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體育

天天學普地||地層的接觸關係

作者:由 中科院地質地球所 發表于 體育時間:2019-01-01

天天學普地||地層的接觸關係

天天學普地||地層的接觸關係

地層的接觸關係

同一地區在不同地質時期可能遭受不同性質的構造運動,形成不同特徵的地質構造,造成

新老地層

(或岩層)之間具有多樣

的接觸關係

概括來說,地層(或岩石)的接觸關係有以下五種:

一、整合接觸(conformable contact)

是指相鄰的新老地層產狀一致,他們的岩石性質與生物演化連續而漸變,沉積作用沒有間斷。表明該兩套地層是

連續沉積

而成的。在其沉積期,該地區構造運動處於持續下降,或持續上升(如在水體中沉積,則上升時水體變淺,下降時水體變深)的狀態。

二、假整合接觸(disconformity)

又稱平行不整合接觸。

相鄰的新老地層

產狀一致

,它們的分介面是沉積作用的間斷面,或稱為

剝蝕面

(erosonal surface)。剝蝕面的產狀與相鄰的上、下地層的產狀平行。剝蝕面是岩石遭受過風化剝蝕的表面,

具有一定程度的起伏

,故在凹下部位常常堆積有礫岩,稱為

底礫岩

(basal conglomerate),其礫石來源於下伏岩層。

假整合接觸表示較老的地層形成以後,地殼層均衡上升,使該地層遭受剝蝕,形成剝蝕面。隨後地殼再均衡下降,在剝蝕面上重新接受沉積,形成上覆較新的地層。

天天學普地||地層的接觸關係

>新老地層關係圖

三、不整合接觸(unconformable contact)

又稱角度不整合接觸(angular unconformable contact)。相鄰的新、老地層

產狀不一致

,其間有

剝蝕面

相分隔。剝蝕面的產狀與上覆地層的產狀一致,與下伏地層的產狀不一致。不整合接觸表示較老的地層形成後,因受強烈的構造作用而褶皺隆起並遭受剝蝕,形成剝蝕面,然後地殼下降,在剝蝕面上重新沉積,形成上覆的較新的地層。

應該指出,在假整合接觸與不整合接觸的形成過程中,沉積間斷的時間是不均等的。有的較短,僅數百萬年甚至更短,有的很長,可一個紀或幾個紀,甚至更長。一般來說,凡不整合關係者,兩相鄰地層在巖性上及古生物化石組合上往往是突變的。

四、侵入接觸(intrusive contact)

是侵入體與被侵入圍巖之間的接觸關係。侵入接觸的主要標誌是:侵入體與其圍巖的接觸帶有

接觸變質現象

,侵入體邊緣常有捕擄體,侵入體與其圍巖的界線常呈不規則狀。

天天學普地||地層的接觸關係

>侵入體示意

侵入接觸的存在說明該地區曾經發生過構造作用,因而引起了岩漿的侵入,形成了侵入體。侵入體的年代晚於被侵入圍巖的年代。

五、侵入體的沉積接觸(sedimentary contact of intrusive body)

是指地層覆蓋在侵入體之上,其間有剝蝕面相分隔。

剝蝕面上最早堆積的主要是該侵入體被剝蝕而成的碎屑物

(包括侵入岩的碎屑,及因侵入體風化後所分離而成的長石、石英等礦物)。

該類接觸關係表明,

侵入體形成後,地殼曾經上升並遭受剝蝕

,侵入體上面的圍巖以及侵入體上部均被剝蝕,形成剝蝕面,然後地殼下降,在剝蝕面上接受沉積,形成新的地層,該侵入體的年齡大於其上覆岩層的年齡。

如果同一侵入體同圍巖的關係既有侵入接觸,又有沉積接觸,這時便能夠確切地判斷該侵入體的形成時代區間。花崗岩是在奧陶紀以後、泥盆紀以前侵入的。

天天學普地||地層的接觸關係

>江西上猶縣陡水鎮

江西上猶縣陡水花崗岩,是華南地區最早被認定的早古生代巖體(440±5Ma,鋯石LAICPMS U-Pb法)。該巖體侵入在奧陶紀地層中,同時又被中泥盆統跳馬澗組地層所覆蓋,巖體的頂面為剝蝕面,面上堆積有厚20餘米的花崗質礫岩、砂礫岩,礫岩向上逐漸過渡為厚度很大的石英砂岩岩層,這是沉積接觸的一個典型例項。

最後應該指出,地層或巖體都可能直接和斷層接觸,其接觸面是斷層面。在研究地層接觸關係時,應注意將剝蝕面與斷層面分開來。

注:‘天天學普地’欄目的內容摘錄自舒良樹版《普通地質學》

美編:胡小彤

天天學普地||地層的接觸關係

標簽: 剝蝕面  侵入體  地層  接觸  產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