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體育

拿遍各種獎金的MIT聯合培養博士談建築帶給他的熱愛與痛苦

作者:由 UniDesignLab 發表于 體育時間:2019-03-13

1. 個人介紹

拿遍各種獎金的MIT聯合培養博士談建築帶給他的熱愛與痛苦

駱肇陽

哈爾濱工業大學碩博連讀生

麻省理工學院(MIT)聯合培養博士生

世界華人建築師(WACA)青年會員

2015年MAD旅行基金獲得者

2017年SOM旅行基金獲得者

一名在讀博士,目前人在國外做設計研究,平時閒暇之餘愛透過設計競賽做想法。

曾一度只做建築設計理論研究,後被迫研究建築技術。經驗不足卻熱衷批評,閱讀雜亂卻想法頗多,試圖建立不相干事物的關聯,對詩學感興趣,對史學沒耐心,熱愛與接受浮躁

獲獎經歷

2019年Young Architects Competition Kids’Factory Finalists

2018年南京大校場再生計劃二等獎

2018年世界華人建築師國際競賽一等獎

2018衲田杯第二屆可持續國際設計競賽二等獎

2018趣城秦皇島國際設計競賽二等獎

2018《建築師》天作獎大學生國際競賽優秀獎

2017 Certificate of Participation at LafargeHolcim Awards

2017穀雨杯大學生設計競賽一等獎

2017SOM基金會中國區旅行獎學金

2015MAD國際旅行基金等

2.在哈爾濱工業大學讀完研究生後為什麼沒有直接工作而是選擇繼續讀博?覺得在讀博階段所得與你所追求的是否契合?

答:我其實沒有讀研究生,我是碩博連讀,上一年碩士後直接轉博,我也就沒有碩士學位,自然也就沒有直接工作的說法了,讀博當時也是出於父母建議,自實習之後覺得若進入建築設計行業,身體可能吃不消,進企業房產做設計諮詢策劃也不是我的興趣與特長所在。

至於追求是否契合,我只想說追求差異還是挺大的。我挺愛做設計的,而工大是做研究的。我本科是貴州大學,教學與課題研究主要是針對西南地區少數民族群落與遺產保護型設計為主,而在工大主要研究嚴寒地區地域建築的物理環境等可持續技術性研究,所以我也是花了相當長的時間轉型,自然也痛苦過,後來安慰自己凡事都得嘗試嘗試,也就準備咬牙把這個博士念下去。

拿遍各種獎金的MIT聯合培養博士談建築帶給他的熱愛與痛苦

拿遍各種獎金的MIT聯合培養博士談建築帶給他的熱愛與痛苦

©本科畢設作品:身份:一個馬爾克斯式的訴說

3, 在MIT學習建築設計,和在國內學習建築設計最大的不同是什麼?

答:我來mit是以研究者的身份來的,申請的事國家留學基金委的聯合培養博士,來這也是以博士身份做研究,不像讀研究生那種會參與很多設計訓練課,但他們的studio評圖我有時間都會去旁聽,上一些通識課。若相比國內本科與研究生教育,我感覺這個話題僅能縮小到mit與我的本科和哈工大的不同,作為頂級院校的mit我覺得他的設計話題更為前沿,視野更廣,包容更多,難度更大,不論是march的學生設計或是smarchs的學生論文,他們的思考顯得文化上更為先鋒,比如探討同性戀與queer,技術上更為擴充套件些,比如深度學習/人工智慧等,當然這些都是建立在跨學科交叉的內容學習之上的,mit的教育更重視學科交叉與思考;而我所接受的本科與研究生教育更為傳統,基礎知識的教育可能更為紮實,重視的是學生的基礎訓練,但內容與話題的包容性與前沿性還是差了些。

拿遍各種獎金的MIT聯合培養博士談建築帶給他的熱愛與痛苦

拿遍各種獎金的MIT聯合培養博士談建築帶給他的熱愛與痛苦

©MIT 17sp thesis review,SMArchS Pre-thesis Presentations

拿遍各種獎金的MIT聯合培養博士談建築帶給他的熱愛與痛苦

©18Fall March1 studio design review

4. 作為2015年MAD和2017年SOM的旅行基金獲得者,分別利用這兩次機會去了哪裡又有怎樣的收穫與感悟呢?這兩次經歷所見所學在你的之後的設計或者選擇上是否產生了什麼影響?

答:15年去了義大利,17年去的荷蘭與歐洲其他部分國家。15年當時只是為了申請而申請,課題定的義大利古典主義建築研究,收集了古典主義文藝復興時期的幾座經典空間模型,順路研究了斯卡帕,定的也比較匆忙,感到有些慚愧,但那次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出國旅行,獨自一人揹著行李包到處走走停停,那種興奮與刺激感,至今難忘。

17年在總結了15年的教訓後,做了算是較為詳細的研究計劃,以結構主義為研究主題,探訪了凡·艾克與赫曼·赫茲伯格的作品,並有幸採訪了後者。荷蘭結構主義的設計手法是我在結合本科所在的西南地區地域建築的學習後,所常用的設計手法,以單元組織結構+地形控制為綱,這個在我許多作品裡都有體現。

拿遍各種獎金的MIT聯合培養博士談建築帶給他的熱愛與痛苦

©15年旅行基金聖洛倫佐教堂速寫

拿遍各種獎金的MIT聯合培養博士談建築帶給他的熱愛與痛苦

©15年米蘭街拍

拿遍各種獎金的MIT聯合培養博士談建築帶給他的熱愛與痛苦

©17年som旅行基金報告部分內容

拿遍各種獎金的MIT聯合培養博士談建築帶給他的熱愛與痛苦

©17年在arnhem車站,設計者為un studio

5. 在MAD工作時最大的收穫是什麼?為什麼最後沒有選擇留下?

答:當時在讀本科,也就是僅衝著實習去的,而且也選好保研了,所以就自然不留。至於收穫,只能說太多了,畢竟我也就是從西南地區一個普通建築院校出來的孩子,對於建築的認知,只能說真的太少太有限了,僅停留在書本而已。來到mad,見到了明星老闆與各路業界高手,自然欣喜若狂,mad的國際視野給予了我更多想法上的“野心與慾望”,特別是中西方的人一併合作,與不同文化不同價值觀的人一起合作,這對於設計的思考與知識背景上的積累,尤為重要。

拿遍各種獎金的MIT聯合培養博士談建築帶給他的熱愛與痛苦

©15年在mad與馬工合影

7.你評論自己是個熱愛與接受浮躁的人,但自2015年來就在各大建築設計競賽中屢次獲獎,所以“浮躁”對你來講是否也是一種“創造”呢?

答:算是吧(笑),我浮躁的原因挺多的,我提到過我熱愛“浮躁”,浮躁是我思考時焦慮的狀態,我先得承認我是想法很多的人,有時候經常一個想法沒落實,反而啟用另一個想法了(當然這是很多設計者的通病);另一個原因我耐不住性子做枯燥的事兒,沒有創造力的事兒,經常很是苦惱,所以就希望每次做點競賽什麼的刺激刺激腦子,而且也“合法合情合理”——爸媽老師終於不用說我不務正業了,我做比賽呢多光榮啊(笑)。當然也是受過不少失敗的打擊,但在不停嘗試與思考後,都能把想法做出來。特別是早期經常做東西不成熟,很多好想法沒有正確的用圖紙得以“翻譯”,等到自己磨練多了後,參加比賽也就順了,經常四五天週期就能把一個新概念到圖紙基本完成,譬如去年的衲田杯我正在趕論文,中間也就用了三天時間超強度出圖,效率高了,獎也多了起來,但當然,最好還是慢工出細活。

拿遍各種獎金的MIT聯合培養博士談建築帶給他的熱愛與痛苦

©18年衲田杯智慧城市國際設計競賽二等獎

8.對於今年的普利茲克獎獲你有怎樣的看法?

答:本科時代還較為關注普獎,現在也就當熱鬧看看,著實覺得富有建樹的建築師太多。對於磯崎新獲獎,自然也是覺得不驚喜,實至名歸,對於他的瞭解也僅限教科書式的瞭解,曾在讀五十嵐太郎的《關於現代建築十六章》裡,其介紹磯崎新的設計理念時一句話令我印象深刻:建築誕生於廢墟之中,創造與廢墟交替,建築物是一種“未完成的狀態”,這種觀念也類似於Gilles Deleuze的觀點:時間是永遠差異的流動過程。我也在一些設計中使用了這種觀點,譬如在我三年前的概念商業廣場國際競賽作品《野性呼喚》裡,我將聚落般的綜合體下架空,沒有再設定別的空間,這種半完成的狀態反而給予更多使用的靈活性。

拿遍各種獎金的MIT聯合培養博士談建築帶給他的熱愛與痛苦

拿遍各種獎金的MIT聯合培養博士談建築帶給他的熱愛與痛苦

©16年概念商業廣場國際競賽學生組一等獎《野性的呼喚——詩意改變城市》

9.畢業後打算留在國外還是回國工作?是否有過轉行的想法,建築是你想要堅持一生的事業嗎?

答:自己感覺沒本事留國外(笑),雖然挺想留的。對於工作,我不知道,有打算來國外繼續博後深造,轉行不知道要幹嘛,這點隨我爸,可能喜歡安於現狀。但與之矛盾的是,做有想法的東西是我長項,想法也不用刻意訴諸建築,可以是小說/影像或其他藝術品的呈現,我對於行業流水線型的工作無太大興趣,建築談不上堅持,僅能說是生存所需。

我竊以為,一個生活閱歷豐富多彩的人,往往比在一份事業上墨守成規之輩,所設計的作品會顯得更為細膩動人,純粹的設計必然是積累使然,偶然所得。我也羨慕那些有資本可以生活閱歷豐富多彩的建築師,物質自由與天賦異稟並舉。所以說,建築要想堅持,先要自己有資本堅持,否則要不自己痛苦,要不讓別人痛苦。

標簽: 設計  競賽  想法  15  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