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體育

張中政鬥鎮墓獸銘文訓詁古義釋“鬥” (2)

作者:由 劉知生 發表于 體育時間:2022-03-31

———續文———

5、天文星宿象徵比附意義:北斗七星,北斗與政鬥同為度量衡,斗魁輔政與七政歸車、鬥為帝車,度量大臣的忠奸

古代政鬥肇於星宿北斗,取其天文星宿指時定向作用;源於商代烙鬥,取其刑法威嚴之義;借鑑度量方鬥,取其度量衡器功用;興於天文北斗、維斗,取其天文形狀和四維之名;飾於禮器鬥獻,取其統兵領軍壯威之效;著於《漢書》王莽威權威鬥,取其政治軍事威權之職能;應於政事政鬥,借用度量衡功用,斟酌官員爵祿,廣泛用於政治、政事、官僚體系;貴於君德玉斗;後世衰於生活譙鬥、熨斗,成為日常飲酒和燙衣之器。現代已無此器物,化為政治鬥爭。

鬥是一種度量衡,即度量石、鬥、斛、升。天上有北斗、維斗,地上有政鬥、金斗、威鬥、量鬥。古人認為北斗是天文度量衡,政鬥是政事官員“斟酌爵祿”度量衡。橫,通衡,即權衡。

天上北斗有玉衡,地上有權衡。權就是秤砣,即權量;衡就是秤桿。在天文意義上,衡是斗的中央。在地上,權衡附會於政治政事,就是天子皇帝的百官輔政大臣,叫作宰衡、衡臣。

(1)、維斗與金斗,威鬥與政鬥。所謂政,就是指國政、國事、政事;所謂鬥就是指北斗,維斗、威鬥、政鬥。即由政而鬥,以鬥附政。政事與北斗聯絡起來,由北斗星所導引,進而以一定的器物形式表現其道德和威權,從而構成政鬥。

(2)天文星宿象徵比附意義。即北斗七星、斗魁輔政與七政歸車、鬥為帝車 。

古代按天人相應的觀念,將北斗七星相關星名比附成天子皇帝和輔政朝臣,並按北斗形狀比附成他們所乘坐的車駕。其中天樞就是天子皇帝。

張中政鬥鎮墓獸銘文訓詁古義釋“鬥” (2)

斗杓三星與斗魁四星

《論語.為政》雲:“(孔)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拱之。’”政即政治、政事、執政;德就是道德、正德、五德;北辰即北極星、北斗星。

意為國君如果以道德教化治國,就會像北斗星那樣,安居中心地位,其臣民就會像群星環繞北斗星那樣,團結在國君周圍,聽從指揮。所謂五德,又叫五德終始,或五德轉移。所謂正德就是當朝正統的道德和服色,即正統繼位和正統統治;即“改正朔,易服色”。西漢即以黃色為正德,借用黃帝與老子“黃老”學說,它的思想源於戰國稷下學派鄒衍的陰陽之術。正德、服色分別以金木水火土五行以象之。史載始於漢武帝太初元年改歷,定型於西漢。

《史記。太史公自序》雲:“二十八宿環北辰,三十輻共一轂,執行無窮,輔拂股肱之臣配焉,忠信行道,以奉主上。”《正義》顏雲“眾星共繞北辰,諸輻鹹歸車,群臣尊輔天子也。”

西漢《史記。天官書》所記載的 “斗魁與七政”的關係,充分說明了名物政斗的“內聖外王”威權神器性質。“北斗七星,所謂‘旋、璣、玉衡以齊七政’。杓攜龍角,衡殷南鬥,魁枕參首。用昏建者杓;杓,自華以西南。夜半建者衡;衡,殷中州河、濟之間。平旦建者魁;魁,海岱以東北也。鬥為帝車,運於中央,臨制四海。分陰陽,建四時,均五行,移節度,定緒紀,皆系於鬥。

斗魁戴筐六星,曰文昌宮:一曰上將,二曰次將,三曰貴相,四曰司命,五曰司祿,六曰司災。在魁中,貴人之牢。魁下六星兩兩而比者,曰三能。三能色齊,君臣和;不齊,為乖戾。柄輔星,明近,輔臣親強;斥小,疏弱。”

韋昭曰:“自下往觸之曰犯,居其宿曰守,經之為歷,突掩為陵,星相擊為鬥也。”晉灼曰:“衡,鬥之中央。殷,中也。” 孟康曰:“假令杓昏建寅,衡夜半亦建寅也。”孟康曰:“軒轅為權,太微為衡也。”

這裡“三能”、“三統”,一是指星名,即三臺。三臺屬太微垣,古人把它視為天宮重臣。

《晉書。天文志上》雲:“三公在北三星曰九卿內坐,主治萬事。”意為輔佐皇帝的最高職官。二是指三公,即漢代稱尚書為中颱,御史為憲臺,謁者為外臺,合稱三臺。西漢稱為丞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馬)、御史大夫(大司空)。周朝為太師、太傅、太保。

“色齊”,就是指色養、色笑,即君臣和顏悅色,同心同德,君臣團結,與張中政鬥鎮墓獸銘文雲:“華色酒三”近義。常以之比喻孝順父母,忠於國家,始終如一,故曰“鬥為帝車”。

張中政鬥鎮墓獸銘文訓詁古義釋“鬥” (2)

漢畫像磚:鬥為帝車,運於中央

《漢書。天文志》雲:“北斗七星,所謂‘旋、璣、玉衡以齊七政’。杓攜龍角,衡殷南鬥,魁枕參首。用昏建者杓;……南宮朱鳥,權、衡。衡、太微,三光之廷。筐衛十二星,藩臣:西,將;東,相;南四星,執法;中,端門;左右,掖門。掖門內六星,諸侯。其內五星,五帝坐。後聚十五星,曰哀烏郎位;旁一大星,將位也。月、五星順入,軌道,司其出,所守,天子所誅也。

其逆入,若不軌道,以所犯名之;中坐,成形,皆群下不從謀也。金、火尤甚。廷藩西有隨星四,名曰少微,士大夫。權,軒轅,黃龍體。前大星,女主象;旁小星,御者後宮屬。月、五星守犯者,如衡佔。……鬥為帝車,運於中央,臨制四海。分陰陽,建四時,均五行,移節度,定緒紀,皆系於鬥。”晉灼曰:“衡,鬥之中央。殷,中也。”孟康曰:“軒轅為權,太微為衡也。”

孟康曰:“杓,斗柄也。龍角,東方宿也。攜,連也。…《傳》‘鬥第七星法太白,主杓,鬥之尾也’。尾為陰,又其用昏,昏陰,位在西方,故主西南。…‘假令杓昏建寅,衡夜半亦建寅也。’《傳》。曰‘斗魁第一星法為日,主齊’。魁,鬥之首;首,陽也,又其用在明,陽與明,德在東方,故主東北方。”晉灼曰:“衡,鬥之中央。殷,中也。”

(3)左右輔星:洞明星與隱元星

在先秦古籍中,常有北斗九星的記載。北斗九星,七現二隱:“七現“就是北斗七星,“二隱”是輔、弼雙星,即洞明隱元輔弼二星。所謂“輔弼真君”,從文義看,這應指“一隱一顯”的“輔、弼”二星這兩位“真君”,“至真至神”,“環繞”著就是“北極”的“紫辰”,在輔助“北極”事務上、起到作用極大的“丞相”功能。

《雲笈七籤》並沒真將“左輔右弼”二星塞到我們熟悉的“北斗七星”中,而只給“北斗七星”配發了2個擔任輔助協助“北斗七星”發揮正常功能的幫手或保鏢,而這也正是“輔、弼”在漢語中的基本含義。據此,《雲笈七籤》對“輔弼”二星的天象性質認定是:“兩星隱”而“不見”,或“一隱一顯”,認為其功能作用是“佐相北極,環繞紫辰”。道教/術數版“北斗九星”:

張中政鬥鎮墓獸銘文訓詁古義釋“鬥” (2)

天文學領域的《宋史•天文志》,是率先承認“北斗九星”的:它首先承認“北斗七星”的傳統性質:“一至四為魁,魁為璇璣;五至七為杓,杓為玉衡:是為七政。”同時卻又說:“第八曰弼星,在第七星右,不見,《漢志》主幽州。第九曰輔星,在第六星左,常見,《漢志》主幷州。《晉志》,輔星傅乎開陽,所以佐鬥成功,丞相之象也。”

《宋史•天文志》明確指出了:“第八”就叫曰“弼星”,位於“第七星”也就是“搖光”的“右邊”,其天文屬性是“看不見”的;“第九”就叫曰“輔星”,位於“第六星”也就是“開陽”的“左邊”,其天文屬性是“始終都能看見”的;

張中政鬥鎮墓獸銘文訓詁古義釋“鬥” (2)

5300年前仰韶文化遺址:河南鞏義河洛雙槐樹遺“北斗九星”構型

同時還加註按語說:“北斗與輔星為八,而《漢志》雲九星,武密及楊維德皆採用之。《史記索隱》雲:‘北斗星間相去各九千里。其二陰星不見者,相去八千里。’而丹元子《步天歌》亦云九星,《漢書》必有所本矣。”

與傳統的“北斗七星”系統相比,可知《宋史•天文志》將《史記•天官書》置於“北斗”功能結構之外的“輔星”,正式納入了“北斗”的功能結構,同時還杜撰了一顆連它自己都明確承認看“不見”的星座,命名為“弼星”,並放置在斗柄頂端的瑤光身邊,從而完成了將“北斗七星”的構型,改成了“北斗九星”的構型!

在古代陰陽五行、天文讖緯意義上,左輔又稱洞明星,右弼也稱隱元星、隱光星、太常真星。

顧名思義,“洞明”、“隱元”是明與暗的對立,左輔是“明”,右弼為“隱”;在陰陽五行的分別中,左輔屬陽土,右弼屬陰水。

這兩顆星坐命,一般代表性格忠厚善良,觀察力較敏銳,理解力強,願意出手幫助別人,同樣也能夠獲得別人的幫助。

如果與紫微、天府相會,左輔、右弼的力量就可以得到充足的發揮,因為這兩顆星是臣子,而紫微、天府為帝王,臣子遇到帝王,自然能夠施展自己的抱負。

除了紫微、天府以外,左輔、右弼也喜歡遇到太陽、太陰、七殺、天梁、巨門、天相等星,能增強其人的領導力與開創力。不喜與天機星同宮坐命,易進退失據。

在實際生活中,左輔星坐命的人適合從事臺前工作,可以在外拋頭露面;右弼星坐命的人則適合從事幕後工作,例如幕僚、秘書、編劇等職業,以暗中進行為佳,不宜終日暴露在鎂光燈下。

左輔、右弼是帝王的下屬,是政策的執行者,較善於解決實際性的問題。這兩顆星都有迴圈、往復的含義,若與疾病類的星曜組合,則表示病痛反覆,此時不作吉星來斷。

左輔、右弼在命宮,常會遭遇帶有“重複”性質的事件,譬如重考、重修、復讀、留級、故地重遊、兩地往返等等。命宮無正曜,左輔、右弼獨坐,性格上有苛刻、刻薄的傾向,會壓榨身邊的親戚、朋友,讓他們為自己服務。若命宮有正曜,但組合不吉,也可以此來斷。

左輔、右弼,在天不化科,在人命會化科。

張中政鬥鎮墓獸銘文訓詁古義釋“鬥” (2)

北斗九星:北斗七星,外加左右兩輔星

這兩顆星相當於官員,是政策的執行者。凡是推行政令的人,必須要本人有權威,或背後有強權者為自己撐腰。如果自身沒有權威,也沒有人為自己撐腰,則無法使命令順利執行。因此,古人說左輔、右弼在命宮的人,“三合宜見君”,見君則較吉利。

從助力的大小來說,右弼不如左輔。右弼星為隱元星,本無形狀,變化無方。此星坐命,行事往往出人意料,性格亦難以捉摸。不過,如果右弼與紫微、天府配合,處於得令的狀態,又遇吉星來扶,大運也走的好,同樣可以富貴。

但是,隱元星(右弼)不如洞明星(左輔)安穩、踏實,即使有所成就,也必然會遭受外界的質疑、攻擊,常常受人非議,甚至是在死後蓋棺定論時,爭議也仍然很大。

左輔、右弼守身命,與吉星配合時,表示精通文墨。尤其適合成為研究型的學者,而不是創作型的作家。

左輔、右弼在人命化科,需得吉助才可斷吉。

右弼化科者,無論如何,仍需以“隱”為主。可以時隱時現,但不宜過度彰顯自己,否則必然受到攻擊、非議,或因個性而招致失敗。右弼化科,有異路功名的色彩。如果命宮暗曜多,宜安穩行事,不可炫耀。

左輔、右弼喜入命宮、身宮、福德宮、事業宮、奴僕宮、遷移宮、財帛宮。較不宜落在夫妻宮,易有二婚、三婚的情形。

夫妻宮右弼,男命多主納妾;如果右弼化科,又帶煞星,則有寵妾滅妻的可能。無煞星者,主小妾的能力、名聲強於妻子。

左輔、右弼最喜居辰戌醜未四墓宮,醜宮最佳。喜見天魁、天鉞、化祿、化權、化科、文昌、文曲。

右弼化科較不適合與天機化忌同纏,表示小聰明多,但缺乏真實能力。右弼化科的性質較為浮蕩,愛走捷徑,三合需見君才可做吉斷,若不見君,右弼化科的吉利性質減弱

張中政鬥鎮墓獸銘文訓詁古義釋“鬥” (2)

“二隱”又稱左輔(洞明)、右弼(隱元)。甲骨文“鬥”的斗柄上那一橫可能是“二隱”的連線。所以,甲骨文“鬥”字也可能是“北斗九星”的連線線。

張中政鬥鎮墓獸銘文訓詁古義釋“鬥” (2)

6、星相擊鬥,災異突現

北斗七星與天人合一天官災異觀念。上古典籍《尚書》有《洪範》之篇,西漢經史大家劉向為應對王鳳、王莽等專權擅政,專門作 《洪範》之書。東漢班固《漢書》也記載鬥星相擊。

《漢書。天文志》雲:“凡天文在圖籍昭昭可知者,經星常宿中外官凡百一十八名,積數七百八十三星,皆有州國官宮物類之象。其伏見蚤晚,邪正存亡,虛實闊狹,及五星所行,合散犯守,陵歷斗食,彗孛飛流,日月薄食,暈適背穴,抱珥虹蜺,迅雷風祆,怪雲變氣:此皆陰陽之精,其本在地,而上發於天者也。

政失於此,則變見於彼,猶景之象形,鄉之應聲。是以明君睹之而寤,飭身正事,思其咎謝,則禍除而福至,自然之符也。”韋昭曰:“自下往觸之曰犯,居其宿曰守,經之為歷,突掩為陵,星相擊為鬥也。”

7、北斗龜、“四政鬥咒”鎮墓獸

對此,在中國古代道教的勸世文中,有《太上感應篇》、《文昌帝君陰騭文》、《關帝覺世真經》,被稱之為中國本土宗教道教的“聖經”。相傳《太上感應篇》是春秋戰爭時期的作品。其中就有“三臺”、“北斗”的記載。而“三聖經靈驗圖注”中則說明,三臺、北斗皆星名,主人貴賤善惡生死壽夭之事。

8、政鬥鎮墓獸,雌在冢內鎮墓驅魔,厭勝眾兵;雄於宗廟陳列,用於教化。

生前所好,死後從葬。政鬥、威鬥、玉斗,不但用於生前執政,逝後,亦用於殉葬。正如在鴻門宴上,劉邦張良奉送項王“玉斗一雙”。

鎮墓獸也是一樣,一般成雙成對,一在冢外彰功表德,陳列庠序享殿宗廟,施以禮樂刑德教化;即雄為陽世政鬥,用於生前威權執政或供奉於祭祀享殿宗廟庠序學館杓榜,以供祭祀,教化後昆。一在冢內殉葬厭勝眾兵,降妖除魔,祈福辟邪,厭勝護主,即雌為陰世鎮墓獸以殉葬,用以鎮懾地下妖魔鬼怪,福佑張忠陰魂平安,早日升仙。因為古人認為,陰世也有鬼怪侵擾亡靈,故需要鎮墓獸以厭勝之。

銘文也隨器物一樣,分寫兩處,一是從官處,即謀事從政地;一是從生處,即故居祖籍地。張中作為少府、三公九卿之御史大夫,可以立三廟。祖籍地清河鉅鹿郡一個,任職地都城長安一個,還有安葬墓地一個(如天子陵墓之享殿)。或昭穆太祖之廟。

《廣雅。釋宮。卷七》:“廟:天子五,諸侯四,卿大夫三,士二。”

東漢蔡邕《獨斷》雲:“大夫以下廟之別名:大夫一昭一穆與太祖之廟三,三廟一罈,考廟、王考廟、四時祭之也。”左則祖父,一昭;右則父親,一穆。太祖指宗族最肇始祖先。對於張中三公御史大夫來說,祖父為張嵩,父親為張纘,漢代太祖系“張良”。

《漢書·王莽傳》雲:“威鬥者,乃賜王公所隨葬。”

《南史.何承天傳》: “此亡新威鬥王莽三公亡﹐皆賜之。一在冢外﹐一在冢內。”

宋代歐陽修《集古錄》“ 漢代《張衡墓銘》,其刻石為二本:一在南陽,一在向城。”

張中政鬥鎮墓獸銘文訓詁古義釋“鬥” (2)

一經四咒

9、北斗龜、“四政鬥咒”

對此,在中國古代道教的勸世文中,有《太上感應篇》、《文昌帝君陰騭文》、《關帝覺世真經》,被稱之為中國本土宗教道教的“聖經”。相傳《太上感應篇》是春秋戰爭時期的作品。其中就有“三臺”、“北斗”的記載。而“三聖經靈驗圖注”中則說明,三臺、北斗皆星名,主人貴賤善惡生死壽夭之事。

10、開明獸

政斗的原形北斗之下,就是鬼谷。而陰陽的分界就在崑崙山。

《史記。司馬相如列傳》雲:“洞出鬼谷之崫礨嵬蠰。……西望崑崙之軋沕洸忽兮,馳乎三危。”《集解》引《漢書音義》曰:“鬼谷在北辰下,眾鬼之所聚也。《楚辭》曰‘贅鬼谷於北辰’也。”《正義》雲:“(西漢古文經學家劉歆)《海內經》雲崑崙去中國五萬裡,天帝之下都也。其山廣袤百里,高八萬仞,增城九重,面九井,以玉為檻,旁有五門,開明獸守之。”

天帝下都,就是陰間地界,即地下九泉。劉歆《山海經》雲:“海內崑崙之虛在西北,帝下之都。……面有九井,以玉為檻。面有九門,門有開明獸守之。”又曰:“開明獸身大類虎而九首,皆人面,東向立崑崙上。”《銘》曰:“開明為獸,稟資乾精,瞪視崑崙,威振百靈。”

開明獸把守著天帝之都邑城門。這裡就是將九獅頭幻化成開明獸鎮守地宮九門,也象徵陽世八校尉及三公九卿(御史大夫張中)比喻成開明獸,把守著西漢的官卿大門,成為天子皇帝和朝廷的輔政大臣。《廣雅。釋詁。卷四》:“師,官也。”古代師通獅。九師,即九獅,指九官,即九卿。張中曾為九卿少府,並以此任治河功成,由此升任三公御史大夫。

張中政鬥鎮墓獸銘文訓詁古義釋“鬥” (2)

11、鎮墓獸,雌在冢內鎮墓驅魔,厭勝眾兵;雄於宗廟陳列,用於教化。

生前所好,死後從葬。鎮墓獸一般成雙成對,一在冢外彰功表德,陳列庠序享殿宗廟,施以禮樂刑德教化;即雄為陽世政鬥,用於生前威權執政或供奉於祭祀享殿宗廟庠序學館杓榜,以供祭祀,教化後昆。一在冢內殉葬厭勝眾兵,降妖除魔,祈福辟邪,厭勝護主,即雌為陰世鎮墓獸以殉葬,用以鎮懾地下妖魔鬼怪,福佑張忠陰魂平安,早日升仙。因為古人認為,陰世也有鬼怪侵擾亡靈,故需要鎮墓獸以厭勝之。《廣雅。釋言。卷五》:“厭,鎮也。”厭勝,即鎮壓妖魔鬼怪。

銘文也是一樣,分寫兩處,一是從官處,即謀事從政地;一是從生處,即故居祖籍地。張中作為少府、三公九卿之御史大夫,可以立三廟。祖籍地清河鉅鹿郡一個,任職地都城長安一個,還有安葬墓地一個(如天子陵墓之享殿)。或昭穆太祖之廟。

《釋名。釋宮室》:“廟,貌也,先祖形貌所在也。”

《漢書·王莽傳》雲:“威鬥者,乃賜王公所隨葬。”

《南史.何承天傳》: “此亡新威鬥王莽三公亡﹐皆賜之。一在冢外﹐一在冢內。”

宋代歐陽修《集古錄》“ 漢代《張衡墓銘》,其刻石為二本:一在南陽,一在向城。”

東漢蔡邕《獨斷》雲:“大夫以下廟之別名:大夫一昭一穆與太祖之廟三,三廟一罈,考廟、王考廟、四時祭之也。”左則祖父,一昭;右則父親,一穆。太祖指宗族最肇始祖先。對於張中三公御史大夫來說,祖父為張嵩,父親為張纘,漢代太祖系“張良”。

End

標簽: 北斗  左輔  右弼  北斗七星  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