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旅遊

《詩經》裡的豔情(15)國風·鄘風·牆有茨

作者:由 阿煒 發表于 旅遊時間:2022-04-02

鄘風·牆有茨

牆有茨,不可

也。【茨:蒺藜。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實有刺。埽sǎo:同“掃”。】中冓之言,不可

也。【中冓gòu:宮闈,宮廷之事。道:說。】所可道也,言之

也。【所:若。】

牆有茨,不可

也。【襄:去除。】中冓之言,不可

也。【詳:“細說”或“宣揚”。】所可詳也,言之

也。【長:爽;食物餿了。】

牆有茨,不可

也。【束:捆走。打掃乾淨。】中冓之言,不可

也。【讀:反覆說。】所可讀也,言之

也。

鄘(yōng):中國周代諸侯國名,在今河南省汲縣北。

這首詩內容與《邶風·新臺》相承接,衛宣公強娶兒媳宣姜(齊女)為妻。衛宣公死後,宣姜年紀尚青,不甘寂寞,便與衛公子頑通姦,其醜事外露,人們作詩諷刺之。

“牆有茨不可埽、不可襄、不可束”是寫牆上的茨越來越長,一步步到達不可“掃”、不可“除”、不可“捆”的程度,比喻宮闈淫亂之事愈演愈烈;進而引出“中冓之言不可道、不可祥、不可讀。”以說明宮中的議論也一步步升級;最終的“言之醜、言之長、言之辱” 是說使國人感到丟臉、憤慨和恥辱。

聞一多說:“牆有茨,不可埽也”,謂不當埽也。牆上施茨,所以防禦非常。牆茨除,則必有踰牆而入以犯非禮者,故曰“不可埽也”。下文“中冓之言,不可道也。”即承此言之。(《詩經通義乙》)也就是說,牆上種茨,是為了防禦越牆而入者的。不可掃,意思為不應當掃。那麼宮中醜事不可道,就是不該說;不該說,即“家醜不可外揚”。家醜外揚了,只會出自己的醜,丟自己的臉,被人恥笑侮辱。

《史記·衛康叔世家》:衛宣公強娶公子伋之未婚妻齊女(宣姜),宣公死,公子頑私通君母宣姜。《左傳·閔公二年》記載:宣公死,惠公即位年少,齊國人強迫公子頑與後母宣姜亂倫,生三子(齊子、戴公、文公)二女(宋桓夫人、許穆夫人),以保持齊、衛之間的聯姻關係。所以《魯詩》說:“衛宣姜亂及三世”。

此詩的特點是諷刺尖銳而不直露,“所可道也?言之醜也。”自問自答,戛然止住,是怎樣的醜惡,醜惡到什麼程度,一切都留給讀者自己想象,似直實曲,似露實隱。作詩者或因有所顧忌而輟筆,讀詩者卻由言外得意而騁思。(程俊英《詩經注析》)

標簽: 不可  中冓之言  宣姜  公子  強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