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體育

藏象學說之脾(下篇)

作者:由 中華奇針 發表于 體育時間:2022-04-24

我們接著講脾的生理功能:

5、脾開竅於口,其華在唇:

《靈樞·脈度》雲:“脾氣通於口,

脾和則口能知五穀矣

。”又《圖書編·脾臟說》雲:

“食不消,脾不轉也;不欲食者,脾中有不化之食也;食不下者,脾寒也;好食甘甜者,脾不足也。”

以上都說明口與脾的功能是統一協調的,“口為脾之官”,“脾開竅於口”是有一定道理的。

《素問集註》為之註解說:“脾乃倉廩之官,主運化水谷之精,以生養肌肉,故合肉;脾開竅於口,故榮在唇。”說明脾的精氣之所以能夠反映於唇這個部位,是和它的主肌肉、氣通於口分不開的。故脾能健運,則氣血充足,口唇紅潤光澤;脾不健運,則血氣虛少,口唇淡白不澤。

藏象學說之脾(下篇)

6、脾乃後天之本:

古人認為“先天之本在於腎,後天之本在於脾”,人出生之後其營養物質賴於脾胃的消化吸收,脾之升清胃之降濁,人體的強壯與否也與脾的功能密切相關,故脾氣健運則身體健康,脾失健運則身體羸弱。

7、脾乃氣血生化之源:

飲食水谷是人出生以後所依賴的營養物質主要來源,也是生成氣、血的主要物質基礎,在人體內飲食水谷的運化是由脾所主管,脾健則消化吸收好,氣血生化就好,否則吸收和生化就差。

藏象學說之脾(下篇)

8、脾藏營,裹血,舍意:

脾中藏納營氣,“營”者,既有營養物之意,又有“主血”的功能,故《難經》中明白地指出:“主裹血,溫五臟,主藏意。”所以中醫裡又有“肝藏血,脾統血”的概括性論斷。

由於脾是“藏營,舍意”,這個“意”是指一種思維活動,所以憂愁不解可傷及脾中之意,故因憂愁引起的一系列精神失常如憂悶、昏亂均與脾有關。

藏象學說之脾(下篇)

9、脾與胃相表裡:

胃位於膈下,上接食道,下通小腸。為的主要生理功能有二:其一是

主受納、腐熟水谷

;其二是胃

主通降,以降為和

。飲食入口經過食管,容納於胃,故稱胃為“水穀之海”。容納於胃中的水谷經過胃的腐熟之後,下傳於小腸,氣精微經脾之運化而營養全身,故胃必須和脾的運化功能配合才能使水谷化為精微,以化生氣血津液供養全身,所以合稱脾胃為“後天之本”。

飲食入胃經腐熟後必須下行入小腸進行進一步的消化吸收,故曰為主通就降,以降為和。

脾與胃透過經脈相互絡屬而構成表裡關係。胃主受納,脾主運化,其之間的關係是“脾為胃行其津液”,共同完成食物的消化吸收及精微的輸布。

藏象學說之脾(下篇)

《靈樞·五味》提出“五臟六腑皆稟氣於胃”的論斷,同時由於營氣出於中焦,中焦亦並於胃中,因此胃同樣亦能輸布精微而灌溉五臟,和“脾氣散精”的作用相互協同而發揮其功能,故稱脾胃乃後天之本。

脾胃之間既有十分密切的關係,又是一對矛盾體的兩個方面,脾主升,胃主降,脾升則水谷精微得以輸布;胃降則水谷及其糟粕才得以下行。

脾屬溼,胃屬燥,脾喜燥惡溼,胃喜潤惡燥

,兩髒燥溼相濟,陰陽相合,才能完成食物的傳化過程。

標簽: 水谷  精微  消化吸收  於口  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