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體育

一年讀500本書,牛人是怎麼做到的?

作者:由 清非 發表于 體育時間:2022-09-10

你身邊有讀書很多的牛人嗎?

我之前寫過一篇文章,提到一位德國友人在工作之餘,每年的閱讀量是500本左右。結果,很多網友就給我留言,有人質疑這個閱讀量有水分,有人好奇他是怎麼做到的。

在向朋友討教經驗之後,在這裡分享一二。

一、為什麼別人能讀那麼多書?

首先,一個人的閱讀量與他的主客觀條件都有很大的關係,我們無法單純地在數量上進行比較。

時間是否充裕、條件是否允許、閱讀基礎如何、知識儲備的多少……都很影響一個人的閱讀速度和閱讀量。所以,讀書首先不能盲目的比較,過分的焦慮。

比如,我的那位德國友人,他工作穩定,經濟基礎良好,業餘時間除了交際應酬,幾乎都用來讀書了。

是的,你沒看錯,他的娛樂方式只有讀書。他也使用手機,但僅限於溝通交流和搜尋資料。他極度自律,讀書習慣也好,幾乎可以隨時隨地進入讀書狀態。

經年累月的閱讀,讓他看書的速度越來越快,書越讀越薄,也閱讀越多。打個比方,就像你跑步,一開始跑3公里很痛苦,但堅持跑上幾個月,等身體適應了這個節奏後,跑3公里就很容易了。

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在《異類》一書中提出:

一個人的成功總是與他的經歷和環境有重要關係。一開始就佔據有利地位的人,通過後天持續的勤奮努力、思考、向他人求教,優勢就可以持續擴大。

讀書的道理也是一樣的。讀書多的人,會越讀越多,越讀越快,越讀越深。而閱讀習慣較差的人,加速度還沒上來,讀書還需要跟自己的惰性做鬥爭,就只有望書興嘆了。

一年讀500本書,牛人是怎麼做到的?

如果不考慮客觀條件,只從個人的主觀條件上來看,影響一個人閱讀量的因素有這麼幾個:

1、閱讀基礎是否好

一個人能跑多快,取決於他的身體的素質。一個人讀書多快,則取決於他的閱讀基礎。

舉個例子,你拿一本童書與小孩子一起讀,你已經看完了一頁,孩子可能只念完一行。你能毫不費力地快速看完這本書,而小孩子卻需要讀一天。這就是閱讀基礎的不同,造成的閱讀速度的差異。

每個人的閱讀基礎都是不同的,有人一目十行,有人逐字而念。所以,在同樣的時間裡,有人能讀幾百本書,而有人只能讀幾十本。

所以,想要提高閱讀量,必須要刻意練習,先打好基礎,再循序漸進。

2、知識儲備是否豐富

即使讀同一本書,每個人的閱讀速度也是有差異的。有的人讀得費勁,而有人讀得卻十分輕鬆。這是因為,每個人的知識儲備是不同的。

知識儲備多的人,有以前的知識經驗輔助理解,閱讀時融會貫通,自然就輕鬆。比如,霍金的《時間簡史》,如果沒有一點物理學基礎的話,讀起來是非常吃力的。

俗話說,有餘糧心不慌。擁有豐富知識儲備的人,讀書就像站在高處觀賞風景,有著閱讀的主動權。他不再被動地接受別人的知識,而是能夠做到主動篩選、評價、取捨。他可以完全掌握自己的閱讀節奏,把書讀得又快又好。

3、讀書方法是否有效

在很多人的認知裡,讀書就是要從頭看到尾,不能錯過書的任何內容,否則就不能算是讀完一本書。有的人甚至因為讀的馬虎,記不住書中內容而產生負罪感。但其實,這是一種比較落後的讀書觀念。

讀書的方法有很多,比如略讀、跳讀、精讀、主題閱讀等等。聰明的讀書人,會根據自己不同的閱讀目的,採取不同的閱讀方法,以此實現高效率的閱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要提高閱讀量,不妨先學習一些閱讀技巧方法。建議去豆瓣搜尋相關書籍,找到評分最高的,入手學習即可。

一年讀500本書,牛人是怎麼做到的?

二、如何讀夠幾百本書?

一年讀幾百本書,看起來似乎是一個遙不可及的目標。很多人可能像我一樣,也會拿起計算器計算,平均一天要讀多少本書,才能達到這個目標。

不過,牛人卻不會這樣算。他們從來不會列計劃,一年應該讀多少本書。推動他們持續閱讀的,實際上是一種良好的讀書習慣,也可以說是一種良性的圖書迴圈。

再來看看那個讀五百本書的牛人的讀書經歷吧:

“很多人都問過我,你怎麼能讀這麼多書?實際上,我讀書是一個很自然的過程,並沒有特意做過什麼計劃。我一開始是出於興趣,讀了很多的科幻小說。在讀書過程中,我發現有很多自己不瞭解的東西,為了弄懂就去找相關書籍,繼續讀了下去。不知不覺地,我看的書越來越多,也越來越雜。慢慢地,就成了習慣了。”

我們可以看出,一個人想要培養好的閱讀習慣,離不開這兩點:

一是,基於興趣讀書。

良好的讀書習慣,一定是從自己的興趣點切入的。對於那些自己不感興趣的領域,無論那些書有多出名、多麼經典,我都建議你先從自己感興趣的書籍開始培養自己的閱讀習慣。

二是,為讀書找個理由。

無論是好奇心,或是求知慾,還是單純地學習某項技能,你需要為自己找一個不斷讀書的理由。

三、如何看待讀書這件事?

有人說,何必把讀書捧的那麼高,畢竟不讀書也能成功的大有人在。

這些話雖然也反映了某些事實。不過,把讀書多少與個人成就掛鉤,也不是很妥當。

說到底,讀書只是一種工具,幫助我們改造精神、丈量世界、以及認識自我。讀書能不能幫助到你,關鍵要看你自己會不會用這種工具。

我們沒必要過分吹捧讀書,也不必宣揚讀書無用。歸根到底,讀書是一種私人的體驗。

讀書的意義,只在於能不能讓自己精神愉悅、提供自己需要的價值。

何況,人生這本大書,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閱讀方式。

所以,一年讀500本書也好,一年讀100本書也好,只要你能找到人生的正確開啟方式,怎樣都好。

-END-

標簽: 讀書  閱讀  本書  知識  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