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體育

贛鋒鋰業是無膽之輩?

作者:由 梁哥漲停 發表于 體育時間:2020-10-13

贛鋒鋰業是無膽之輩?

前幾天,贛鋒鋰業釋出公告,公司全資子公司江西贛鋒鋰電科技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惠州贛鋒擬以自有資金不超過300,000萬元人民幣投資建設高階聚合物鋰電池研發及生產基地建設專案

有大V點評道,

“不敢做動力電池的,都是貪生怕死之輩”。

贛鋒鋰業是無膽之輩?

大V指點江山,可以隨心所欲。

企業的掌門人,卻不能隨心所欲,要考慮很多約束條件。

世上有勇無謀之輩數不勝數,當然很多企業家也在其中。

之前我寫過一篇文章,“織田家天齊 VS 德川家贛鋒 ”。

我認為天齊鋰業像織田信長,贛鋒鋰業像德川家康。

織田信長以膽大出名,講究隨心所欲,到頭來卻不幸身死。

我們覆盤他的本能寺之變,可以發現,如果織田信長不是如此狂妄自信,他的手下想反叛成功其實也沒有那麼容易。

德川家康就很明顯更加穩重,更加忍耐,熬過了織田信長和豐臣秀吉這兩個看起來更聰明的霸主,反而笑到最後。

在新能源產業鏈裡,目前為止,我只有一個最關注的標的,就是贛鋒鋰業。

我一向以終局思維來探討問題。

雖然目前寧德時代,比亞迪等等巨頭看起來更加風光,但是他們身上的阿喀琉斯之踵也更多。

動力電池的最終技術路線並沒有成熟。寧德時代,比亞迪他們在動力電池領域的鉅額投資,也許哪天會打水漂。

我很早就研判過,特斯拉必須自產電池。

因為電動汽車最核心的零部件就是電池,如果特斯拉採用第三方電池,那麼遲早它的差異化優勢會被其他電動汽車廠商追上。

雖然電動汽車還有一個核心零部件,自動駕駛晶片和軟體,但是在自動駕駛真正的可以替代人類之前,特斯拉並沒有絕對性的優勢。

因為自動駕駛這玩意,安全性要求太高,你考90分,別人考60分,其實差別不大,市場都會用腳投票的。

電動汽車首先是電動化,然後再是智慧化。

這個邏輯順序很容易看明白。

那麼特斯拉為什麼沒有一開始就自產電池呢?

這其實也是馬斯克的聰明之處。

最聰明的企業家肯定是最精通二八法則的。

剛剛創業時,一定先做力所能及但又最重要的事。

當市面上沒有知名的電動汽車品牌時,大家不會關心電池的。

特斯拉要先把汽車造好,打響知名度,最後才來啃自產電池這個硬骨頭。

如果一開始就啃自產電池這個硬骨頭,沒啃下來,企業早就破產了。

特斯拉最近已經明確宣佈,要自己研發和生產價效比更高的動力電池。

這個事情對中國整個鋰電池產業鏈有什麼長遠影響呢?

也許等它真正落地,帶來的影響要比我們現在一般人預料的更深遠。

例如對於寧德時代,比亞迪這些動力電池玩家,會有什麼風險呢?

我對寧德時代的管理層也很敬佩,它其實和隆基股份的管理層一樣,都是很優秀的。

但是在一個技術路線變化快,又是重資產的行業,管理層優秀不是萬能的。技術路線一變,你投下的鉅額重資產立馬就淘汰,不是人力可以迴天的。

所以我一直以來對寧德時代都是關注,但不會下注。

除了特斯拉自產電池之外,動力電池未來的一個巨大風險就是固態電池。

雖然那個玩意我們一般都預測最早要2025年才可能商用,但人類的預測不一定靠譜。

日本村田據說已經量產固態電池。當然它的固態電池是小型的,只適用於可穿戴裝置。

贛鋒鋰業是無膽之輩?

但這也是個好訊號。

說明固態電池的時代也許真的到來了。

比起寧德時代,比亞迪,

贛鋒鋰業才是真正具備塔勒布的反脆弱特性的公司。

目前基本可以確定,氫能源未來不會是主流,最多是區域性應用。

那麼在這個前提下,贛鋒鋰業作為鋰電池最上游的原料供應商,是不會有技術顛覆風險的。

它目前的鋰礦來源佈局也是世界最多元化的。

可以說,基本已經穩操勝券。

而在鋰電池這塊業務,它的佈局包括如下這些領域:

3C聚合物鋰電池,

聚合物微型電池(TWS耳機電池等)

工業車輛動力電池

儲能電池

固態電池

從這些佈局,我們可以一如既往的發現贛鋒佈局的聰明之處。

謀定而後動,不打無準備之戰。

動力電池只針對工業車輛(叉車)領域,避開乘用車這個最難啃的硬骨頭。

別人眼中的“無膽”,在我看來正是贛鋒管理層的聰明之處。

動力電池目前技術路線未定,投資金額又大,如果魯莽的殺入,鉅額投資一旦打水漂,那和天齊鋰業豪賭鋰礦資源又有什麼區別?

現在佈局的這些鋰電池細分市場,投入都不是很大,但是市場本身都在風口期,例如叉車的鉛酸電池替換,TWS耳機電池等。

這種情況下,投入絕對不會打水漂。

很多人認為贛鋒管理層從上游原料殺入下游鋰電池成品製造,垂直整合,不明智。

垂直整合大部分時候不明智,但是假設你的上下游之間具備獨特的協同效應,是可能具備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的。

例如下游其他鋰電池廠家,他們自己沒有原料,那麼理論上他們的成本優勢是不如贛鋒的。

而贛鋒已經佈局了鋰電池回收,那麼以後它的成本優勢更加明顯。

假設以後鋰電池廠家被國家強制要提供回收服務,他們肯定只能找第三方公司合作,哪有贛鋒這樣自己回收成本低。

未來,如果鋰電池行業一旦發生大的變化,贛鋒肯定是最受益的。

特斯拉大規模自產電池或者某個公司的固態電池產業化成功,那麼國內現有的動力電池產能都面臨風險。

贛鋒沒有歷史包袱,反而可以乘機殺入動力電池。

更何況,贛鋒的固態電池也是國內最領先的,如果固態電池真的可以商用了,贛鋒毫無疑問是最受益的。

最後總結一下,

我認為贛鋒鋰業管理層確實是無膽之輩。

但這個無膽是好事,別人有勇無謀更加危險。

有膽量的投資者就去投資有膽量的公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