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體育

腦聲常談:如何使用熱板測痛儀來研究動物疼痛共情行為?

作者:由 腦聲常談 發表于 體育時間:2022-05-07

為了深入研究齧齒動物的痛覺共情機制,我們提出三個問題:

(1)齧齒動物的痛覺同理心是否存在物種差異?

(2)除了社交時,社交後疼痛共情還能堅持嗎?

(3)負責疼痛共情的大腦中樞在哪裡?

為了回答以上問題,我們將成對的籠養老鼠放在透明的有機玻璃盒子裡進行自由接觸(社交)。一隻大鼠接受皮下注射蜂毒誘導持續性縮爪(痛覺組),另一隻大鼠在一旁觀看(觀察組)。30分鐘後,觀察組分別評估熱刺激縮爪潛伏期、機械刺激縮爪閾值和皮下注射蜂毒誘導的持續性自發縮爪次數(場景和線索移除後30分鐘)

腦聲常談:如何使用熱板測痛儀來研究動物疼痛共情行為?

本實驗以單獨飼養的大鼠和不同籠舍飼養的陌生大鼠為對照組。

結果:(1)與上述人群偏好族內群體和小鼠偏好同籠同伴的特點相似,大鼠只有在觀察到其熟悉同伴(同籠)的痛覺刺激後才對痛覺產生共情,而對同種陌生大鼠的痛覺沒有共情。同籠觀察組大鼠雙下肢機械痛閾值下降約40%~50%,但

熱刺激反射潛伏期不變

。與對照組相比,籠養觀察組大鼠皮下注射蜂毒後持續自發縮足反射次數明顯增加。

腦聲常談:如何使用熱板測痛儀來研究動物疼痛共情行為?

熱板測痛儀,上海欣軟,型號:XR1700

(2)與對照組相比,同籠觀察組大鼠皮下注射蜂毒誘導的脊髓背角

c-Fos蛋白陽性神經元數量明顯增多

(3)雙側mPFC化學損傷後,同籠觀察組大鼠的痛覺同理心消失,但化學損傷雙側杏仁核覆合體或雙側嗅區皮質(嗅區皮質-齒狀回-CA3-CA1通路是海馬的主要皮質傳入神經源)對同籠觀察組大鼠的痛覺同理心無影響,提示大鼠的痛覺同理心啟用mPFC,然後透過其

向下易化機制啟用脊髓背角痛覺感受細胞的活動,導致脊髓損傷

。mPFC參與介導大鼠痛覺移情的發現,將有助於進一步研究以mPFC為靶區的ACC、前邊緣前皮質(PrL)和下邊緣皮質(IL)的功能性傳入和傳出連線體,最終揭示大鼠痛覺移情的神經迴路。

透過比較大鼠和小鼠的結果,我們認為蘭福德工作的缺點是:

(1)他們只研究了小鼠在與同伴交流時的現場疼痛共情反應,並沒有觀察到這種疼痛共情反應是否發生在社會化後,也不清楚這種疼痛共情反應能持續多久;

(2)他們只研究了疼痛共情的行為反應,沒有觀察到脊髓疼痛易化的生物學基礎,更沒有探索到介導疼痛共情的腦中樞。我們實驗室的新觀察發現,大鼠在與同伴交流30分鐘後即可發生疼痛共情反應,在

改變情境、去除線索的情況下可持續5小時左右,提示疼痛共情反應可能不僅是初級知覺共情(情緒傳染),還涉及高階智力共情(學習記憶、認知評價)的智慧過程

(未發表資料)。

再者,我們觀察到,當面對同籠雌鼠和陌生雌鼠時,雄鼠只有在同籠雌鼠遭受痛苦時才有痛苦共情,而對陌生雌鼠沒有共情反應,這再次提示與環境的密切接觸是痛苦共情的社會基礎(未發表資料)。

實驗測試後,同期評價“大鼠共情關鍵腦區的發現非常重要,為今後

進一步研究疼痛共情的腦機制打開了一扇窗,為共情的進一步研究提供了生物-社會-心理-行為實驗動物模型”

腦聲常談:如何使用熱板測痛儀來研究動物疼痛共情行為?

如果您也對動物疼痛共情實驗有興趣,可以隨時關注我們知乎:腦聲常談和

公眾號:動物神經科學與行為學

標簽: 共情  大鼠  痛覺  同籠  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