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體育

什麼是SCISCIE和ESCI

作者:由 崢嶸歲月CL 發表于 體育時間:2021-07-06

本文來自張寧科學網部落格。

SCI估計做科研的都知道是什麼,但估計您也會經常看到SCIE和ESCI。究竟有什麼區別,能說清楚的估計就不多了,今天投必得小編特地做了一點research把這個事情搞清楚了,分享給大家。

SCI (Science Citation Index)是目前世界上科學與技術領域內常用的學術文獻體系。另外還有兩個主要的評估體系,EI(Engineering Index)和ISTP(Technology Conference Record Index)。不過相比EI和ISTP而言,SCI是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學術體系。

SCI 由American 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ISI) 在1961年建立,包含了生命科學、醫學、物理化學、農學、生物、工程以及諸多領域,用來評估整個科學領域的學術水平。全世界大部分國家和地區都是採用SCI來衡量一個學者的學術水平。

Web of Science 則是基於網路的SCI服務體系,也是由ISI建立。我們比較熟悉的Thomson 公司全稱Thomson Scientific & Healthcare,它於1992年接手ISI,將其打造成世界聞名的Thomson Reuters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Science Business,俗稱Thomson ISI)。目前ISI易主Clarivate Analytics。

很多雜誌目前都帶有E的SCI的標誌,比如SCIE和ESCI。這兩者也是等同於SCI嗎?

其實三者迥然不同。SCIE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是由Thomson公司在SCI基礎上主要基於網路特徵的新體系。打個比方,SCI算是Web of Science打江山時候的老部隊。SCIE算是統治時期進行的新編制(老部隊也包含其中)。

ESCI (Emerging Sources Citations Index) 則是最新的Web of Science 發展的另一支新興部隊,算是預備役民兵。ESCI旨在納入提拔一批優質的新雜誌進入觀察期。如果表現持續可觀,則會進一步提拔進入SCIE。

一般來說,一個雜誌的發展之路可以形容如下:表現搶眼時,從預備役(ESCI)升職到新部隊(SCIE)裡。但新雜誌是不可能進入老部隊的;反過來,表現糟糕時,從新部隊(SCIE)踢到預備役(ESCI),或者直接除名。

國內明文規定的有影響因子的雜誌包含所有SCI,SCIE和ESCI嗎?

不是。SCI肯定有影響因子,ESCI肯定沒有影響因子,而SCIE理論上有影響因子,但要等到期刊被indexed以後兩年才有第一次的影響因子(這個跟影響因子的定義有關)。所以對於一些暫時還沒有IF的SCIE,有些比較有遠見的研究者往往會提前預判來年將獲得第一個影響因子的新雜誌,提前投稿。由於是還沒有影響因子的雜誌,所以稿件競爭壓力較小,也就使得文章接受率有可能會比較高。相反,有些雜誌雖然有影響因子,但是往往已經具有高危風險(高自引等情況),所以研究者給這些雜誌投稿的時候就可能會有後續的風險,比如之前的Oncotarget和CPB。

如果不太確認某個陌生雜誌的官方首頁的資料,可以登入Clarivate Analytics

知乎 - 安全中心

進行查詢。另外,如果不太確認某個跨專業雜誌的口碑,可以投稿前多問問跨專業的研究者。這種事算是“磨刀不誤砍柴工”。最後,如果想嘗試投資潛力雜誌,最好的方式就是熟悉那些新晉SCIE的雜誌,這些雜誌正常情況下會在接下來獲得正式的影響因子。

標簽: SCI  SCIE  雜誌  ESCI  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