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體育

當一回大海的孩子,解鎖海南新玩法——趕海!

作者:由 米小澤 發表于 體育時間:2021-03-31

曾經,面朝大海想的是春暖花開、劈柴餵馬。自從看了漁民們的趕海影片,只想著今天又能從海里撈點什麼吃。這大概是“雲漁民”們內心最真實的寫照了。

在海南島,大海不僅帶來豐美海鮮、美麗海景,還有那一份獨特的親海耕海樂趣。在海南旅遊市場熱度不斷攀升時,越來越多的遊客愛上了趕海這一新奇有趣的旅遊體驗,甚至帶動著漁村民宿的入住率。如何打造趕海這一旅遊專案,使之成為海南旅遊產品體系中的有益補充,也成為業界人士關心的話題。

當一回大海的孩子,解鎖海南新玩法——趕海!

海口北港島,遊客跟隨村民在海灘上趕海

一、趕海背後的文化之旅:一種海洋文化和生活方式的身臨其境

靠海而居、與海為鄰的人們,根據潮漲潮落的規律,趕著潮落的時機,到海岸的灘塗和礁石上打撈或採集海產品,稱為趕海。

藉著短影片的東風,“趕海”成功出圈。

經常上網的朋友們不難發現,用鏡頭記錄趕海生活的新媒體賬號層出不窮,“挖釘螺、扒蛤蠣、鏟蟶子、鬥寄居蟹……簡直看得停不下來。有時候看他們滿載而歸,有時也和他們經歷一無所獲。”對生活在城市、壓力諸多的年輕人,觀看趕海的自然生態和慢生活節奏,已經成為減輕壓力和焦慮的一種途徑。

不少人已經不滿足於在鏡頭前看別人趕海,親自去海邊尋覓大自然的饋贈成為不少遊客的新選擇。日前,位於瓊海市潭門鎮的民宿“無所歸止”入住率不斷攀升,“好多遊客是專門衝著趕海過來的,趕海已經成為民宿重要的體驗專案。”民宿老闆符名林說。

在業內人士看來,趕海火熱的背後,不僅僅是因為濱海風光,更是因為其背後的文化價值引發了年輕遊客更多的關注,其文化核心對旅遊發展的價值日益凸顯。

近年來,隨著文旅融合的不斷髮展和年輕遊客文化自信的全面提升,人們在旅遊消費過程中的文化需求也呈現出多元化發展趨勢。對歷史、民族、生活方式等小眾文化的深度探索,都是年輕人追求的文化之旅。

“趕海這種久遠又新鮮的玩海方式,讓我真正走進潭門。我得到的不僅是自然的饋贈,更看到了一個千年漁港背後的海洋文化和生活方式。”來自湖南的遊客說,在潭門灣寬闊的灘塗上趕海、在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看沉船、聽民宿老闆講述耕海故事,這就是最棒的海洋文化之旅。

當一回大海的孩子,解鎖海南新玩法——趕海!

瓊海潭門,遊客感受趕海文化。

二、趕海漸成旅遊新產品:挖螺抓蟹 趕海嚐鮮 夜宿農家

面對著溫柔的夕陽,置身在大海沙灘邊,摒棄喧囂與壓力,享受著海風的清涼,呼吸著海的味道與空氣,帶著孩子一手拿著小鏟子,一手提著小桶子,在海灘上撿貝殼、挖海螺、抓螃蟹……在臨高東英鎮博縱村的臨高觀海民宿,趕海也成為遊客們十分熱衷的打卡專案。

“每個月有兩次潮汐現象,有七八天的時間非常適合趕海,最低潮時海水能退去兩公里左右,這時的灘塗就成為遊客們的樂園。適合趕海的時間,民宿的入住率就會提高,可以說,趕海已經成為民宿的固定體驗專案。”臨高觀海民宿老闆說道。為此,民宿特別配備了鏟子、小桶、手套、鞋子等工具,為前來趕海的遊客提供服務。

不僅如此,觀海民宿還開設了抖音賬號,給網友分享漁村生活的樂趣。“每個月我們都會分享趕海時間表,列出最佳趕海時間和最低水位,方便大家根據潮汐情況選擇出遊時間。”民宿老闆說,每當這時,就會有網友留言諮詢訂房事宜。“有的遊客沒經驗,村民就當嚮導帶遊客挖螺抓蟹,這也成為村民增收的方式之一。”

隨著海文大橋北港島互通工程通車,不少市民遊客選擇去海口演豐鎮北港村趕海嚐鮮。由於緊挨著紅樹林,地勢平坦,退潮時北港村周邊海灘上遍地是海鮮。“正月趕海,以前只是我們村民自己找樂子的方式。”北港村村民陳海東說,今年和往年不同,大量遊客的到來使得海灘成了歡樂的海洋。

隨著遊客對趕海的青睞,海南一些旅行社也瞄準這一需求,打造出趕海主題產品。

根據潮汐變化和趕海時刻,旅行社提前制定趕海的行程安排,到漁村後就到農家樂或者民宿租賃趕海工具,等遊客們收穫上來海貨後,還可在農家樂現場加工,這樣新鮮有趣的團隊旅遊新體驗收到良好的市場反響。

當一回大海的孩子,解鎖海南新玩法——趕海!

遊客在瓊海潭門體驗趕海

亮出海南趕海名片:用精品線路啟用“海”的故事

除了民宿和旅行社,

海南一些市縣也已把趕海作為旅遊體驗專案進行包裝和推廣,推出旅遊線路供遊客選擇

,如臨高推出包括“入住東英鎮觀海民宿,體驗趕海樂趣”在內的臨高古銀瀑布至觀海民宿一日遊精品旅遊線路,海口推出“連理枝(騎行遠觀紅樹林日出,趕海摸螺,嚐鮮美海鮮)——桂林洋熱帶農業公園(賞秋聞香,嘗海南農墾特色農產品)——香世界莊園(嘗花香美食)”等美麗鄉村趕海摸螺主題線路。

如何打造出海南趕海這一品牌?瓊海市潭門鎮做了多年探索。在全域旅遊發展中,“千年漁港”瓊海潭門鎮已經從單純的傳統漁業捕撈小鎮轉型成為以海洋漁業、休閒旅遊、海鮮餐飲等為特色的風情小鎮。2015年起,為了拉動地方旅遊市場消費,提升小鎮的整體知名度,潭門趕海節應運而生。

多年來,趕海節融合潭門漁民傳統生活元素,舉辦了祭海儀式、漁民技能競技比賽、千人趕海尋寶、海鮮盛宴以及漁港之夜沙灘音樂會等多項活動,並結合當下主流的網際網路思維,從活動的組織、招募、傳播和實施方面引入諸多創新,對活動的整體形象進行了年輕化包裝,打出了潭門趕海的品牌效應。

在業內人士看來,集互動性、體驗性、主題性為一體的海南趕海完全可以成為海南旅遊的一張新名片。

“海南的海洋資源豐富,人們早已不侷限於看海、吃海,還希望能夠玩海,感受海洋生活方式。”海南省旅遊協會副秘書長孫相濤表示。

在他看來,目前海南趕海旅遊產品仍比較粗放,要打造趕海這一旅遊名片,可沿海岸線選擇合適場地打造趕海公園進行園區化管理,一來避免因遊客不瞭解潮汐變化導致安全隱患;二來規範化的管理可以提升遊客體驗;三來還可進行海貨或者種苗投放,像水果採摘一樣,能夠讓遊客擁有更多收穫。

“圍繞趕海主題,可以開發更多互動體驗專案和延伸產品,把沿海村鎮盤活起來,使之成為挖掘和豐富海南海洋文化的重要手段。”孫相濤說。

當一回大海的孩子,解鎖海南新玩法——趕海!

樂東嶺頭灣,遊客在尋找礁石下的海鮮。

四、趕海,你該怎麼玩?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被大海環抱的海南島,絕大部分海灘都是趕海的勝地。趕海,是海南沿海村莊漁民們最熟悉的活動之一,遍佈的蝦、螺、蟹、貝,是這裡依海而居的人們所熟悉的美味。

從2015年起,瓊海市推出潭門趕海節,全方位展現潭門漁民獨有的闖海氣概與本地獨特的南海漁耕文化。趕海節不但為遊客提供了豐富的趕海活動,更是瞭解和體驗潭門獨特漁家文化的最好視窗。“祭兄弟公出海儀式”“鯉魚燈”等獨特海洋文化習俗都會在趕海節上進行展示和呈現。

不過,與東部海岸人山人海的趕海大軍的場景不同,西部海岸更像是一個海邊世外桃源,這裡靜謐、溫暖。傳統漁村意趣盎然的民俗底蘊、原生態的漁民勞作與生活方式、野生椰林和礁石沙灘相互混雜的海岸地貌,讓海居生活更加充滿樂趣。

但一年中,最熱鬧的時節,是趕海季遇上南海休漁期結束,海南沿海各大漁港在沉寂幾個月之後,即將迎來一年中熱門的開捕時刻。這時候,從東線的清瀾港、潭門港、後安港、崖州中心漁港,到西線的八所港、白馬井、臨高港……全島各大漁港都會有豐富的開漁儀式和慶賀活動,趁著這個時候去這些地方趕海,不但能夠體驗當地獨特的漁家耕海文化,更可以品嚐到南海開捕第一網帶來的豐美海鮮。

當一回大海的孩子,解鎖海南新玩法——趕海!

海口北港島,在金色夕陽裡趕海的人。

五、趕海文化體驗TIPS:

趕海之時間

趕海的最佳時間為

農曆四月到八月

,這期間,

每月初一、十五之後的兩三天內

,各有一次潮差最大的潮,那時潮水漲得最高退得最低。瞭解了趕海的日期,還需要知道當天的退潮時間,潮汐表就是一個月當中每天的退漲潮時間表。趕海的時候可以根據這個規律選擇當天的趕海時間。

趕海之工具

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趕海前的準備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裝海鮮的小桶和袋子是必備工具之一,為了避免被石頭或者貝殼劃破手,

最好戴上手套

,這樣也不至於被螃蟹鉗傷。除此之外,

鐵鉤或者耙子

也能幫助你挖出藏在石頭縫裡的牡蠣、海虹或者螃蟹等。最好

穿包腳式膠鞋

,以防腳被異物劃傷,夏季白天趕海則要

注意防曬

趕海之地點

海南四面環海,許多海灣都適合趕海,而擁有

開闊而平緩淺灘的海灣

是最佳去處。

潭門灣

延綿8公里,從海岸線伸至海里3公里縱深均為礁盤地質結構,構架起近20平方公里開闊而平緩的淺灘,是優質的趕海場所。此外,

臨高的金沙灘、後水灣、鄰昌礁、頭咀渡口,儋州的光村鎮沙井村、峨蔓的火山海岸

都非常適合趕海,蟹魚螺貝,應有盡有,這一帶海產品螃蟹最多、沙蟲最肥美,每逢退大潮時趕海,都能滿載而歸。

標簽: 趕海  民宿  遊客  潭門  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