已。

模式看上去很新穎,但其在國外已經有超過100年的歷史。

行業裡的名人、名家如過江之鯽,並且他們大部分還活躍在投資一線。

國內這幾年才流行投資基金,進來的大都是沒什麼經驗的散戶小白。

而新玩家想要在一個有些年頭,並且人才輩出的領域,混出點名堂是非常困難的。

類比一下我們常接觸的電商行業就很清晰了。

拼多多隻用幾年時間,就能強行分走一大塊電商市場,還能和京東、淘寶大打價格戰。

不是因為電商很好做,而是這個賽道才發展不到20年,規則和使用者還沒被老玩家摸透。新玩家這才有機會另闢蹊徑,彎道超車。

反觀房地產、鋼鐵等上百年的老牌行業,你很難看到一家短期強勢崛起、後來居上的公司。

是房地產、鋼鐵基建不賺錢嗎?絕對不是,上千億市值可不是擺設!

主要原因在於,規則和套路早就被老玩家玩透了,沒空子可鑽,進而形成很高的入場門檻和壟斷機制。新手根本無法生存,更別說競爭了。

同理,不是投資賺不到錢,而是新手能想到的那點伎倆,老司機們早就玩膩了。

據我所知,不少學金融的朋友,大學裡研究課題就是如何透過量化交易割更多散戶的錢……

反而是那些源源不斷、又不明真相的小白前赴後繼地“送命”,正中各路專業人士的下懷。

韭菜新鮮又無知,不割你割誰?

那些投資基金的有多少人賺到錢了?

其次,我不得不吐槽一下投資的准入門檻。

門檻是在太低了!!!

只要你滿18歲、有點小錢,都能搞投資。

對於大部分新手來說,低准入門檻是致命的,尤其是基金這類幾乎0門檻的產品。

基金投資歷經上百年的歷史,交易中的各種套路早已被專業人士玩爛了!

想要賺錢,真的很考驗專業知識、個人素質、以及商業嗅覺。

生活中都知道不能和長跑冠軍比長跑,不能和跳高冠軍比跳高,不能和職業電競比操作,

可進了股市,這麼簡單的道理怎麼就沒人信了呢?

很多人根本沒學什麼專業知識,也根本玩不過專業人士,看到收益居然也敢悶頭往裡衝。

簡直讓人痛心疾首!恨鐵不成鋼!

這也是我在開頭給大家潑冷水的原因,很多人根本不適合搞投資,卻偏要來送錢。

我知道很多人還是不理解,那麼下面我將打破你們最後一絲幻想:

為什麼我看到很多新手剛進來就賺了?

明明別人都在賺,而我偏要在這裡潑冷水?

其實這是一種常見的邏輯謬誤!

不是大部分新手都能賺,而是那些賺錢的新手經常出現在我們面前。

這類現象有個專業術語,叫做“倖存者偏差”。

其實不復雜:

當一個新手幸運地從投資中賺到錢,他肯定希望別人都見識到自己的厲害,各種發帖吹牛。

而剛入場就鉅虧50%的人,大部分都被嚇破了膽,只想趕緊割肉跑路。大罵A股是垃圾。

這部分人基本只能打碎了牙往肚子裡吞,很少發帖哭訴,只怕引來譏諷、嘲笑。

漸漸地,我們在網上看到的幾乎只剩下“今天剛買就賺了幾萬”、“這段時間收益50%”甚至“一年賺三倍”的“股神”。

但一年之後你再去找這些“牛人”,不是銷聲匿跡就是虧得慘叫連連。

這也是許多不夠專業的投資者必經之路:

盯著收益匆匆入場,被割得只剩褲衩才幡然醒悟。

建議大家首先拋棄不切實際的“一夜暴富”夢!

投資不能一直指望“瞎貓碰上死耗子”。

投資雖不簡單,但我們散戶也不是一點機會都沒有。

拋棄幻想,重新出發才能賺到錢!

追求確定性,腳踏實地投資才是正途!

那些投資基金的有多少人賺到錢了?

02

投資的確定性

什麼是投資的確定性?

簡單來說,就是能穩定賺錢的東西,而且賺得越多越好。

投資最大的難點是,我們很容易被一些收益突出的“倖存者”帶跑偏,變得急功近利、浮躁。

多多幫你繞開這些無聊的情緒,直戳本質:

高收益基金的本質是股票,是股票背後的公司!

投資前,絕大多數人都會問哪些是收益高、值得投資的好基金?

我可以明確告訴大家,好基金的本質在過去100年間沒有任何改變:

一隻優質的基金

一堆優質的股票

一批優質的公司

投資的確定性就來自於發現一家好公司,選中一隻好股票,低價買入,然後坐等升值。

那些複雜又花裡胡哨的技術分析、基本面分析、量化交易……都只是輔助。

為的是在A股4000多隻股票中,選出最有潛力、最會賺錢的公司。

可惜大部分小白還沒弄清楚終極目標,就陷進各種分析輔助手段中無法自拔。

今天看到一個短線操作技術,馬上瘋狂複製;

明天聽說價值投資理念,立刻抓緊模仿。

根本沒有自己的“主心骨”,根本弄不清什麼是有確定性的投資。

再說一遍!投資最大的確定性就是買好公司!

好公司是市場的經營實體,是公司打工你收錢,是源源不斷創造利潤的“金母雞”!

劃重點!買基金最大的確定性就是湊齊了一批好公司!

意識到這一本質,你已經戰勝了市場上超過半數的新手。

以上的內容最好認真消化,時刻記在腦海裡。

只有理解了上文,你才能對下面更硬核、更難的部分有所感悟。

下面我要介紹:新手如何無腦挑選出A股最好的那一批公司。

03

用專業打敗專業

世界任何原理從來都是能夠用一句話簡單總結出來的。

但難的不是掌握原理,而是最合理地運用原理,為自己服務。

就像聽過很多道理,但還是過不好這一生。

基金、股票發展歷史上百年,

哪一家公司是最具投資價值的公司,至今仍然是投資的首要難題。

如何湊出最強的公司組合?

業餘的“韭菜”和專業的“鐮刀”之間,在研究縱深的差距,雖然不至於相差十萬八千里,但也隔著很寬的“知識鴻溝”。

新手連ROE、PE、“自上至下”選股都懵懵懂懂,怎麼戰勝別人?

你只須記住一句話,千萬不要用自己的愛好挑戰別人的專業!!!

那些投資基金的有多少人賺到錢了?

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那些專業、高階的輔助手段技術分析、基本面分析、量化交易……

一個新手小白短期內想要上手絕無可能。

除非你是過目不忘,並且精通數學、統計學、經濟學、金融學的天才……

聽上去有點絕望?投資市場對新手散戶就沒有出路了嗎?

並不!新手散戶還有救!

我花近十年時間摸索出最適合散戶的兩種投資思路:

其一,透過不斷學習和實踐,進化成專業投資者,自己成為收割韭菜的鐮刀。

其二,就是利用專業投資者幫我們賺錢。

第一種方法,需要多年積累和不懈努力。對於入門新手來說,無法速成,全靠個人的學習能力,加上多年的毅力和堅持。

多多在投資市場裡摸爬滾打近十年,至今仍在不斷看書、學習、進步,並且堅持把感悟、心得分享給大家。但目前仍覺得自己所學甚微,只能看見投資和市場的冰山一角,還需不斷努力。這裡我也希望各位剛入門的新手能和我一起堅持下去,最終變成運籌帷幄的專業投資人士。

第二種方法,相對簡單輕鬆,

找最牛的基金經理幫你選股、看公司、追漲跌。

最立竿見影的方法就是用專業打敗專業!

當兩方都是專業人士,我們只需押注能為創造更高收益的人即可。

我知道大家搞投資都是奔著最終收益去的,我也不例外。

所以在這裡我也不藏著掖著,現在就把我這些年關於基金經理的投資積累都分享給大家。希望能和大家共同進步,實現自己收益目標。

04

國內最牛的基金經理有哪些?

據統計,目前國內公募基金現任基金經理超2500名。

來自清華北大、復旦交大的比例最高,都是天之驕子,萬里挑一。

然而簡歷有多牛、背景有多硬都是次要的。

因為投資市場一向弱肉強食,英雄不問出處,搞投資,只認回報率!

能帶我們賺錢的人,才是最有價值的人!

大家盯著收益最高的基金經理就行了。

我花了點時間,精挑細選出一批收益和口碑都不錯的基金經理,跟著他們買大機率能賺大錢。

那些投資基金的有多少人賺到錢了?

當然不同基金經理的風格會有所不同,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選擇相匹配的大佬。

價值投資:

按照投資實業、經營公司的視角選股票,是最接近投資本質,這個模式下的國內外基金經理人才輩出。

成長風格:

機會主義者,喜歡高拋低吸,收益不錯但波動很大,心臟不好的別投。

均衡風格:

追求跑得“又快又穩”,收益比成長風格的略差,但波動不大。

行業主題:

深耕行業,例如醫藥、消費等,收益全看行業是否能起飛。最好選對應專業出身的基金經理,在這裡專業壓倒一切。

股債平衡:

一半買債券,一半買股票,配置比較靈活。收益比均衡風格類似,但波動更小。

二級債:

8成倉位在債券,2成買股票。適合追求穩健收益,且害怕風險的朋友。

指數量化:

整體收益走勢和指數趨同,但能留一部分倉位給基金經理配置,以追求更高收益。

表格裡列出的都是有一定資歷,並且成績排名同行前列,其中不少是業界翹楚。

例如,國富朱少醒、“交銀三劍客”、廣發傅友興、睿遠傅鵬博、全興董承非……

更多、更詳細的介紹在我另外的文章裡,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

米多多:公募基金經理TOP50人,價值連城

這個名單其實只是一條投資“線索”,想要收益最大化還得注意一下買入的時機。

即便基金再牛逼,要是一不小心踩在了高位,也可能會遭受較長時間的虧損。

05

如何高效地利用基金經理賺錢?

最近三個月,大盤橫盤震盪,卡在相對高點,不上不下,讓人心煩意亂。

怎麼能在這種情況下使收益最大化呢?

好辦,選一隻好基金,買入,趴著不動就行。

那些投資基金的有多少人賺到錢了?

這麼無腦? “低吸高拋”呢? 技術分析呢? 你在唬誰?

稍安勿躁,我的結論必然有理論和事實支撐。

基金和股票的投資本質相通,下面我用簡單直觀的股票為例。

此前7個月內,A股有

266只

漲幅翻倍的股票。

它們都有一個很神奇的規律:

股票翻倍的漲幅主要是由幾個大漲甚至漲停的交易日貢獻的。

這些時間累計只佔7個月時長的10%不到,其他大部分時間都消耗在橫盤、下跌中。

而想要在4000只股票中,抓住這不到10%的機遇,對於掌握各種分析手段的專業投資者都十分困難,更何況我們業餘的散戶以及新手小白。

還記得前文的“倖存者偏差”理論嗎?

那些走了狗屎運的小部分散戶,短期內的確有不錯的收益。

但我還從來沒聽說過,古今中外哪個人能不斷猜中大漲日期,精準買入,最終暴富的。

所以,短期內完美擇時幾乎是不可能的。

真正能實現高收益的方法只有:

挑一個市場短暫回撥的時間點,買入優秀基金經理的股票,趴著不動,長期持有。

這裡所說的長期,起碼是半年甚至1年起步。

基金投資大都以年位計量單位,所以在買入基金之前一定要安排好基金的用途。

收益沒達標就因急需用錢而止盈太划不來了……

左手是優質基金經理為你服務,右手是明確的理財規劃。

即便你是一個投資新手、理財小白也不會虧錢!

對於還無法穩定盈利的朋友,強烈建議更多精力用在學習基金和股市攻略,建立基本的投資框架,穩定賺取10%以上的年化收益。

基金全攻略:

1、基金全攻略:一篇萬字乾貨徹底講透基金,不僅有理論還有我的實戰結果

2、基金如何選:幫大家徹底搞懂怎麼選出優質基金

3、基金怎麼買:90%的人不懂,基金買入時機極其重要,這篇文章幫你徹底搞懂

4、基金怎麼賣:手把手教你基金怎麼賣,才能賺100%收益。

下面是

重磅:

5、基金乾貨書籍:我給大家整理了10幾本經典書籍,幫你功力會再上一個臺階

6、基金40強名單:公認top40基金名單,業績可以超過80%的基金

基金實際上非常簡單,99%的人投基金虧損的主要原因是不懂

我現在基金持倉200多萬,盈利90多萬,一路走來,我非常知道朋友們的迷茫。

以我的真實經驗,大家不要到處問來問去,看一些碎片化的知識。相信我,耐心的花1個小時,認真學學上面幾篇完整攻略,基金就能基本學懂。

基金實盤我會每週更新,實盤完全按攻略在操作,實盤能讓理論全部落地。大家不妨跟著實盤實踐一下。不下水,永遠學不會游泳。經過一輪漲跌,你真正賺到錢,你就完完全全搞懂基金了。

這是最快最捷徑的一條路,也我真金白銀實戰的經驗。

那些投資基金的有多少人賺到錢了?樂隊花車2021-07-10 19:02:22

那些投資基金的有多少人賺到錢了?且慢管家2021-09-01 15:03:11

講真,能透過基金賺錢的人,確實不太多。

我在之前的這篇文章裡曾舉過一個例子:

易方達藍籌精選最近一年淨值的漲幅超過了100%,這個成績在同類排名可以排到了TOP2%的位置。

但根據支付寶上的資料顯示:

最近一年在支付寶上購買易方達藍籌精選基金的人,83.9%都是虧損的,其中70.2%的人虧損5%以上。

且慢管家:如何看待買張坤易方達藍籌的基民,超過80%都在虧錢?

基金賺錢,但基民就是不賺錢。

這種現象在基金圈裡並不罕見。

根據銀河證券資料顯示,

2020年主動權益類基金平均收益率高達57.54%,但同期持有權益類基金基民的平均收益率只有19.19%。

為什麼收益率厲害的基金並不少,能投資基金賺到錢的人這麼少?

這個問題,一直以來就是困擾基金行業的痛點所在。

但且慢,卻交出了一份不一樣的答卷。

截止至2021年7月1日,且慢基金投顧簽約客戶已經超過15萬,投顧簽約資產超過100億元,成為行業內首家基金投顧簽約規模突破100億的試點機構。更加關鍵的是,在這15萬客戶當中,盈利的客戶比例高達96。67%。

帶著這份好奇和疑惑,著名商業諮詢大師劉潤和盈米基金CEO肖雯(且慢是盈米基金旗下的個人理財平臺~),展開了一場跨界的對話。

下面我們就將這份“基金賺錢,基民不賺錢”的行業洞見,分享給大家:

那些投資基金的有多少人賺到錢了?

要回答這個問題,你就不僅要理解基金這個“產品”的掙錢邏輯,你可能還必須要理解基金這個“行業”的執行邏輯。

我第一次理解這個行業的執行邏輯時,大吃一驚。

大吃一驚之後,恍然大悟。

這種“恍然大悟”,我不敢據為己有。

因為它並不來自於我的觀察,

它來自於一個人的洞見:肖雯。

2014年,我去廣發基金講課。

我每年都要去給大量的銀行,保險,證券,基金公司講課,講金融科技。

當時,中國有幾家較為知名的基金公司:廣發,嘉實,華夏,易方達。

廣發,是基金業的翹楚。

我去廣發之前,在金融行業的朋友就告訴我,你一定要好好認識一下他們的副總經理。

這個人真的很厲害。這個人就是肖雯。

肖雯極具創新精神,擁抱網際網路,帶領廣發基金開發出類似餘額寶的“廣發錢袋子”,聯合蘇寧推出“零錢包”,成功登陸微信“理財通”,和百度一起推出“百發100指數”。

2015年,肖雯離開廣發基金,創立盈米基金,並推出了“且慢”APP。

2019年12月,有3家獨立基金銷售公司首批獲得了第三方投顧試點牌照。這三家是:螞蟻,騰訊,和盈米。

今年3月,由中國基金業協會公佈的截止一季度的股票+混合基金保有規模中,盈米在第三方獨立銷售機構中的排名已經到了行業第四,僅次於螞蟻,天天,騰訊。

我問肖雯:為什麼基金賺錢,基民卻不賺錢?

肖雯說,這個問題確實是行業痛點。

兩個原因:人性的弱點,和行業的痼疾。

一、

人性的弱點,和行業的痼疾

什麼是人性的弱點?

追漲殺跌。

我們都知道,買股票賺錢的“訣竅”是:低買高賣。

你一說,都同意。

但是,這麼簡單的道理,你能做到嗎?

大機率做不到。

我們看下面這張圖。

那些投資基金的有多少人賺到錢了?

(圖片來源:廣發基金)

這張圖上的折線,代表中國上證指數的變化。你簡單理解為股價的漲跌。

中國的股價,有兩個明顯的波峰,一個是2007-2008年,一個是2015-2016年。

這就是“牛市”。

而這張圖下面的那些豎線,代表交易量。豎線越高,交易量越大。

現在,仔細看2007-2008的牛市。

在這個牛市波峰的左邊,豎線非常高。這代表很多人在買。

為什麼?

股票在漲啊。

我左邊的人賺錢了,右邊的人賺錢了。我怎麼能錯過。

這就是“追漲”。

再看看這個牛市波峰的右邊,豎線很低。大家都不買了。

跌了的股票,怎麼能買?

誰買誰是傻子吧。

再等等,說不定又漲回去了呢。

再也不想等了,割肉出局。

這就是“殺跌”。

追漲殺跌,讓大量的散戶在客觀上“高買低賣”,成功地把錢虧了。

正確的投資邏輯是“低買高賣”。而人性,是“追漲殺跌”。

正確的投資邏輯,是反人性的。

可是,人性為什麼會有“追漲殺跌”這個弱點呢?

因為“損失規避”。

我在我得到上的課程《劉潤·5分鐘商學院》裡說過一個例子。

一個股民聽說某隻股票要漲,買了100萬。

沒想到第二天就暴跌。

幾天後,跌到了50萬。

他的心裡在流血啊。他很想把股票賣掉,開啟操作介面,下不了狠心。

這時他太太進書房,一不小心碰了下鍵盤,把股票賣了。這位先生大發雷霆。

太太很不解,說:真那麼心疼,你再買回來嘛。假設買賣股票沒有手續費,請問,這時候,你會買回來嘛?

大部分人不會。

這就有意思了。

為什麼持有一隻跌的股票,你不願意賣。

有人一不小心幫你賣掉,你又不願意用原價買回來呢?

因為你不想“確認損失”。

一旦賣掉,就是“真虧了”。

只要不賣,說不定還能漲回來呢。

我們總是不想確認“損失”的發生。

這就是人性。

“損失規避”這個人性的特點,在漫長的人類進化中,幫助我們死死捍衛自己的資源,求得了更大的生存可能。

它是個巨大的優點。但是古人沒見過金融。

今天,“損失規避”帶來的“追漲殺跌”,導致人類在投資時總是做出錯誤的決定,反而變成了一個弱點。

所以,想要賺錢,股民和基民,必須克服“追漲殺跌”這個人性的弱點。

理解了。

肖雯說,是的,很多股民和基民都有這個弱點,越漲越買,而一旦跌到成本線附近,就會忍不住賣出。

那基金行業的從業者,主要的工作,是不是就是在用自己的專業性,和理性,幫助股民和基民們,克服這個弱點呢?

肖雯說,

這恰恰是我說的行業痼疾。

要理解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理解一下基金行業的交易結構。

基金行業,有三個主要的交易主體:基金公司,代銷機構和基民。

基民,我們說過了。

現在我們說說基金公司,和代銷機構,是怎麼賺錢的。

首先,說基金公司。

基金公司的盈利方式,主要就是:管理費。

按基金保有規模的固定比率,比如股票型基金按年收1。5%的管理費。

比如,某基金公司,某隻股票型基金的“保有規模”10億,那它就能每年從這10億中,收取1500萬的管理費。

每年。

所以你要理解,

基金公司希望的是自己管理的資金總量,越大越好;使用者資金存續時間,越長越好。

那麼,基金公司怎麼增加自己的“保有規模”呢?

1)不斷髮新產品,現在中國基金市場,總共有9000多隻基金;

2)不斷刷業績排名,刷收益率,吸引基民;

3)但是,收益率又是很大機率會隨著規模下降的,怎麼辦?

推明星基金經理。

然後,說代銷機構。

代銷機構的盈利方式,簡單來說就是:

主要依賴交易費。

按基金交易規模的固定比率,比如股票基金1。5%,按筆收的,交易費。

當然,代銷機構還能收到基金公司的管理費分成,也叫尾隨佣金。

但相比於交易費,千分之幾的尾隨佣金就不那麼有吸引力了。

基金最主要的銷售渠道,不是基金公司自己,而是銀行,證券公司之類的代銷機構。

基金公司把銀行、證券公司,叫做“代銷機構”,像螞蟻、盈米這樣的叫第三方代銷。

銀行、證券公司,把這個業務叫“通道業務”。

你現在注意到了一件有趣的事情沒有?

基金公司,是靠“保有規模”來掙錢。

越多的錢在我這裡不動,我越掙錢。

而代銷機構,主要是靠“交易規模”來掙錢。

你只有不斷地買賣,我才能掙錢。

最好你每天都來看一下排行,然後把昨天的基金賣了,買今天這個新的。

沒錢買新的怎麼辦?

那就賣掉老的吧。

所以,你可能常常會接到銀行,或者其他代銷機構這樣的電話:“目前又到了價效比較高的配置區間,建議透過優質首發,讓基金經理來擇機參與……下週首發基金裡有兩位基金經理都是科技股投資的頂尖選手,預計都是一天售罄的產品,提前跟您溝通一下……”

透過不斷的推薦新基金你就很容易換手。

因為只有換手了,它才能掙錢。

這就是行業的痼疾:不斷的賣舊買新,

然後,你的基金盈利,就會被交易費一口一口地吃掉。

所以,為什麼基金賺錢,基民卻不掙錢?

兩個原因。

人性的弱點:追漲殺跌。

這是基民的問題。

行業的痼疾:賣舊換新。

這是行業的問題。

而在市場中,“波動不是風險,在波動的時候賣出才是風險”。

那怎麼辦呢?

解決這個問題的第一步,還是在基民身上。

基民要學會克服人性的弱點。

否則,憑什麼是你賺錢?

那怎麼克服呢?

肖雯說,

我教你一個心法,就是我們且慢的:四筆錢心法。

二、四筆錢心法:活錢,穩錢,長錢,保錢

什麼是“四筆錢心法”?

你在買基金,買股票的時候,一般都會被要求做個KYC(Know Your Customer)測試,瞭解你的風險偏好。

你如果厭惡風險,多給你推一些貨幣基金和債券基金。

你如果喜歡風險,多給你推一些股票基金。

聽上去,很有道理。但這可能是不準確的。

因為人的風險偏好,會變化。

當股市漲的時候,你覺得自己能接受20%的下跌。

可是當股票跌的時候,你可能連2%都承受不了。

更重要的是,你有不同使用目的的錢,風險偏好也不一樣。

下個月就要交房租的錢,你的風險偏好很小,經不起一點波動。

房租交不起,問題很嚴重。

對存著年底旅遊的錢,因為距離去旅遊還有一段時間,你的風險偏好就大一些。

跌一些雖然心疼,但是沒關係,年底前漲回來就可以。

對存著給孩子讀大學的錢,你的風險偏好可能大很多,未來10年都可以閉上眼睛。

只要你相信未來10年經濟會發展,10年後這筆錢一定會漲。

中間的波動,就可以忽略了。

打個比方,如果你三年後才出門,為什麼要關注明天的天氣。

肖雯說:投資,賺的是時間的錢。

時間越短的錢,越厭惡風險。時間越長的錢,越偏好風險。

風險,不是人的屬性。風險,是錢的屬性。

人們之所以追漲殺跌,是因為把錢的時間長短和風險大小錯配了。

有意思的洞見。

可是,怎麼才能不錯配呢?

把錢,按照時間屬性,分成四筆:活錢,穩錢,長錢,保錢。

第一筆錢,叫活錢。

活錢,指的是在未來3個月內要用的錢。

比如交房租的錢,比如交水電費的錢,比如上課充電的錢,比如請女朋友看電影、吃飯、出去玩的錢。

活錢,因為需要隨時取用,所以必須首先考慮流動性。

這筆錢通常是現金,銀行活期,和貨幣基金。

自從2013年餘額寶之後,今天的貨幣基金的流動性,已經和活期存款差不多了,而且安全性很高。

所以,

貨幣基金是活錢的很好選擇。

活錢的風險偏好最小。

所以,千萬不要因為聽說哪隻股票基金很賺錢,就去用活錢買。

股票基金的波動性很大。你一個月後要交房租必須贖回時,很難確定是不是賺到了錢。

這種“活錢亂投”,很容易踩在高點,賣在低點。

第二筆錢,叫穩錢。

穩錢,就是在未來6個月到一年內不會動的錢。

比如,明年3月份買車的錢,明年年底買房首付的錢,後年春節結婚的錢,或者近期小孩要出國的錢。

穩錢,因為至少6個月之內不需要動,所以能跨越短期的波動。

這時,你就可以考慮買一些短期波動性稍大,回撤能控制在2%-3%之間,但總體收益能拉平到6%-8%的基金產品,這樣就比較“穩”。

說實話,市場上沒有單一的股票基金,能夠符合這個要求。

如果有,事情就簡單了。

所以,你可能需要選擇一些債券基金(風險小,收益也低)和股票基金(風險高,收益也高)的組合,這種組合透過債券基金和股票基金的比例的動態調整來控制回撤和風險。

清晰地劃分出自己的“穩錢”,然後用穩錢熨平小的波動,是真正投資的開始。

第三步錢,叫長錢。

長錢,指的是在未來3年以上不會動的錢。

比如給小孩子準備未來讀大學的錢、結婚的錢,比如自己養老的錢。

長錢,因為相當長的時間內不需要動,所以可以用來跨真正的長週期,可以在更長的時間跨度上,承擔更大的波動,並因此獲得更高的收益。

這部分錢,

1、可以買風險更高的股票基金;

2、也可以同樣用債券基金和股票基金的組合,但透過倉位偏重股票基金的方式,把回撤控制在5%以內,收益在10%-15%左右的組合;

3、還可以選擇按月、按周定期自動買入的組合。

然後撕掉密碼,該忙啥就去忙啥。

我問,聽上去很有道理。但是,這個有案例嗎?

肖雯說,我還真能找到一個案例,那就是我的父親。

2004年,我在廣發基金管基金銷售。

當時市場比較低迷,發行比較困難,我們員工就帶頭買。

當時,我就讓我的父親,一個退休的中學教師買了10萬塊錢的廣發穩健增長基金。

前段時間我去看了他的回報,十多年過去了,他的基金翻了整整12倍,變成了120萬。老人家非常高興。

這是眼光的價值嗎?不。這是長錢的時間價值。

它中間也有波動,但足夠長的時間,熨平了所有短期波動,就剩下了經濟增長、企業成長的價值。

第四筆錢,叫保錢。

保錢的目的,不是尋求收益,而是對沖風險。

誰也不能保證人生完全一帆風順,所以必須有一筆錢,是用來對沖風險的。

每月的收入中,留出一個固定比率,作為保障的錢。

這筆錢,分成兩部分。

第一部分,普通老百姓拿出年收入5-10%買4筆消費險:重疾險、意外險、醫療險和定期壽險。能保證當下的生活不因突發風險而改變,才是一個家庭的常青法則。

第二部分,中產家庭可以開始考慮定額或增額終身壽險,將工作人生創造的價值,相對均勻地分佈到退休人生,實現資產均衡規劃和財富安穩傳承。

那些投資基金的有多少人賺到錢了?

人生草帽圖,解釋各時期需要的保障

總結一下,

如何克服人性中“追漲殺跌”的弱點?

把錢按照上面的邏輯,分成四筆:活錢,穩錢,長錢,保錢。

然後,根據每筆錢的特性,選擇適合的基金組合。

這樣,就能大大降低因為時間和風險的錯配,而導致的“追漲殺跌”。

有意思。

活錢,穩錢,長錢,保錢。

用這個辦法,來克服人性的弱點:追漲殺跌。

那麼,

用什麼辦法,能解決行業的痼疾,從而解決“基金賺錢,基民卻不賺錢”的問題呢?

這個非常難。

基金銷售行業必須變革,從“賣方代理”,變為“買方投顧”。

三、從賣方代理,到買方投顧

從賣方代理,到買方投顧什麼意思?

現在的基金代銷機構,銀行,證券公司,網際網路平臺,基本都是“賣方代理”。

他們的主要收入來自於交易費用,因為從交易中賺錢,就有動力賣更多的新基金,也容易不自覺地鼓勵基民賣舊買新。

賣舊買新,也必須有新的可買啊?

基金公司為了應對舊基金規模的流失,也必須不斷地發行新基金,否則規模可能就會流失到別家基金公司去。

今天中國基金市場有9000多隻基金,是真正的千帆競發、百團大戰。

市場上也經常會有爆款不斷出現,但是,很多基金都長得很像,甚至連名字差異都很小,市場中真的需要這麼多相似的產品嗎?

有資料顯示,2020年一季度成立的權益類基金,在二季度的平均贖回率有41%,最高的時候達到79%。

也就是說大部分人買完一隻基金,不到3個月就賣了。

而支付寶的一組資料顯示,持有基金時長在3個月以內的使用者,超7成都處於虧損。

基民越換手,越虧錢。

而對於代銷機構,你換手他才能掙錢。

在這一點上,傳統的代銷方式和基民的利益是不一致的。

那怎麼辦呢?

肖雯說,近幾年,網際網路平臺已經把交易費打到了1折,從1。5%,下調到1。5‰。

這樣就改變了代銷機構的業務模式,從過去主要靠收認、申購費的交易佣金模式,向依賴於更長期的尾隨佣金模式轉型,從而抑制了代銷機構想讓基民“換手”的衝動。

也就是說,

代銷機構要從更容易掙錢的交易佣金模式,向更難掙錢,需要更長時間的尾隨佣金模式轉型。

什麼是尾隨佣金?

還記得我在前面說,基金公司主要靠提取“保有規模”的1。5%的“管理費”賺錢嗎?

尾隨佣金,就是代銷公司“尾隨”基金公司,從這個管理費中,分一個部分。

這個部分通常是管理費的20%-50%。尾隨佣金實質上是付給銷售機構的客戶服務費用,基金公司把這個錢付給代銷渠道,希望他們更好地為客戶服務。

一旦,代銷公司改變盈利方式,從單次交易費,轉向長期的尾隨佣金模式,你就會發現,他們和基金公司的利益就一致了。

都希望基民的錢進來後,不要動。

而這和基民的利益也是一致的。因為其實只有不動,甚至躺平,基民才能賺錢。

這時,當有基民克服不了人性的弱點,忍不住想追漲殺跌的時候,代銷機構會忍不住摁住他們的手:

剋制,請一定剋制。

以前,代銷機構總是打電話,勸基民一定趕緊買。

以後,代銷機構會總是打電話,勸基民千萬不要賣。

聽上去怎麼這麼美好。但是,真有機構願意自降交易費,打1折,靠幫助基民克服人性的弱點掙錢嗎?

有的。

螞蟻這麼做了,騰訊這麼做了,盈米也這麼做了,最近招商銀行、平安銀行也開始這麼做了。

相信還會有更多的機構參與到這一陣營中,他們從原來掙“交易費用”的短錢模式,向更長期的尾傭模式轉型。

尤其是這兩年,證監會批准了基金投顧試點,投顧機構是和基民一起站在櫃檯外面的人。

他們會幫助客戶做資產規劃,嚴選投資的產品和組合,會在下跌時為基民做心理按摩,上漲時為基民管理預期,提供及時的市場分析,用答疑解惑等方式時刻陪伴基民,幫助基民對抗人性的弱點,按住躁動的手。

這就是:買方投顧。

盈米基金就是其中的一員,他們作為買方投顧和客戶站在一邊的立場以及他們的四筆錢理念也幫助他們把投顧資產規模做到了行業第一。

未來,會有更多的代銷機構拿到投顧牌照,也會有更多的投顧去幫助基民克服人性的弱點,管住躁動的手。

去陪伴客戶度過市場波動,掙到基金投資的收益,只有基金公司,代銷機構,和基民,三方的利益在交易結構上完全一致了,才有可能解決“基金賺錢,基民卻不賺錢”的問題。

有意思。

最後的話

根據Mob研究院資料顯示,2020年新增基民中,18-34歲群體佔比高達60%,90後成為過去一年新入場基金的主力人群。

陸金所釋出的《2020職場人年終獎真相調研》中披露,95後投資者中,有62%的人將錢投在了基金中。

基金成為年輕人投資最主要的工具。

但是,

中國基金業的痛點是,基金賺錢,基民卻不賺錢。

為什麼?

兩個原因:人性的弱點(追漲殺跌),行業的痼疾(賣舊買新)。

怎麼辦?

必須變革交易結構,讓基金公司,代銷機構,基民的利益完全一致。

這樣,代銷機構才能從賣方代理,轉型為買方顧問,摁住基民那隻躁動的、追漲殺跌的手。

聊完後,我很有感觸。

賺不賺錢,看上去是產品的問題,但其實是行業的問題。

我問肖雯,你還有什麼要分享的嗎?

她說,潤總,你看過一本書,叫做《客戶的遊艇在哪裡》嗎?

我說,我沒有看過。

她說,推薦你看看。很薄,但很深刻。

它講述的是1929年美國股市崩盤前後的故事,書中有一個來自鄉下的觀光客到紐約金融區參觀,嚮導指著停泊在海港的豪華遊艇說:看,那就是銀行家和證券經紀人的遊艇。

天真的觀光客問了一個問題:可是,客戶的遊艇在哪裡?

是啊。基民的遊艇在哪裡?

感謝肖雯。

那些投資基金的有多少人賺到錢了?木槿2021-09-09 10:07:01

理論上來說,如果投資者能夠了解基金概念、投資方式、控制倉位,嚴格按照基金的基本投資原則進行投資,賺錢並不難。

基金的概念不難理解,而投資的理念卻難以建立。

基金理財既是對財務保值、增值的管理,更要注重風險管理,要明白基金投資也不能快速翻倍致富,要有一個合理的收益預期。

投資者要對

基金投資的風險

要有了解:

招募說明書

中關於風險揭示的部分是投資者需要重點檢視的部分。基金的投資風險是需要投資者來承擔的。雖然基金管理人可以透過分散投資的方式來分散風險,但最終的風險仍會落在投資者身上。招募說明書會詳細地揭示基金投資的潛在風險,通常表現為管理風險、信用風險、

流動性風險

、市場風險等方面。

投資方式

:個人建議最好做一個基金定投計劃,這樣就無懼市場波動,並且可以均衡投資成本。一次性買入不合適的原因在於,市場沒有最低點,只有底部區域,而且大資金一次買入等到市場回撥就沒法補倉。

倉位控制:

倉位的重要性,相信每個投資者都懂,但是衝動性加倉和割肉並不少見。

我個人也是長期堅持這個二八原則。目前股票投資10%,基金定投10%,剩下的80%配置了銀行理財和債券,所以股票市場的波動對我情緒干擾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所以我的基金堅持定投了這麼多年,沒有虧損,還能小賺。

那些投資基金的有多少人賺到錢了?

那些投資基金的有多少人賺到錢了?騎牛看熊2021-09-09 11:02:49

標簽: 基金  基民  賺錢  投資  代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