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曲藝

淺談上海話、滑稽戲滬劇以及小市民文化(上)

作者:由 楊過 發表于 曲藝時間:2021-02-09

上海代表戲劇種是什麼

上海話今天看是一個具有典型地方特色的方言,但是有趣的是它的形成原因卻是一種通用“官話”。

上海話其實是上海開埠以來,主要以大量蘇州人、蘇北人、寧波人以及上海本地人在上海混居發展,自然而然形成的一種通用“官話”,甚至由於上海歷史上的特殊經濟地位,其實某種意義上它相當於吳語區中的“普通話”,甚至今天的上海話依舊發揮著它的通用性,能讓上海本地居民在寧波杭州、蘇錫常等地的方言輕鬆聽懂大半。

這個歷史並不長,目前主流認為是在20世紀前成型,但是由於後續流入的移民依舊是浙北蘇南居多,所以雖然上海話本身一直在變化,但在90年代前總體而言其“官話”的通用性並沒有變。比如今天的上海人再去看民國電影《烏鴉與麻雀》雖然能聽懂,但是能明顯感覺到用語和聲調有了很大變化。

淺談上海話、滑稽戲滬劇以及小市民文化(上)

《烏鴉與麻雀》

上海話有兩次文化高峰,第一次是三十年代開始的電影黃金時代,最大的原因還是在於上海當時是遠東第一大城市,經濟橋頭堡的特殊地位所形成的。所以後來隨著大量的影視資源去了香港臺灣,上海這塊基本就沒了。

第二次高峰不是電影,而是滑稽戲,也是從三十年代展現魅力的一類地方戲劇,開始是一種偏獨角戲表演的語言類節目,後來隨著發展,逐漸加入了大話劇(在當時應該是文明戲)的概念,所以滑稽戲即便只是輕喜劇,也能有看大戲的感覺。舞臺形式也表達多樣。

淺談上海話、滑稽戲滬劇以及小市民文化(上)

《三毛學生意》

這裡我就不得不提一下滬劇,滬劇本身只是一個很小的劇目,他的發家觀眾甚至不是上海人民,而是上海本地人民即上海本土農村人民,上海城市居民更有群眾基礎的其實是更為成熟的越劇。但是滬劇從一個極小的地方戲,卻能成為一個正經劇種發展我卻覺得非常有意思。

滬劇中其實最原始經典的劇目是《阿必大回孃家》,講述的是童養媳被婆母欺負最後孃家嬸孃來出氣接走童養媳的經典鄉村生活劇目。

淺談上海話、滑稽戲滬劇以及小市民文化(上)

大家從這個封面就能感受到題材來源

這個故事雖然古早,但是卻是一個相當經典的劇目,他甚至是我所知裡面最早透過地方戲劇傳播破除封建制度的傳達。

另一個更具體更有傳播性的則是我最喜歡的《羅漢錢》,故事講述的就是一對母女都自由戀愛,結果都被村裡人看不慣,母親小飛娥這一代被包辦婚姻嫁給了張木匠(好像張木匠的梗也是這裡來的),女兒艾艾則是趕上了好時候,蹭上新婚姻法自由戀愛的專車,幸福美滿地跟戀愛物件結婚了。其中最出名的一段《燕燕做媒》用的是江南名曲紫竹調,更堪稱是滬劇經典中的經典。

淺談上海話、滑稽戲滬劇以及小市民文化(上)

這是一個經典的向底層人民傳達社會變革的文藝作品案例。當年的人民尤其是鄉村人民因為生產生活模式資訊較為滯後,很多新時代的政策法規都傳達不到位,利用擁有廣泛群眾基礎的戲劇跟當地人民普法《婚姻法》,自由戀愛這件事就是一個對上層對下層都備受好評的事情,又生動活潑又符合民情,紫竹調還好聽。

但後來滬劇這種功能性越來愈小,逐漸成為了一種地方戲劇的標本就越混越差了,那難道近代就沒有這樣的代言人了嗎?

還真有,那就是曾經的春晚小品之王趙本山。

淺談上海話、滑稽戲滬劇以及小市民文化(上)

在90-10年長達20年裡,他的作品基本上是代表了最廣大底層群眾生活共鳴和新時代步伐的集大成者,到現在b站的“改革春風吹滿地”也是人類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拐出去那麼多,我想再講回滑稽戲,上海曾經的滑稽戲真的非常之棒。比趙本山還棒。

小時候應該是在電視裡看過的一個滑稽戲,其中一幕印象很深,應該是改革開放初期的事情,由王雙慶老師演一個丈夫,前後各揹著一個嬰兒是雙胞胎,身上挎著幾根油條,拎著幾個暖壺來找要考大學的妻子,要她回去照顧孩子,結果吵了起來,妻子不願意放棄難能可貴的上升通道,認為丈夫不理解自己,周圍的人也本來站在妻子一邊認為丈夫蠻橫霸道。隨後兩個孩子哭了,丈夫馬上開始哄,跟身邊的人訴苦,還從腰下接下“圍裙”,原來為了帶孩子出來找妻子,還把尿布(那個時代的尿布都是床單裁剪縫上繫帶的)跟圍裙一樣的一圈圈圍在了身上………

淺談上海話、滑稽戲滬劇以及小市民文化(上)

王雙慶老師

我查了半天實在是沒查到這個劇到底是什麼,但是我只能說當時的編劇是非常出色的,當時只覺得王老師的滑稽戲功底和演技不錯,油條和尿布的設計也讓人印象深刻,但是現在自己成家有孩子了,就越發明白編劇和創作者們的深刻用心:表面上是丈夫故意抱著雙胞胎去道德綁架老婆,但是用生活經驗想想那個時代的階級越遷代表了什麼?老婆考大學了完成了階級躍遷還會留在孩子身邊丈夫身邊嗎?母親本來對孩子就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和義務,這時候丈夫的當眾訴苦就很有意味了,你知道他的心機,但是你又沒法反駁他的初衷和辛苦。難道自己顧著飛昇扔下一個丈夫撫養雙胞胎就道德了嗎?這就是編劇的筆力,寫出來當時大多數人都在道德和利益中搖擺的困境和人性。

滑稽戲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就在於它的市井文化,對小市民夾縫生存的深刻解構,是它能俘獲一代代上海城市移民的立身之本。

我記得法輪功猖獗的時候,他甚至還能借這種表達形式去宣傳反邪教的劇目,至於是什麼劇目名字我又沒找到,我只記得一個笑點:一個婦女為了病弱的孩子沒錢去看醫生,就一直拿著蘋果生梨橘子來拜“大仙”,“大仙”心想你整天就買這些來我都吃厭了,然後就跟婦女說越送這些越不吉利。蘋果麼諧音病故,生梨就是生下來要分離的,橘子麼就更厲害了,斷子絕孫,絕子啊。婦女嚇得馬上收了水果,說那我應該送什麼?“大仙”說你可以送送旺旺大禮包和腦白金呀。

(上篇完)

下篇會寫李九松、王汝剛、阿慶等對市井小角色的成功塑造,和與之對照的把格調抬高偏向說教從而失去藝術生命力的舒悅一類。

還有衍生到現在比較活躍的上海市民文化傳播者:平紀工作室、徐祥、G僧東。他們身上的潛在優勢和問題。

今天困了。

下篇連結:

https://

zhuanlan。zhihu。com/p/34

1894549

標簽: 上海  滑稽戲  滬劇  丈夫  劇目