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旅遊

《黃帝內經》的錯誤

作者:由 最有價值華人 發表于 旅遊時間:2022-11-16

前言

​傳說黃帝生於約公元前2717年,中國歷史上最早記載《黃帝內經》(又叫《內經》)存在的,是西漢漢成帝劉驁(生於公元前51年-前7年)時,令劉向等人大規模校理古籍整理而成的目錄書《別錄》中所記載。後人把《黃帝內經》定為陰陽五行醫學的最高宗書和核心,陰陽五行醫學是中國古代的最主流的醫學,凌駕於中國古代的科學醫學之上。

為什麼不要迷信《黃帝內經》呢?因為它有許多錯誤。

錯誤

作者是黃帝

《黃帝內經》書名有“黃帝”二字,內容中也以記錄黃帝與別人的對話為常態。但《別錄》作者劉向之前約兩千六百多年的史料都沒有記載有此作品,甲骨文在清代被發現,如果是被收藏而後人出版的,出版人也沒說明自己從哪裡找出此千年古物。

中國有文字記載的醫學已知最早載於距今大約3300年左右的甲骨文,內容特徵是經驗加巫術,基調是觀察,少有思辯。黃帝距今約4700年。紙沒發明前古人在骨頭和金屬器上刻字,後來用竹簡,已知竹簡在商朝才發明[1],黃帝是怎麼把約十四萬七千零一十八字的《黃帝內經》和不知道多少字後來失傳了的《黃帝外經》流傳下來,而且超越了已知的甲骨文的醫學水平的?[2]

原始佛經靠眾核心教徒口口相傳和時不時集會統一記憶,內容中有大量的重複話以便於重複記憶,怕忘記,並且成書時有寫誰口述、誰驗證、誰錄入、輸入者屬於哪個部派的,《黃帝內經》並不是這樣。

西漢淮南國王劉安及其門客集體編寫的《淮南子》提供了線索:

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賤今,故為道者必託之於神農、黃帝而後能入說。[3]

意思是世俗人多迷信古代,(邊地)當代,當代學說必定要冠以古代“神農”“黃帝”之名能好讓世俗人相信。元末明初醫學家醫學家呂復說:

《內經素問》,世稱黃帝岐伯問答之書,及觀其旨意,殆非一時之言,其所撰述,亦非一人之手。[4]

清代《四庫全書簡明目錄》也認為:

《黃帝素問》,原本殘闕,王冰採《陰陽大論》以補之。其書雲出於上古,固未必然。然亦必周秦間人,傳述舊聞,著之竹帛,故貫通三才,包括萬變。

《素問》《靈樞》皆託之黃帝,張氏據此為黃帝時已有宦者之證,餘則轉以此語決其非上古之書也。

現代《辭海》也稱:

現存《素問》一書,即系託名黃帝與岐伯、雷公等討論醫學的著作。[5]

(黃帝內經)成書年代約在先秦至西漢間。[6]

“黃帝”二字的託古,是當時的潮流,《漢書》/藝文志所載書目有十三家十九種掛靠在“黃帝”名下,黃帝的時候要寫字也就寫在甲骨文上面,不可能寫這麼多,現代發掘出的甲骨文文字內容都很簡單,所以不是黃帝所作。

現代《漢語大詞典》也稱:

此書是在長期的流傳過程中,透過許多醫家之手編撰而成的,故非出自少數人之手,也非成書於某一時代。

(《靈樞》)實為唐王冰所偽託。[7]

所以《黃帝內經》其實成型於戰國或西漢,且作者非一人,而是由歷代黃老醫家傳承增補發展而來。[8][9][10][11]

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

《黃帝內經》開篇寫到:

聞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今時之人,年半百而動作皆衰者,時世異耶?人將失之耶?

岐伯對曰:上古之人……故半百而衰也。

黃帝曰:餘聞上古有真人者……故能壽敝天地,無有終時,此其道生。

(白話)

聽說上古時候的人,年齡都能超過百歲,動作不顯衰老;現在的人,年齡剛至半百,而動作就都衰弱無力了,這是由於時代不同所造成的呢,還是因為今天的人們不會養生所造成的呢?

歧伯回答說:上古代的人……(節制,現代人放縱)所以到半百之年就衰老了。

黃帝說:我聽說上古時代有稱為真人的人……壽命同於天地而沒有終了的時候(意思是壽與天齊,不老死),這是他修道養生的結果。

上古之人,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

中醫院校教學參考書《中國醫學史》記載古人類學家對北京猿人(其生活在距今約70萬年至20萬年)遺址中發掘出的38個個體骨骼化石進行科學測定,其中22人(其餘16人無法測出)壽命是:14歲以下的15人,30歲以下的3人,40至50歲的3人,50至60歲的1人。估算其平均值(10×15+23×3+45×3+55)/22=18。6(歲)。而中國夏、商時期的人平均壽命大約18歲,周秦20歲,漢代22歲[12]。兩者結果差不多。[13]

遠古的紀錄雖然可靠度低,但也沒都過百歲,以醫療條件最好的君主為例:顓頊(“五帝”之一)98歲,商湯83歲→外丙58歲,太戊75歲,堯118歲[14]→舜103歲→禹68歲→啟78歲[15]→姒太康37歲[16],周武王45歲→周成王35歲,周恭王83歲,周懿王45歲→周夷王59歲→周厲王75歲,周敬王61歲,周慎靚王84歲,周赧王60歲。秦朝之前約九成的君主都是出生年份不詳而不能準確知道其年齡,但看其在位時間都不足以支撐“皆度百歲”的觀點。另外道家莊子83歲、列子約75歲、丘處機79歲,陰陽家鄒衍65歲,(fo交)釋迦牟尼80歲,伊(絲藍)教穆罕(磨得)61歲,儒家孔子73歲、孟子83歲、荀子75歲、朱熹71歲、王陽明57歲,墨家墨子約90歲,法家管仲80歲,醫學家淳于意55歲,李時珍75歲、《肘後備急方》作者葛洪80歲。

現代統計學認為1949年之前,中國人均預期壽命尚不足30歲。[17]

國人都超過百歲,現代也沒有一個國家能做到,中國2010年底,江蘇省超過百歲以上的人居全國前列,也僅有2153人。[18]《中國醫學史》也認為:

關於古人長壽之說……在大量歷史事實面前,上述觀點已被證實是毫無根據的主觀臆斷。

現代也沒有哪個考古學支援古代人類壽命更長的理論,有的人認為是更久前,那證據的支援在哪裡呢?百歲人壽命逐漸短到十幾歲,過渡的骨頭怎麼考古界都沒發現?是發生了什麼導致全球的人類都越來越不是《黃帝內經》說的“恬惔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導致秦漢時期的人只有約20歲出頭的短命呢?那時候又沒有現代的各種娛樂專案。

《黃帝內經》的錯誤

人有三百六十五節

《黃帝內經》稱:

……人有手十指。辰有十二,人有足十指,莖垂以應之。女子不足二節,以抱人形。天有陰陽,人有夫妻。歲有三百六十五日,人有三百六十五節。地有高山,人有肩膝。地有深谷,人有腋膕。……[19]

其中“歲有三百六十五日,人有三百六十五節”意思是一年有365天,對應人有365塊骨頭[20]。人有多少塊骨頭,找身體完整的屍體解剖便知人有206塊骨頭(有的粉絲又認為不是骨頭數的,是骨頭與骨頭中間的關節,但人的四肢大關節有12個,小關節有210個,總數也沒有365),可是醫書《黃帝內經》卻這點實踐不做,搞藝術創作靠想象牽強附會一年的日子數365,繼承西漢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神化儒家而創造的天人合一的系統,但董仲舒是說:

人有三百六十節[20],偶天之數也。[21][22]

《黃帝內經》的錯誤

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樣有許多牽強附會

戰國時的《呂氏春秋》(也是黃老道家書)、西漢時的《淮南子》都說人有三百六十節[20],《黃帝內經》多出來的五節,《黃帝內經》歷代的作者為什麼不註明是怎麼加上去的?同樣假託前人神農名字,東漢成書的《神農本草經》也稱:

合三百六十五種,法三百六十五度,一度應一日,以成一歲。

《神農本草經》列的藥也是365味以對應,治病一共才365味藥肯定是不夠的,《黃帝內經》第一段是起源於一個醫學史專家餘向東說的“謠言”,《神農本草經》則是“無毒,久服不傷人……輕身益氣不老延年”最高等級的“上藥”[23]第一位的丹砂就含有劇毒[24]。可見這兩本書的作者是藝術性充足,而缺乏試驗驗證所發明的理論的真偽(也就是“可證偽”),對待人命關天之事缺乏嚴謹性。

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恬惔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25]

《黃帝內經》這十六字是古代陰陽五行醫學養生“治未病”的總綱,“後世道家、佛家、武俠小說家們,從中吸取了無數靈感。”“面對貫穿二十四史的頻發瘟疫,面對史不絕書的“人死無算”的死亡率[26],底氣十足的“病安從來?”的輕鬆反問,其實是無知妄言。[27]

像瘧疾是因為帶瘧疾細菌的蚊子叮咬人造成的,絲蟲病絲蟲透過蚊子入侵人體,鼠疫是動物或人帶病菌給人,經歷千辛萬苦發現這三個原理的人都得了諾貝爾科學獎。

厚古薄今,外國也有,釋迦牟尼也說遠古的人壽命很長,然後越現代越短。[28]

按其理“恬惔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現代人熾熱多欲、物慾橫流,各種五光十色,菸草、棋牌、麻將、電子遊戲等都是後來發明的,中國人精神比古代人外放,媒體節目多出現解放天性的口號,認為快樂就好的人比以前更多,人們應該病最多、壽命最短才是,為什麼現代人病最少[26],壽命日益增長,壽命是已知的最高的呢?

經絡

《黃帝內經》的錯誤

經絡圖

《黃帝內經》治病除了精神內守治療法外,靠針刺經絡(針灸)和13個藥方。後世並未發現這些療法對於常見疾病有奇效[26]。

有的現代人因為“血管”論不夠高、大、上、神秘和經絡與血管的描述不合[29](比如後面說到的第12經),說經絡是肉眼看不見的,是具有特異功能的古代高人“內視反觀”發現的,其實

《黃帝內經》就寫了經絡肉眼可見、可度量

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

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視之

。……脈之長短,血之清濁,氣之多少,十二經之多血少氣,與其少血多氣,與其皆多血氣,與其皆少血氣,皆有大數。[30]

黃帝曰︰

夫經脈之大小,血之多少,膚之厚薄,肉之堅脆,及膕之大小,其可為量度乎

歧伯答曰︰

其可為量度

者,取其中度也,不甚脫肉而血氣不衰也。若夫度之人,痟瘦而形肉脫者,惡可以量度刺乎。審切循捫按。……

黃帝問曰:

夫絡脈之見也,其五色各異,青、黃、赤、白、黑不同

,其故何也?岐伯對曰:經有常色,而絡無常變也。帝曰:經之常色何如?岐伯曰:心赤、肺白、肝青、脾黃、腎黑,皆亦應其經脈之色也。[31]

(白話)

黃帝問道:

絡脈顯露在外面,五色各不相同,有青、黃、赤、白、黑的不同

,這是什麼緣故呢?岐伯回答說:經脈的顏色經常不變,而絡脈則沒有常色,常隨四時之氣變而變。黃帝說:經脈的常色是怎樣的呢?岐伯說:心主赤,肺主白,肝主青,脾主黃,腎主黑,這些都是與其所屬經脈的常色相應的。

必審問其所始病,與今之所方病,而後各切循其脈,視其經絡浮沉,以上下逆從循之。[32]

(白話)

所以治病之時,必須詳細詢問他的起病情形和現在症狀,然後按各部分,切其脈搏,以觀察其經絡的浮沉,以及上下逆順。

脈者,血之府也。[33]

(白話)

脈,是血液匯聚的所在。

此後的中醫相關著作也經常出現“血之隨氣,迴圈經絡”“血循經脈”等說法,而此物只有血管相對應,證明《黃帝內經》說的

經絡就是現代說的血管

,清代醫學者王清任也指出:

古人言經絡是血管。[34]

“血管”二字也比“經絡”二字對該物描述得更準確,如果只是命名的問題,現代人不必苛求作者,比《黃帝內經》更早出更靠譜的中國醫書《足臂十一脈灸經》和《陰陽十一脈灸經》也說脈,但沒有“經”,不會像《黃帝內經》有這麼多牽強附會的藝術創作,如把11脈加一條肉眼找不出來的第12條(經)脈[2],以牽強附會天人合一和藝術之美:

……天有陰陽,人有夫妻。歲有三百六十五日,人有三百六十五節。地有高山,人有肩膝。地有深谷,人有腋膕。地有十二經水,人有十二經脈。地有云氣,人有衛氣。[19]

《黃帝內經》裡還有很多這樣把人和自然現象聯絡在一起的。

《黃帝內經》又認為血管的跳動是氣所導致,其實是心臟伸縮供血導致的壓力大小變化,把脈把的也是這種壓力大小變化,心臟如果不跳了,也就把不出來脈了。

而且經絡如果不是血管,那為什麼黃帝到現代的約四千多年來中國古代主流醫學都不提及肉眼明顯可見的血管?[35]知道血管在醫學上就很重要,大部分為了避免胃酸等的干擾直接注入體內的藥是注射到血管裡的。做手術也要儘量避免切開動脈,尤其是大動脈,否則病人容易大出血而死,而古代醫學又未發明輸血,也不知道不同的血型有的互相排斥,即使是健康人的血,輸進去也可能會死人。

經絡發展出來點穴武功也基本沒有實戰效果。[36]

中風

《黃帝內經》認為人被風吹使百病生長:

風之傷人也,或為寒熱,或為熱中,或為寒中,或為癘風,或為偏枯,或為風也,其病各異,其名不同,或內至五藏六府……風氣藏於面板之間,內不得通,外不得洩;風者,善行而數變,腠理開則灑然寒,閉則熱而悶,其寒也則衰食飲,其熱也則消肌肉,故使人怢慄而不能食,名曰寒熱。……[37]

風吹傷人,或引起寒熱病,或成為熱中病,或成為寒中病,或引起癘風病,或引起偏枯病,或成為其他風病。由於病變表現不同,所以病名也不一樣,甚至侵入到五臟六腑……風吹的氣藏在人的面板之間,又通不過去,又外洩不了;風善於行動而常變向,人的腠理(面板內的肌肉連線處,《黃帝內經》認為這裡能通風)開啟則讓身體受寒,閉合則讓身體受悶熱,受寒使人食慾不振,發熱使肌肉減少,所以使人突然怕冷發抖而不能飲食,這種病稱為寒熱病。

風者百病之長也,今風寒客於人,使人毫毛畢直,面板閉而為熱,當是之時,可汗而發也;或痺不仁腫痛,當是之時,可湯熨及火灸刺而去之。弗治,病入舍於肺,名曰肺痺,發欬上氣。弗治,肺即傳而行之肝,病名曰肝痺,一名曰厥,脅痛出食,當是之時,可按若刺耳。弗治,肝傳之脾,病名曰脾風……[38]

風吹人使百病生長,如今風寒吹人,使人毫毛直豎,面板閉而發熱,在這個時候,可用發出汗解決;如果風寒入於經絡(血管),發生麻痺不仁或腫痛等症狀,此時可用湯熨(熱敷)及火罐、艾炙、針刺等方法來祛散。如果不及時治療,病氣內傳於肺,叫做肺痺,又叫做肝厥,發生脅痛、吐食的症狀,在這個時候,可用按摩、藥物或熱湯沐浴等方法;如不及時治療,就會傳行於脾,叫做脾風……

認為不同季節產生不同的風,不同的風吹人使不同的器官產生不同的病。

八風發邪,以為經風,觸五藏,邪氣發病。……

東風生於春,病在肝,俞在頸項;南風生於夏,病在心,俞在胸脅;西風生於秋,病在肺,俞在肩背;北風生於冬,病在腎,俞在腰股;中央為土,病在脾,俞在脊。

故春氣者,病在頭;夏氣者,病在藏;秋氣者,病在肩背;冬氣者,病在四支。

自然界的八個方向吹來的風是外部的致病邪氣,他侵犯經脈,產生經脈的風病,風邪還會繼續循經脈而侵害五臟,使五臟發生病變。……

東風生於春季,病發生在肝,肝的經氣輸注於頸項。南風生於夏季,病發生於心,心的經氣輸注於胸脅。西風生於秋季,病發生在肺,肺的經氣輸注於肩背。北風生於冬季,病發生在腎,腎的經氣輸注於腰股。長夏季節和中央的方位屬於土,病發生在脾,脾的經氣輸注於脊。

所以春季邪氣傷人,病在頭部:夏季邪氣傷人,病在藏:秋季邪氣傷人,病在肩背:冬季邪氣傷人,病在四肢。

地球上大部分地方有春、夏、秋、冬之分,是因為地球離太陽稍微遠和近產生的溫度不同,地球上的物體因為這個溫度的不同呈現不同的變化,風是氣溫變化和物體移動一時“扇”出來的,不是“八風發邪”。

前面說過血管的動不是因為“氣”在動,也就沒有“經風”和不同季節的“氣”了。如果吹風會得病,那就從人出生開始就製作個容器(如車)把人裝著不被風吹,這個自然是錯誤的。黃帝內經也提到:

黃帝曰:夫子言賊風邪氣之傷人也,令人病焉,今有其不離遮蔽,不出室穴之中,卒然病者,非不離賊風邪氣,其故何也。

歧伯曰:此皆嘗有所傷於溼氣,藏於血脈之中,分肉之間,久留而不去,若有所墮墜,惡血在內而不去。卒然喜怒不節,飲食不適,寒溫不時,腠理閉而不通,其開而遇風寒,則血氣凝結,與故邪相襲,則為寒痺。其有熱則汗出,汗出則受風,雖不遇賊風邪氣,必有因加而發焉。

黃帝曰:夫子之所言者,皆病人之所自知也,其毋無所遇邪氣,又無怵愓之所志,卒然而病者,其故何也,唯因鬼神之事乎。

歧伯曰︰此亦有故,邪留而未發,因而志有所惡,及有所慕,血氣內亂,兩氣相搏,其所從來者微,視之不見,聽而不聞,故似鬼神。……[39]

估計那些要產婦不要被風吹的理論根據也是來源於此,其要產婦“坐月子”不吹風,儘量少活動等。現代科學醫學發現產婦體內的血液處於高凝狀態,如果長時間躺著、坐著不動,容易發生下肢靜脈血栓,血栓脫落後隨著血液流動到了肺部,如果栓塞肺動脈會導致產婦猝死,難以搶救。[40]

現實中風也吹不進人高密度的面板,[41]蛇毒有劇毒,人沒有傷口的話,在的面板上人也不會中毒。現代醫學治療效果比以前好這麼多,都不是治療風的。

藥方:病怒狂飲生洛鐵

《素問》/病能論 說:

帝曰:有病怒狂者,……治之奈何?

岐伯曰:……使之服以生鐵洛為飲。夫生鐵洛者,下氣疾也。

前面說過,氣做為主要的病源是錯的。“洛”與“落”通用,生鐵落指爐冶間錘落之鐵屑,喝這個自然不能治“病怒狂”,“病怒狂”很多因素都會,比如多種精神病、狂犬病,病因不是五行“平木火之邪,又能重鎮心神,所以它能治怒狂”,而且五行理論也是錯誤的(見我寫的《為什麼說五行學說不是真理》),相反史書有記載皇帝吃丹藥吃到發狂的(見我寫的《古代涉嫌吃丹藥去世的皇帝》)。

藥方:昏迷吃頭髮

《素問》/繆刺論 說:

邪客於手足少陰、太陰、足陽明之絡。此五絡皆會於耳中,上絡左角,五絡俱竭,令人身脈皆動,而形無知也,其狀若屍,或曰屍厥……鬄其左角之發,方一寸,燔治,飲以美酒一杯,不能飲者灌之,立已。

而突然神志昏迷,不省人事,狀如屍厥,但全身血脈皆在搏動。剃其左角之發,約一方寸,燒製為末,以美酒一杯同服,如口噤不能飲,則灌之。馬上好,試驗一下就知道是無效的了。頭髮是為了擋太陽,辨風向用的。左邊的頭髮作者做過對比實驗,跟右邊的頭髮有不同嗎?

藥方:雞屎醴

《素問》/腹中論 說:

黃帝問曰:有病心腹滿,旦食則不能食,此為何病?

岐伯對曰:名為鼓脹。

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治之以

雞矢

醴,一劑知,二劑已。

雞矢是雞屎,古代主流醫學書裡,有大量的食屎尿治病的藥方。

雞矢醴的製作及服用法,李時珍《本草綱目》引 何大英:

用臘月幹

雞矢

白半斤,袋盛,以酒醅一斗,漬七日,溫服三杯,日三;或為末,服二錢亦可。

作者做過對比實驗,證實臘月的雞屎比其它日期的雞屎更有療效嗎?

藥方:吃小金丹免疫癘

《素問遺篇》/刺法論 說:

小金丹方,

辰砂

二兩,水磨

雄黃

一兩,葉子

雌黃

一兩,紫金半兩,同入盒中,外固了,地一尺,築地實,不用爐,不須藥制,用火二十斤煅之也。七日終,候冷,七日取,次日出盒子,埋藥地中,七日取出,順日研之三日,煉白沙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日望東吸日華氣一口,冰水下一丸,和氣咽之(每天早晨當太陽剛出來時,面向東方,吸一口“日華”之氣,用冷水和氣送下一丸),服十粒,無疫幹也。

古代主流醫學認為辰州產的硃砂(又名丹砂)最佳,故名辰砂,辰砂含汞(水銀),汞有劇毒。

雄黃是一種礦石,其化學成分為硫化砷,遇熱分解變成劇毒的三氧化二砷,俗稱砒霜,口服10毫克三氧化二砷即可中毒,100毫克即可致死。硫化砷本身也有毒,一天口服大約10毫克可導致慢性砷中毒。砷進入體內後,主要在毛髮、指甲、骨、肝和腎等器官沉積下來,難以排出體外,積蓄到一定程度,身體會出現頭痛、頭暈、失眠、乏力、消化不良、消瘦、肝區不適等症狀,可導致肝硬化、周圍神經病、面板癌等。根據中國藥典,雄黃有毒,常用量為一天50~100毫克,是雄黃中毒量的5~10倍。[42]

“望東吸日華氣一口”,作者試驗過不望東有區別嗎?此藥方如果有效,為何歷史上的疫癘還是頻發和史不絕書?[13]

總結

全球古代主流醫學都由於缺乏可靠學(科學)精神,缺乏可靠的實驗驗證,所以會有大量的錯誤,有大量的臆想和巫術。

清朝醫者王清任經過實踐後指《黃帝內經》等:

如知之的確,可對君言,知之不確,須待參考,何得不知妄對,遺禍後世?……以無憑之談,作欺人之事,利己不過虛名,損人卻屬實禍。竊財猶謂之盜,偷名豈不為賊!千百年後豈無知者![34]

古人的認知有對有錯,如果認為其一定對,則是迷信[43]的。

推薦:

《曠世奇才——我的主要原創作品》

《黃帝內經》的錯誤

《尚書》/多士:惟殷先人,有冊有典。 ↩

餘向東《中醫思想的四次劇變1:黃帝內經》

http://

mp。weixin。qq。com/s?

__biz=MzA4OTE5NjA1MQ==&mid=402696318&idx=1&sn=d17d09bf296c33b607e28ea48f3acd14&mpshare=1&scene=23&srcid=1129qIwyltTeWTyIjHpOmzGh#rd

,2016年2月7日。 ↩ ↩

《淮南子》/卷十九 修務訓。 ↩

明·元戴良《九靈山房集》/滄州翁傳:

《內經素問》,世稱黃帝岐伯問答之書,及觀其旨意,殆非一時之言,其所撰述,亦非一人之手。劉向指為韓諸公子所著,程子謂出於戰國之末,而其大略正如《禮記》之萃於漢儒而與孔子、子思之言並傳也。 ↩

《辭海》/1999年縮印本(音序)2/第900頁/黃帝。 ↩

《辭海》/1999年縮印本(音序)3/第1542頁/內經。 ↩

《漢語大詞典》/第16129頁/靈樞。 ↩

張功耀《我憑什麼說《黃帝內經》是一部偽書?》

https://

m。baidu。com/mip/c/www。3

60doc。cn/mip/603701438。html

,新語絲。 ↩

《漢語大詞典》/黃帝內經:此書是在長期的流傳過程中,透過許多醫家之手編撰而成的,故非出自少數人之手,也非成書於某一時代。 ↩

《辭海》/1999年縮印本(音序)2/第900頁/黃帝內經:

《素問》一書,即系託名黃帝與岐伯、雷公等討論醫學的著作,相傳是《黃帝內經》的一部分。 ↩

《百度漢語》/黃帝內經:作者不詳。成書於戰國時期。 ↩

林萬孝《我國曆代人平均壽命和預期壽命》,《生命與災禍》/1996年/第5期。 ↩

徐江雁 編《中國醫學史》,上海科技出版社,第2版,2017年8月1日,ISBN9787547836521。 ↩ ↩

韓愈《論佛骨表》:帝堯在位九十八年,年一百一十八歲。 ↩

《竹書紀年》。 ↩

《竹書紀年》:帝太康,四年,陟。 ↩

[德]于爾根·奧斯特海默《“長壽時代”:19世紀以來各國人均壽命的增長》

https://

3g。163。com/news/article

/C58UHNM0000187UE。html

,網易,2016-11-07。 ↩

F舟Z《百歲老人的養生經驗可靠嗎?》

https://

mp。weixin。qq。com/s/LE6N

AOtrm6QyM9YBWquZjQ

,2019年4月9日。 ↩

《黃帝內經》/靈樞·邪客。 ↩ ↩

《漢語大詞典》/三百六十節/第193頁:

“古謂人體骨節有三百六十節。”

呂不韋及其門客集體編撰《呂氏春秋》/卷第二十/達鬱:

“凡人三百六十節,九竅、五藏、六府。”

《呂氏春秋》/卷第一/本生:

“天全則神和矣,目明矣,耳聰矣,鼻臭矣,口敏矣,三百六十節皆通利矣。”

《淮南子》/卷三 天文訓:

“天有十二月,以制三百六十日,人亦有十二肢,以使三百六十節。”

清·劉鳳誥《宿遷民》詩:

“土民辨男女,骨節三百六。” ↩ ↩ ↩

董仲舒《春秋繁露》/人副天數。 ↩

不過《春秋繁露》由於是隨意附會之作,骨頭數量又有366之說:

天以終歲之數,成人之身,故小節三百六十六,副日數也;大節十二,分副月數也。 ↩

南北朝梁代·陶弘景《本草經集註》/序錄上。 ↩

最有價值華人《〈神農本草經〉中的糟粕》,2018年。 ↩

《黃帝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篇 第一。 ↩

最有價值華人《科學醫學的勝利資料》,2018年。 ↩ ↩ ↩

棒棒醫生(餘向東)《黃帝新醫1:上古天真論篇第一》

https://

mp。weixin。qq。com/s/IMJa

bDxYMH4hteofnOa_hQ

,2016年7月29日。 ↩

最有價值華人《釋迦牟尼神化或被神化自己的描述》,2018年。 ↩

餘向東《經絡實質的“比較解剖學”研究》

http://

blog。sina。cn/dpool/blog

/s/blog_48f8a5230102e3mj。html

,2012年5月24日。 ↩

《黃帝內經》/靈樞經/經水。 ↩

《黃帝內經》/經絡論 第五十七。 ↩

《黃帝內經》/三部九候論篇 第二十。 ↩

《黃帝內經》/素問/脈要精微論。 ↩

清·王清任《醫林改錯》/上卷。 ↩ ↩

F舟Z《經絡究竟是什麼東西?》

https://

m。douban。com/group/topi

c/4182054/

,2007年5月15日,見《經濟觀察報》2007年5月28日。 ↩

嚴汣霖《“點穴”是忽悠人的,根本沒有實戰價值》

https://

mp。weixin。qq。com/s/ZpXc

LEDmgGf0m8Cf4PEKTQ

,短史記,2019年7月4日。 ↩

《黃帝內經》/素問/風論篇 第四十二

http://www。

guoxuedashi。com/a/586m/

15384e。html

。 ↩

《黃帝內經》/素問/玉機真藏論篇 第十九

http://www。

guoxuedashi。com/a/586m/

15361r。html

。 ↩

《黃帝內經》/靈樞/第九卷/賊風 第五十八。 ↩

F舟Z《“坐月子”是種□□□傳統陋習》

http://

news。ifeng。com/society/

2/detail_2011_07/13/7652389_0。shtml

,鳳凰網 轉 中國青年報,2011年7月13日。 ↩

混亂博物館《嶗山道士和量子力學》

https://www。

bilibili。com/video/av15

245385

,2017年10月9日,B站。 ↩

F舟Z《常用中成藥的真相——牛黃解毒片》 ↩

最有價值華人《什麼才是迷信》。 ↩

標簽: 黃帝內經  黃帝  人有  經絡  素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