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體育

[雲史話] 關於α7C(1)

作者:由 Yichen 在西海岸 發表于 體育時間:2022-02-09

它是索尼新時代的起點,它是索尼舊時代的輓歌。

它試圖回答索尼不再需要開疆拓土的時代裡,應當如何守成的問題。

它就是α 7C,一如數不盡的生於末世風雨中、註定隨波逐流的平凡人。

扯遠一點

回看相機的發展史,數碼相機趕上了差不多我們能想到的一切有利條件,達成了自己前輩們從不敢想的成就,宛如一顆超新星在夜空中閃耀。

二十一世紀初這十年,寬頻網際網路普及,家用PC效能日新月異,移動寬頻與智慧電話逐漸鋪開,“多圖殺貓”逐漸成為一代人遠去的記憶,影象的生產與交換方式迅速從實體(印刷)照片向數碼圖片轉換。而“影象採集裝置”的歷史重任,由於此時手機攝像頭還不堪大用,自然落在了數碼相機身上。2005年和06年,佳能用5D和300D兩臺機器,把單反這種東西從“大部分人遙不可及的專業裝置”推進了比較殷實的普通家庭之中。隨著數碼單反普及,自動對焦/追焦、成本相對膠捲極低的儲存、即時回放等等優點也讓

連拍

不再是一個需要慎重考慮錢包(和換卷時機)的問題。

08年到12年之間相機市場之火爆,我作為親歷者回想起來都很難相信。根據CIPA資料回顧,2008-2011四年間

DC(小型數碼相機)

每年穩定出貨近一億臺,而可換鏡頭的相機從一千萬臺穩步上漲到將近一千六百萬臺,幾乎是2021年銷量的三倍;2012年

ILC(可換鏡頭相機)

更是出貨總共兩千多萬臺,頂得上2019-2021三年ILC加起來還有富餘。10年前後,中關村我最常逛的鼎好樓上,記得有大概整整兩層是各種相機器材的經銷商,一層則有不少是各家展示的店面;五棵松馬連道還有兩個面積不小的攝影器材城。

但高峰來得快、去得也快——隨著2012年iPhone 5等手機真正端出畫素尚可的攝像頭,宛如磚頭的相機在易用性上已經完全不能跟手機匹敵,相機市場開始不可逆轉地走進下滑通道。13年DC的出貨量就近乎腰斬,14年又下滑1/3,此時DC銷量只剩2011年的30%;雖然ILC尚有餘力抵抗,當年也只剩2011年約60%的出貨量。

這一年年末,索尼釋出了第一臺真正稱得上“能用”的全畫幅微單α7 II。雖然它仍然有著各種各樣軟體上的毛病(比如只有壓縮後的Raw)、硬體上的不足(續航力、耐候性),但從事後諸葛的角度看來,它確實稱得上是FF MILC時代的第一縷曙光。2015年初,索尼又甩出一個以彼時眼光看來堪稱bug的IMX251,速度、信噪比、解析度一應俱全,紙面資料上它直接打死了市場上所有的全畫幅CMOS。從這一刻開始,“全畫幅微單”在特定場合已經能夠作為生產力工具存在,而不再是把全畫幅感測器強行塞進DC的縫合怪。

可惜一縷曙光之後迎來的不是風和日麗,而是風雨交加。索尼搶到市場的速度,趕不上市場滑落的速度。

2017年,最後一臺以單反形態出現的畫質旗艦D850釋出。當年的市場,ILC只剩1170萬臺的總出貨量,也是DC銷量高於ILC的最後一年。如果我沒記錯的話,這期間佳能一直佔有CIPA大約一半的ILC出貨量,光是佳能自己從2012年銷量巔峰萎縮掉的部分,都足夠把此時的MILC市場(410萬臺)整個吃下去。

廠商的精神股東們還能樂得起來……還不是因為手裡沒有真股票。光看市場佔有率,當然形勢一片大好了。

α 7C 面對的世界

相機廠商多年來一遍一遍各種試錯,都是要搞清楚兩大問題:1。 市場裡的使用者想要什麼,2。 使用者願意付多少錢。

客戶想要什麼不是一成不變的:一個2010年可能還偶爾用得到DC的人,五年之後大機率只需要買手機;一個目的是得到“即使手機螢幕上看也比手機攝像頭顯著更好”圖片的人,可能2010年隨便一個入門單反就能應付,但2020年就得全畫幅才比較好實現。

具體到“微單”這件事上,幾大廠商不是沒有嘗試過把相機做小,但只有M43聯盟還算獲得了市場的一些認可,其它各家得到的反饋都不夠成功。這其中,尺寸最小的是Nikon 1,說來慚愧我還曾經看好過這個真正的“微”單,但作為某種“可換鏡頭黑卡”它反而是最早因為市場變動崩掉的;中間尺寸的EOS M作為佳能在MILC時代的投石問路,可用度也非常不雅,直到佳能幾年後把DPAF塞進M5和M6才算是真正堪用的兩臺相機,但此時更大的RF系統也已經箭在弦上;索尼在NEX時期的底最大,體型看上去最不協調(套頭比機身厚一截),但由於對焦等效能問題面對單反也沒有什麼很顯著的競爭力。而邁進FE時代之後,繼承了NEX設計思路的第一代α7操控性和可靠性極為悲慘,這麼多年一代一代往上打補丁,機身也迅速大了起來,如今跟另外兩家並沒有本質區別。

套用一句上古老話(此處非原句本意):

“人是萬物的尺度”——

人手的尺寸就是相機尺寸的天然標準,過小的尺寸必然犧牲操作性,過於充足的尺寸則容易導致空間與重量的雙重浪費。廠商向哪個方向傾斜,多少說明了廠商對它細分市場中的定位認知。一臺面向更專業使用者的生產力工具,要保證大部分普通尺寸的人手可以舒服持握,要保證足夠空間佈置螢幕、按鍵和內部裝置;一臺更傾向於普通消費者的機器,可能會更多考慮外觀(類似富士X-T)而放棄一定手感,也可能削薄手柄或者降低厚度來減輕重量。

很明顯,光學上的因素一定程度在SLR時期卡死了體積變化,小感測器自然可以接受更小的卡口、更小的五稜鏡、更小的反光板、更短的法蘭距,而中畫幅的單反再怎麼精簡也必然是坦克體型。同理,出於人手尺寸的限制,向輕薄方向的傾斜也不是無止境的,且畫幅的漲落與體積變動明顯不是線性相關。一個很直觀的對比:把α7 III 長寬高都縮小一半,得出的東西還沒有GoPro大,自然也談不上任何操控。

那麼,好的平衡點在哪裡呢?先以我個人的手(我只有一米七,手顯然也不大)舉例,DSLR時代會令我感到侷促的相機,只有4/3系統(類似E-620)和最底端的APS-C(比如D3000/1000D),大部分中端DSLR的操作空間就已經相當充足;而到了MILC時代,即使是三家非方塊機中尺寸最足的R5和α 1都偶爾讓我覺得過度緊湊。這意味著精簡掉的反光板驅動機構+取景結構,讓新的平衡點大幅度向全畫幅MILC移動。換句話說,MILC時代裡,一個“握持舒服”的APS-C相機難免機內空間上的巨大浪費——典型的例子就是X-H1。廠商自然不傻,對開發APS-C旗艦一事紛紛顯得興趣寥寥,只有還在刷DSLR副本的賓得更新了一臺K-3 III。

隨著市場熱度冷卻,各個廠商漲價 or 減配就成了必選之路;考慮還留在相機市場裡、對相機有需求的不是專業使用者也是遠比十年前客戶更願意付錢的群體,廠商們大多選擇下注利潤空間更足的全畫幅相機。十年兜兜轉轉,表象上MILC銷量一直保持了三四百萬,一直在跳水的只有DSLR,但銷量的構成卻大有不同。十年前就存在的MILC系統如今只剩一個半——三星和尼康1墳頭草都不知長了幾輪了,M4/3兩大“巨頭”一個破產退出、一個每天跟L卡口卿卿我我,M4/3已經事實上成了沒人疼的孩子,富士的X卡口要到2012年才釋出,只有索尼的E卡口一直活到了現在並且發展壯大。

α 7C就在這全畫幅意外重歸統治地位的“新”時代誕生了。

標簽: 相機  畫幅  MILC  索尼  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