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體育

12 千字文 交友投分,切磨箴規……堅持雅操,好爵自縻。

作者:由 nn只有nn 發表于 體育時間:2022-05-20

一、頌詞講解: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千字文》第二部分的最後一組頌詞。

首先,請大家一起朗讀頌詞:

仁慈隱惻 (rén cí yǐn cè), 造次弗離 (zào cì fú lí)

節義廉退 (jié yì lián tuì), 顛沛匪虧 (diān pèi fěi kuī)。

性靜情逸 (xìng jìng qíng yì),心動神疲 (xīn dòng shén pí)。

守真志滿 (shǒu zhēn zhì mǎn),逐物意移 (zhú wù yì yí)。

堅持雅操 (jiān chí yǎ cāo),好爵自縻 (hǎo jué zì mí)。

仁慈隱惻 造次弗離

節義廉退 顛沛匪虧:

仁義、慈愛,對人的惻隱之心,在最倉促、危急的情況下也不能拋離;氣節、正義、廉潔、謙讓的美德,在最窮困潦倒的時候也不可虧缺。

這四句話合在一起,講了“仁義禮智信”五常之德。首先說的是仁德。

仁慈隱惻 

仁慈就是仁德,仁是本心,慈是外用,表現出來就是愛心。仁是五德之首,孔子在《論語》中說“仁者愛人”,有愛心,能夠愛人、愛物就是仁,但這種愛還不是仁的全部境界和內容。慈則是愛的昇華,是沒有條件的愛,其本體就是仁。母親疼愛兒女是無條件的,這種愛就是慈,所以我們把母親也稱為“慈母”。

“隱惻”也稱為惻隱。“惻”:悲傷;“隱”:傷痛。見人遭遇不幸而心有不忍,是仁慈之心的表現,所謂“惻隱憐人謂之慈”(《賈子道術》)。如果分開來解字,“痛之深為隱,傷之切為惻”。孟子說:“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孟子·盡心上》) 做人的標準以惻隱之心為首,沒有惻隱之心就不是人,這並不是孟子在罵人,事實確是如此。孟子說,比如人們忽然見到一個孩子要掉到井裡了,都會有憂懼惻隱之心。他瞬間的第一個反應就是救人,根本沒考慮是否有獎金,是否受表揚之類的條件,這樣的心情,不是為與孩子的父母攀交私情,不是為在鄉鄰朋友中獲取名譽,也不是因為無法忍受孩子的哭聲,而是因為“惻隱之心,人皆有之”。孟子把做人的標準定以惻隱之心為首,因為沒有憐憫心,心如鐵石,就不可能有情義;有了憐憫心,才會因仁愛而得受智慧與幸福。更因為憐憫心是做人的準則,是自我約束不傷及他物的保證,這就是惻隱。

仁是抽象的哲學概念,不能離開具體的事項空對空地討論,所以孔子舉了幾個例子加以說明。例如“仁者愛人”,有愛心,能夠愛人、愛物就是仁,這是孔子不得已的說法,因為愛畢竟還不是仁的全部境界和內容。中國有一句話,叫作“博愛謂之仁”,有人說這是孔子說的,其實這是唐朝韓愈說的,不是孔子的話。

索達吉堪布在弟子規另解中解釋頌詞:凡是人 皆須愛 天同覆 地同載時說道:“此頌講述了儒教的精華教義:只要是人類,不分種族國家,不分高低貴賤,都需要互相關愛。為什麼呢?因為我們生活在同一片藍天下,居住在同一塊大地上。

在這個“地球村”,人類就像共住在同一屋簷下的一家人,彼此應該相親相愛、和睦共處,千萬不要互相傷害,國家之間也不要發動戰亂,而應構建一個和諧大家庭。所以,儒家思想中講究博愛,要求用和平擁抱整個世界,這是讓人非常佩服的地方。

不僅是國與國之間需要這種理念,家與家之間、人與人之間,也離不開這種思想。畢竟只要是人,誰都不願意接受痛苦,而希望獲得快樂,既然目標是相同的,那就應該推己及人,把所有人都當作兄弟姊妹。

當然,從另一個角度來講,“凡是人,皆須愛”也有一定的侷限性。既然這一思想的理論依據是“天同覆,地同載”,那就不應該只關愛人類,而應擴充套件至一切眾生。按照佛教的觀點,這句話應改為“凡眾生,皆須愛”,為什麼呢?因為其它眾生跟人類一樣,也生活在同一片藍天下、同一塊大地上。而且,它們也同樣願獲得快樂,不願接受痛苦,正如寂天菩薩所云:“避苦求樂同,護他如護己。”這是個很甚深的道理。所以,人類應像關愛自己那樣,維護所有的眾生。

雖然佛教中也提倡幫助人類,但嚴格來講,佛教所涉及的範圍是所有眾生,而不單單隻有人類。即便是儒教的最高境界——“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也並未牽涉佛教的甚深意義。因此,佛教的偉大精神,只有真正學佛的人才會了知。因為佛教不但關愛人類,甚至對所有眾生,都不分親怨地平等愛護。佛陀因地時就算為了救護鴿子、老虎,也寧願捨棄自己的身體血肉、頭目腦髓,相比之下,現在人救了一個人、做了一點好事就被歌功頌德,其中的差距簡直不可以裡計。

在佛教中,就算是修行不好的人,也懂得要為了眾生而不顧自己。以前曲恰堪布有個特別調皮的出家弟子,表面上看來人格很不好,平時行為也不如法。1994 年他身患重病,住進成都某醫院接受治療。醫生診斷後,說他體內一器官已全部壞死,若能將狗的相同器官換上,或許有治癒的希望。他哥哥興沖沖地買來一隻狗,準備開膛摘取器官。但躺在病床上的他強烈反對,說:“狗是無辜的,千萬不要因為我而殺死它。”他父親和哥哥反覆開導,最後他急了,橫下一條心說:“這狗一斷氣,我就自殺!”由此保全了狗的性命。很可能是他捨己護生的誠心感動了佛菩薩,他的病居然奇蹟般地不藥而癒,很快就出院了。可見,佛教的愛,確實是大愛,它不是世間那種自私狹隘的愛,而是用慈悲心來關愛天下一切眾生。所以,大乘佛教徒無論在什麼地方,有了菩提心的攝持,給任何眾生都會帶來安全感,不像世間人那樣,對有利可圖的人才願幫助,而毫無利益的人,寧死也不施以援手,這是不對的。比如我們做慈善,不論是什麼眾生,只要有需要,都應該幫忙。

假如幫人還要看關係,這種發心很狹隘。雖然我們還沒達到很高的境界,但在修學的時候,一定要把所有眾生當作父母來對待,他們遭受痛苦時,應該全力以赴地救護。為什麼要這樣呢?按照儒教的理由,因為我們生活在同一天地間;而按照佛教的觀點,眾生跟我一樣希求快樂、不願痛苦。當我遇到痛苦時,若有好心人幫我遣除,我會感激不盡,所獲得的快樂無法形容;同樣,哪怕是一隻小小的螞蟻,它遭受痛苦時,心態也和我完全相同。所以作為大乘修行人,對眾生應該平等對待。這樣的思想,世間上絕對不會有人否認,除非他不懂什麼叫愛。

倘若人人都有這種慈悲,不但對飛禽走獸會有一種關愛,而且對身邊的草木森林、大海湖泊,也不會輕易損害,這就是所謂的“環境保護”、“動物保護”。進一步說,這也是佛陀的大乘教言。在大乘佛教中,時刻強調愛護所有眾生,不能傷害;而且在戒律中,嚴格來講,出家後連草也不能割。可見,佛陀的教言與現在所提倡的許多理念,是相吻合的。

造次弗離

“造次”是倉促、匆忙的意思。人在忙亂倉促、來不及思考的時候,仁德所表現出來的慈愛、惻隱之心也不能夠離開、不能夠拋棄,就是“造次弗離”。《論語·里仁》:“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禮記·中庸》:“道也者,不可須臾離者也,可離非道也。” 孔子進一步說:不但處富貴貧賤不能失仁,從自己一個人獨處到待人接物,從眼前一時到一輩子,都要心中常有仁心,不敢有一頓飯的功夫背離仁義本心。即使遇到緊急情況,倉促應對的時候,也不能忘了心中的信條,君子的心也一樣只在仁上。即使顛沛流離的時候,遭遇艱辛困苦,也不能放棄心中的主義,君子的心也一樣只在仁上。危急情況,流離之中,是人最痛苦的時刻,如果此時也能堅持為仁,那就可以說無時無刻不在仁中了。

也許大家不會忘記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特大地震。英勇獻身的譚千秋老師,展開雙臂有如一副有力的翅膀緊緊護住四個孩子,學生獲救了,但譚老師卻永遠留在了災難中;年輕的張米亞老師,雙臂緊緊摟著兩個孩子,跪僕在廢墟之中,象一隻“雄鷹”展翅欲飛。這些老師們(還有很多為此而獻出生命的人們)他們用生命詮釋了美麗、用生命詮釋了大愛。在這場生與死的較量與考驗中,在面臨生死抉擇時,他們沒有丟棄人心本有的仁慈善良,將生的希望給予別人,自己卻選擇了死亡。他們表現出來的慈愛、偉大讓人難以忘懷。

薩迦班智達在《格言寶藏論》中也說了:智者在名譽、財產、事業乃至生命遇到危難之時,仍然能夠泰然處之,非但不生煩惱,而且還會用善言嘉語來教誨鼓勵別人,以解除他人的憂惱、痛苦。身位顯赫,德高聲隆之時不會得意忘形;身位卑賤或慘遭毀損之時也不悲傷自哀,身陷危谷之境時更能體現出他們的高風亮節。這就是真正的正士所擁有的仁愛之心。

仁這個字,說起來很簡單,做起來似乎也有模有樣,但是一時一事的仁不是真正的仁。要讓仁的思想真正充滿內心,而沒有其他的夾雜,這樣才叫做純仁。做到純仁,一切行為就都是內心仁義的流露,即使遇到風霜雨雪,刀兵水火,也不會有絲毫不仁的念頭和行為。我們凡人做到這一點很困難,就應該從前一句所說的剋制自己的私慾開始,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觀照自己的內心,在驚慌錯亂中檢驗自己的修持,讓仁心日益堅固,讓不善的夾雜日益減少,這才是修身應該做的。

節義廉退

“節義廉退”說的是五常之德除仁以外的其餘四德“信義智禮”。“節”的本義為竹節,竹子可以被剖開,但其中的節不會扭曲,由因引伸為氣節、操守,所謂“君子竹,大夫松”,說的是人應該有所守而不變。這裡用“節”來代表五常之中的信德。

古代國家的特使出訪,手中都要持著一根竹子做的“旌節”,人在旌節在以象徵國家的主權與尊嚴。西漢的蘇武,奉漢武帝之命出使匈奴被匈奴扣押,流放到北海牧羊十九年,漢昭帝時才被迎回中原。蘇武鬚髮入雪,手中高舉著那根旌節回到長安,被傳為千古佳話。

“義”是孟子學說的核心,也是孟子一生追求的目標。孔子說“殺身成仁”,孟子說“捨生取義”。“大義凜然”是孟子做人的標準之一,雖有敵軍圍困,只要“義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義”字造型的意思是“為我善良”,蘊含著人性本善的道理,是人與生俱有的德行。真正的義,是要明白是非善惡,不跟從自己的貪慾私利,處處公道,不作私弊,行為純正。

“廉”指一個人有操守,不苟且,在五常中代表“智德”。

“退”的意思是謙退、謙遜、禮讓,是“禮德”。

顛沛匪虧

“顛沛”比喻人生活動盪困苦、人生挫折困頓的狀態。孔子在《論語》中說:“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在這裡,孔子用一個仁字代表了五德,意思是說:君子在一餐飯這樣短的時間裡,也不能離開“仁義禮智信”這五常之德,於造次顛沛之間,更是如此。

齊宣王的時候,有一位路人被人打死了。在他旁邊站著兄弟兩人,官府就把他們兄弟倆捉住。官府問他們是哪個殺的人,兄弟倆爭著說“人是我殺的”。齊宣王就差丞相去問他們的母親,這位母親說:“應當把年齡小的去抵罪”。丞相不明白這是什麼意思。母親說:“年齡小的,是我自己所生;年齡大的,是前妻所生。他的父親臨死時,囑咐我好好的看護他,當時我就答應下來。現在若叫年齡大的去抵罪,豈不是沒有守信、欺騙我的丈夫了嗎?”說完後,母親就哭得非常傷心。丞相回稟齊宣王后,宣王就把兩兄弟統統免了罪,並稱他們的母親為義母。

就像這位母親一樣,即使自己的孩子在面臨著生死牢獄之災時,依然能夠將信守諾言作為自己的堅守,這就是真正的“節義廉退,顛沛匪虧”。《格言寶藏論》中說:品行高尚的智者縱遇命難也不會喪失自己堅定的信念,更不會步入愚者苟且偷生的後塵。因為患難可以考驗一個人的品格,非常的境遇才能顯示出非凡的氣節。就像生性高潔的燕子,降雨之時,它們便會張開嘴仰望虛空,直接享用老天賜予的甘露;天晴後,地上雖淤積著雨水,但它們絕不會去喝。可見燕子尚有堅貞不屈的美德,我們為人且具智慧,在絕望之險境怎能經不住考驗呢?所以說,仁義、慈愛,對人的惻隱之心,在最倉促、危急的情況下也不能拋離;氣節、正義、廉潔、謙遜這些品德,即使在顛沛流離、窮困潦倒的時候也不能虧缺。

這四句話合在一起,講了“仁義禮智信”五常之德。首先說的是仁德。仁慈就是仁德,仁是體,慈是用,表現出來就是愛心。能夠不講條件的博愛就是慈,慈的本體就是仁,它們是一體三面,同出而異名。仁是五德之首,是孔子學說的核心,也是孔子一生追求的根本。《論語》二十篇中有“里仁”一篇,專門談仁的體和用。

在此四句中,“仁義禮智信”五常之德俱全。但“仁”統四端,有了“仁”才有“義禮智信”四德,所以仁佔五德之首。

這四句的白話譯文,意思就是:對人要仁愛,要有同情心,這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都不能丟掉。氣節、正義、廉潔、謙遜這些品德,即使在顛沛流離的時候也不能虧缺。

性靜情逸 心動神疲

守真志滿 逐物意移:

品性沉靜淡泊,能保持內心清靜平定,情緒就安逸自在;內心浮躁好動,常為外境所轉,精神就疲憊睏倦。保持純潔的天性,願望就會感到滿足;追求物慾享受,天性就會轉移改變。

這四句話是承接上文,討論一個能夠堅守五常之德、奉行五倫之道的人該如何更好地護持自己的心,做一個安樂自在、品行高潔的人。

“性靜情逸”的意思是:人的心性沉靜下來了,心情就會安逸、悠閒;相反,如果性不寧靜,情不安逸,就會“心動神疲”。心念動了,精神就睏倦、疲勞了。

“真”指人的本性、本質,“守真”就是守住自己純真的本性和操守。能夠守住真常之性,人的心志就會飽滿。

子思在《中庸》裡面說:“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其節謂之和”。未發是性之未動還沒有變為情的時候,這是最理想的狀態,叫做“中”。

一旦性情發動,性變為情了,就要“中其節”,節是節骨眼、是關鍵、是物體的連線點。“中節”就是要正中靶心,恰到好處,能中節就是和,和就不傷,己人都不傷。人非聖賢不可能沒有情感,性一動就變為情感,既有情感就要發作表現出來。發作可以,但要恰到好處,適可而止。孩子闖了禍,教育得恰到好處,他一定乖乖地接受,不會記恨父母,這就是和。如果處理得過了火,將孩子以前的過錯、陳糠爛穀子一起翻出來,他一定不服氣,因為你沒有中節。掌握這個火候,就需要智慧與經驗。

那到底什麼是心呢?簡單地說,念頭就是心。比如我們說“人心險惡”,就是說人的心念兇險,惡念不斷;我們說“人心貪婪”,就是說人的貪慾念頭不絕。佛經上說“起心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當我們的心念一動,我們就會有身語意上的造作。而凡夫人,無不是被貪嗔痴煩惱所轉,所以,我們的心念乃至三門的造作是多惡少善的。人之所以痛苦,就在於我們的心不能安定下來,總是被外境及自己的煩惱所轉。當可愛悅意的對境出現時,我們會生貪心;當惱人不歡喜的對境出現時,我們會生嗔心;當受到稱讚時,我們會高興;當受到辱罵時,我們會憂傷;權勢、金錢、美味都會將我們的身心埋葬……只要心隨外境而轉,人的意志就會被轉移、被改變,最終會讓我們身心疲憊。

相反,若能像范仲淹所說“不以物喜,不以已悲”,能控制住自己的情感情緒,在任何環境下都不動性,才是修心修身的根本法則。人應該隨時隨地都保持一顆安祥的心,行住坐臥都觀察自己心的善惡。遇到痛苦不怨天尤人,遇到喜樂不得意忘形,讓心放鬆就是得到快樂的秘訣。佛教中有“放下”一詞,就是要心地清淨,隨緣而不攀緣,淡薄名利、清心寡慾,去掉牽連、去掉掛礙,戒掉自己的惡習和妄念,心才能安定得下來;心安定下來之後,才會出現“定能生慧”的結果,獲得真正的安樂。

以上四句話的白話譯文就是:心性沉靜淡泊,情緒就自在安逸;內心浮躁妄動,精神就困頓萎靡。守住真常之性,心志就能夠充滿;一心追逐外物,意志就被改變轉移。這是整個第二部分的“眼”,是承接上文,討論一個人如果能夠堅守五常之德、奉行五倫之道之後的心理建設,也是我們學習如何做人的基本原則。

堅持雅操 好爵自縻:

“雅操”指高雅的操守、高尚的道德追求,即“仁義禮智信”五常之德,與“父子、兄弟、夫婦、君臣、朋友”五倫之道。能持五常之德、行五倫之道,才是這裡所講的“堅持雅操”。能堅持高尚的情操,好的職位自然會為你所有。

“爵”是古代的酒具,因貴族的等級不同使用的爵器也不同。後世把爵作為爵位、爵號、官位的總稱,“好爵”即指代高官厚祿、好運氣、好機會。

“縻”牽繫、拴住的意思,“自縻”就是自己拴住自己,也就是自修己德、自求多福,好運自來的意思。

“好爵自縻”一句出自《易經》,《易經·中孚卦》裡面有一句“我有好爵,吾與爾縻之”的話。

這是就前面的內容下的一個結論。一個人只要能堅持高雅的操守,好運自然會來臨,哪裡用得著向外去求取呢?我們都希望能改變自己的命運,讓自己收穫更多的幸福,但卻不明“禍福無門,惟人自招”這個道理。往往都是不正身求己,反而拼命地向外追求,希望福從天降,這就是不明理。福是向內求的,反求諸己,看自己有沒有德行?有,就有福;若是無德行,就無福。當我們拋棄了人性本有的善良、人心本有的正德,起心動念、言語造作唯是惡時,福又從何而來?所以,古人說:“命由我立,福自己求”。人之初,性本善,我們每個人生來並沒有人教你去做惡,然而你做惡了,如此一來就改變了你的命運;你生來並沒有人教你去做善,而你去做善,這也能超出命運。因此,君子的命運是活動的,而不是死板板的,一切都操縱在我們自己手上,所以說“好爵自縻”。

《千字文》第二部分頌詞的學習到這裡就結束了。這部分內容是《千字文》全篇的中心之所在,它既是第一部分的延伸也是獨立完整的一部分,這部分內容的主題就是談如何做人。首先論述身與心、德與名的關係,指導我們應該怎樣端正思想、修正行為,從而建立起自己的德業。最後將重點落實在心性的修正上面,也就是“性靜情逸,心動神疲。守真志滿,逐物意移”。如果真能夠身體力行做到了,自然就會“好爵自縻”。相信大家透過這部分地學習,會有新的收穫!

這句話是這一部分的結語,也等於是給第二部分下的結論。一個人只要能夠堅持高雅的操守,好運自然會來臨,哪裡用得著向外面去求呢?

二、思考與練習

1、請準確朗讀頌詞:

交友投分,切磨箴規。仁慈隱惻,造次弗離。節義廉退,顛沛匪虧。性靜情逸,心動神疲。守真志滿,逐物意移。堅持雅操,好爵自縻。

2、“仁慈隱惻、節義廉退”如何與五德對應?

3、請結合我們的學習解釋“性靜情逸,心動神疲。守真志滿,逐物意移”這個頌詞。

4、結合頌詞“堅持雅操,好爵自縻”說一說我們如何才能造就好的命運?

標簽: 五常  眾生  就是  好爵  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