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旅遊

西漢長城的建立-長城在戰爭裡是怎麼發揮作用的

作者:由 枝江傳媒 發表于 旅遊時間:2022-09-21

公元前一百二十九年,漢武帝元光六年,漢軍發動龍城之戰,從此拉開了漢朝反攻匈奴的序幕。經過河南戰役、河西戰役和漠北決戰,從西域到遼東,整個大漠以南地區被漢朝全部奪取,隨之而來的就是如何經略漠南的問題。

西漢長城的建立-長城在戰爭裡是怎麼發揮作用的

對此,漢朝的主要戰略手段是兩個移民和長城,僅僅是有明確記錄的資料。漢朝光是在漢武帝時期,就像與匈奴接壤的北方和西北地區轉移了大約一百五十萬人口。漢武帝時期,全國的人口數量大約在三千五百萬左右,平均每二十三個漢朝人裡就有一個移民到了邊境,或者長期在邊境屯田戍邊。

漢朝的移民行動主要有兩個目的,一、透過移民進行置換,永久性的控制,佔領區透過打入這樣的釘子來分割匈奴和其他民族的聯絡。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河西走廊,霍去病奪取河西地區之後,漢朝把原來的休屠王部和渾邪王部向內地遷徙,同時在原地設定大量的屯田部隊,從無到有建立新的郡縣,徹底隔絕了匈奴和青藏高原羌人的聯絡。

二、透過移民和屯田,將後勤基地向前推進,奪取河西走廊之後,透過新設立的酒泉郡,漢朝就把用兵西域的補給線縮短了大約一千公里。有了這些前進基地,新的國防體系才有了穩定的支撐點,而新國防體系的核心就是長城。西漢長城可以分為東、中、西三段,其中東段主要依託的是秦長城和燕長城舊址。在這裡咱們略過不談,主要來看一下漢朝新建的中段河西段。

西漢長城的建立-長城在戰爭裡是怎麼發揮作用的

三、漢代的長城工程分為兩大類,修繕和新建。在奪取河南地之後,漢朝就開始修繕當年的秦長城防線,這也是自劉邦以來西漢前期防禦匈奴的主要手段。在漢軍控制墨南地區,特別是奪取了河西走廊之後,舊有的秦長城防線已經失去了作用。隨著國防線向前推進,新的長城工程也開始動工。最早開始的是另居賽工程,或者叫河西漢塞,也可以叫河西長城。在霍去病降服渾邪王部的同一年,公元前一百二十一年,漢朝就開始在今天甘肅省蘭州市的永登縣修建河西地區的第一個要塞令居。然後以此為起點,沿著河西走廊一路向西延伸。河西長城的修建過程和漢朝開拓西域的歷史是同步的,基本上漢朝的勢力每向前延伸一點,河西長城就前進一步。這項工程斷斷續續修建了二十年,一直到漢武帝天漢年間才大體完工,最後的終點就在鹽澤(羅布泊)。

公元前一百零三年,趙破奴深入漠北接應投降的匈奴左大都尉最後戰敗被俘。第二年,漢朝就派遣光祿勳徐自為沿著大漠的南部邊緣修建新的長城防線,這就是光祿塞。光祿塞從今天內蒙古的呼和浩特市武川縣出發,然後分成南北兩線向偏西,北方向延伸。進入今天蒙古國的戈壁阿爾泰山,其中南線繼續向西與居然要塞匯合,把陰山地區和陰山以南的整個大河套地區全部保護了起來。居延塞是一個和光祿塞同時開工的長城工程。居延塞,以居延澤地區的漢朝屯田區為中軸,分別向西南和東北兩個方向延伸。西南線沿著弱水,也就是現在的黑河流域與酒泉地區連通。東北線與西進的光祿塞南線長城在戈壁阿爾泰山腳下會合。

西漢長城的建立-長城在戰爭裡是怎麼發揮作用的

漢朝的長城由於地理的原因,一般都是就地取材,土石比較豐富的地方,就修建夯土牆或者石牆。比如光路賽的內蒙古段平原或者荒漠化地區,就以夯土、假草牆為主,以河西、長城酒泉段為例,在施工的時候,牆體的地基使用的是胡楊木密鋪,然後再覆蓋一層由沙、礫石和雜草或者是蘆葦等等長纖維植物混合起來的東西,然後再在上面鋪設一層紅柳木。在紅柳木的上面再覆蓋一層混合物,再覆蓋一層蘆葦,再覆蓋一層混合物,然後再鋪設一層羅布麻和礫石的混合物。就這樣層層覆蓋,綿延向前,用這種方式建造的牆體,現在的高度仍然有一點五米左右,預計原始的高度可能達到三米。

總的來說,長城防線的修建是因地制宜的,有什麼就用什麼,只要能起到給己方提供依託和阻礙敵人行動的作用就行。在遇到湖泊沼澤的時候,牆體則乾脆跳過,直接用這些地理障礙來替代牆體的阻斷作用。

長城不是簡簡單單的一堵牆,而是集合了預警系統、屯田系統、後勤保障系統和郵遞系統的一整套國防體系。雖然因為地域的不同,長城防線的建築形式有很大的區別,但是他們的建設邏輯都是相似的。在漢朝的規劃中,長城是軍隊的防禦陣地,也是軍隊的出發陣地,同時也是分割圍堵敵人的刀和絞索,與長城牆體相配合的是關城,障城,烽燧、塹壕、柵欄等等附屬設施。長城防線不是一口氣把圍牆修過去就行了。牆體只是在非常重要或者缺乏地形依託的地方,為住房部隊建造的人工障礙物。牆體的作用除了遲滯敵人的行動自由之外,另外一個重要的目的就是為軍隊提供掩護和長期駐紮的條件。以烽燧為例,這是長城防線最重要的設施。以甘肅地區的漢代烽燧考古情況來看,封碎就是一個設施完善的前沿哨所。

從建築結構上來說,一個烽燧的標準配置包括宿舍、廚房、雜物間、廁所牲畜卷、垃圾處理設施、墩臺發煙設施等等。根據一九八四年版漢簡研究文集的推測來看,豐歲的發煙裝置可能是和廚房連通在一起的一個烽燧的駐守兵力大約是五個人左右,每個烽燧大約相隔二到五公里左右。當然這個呢也不是統一的規定,根據地域的不同,可以做出不同的安排。遂是最小的軍事單位。漢代邊防部隊的編制從小到大依次是燧、部、侯、都少、尉部,根據重要性和配置兵力的多少,住房地區從小到大也分成兩級,烽燧和章城。章城一般沿著長城防線,每隔一百里設定,一個負責人,是侯長或者君侯,烽燧的建築面積都是比較小的,一般不會超過三百平方米。章程就已經是一個五臟俱全的小城市了,建築面積也增加到了一萬平方米。目前已經發現的面積最大的帳篷位於內蒙古烏拉特後旗,面積超過了兩萬五千平方米。章城一般設定在地形險要或者視野開闊的地方,通常距離長城的牆體都不太遠。章城是一個防禦設施完備,而且儲備有大量物資的堡壘。根據內蒙古巴彥納爾市烏拉特後旗的發現來看,章城既是各個烽燧的指揮部所在地,也是他們的後勤基地。在烽燧遭遇危險的時候,能直接提供支援的就是章城。很多時候大一些的章城也會充當都尉的駐地。在重要交通節點設立的堡壘就不再在為章城,而是關城。章城是長城防線的中間力量。比如漢朝控制的居延海地區

西漢長城的建立-長城在戰爭裡是怎麼發揮作用的

就是由這樣一系列大大小小的堡壘群組成的。在這些烽燧和堡壘的背後,就是由漢朝移民新建的郡縣或者各種型別的屯田區。這些地方的守備部隊或者屯田兵,就是長城防線的總預備隊。在遭到進攻的時候,由烽燧提供早期預警,讓要塞和堡壘充當穩固的戰場支撐點,然後屯田區和各個郡縣的守備部隊在依靠長城防線的掩護進行集結和反擊。這就是長城防線的基本運作機制。

漢代的長城防線有著嚴格細緻的管理制度。關於這一點,我們可以看一下當時邊防部隊的一項很重要的工作。天田。有人看到現在邊境上的鐵絲網就會說這麼薄弱,能擋住什麼呢?是的,一道鐵絲網。對於決心偷越邊境的人來說是無法阻擋的。但是是當這些人強行越過這道鐵絲網的時候,就會留下痕跡,這才是鐵絲網的最主要作用。在大多數時間裡,長城的作用就是一道警戒線,讓士兵們一個挨著一個站在上面,日夜不停的盯著北方的一舉一動。這麼做既不現實,也沒有必要。當有人越過長城防線的時候,如果人多就會被烽燧的哨兵發現,這樣長城就能起到預警作用。如果人少,他們偷越邊境的時候也會留下痕跡。當邊防軍巡邏的時候,就會發現有人偷越了邊境,這樣也能起到警戒作用。而為了儘可能的讓這些人留下痕跡,漢朝就執行了天田制度。天田就是把長城牆體外面的雜草以及各種障礙物都清理乾淨,掃清世界,然後橫向的撒上帶狀的細沙或者碎土。只要有人經過巡邏,部隊就能夠透過印記判斷出這些人的去向和大致的人數。河西漢塞、居延塞和光祿塞漢朝透過這三條長城防線,把廣大的末南地區遮蔽起來,讓這一片戰略緩衝區連成了一個整體。這套防禦體系經過不斷的修修補補,一直延續到了東漢末年。

主要參考資料:

天田_百度百科 (baidu。com)

《史記平準書》

《史記·匈奴列傳》《漢書·高帝紀》《漢書·食貨志》《漢書霍去病傳》《漢書西域傳》《漢書·匈奴傳》 《疏勒河流域漢代長城考察報告》《河西漢塞調查與研究》 《從古代文獻看漢代的烽燧制度和候望系統》《西漢長城若干問題研究》《漢簡所見長城的後勤供給系統》 《簡析漢簡所見長城烽燧系統中燧卒的日常工作》

《漢代居延塞在抵禦匈奴中的作用》

草說木言的部分影片

標簽: 長城  漢朝  烽燧  防線  章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