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體育

在日常生活中你有哪些提升自我的好方法?

作者:由 麥哲 發表于 體育時間:2020-01-27

在日常生活中你有哪些提升自我的好方法?流浪男孩2020-01-28 21:48:39

1、寫計劃,你有這個想法寫下來

2、開始輸出式學習,比如—看完一本書,你能很清晰利落的分享給別人

目前就這兩點

在日常生活中你有哪些提升自我的好方法?穆晨王2020-01-31 09:48:56

第一,拒絕碎片化資訊。

獲取資訊和學習知識是兩件事。

“資訊”是沒有用的,你就算知道了在專業以外的某個知識,除了吹牛談天以外,是很難真正用上的。

舉個例子,你聽過一個哲學觀點“我思故我在”。

也許你還知道是笛卡爾的名言,甚至知道其法語原文叫“Moi,que je pense, je suis。”。

也許你還知道這句話被定義為唯心主義哲學。

然而這個內容,你看到了用不上,它就只是“資訊”,而不是知識,因為它沒有事實上拓寬你的思維層次。

如果你碰巧了解了一次這句話的推導過程,你可能就會有一個新的認識。

這句話起源於一個大家都熟悉的點,中國人的話說叫“莊周曉夢迷蝴蝶”。

笛卡爾也是這麼想的,他無法確定無疑自己不在做夢。

你怎麼確定自己不是在做夢?

有人說可以透過掐自己,捏自己,讓自己感受到疼痛。

但是,這個“掐”和“捏”事實上也是一種神經訊號的傳遞而已。

要是我在做一個無比清晰的夢,這個夢裡,我的動作也會透過神經訊號的傳遞,構建出明確的感覺呢?

有人說,色彩,夢裡沒有色彩。

一樣的,視覺也是一種神經訊號的傳遞,我可以做一個有色彩的夢。

還有說,檢查世間的細節,夢裡細節並不會那麼清晰,譬如你去檢查牆縫。

嗯,反駁內容同上吧。

所以,所有的一切都不能證明“我”不在一段夢境裡。

於是,笛卡爾給自己找了一個臺階:

我正在懷疑自己在夢裡的這個懷疑,證明了我不在夢裡

看到沒,其實這個“思”,不是思考的思,而是“懷疑”。

你看完以上所有,可能會被繞暈。

事實也是,這段內容我看了四五本相關的書,但是都沒有記住,還是透過翻筆記回憶起來的。

說明,以上都只是碎片化的資訊,不能用於指導生活,讀了也沒有用。

直接搬來聊天裝逼的話,甚至可能引人反感。

因為這些內容,假大空。

而如果你是系統學習了所有這些內容,系統學習了前因後果,你就會深刻記住一個命題:人如何證實自己真實存在?

並且你會得出一個結論:大家都無法證明。

這是一個在討論中有意義卻在真實世界不言自明的事情。

也就是說,實踐和理論是兩條線。

把實踐變成理論就會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把理論變為實踐才能真正讓理論具有價值。

這個純哲學的命題,在生活中卻處處得用,用這樣的方式,你思考問題就不會單一了。

換維度,往往是解決問題的方便之法。

譬如你知道一個人負面情緒很大,如果只跟著自己的情緒去質疑他、討厭他,要他按自己的方式生活,那麼自己也會很煩惱。

如果一味縱容對方的負面情緒,那麼可能他的情緒會更大,並且反噬自己。

這些做法,只處在想象階段,和理論意義上。

更好的方法是,在他負面情緒很大的時候,去抽掉他負面的基礎。

人負面情緒高漲為什麼?

因為有理想沒實踐,因為有想花錢的專案而沒有錢。

你只要透過理順能實踐的方式,讓對方反思自己的理想,就能幫對方消滅一半的負面情緒。

你只要在實踐基礎上,讓對方懷疑自己花錢的專案,就能幫對方消滅另一半的負面情緒。

這些就是在系統學習了以後,對“我思故我在”這個說法的系統理解。

從知道是什麼,到知道為什麼,到知道怎麼辦。

從哲學到心理諮詢實踐。

我想說的是,與其去聽各種讀書會,獲得各種看起來有用的資訊,吃別人嚼剩下的東西,不如自己真的捧一本書讀讀。

拒絕碎片資訊,去捧一本真正需要花時間讀的書來慢慢讀一讀,會很有用。

第二,處理好自己再顧旁人。

多年前在一本西方的書上看到這個理論。

當時虎軀一震。

資本主義思想真是腐朽末落啊。

後來才發現,

如果不是自己很好,再去看顧旁人的話,所有給別人的好,都是假的。

自己可能不想給,別人可能不需要。

什麼樣的人情商最高?

最接近自己的人。

什麼樣的人最能讓旁人舒服?

最讓自己舒服的人。

如果自己在人生過程中,甚至沒有正視過一次自己的憤怒、卑微和羞愧,那麼是不可能懂別人的憤怒、卑微和羞愧的。

這就是為什麼有的人,安慰別人,達不到人心。

因為這些人,都沒有看到過自己。

在我一篇文章下面收到的評論,笑死我了。

在日常生活中你有哪些提升自我的好方法?

為什麼好笑?

因為這些夥伴get到了遊離於他人情緒外的精髓。

打不到人心的談話,正好就是這樣,完全不去看別人當時的情緒,只去糾纏事情。

事情是有千面的,有對錯,有立場,有人心。

但是情緒很簡單,喜怒哀樂。

有的人對某件小事的情緒看起來很荒誕,但是剖析以後又會發現,真的不那麼荒誕,它很具體,如果自己在那個位置,也會有完全一樣的情緒。

而怎麼才能讓自己在那個位置?

瞭解自己啊。

看到自己日常的喜怒哀樂,看到自己的抑鬱和焦慮,看到自己的卑微和羞愧。

如果都能看到,那麼下一句話出來的時候,當然就會更加直穿靈魂。

第三,習慣於給自己找做事情的內在動力。

嗯,目的論總讓人鄙棄。

但是,完美的目的,才能構成完美的動力。

無數多人問我:“我怎麼才能做到像你一樣早上五點起床?”

我總是反問:“你為什麼要早起?”

沒有目的的行為是蒼白的。

年初的flag為什麼到年末能倒一半?

就是因為這些flag裡面不包含慾望。

我想一年讀30本書。——你讀這個書要幹什麼?

我想一年跑1000公里。——你跑那麼多里程做什麼?

我想結識10位新朋友。——你認識那麼多人為什麼?

這些基本問題不搞清楚,怎麼做都是痛苦的。

那麼假如說把這些目的都歸結為“我想賺更多錢”可以嗎?

你可以這麼說,但最好不要這麼做。

鈔票是一種工具,因此只能成為手段,不能作為目的,如果把鈔票作為目的的話,人也會變成工具的。

這就是,所有的目的,必須都是人,為了人本身的目的,才更有活力。

有的人在工作中痛苦程度會強烈過他人,這就是對這些人而言,工作是完全違背自身價值觀的。

對於價值觀裡很熱愛高度自由的人,去做一份朝九晚五,抬眼看得到60歲的工作,會非常痛苦。

如果讓一個決策永遠非常安穩的人,去創業,他也會在變化中非常痛苦。

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知道什麼是真的讓自己開心的事情,並且努力去實現之。

簡言之,找到內在動力。

以上吧。

在日常生活中你有哪些提升自我的好方法?鹽選成長計劃2020-04-28 20:20:18

今天給大家介紹兩個成長的秘密武器:錯事本和錯話本,幫你在工作中和生活中減少錯誤。

可能大家在上學的時候,聽的最多的就是錯題本,那時候我們每個人都有這樣一個本子,每次做錯題目之後,都要把錯題給抄下來,用來避免在考試的時候再出錯。

如果你想好好學習,沒有錯題本是不可能的,只能說我們在總結錯題的時候,方式不大一樣。

比如有的人是抄下來,有的人是在錯題上做標記,有的人是剪下來貼到本子上。總之,這些錯題是一定要特別對待,要經常看,不然你就會一錯再錯。

試想一下,如果一個人在學習的時候,不重點關注自己做錯的地方,蒙著頭學習,也不記錄自己的錯誤,那錯了就會忘了,所以成績提高也好,進步也好,都會很困難。

可以說,錯題本就是我們當年學習的時候,一個最重要的工具。

上學的時候知道,為了避免錯題,用一個錯題本,但是現在為人處事,我們幾乎每天都在犯錯誤,會說錯話,會做錯事,為什麼沒有一個錯話本和錯事本呢?

我剛開始使用錯話本,是在上大學的時候。因為高中畢業之後,我發現我這個人就是別人眼中的那種學霸,不大會說話,很多方面很欠缺,尤其是為人處事方面,我根本就不知道怎麼跟別人對話,而且經常出口會得罪人。

為了糾正自己這方面的問題,我花了半年的時間,來記錄自己說錯的話,做錯的事,並且會想出對應的辦法。

就這樣高速的訓練,很快就有人開始說:「你這個人情商挺高的。」我第一次聽到這個評價的時候,還記到了我的錯事本和錯話本上。

這也就是我為什麼經常說:「情商低的人不是笨就是懶,因為情商高是可以學習的。」

如果一個人到了四五十歲的時候,還經常跟別人說:「我這個人說話很直,很容易得罪別人,你們都別介意。」

說話總是容易得罪別人,說明什麼呢?如果你 20 歲,這麼說我可以原諒,如果你 50 歲了,還這麼說,就說明你根本沒有把別人放在心上。

因為這是個完全可以改掉的事情,但是你沒有改,一直拿性格作掩護。

還有一些人,他知道自己在工作上有很多問題,但是一個都沒有改過,這就是為什麼有些人一直在努力,卻沒有進步。

很多人一輩子可能都是在一個坑裡摔跟頭,摔了無數次,但就是改不掉,很可惜。

錯事本和錯話本真的太重要,對我來說,我在學習進步當中,全程都是依賴這兩個本子。

為什麼一定得有這兩個本子呢?

首先,像上面說的,其實生活當中,我們經常說錯話、辦錯事,就相當於我們上學時候做錯題一樣。

如果你要是沒有錯事本和錯題本,就等於是在裸奔,你的錯誤會一直暴露在你人生的各個階段,暴露在各種人面前。

如果可以避免錯誤,人生可以少走好多彎路,而且錯誤率低,是一個巨大的競爭優勢。

你想想看,如果你身邊有個人從來不說錯話、不辦錯事,即便他的能力、學歷沒有那麼好,我們仍然會喜歡他、相信他,因為太靠譜了。

我有個朋友高考的時候,數學最後一道大題幾乎沒有做,但是穩穩考上了北大的計算機系。

他的策略是這樣的,他在複習的時候,就把最後一道大題給放棄了。他說自己雖然最後有一道大題沒做,但是可以保證做過的題一道都不錯。

最後還是可以考了 140 多分,他不是班上學習最好的,但是全班錯誤率最低的,所以還是考上了北大,這就是零錯誤率的優勢。

必須使用錯話本跟錯事本的第二個原因,是錯誤本身特別頑固。

我們公司有個做新媒體的員工,經常在釋出文章的時候出錯,今天標題掉個字,明天忘了新增語音等等。

他要是一拍大腦,說「我下次一定注意」,那他只會繼續錯下去,根本改不掉,或者改掉的速度非常慢。

很多錯誤不是臨時發生的,它是我們思維跟做事習慣導致的。也就是說,根本就不可能透過口頭提醒自己「你要認真,你不要犯錯」,不可能透過這樣的口頭提醒改過來。

必須使用錯話本和措施本的第三個原因,錯誤是頑固的,但是對應來說,我們的忘性很大。

你會發現,我們都是對最近發生的事情,通常印象深刻,較早的事情很容易忘,這就是近因效應。

比如最近可能中國的股市漲得很好,很多人就不記得幾年前跌得不行的狀態,也忘了中國股市本身就是牛短熊長,總之,就會把眼前這個事,當成他對這個事的全部記憶。

再比如,明明覺得這個人特別渣,很壞,很愛傷害你,但是他最近做了一件對你好的事,或者最近一段時間,對你還不錯,你就很容易原諒他,你好像會把以前他對你的那些事都忘掉。

其實不是因為你傻,這就是近因效應,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必須把說錯的話跟做錯的事記下來的原因,這樣才能克服近因效應。

最後一個原因,為什麼非得使用這兩個本?

其實按照一個人的性格和習慣,能夠犯的錯誤型別,固定就那麼幾種,說錯的話、做錯的事就那麼幾個型別,這也就是為什麼錯話本和錯事本會有效,因為只要把這幾個型別消滅就可以了。記錄到最後,你會發現自己一直都在重複其中的一些錯誤。

如果一個普通人錯十次,可能經歷一個很大的變故,才能改掉一個錯誤,那麼你透過記錄,錯個三五次就改掉了,這就是效率。

應該怎麼設計跟使用這個錯話本和錯事本?

我當年做錯題本的時候,發現錯誤基本上可以被分為兩類:一類錯誤,因為你不知道這個點,你不會;還有一類錯誤,因為你馬虎,你習慣性地出錯了。

一般,分析一個錯誤,可以分為五個步驟:

使用 App 檢視完整內容

目前,該付費內容的完整版僅支援在 App 中檢視

App 內檢視

在日常生活中你有哪些提升自我的好方法?卓瑪的羊2020-10-07 09:39:50

養成讀書的習慣,養成寫作的習慣,養成運動的習慣,養成自我驅動力為核心的習慣。

在日常生活中你有哪些提升自我的好方法?耳朵2021-08-01 22:11:01

標簽: 錯題  自己  錯話  錯事  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